非你莫屬張紹剛質疑海歸求職者劉俐俐

非你莫屬張紹剛質疑海歸求職者劉俐俐 誰對誰錯發帖於:新聞聚焦時間:2012-01-13 16:33:24 字體:【大 中 小】列印 複製鏈接 我來說兩句(412)

非你莫屬劉俐俐

  今天早上看了最近這期的非你莫屬,是在優酷的首頁被題目吸引進去看熱鬧的,優酷的標題是「崇外海歸囂張談論中國」。

  優酷標題里的海歸出現在最後一個求職者,我後來在網上看了下,發表意見的網友不在少數,其中有少數的人是攻擊張俐俐的,但大部分攻擊的對象是主持人張紹剛。就事論事,我覺得兩個人都有自己的問題。我不想攻擊張紹剛什麼,也不是要維護劉俐俐什麼。至少我還沒有這個資格。我只想說碼字抒發一下自己的想法。

  在這件事上的主角有兩個人,一個是主持人張紹剛,一個是求職者劉俐俐。這並不是單純的誰是誰非的問題,因為這兩個人的錯並不是相互矛盾的。

  首先,看完這期節目,我覺得主要問題在於張紹剛,作為一個主持人而言,你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很好,但請不要在非你莫屬這樣一個性質的舞台或者說節目上,因為這樣對於一個求職者來說是很不公平的。其實大家都看的很明白,就這期節目而言,前面幾個求職者都是很討喜的,張紹剛不遺餘力的幫他們,一些較難回答的問題都一一的幫忙擋掉。而遇到四號張俐俐,就因為一些無意義的問題就表現出另外一種樣子,這樣讓人很不能接受。一個著名的主持人,同時是一名大學老師,最起碼在節目上要講究公平吧,根據個人的喜好來主持,未免有失專業。帶有個人色彩這是張紹剛的錯。

  再來,求職者劉俐俐確實在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像是做作、蔑視、攻擊性強等等,這些特質確實非常讓人討厭。作為一個求職者,不是說你在台上就要多麼的卑躬屈膝,但至少要表現的謙虛一些,直接的與主持人、boss抬杠,顯然是不理智的行為。

  但人們大多都是同情弱者的,在那樣一個舞台上,一個求職者,一個女孩,無論她怎麼錯,但他面對的是十幾個社會經驗豐富,可以稱為老師的人的攻擊(不要說是教育,至少就我看來教育的語氣不是這樣的),仍然能夠堅持自己,至少我覺得她是很堅強的。

  還有人說劉俐俐不像是來求職的,她表現出來的這些東西不是一個誠心求職的人應該有的。那我就要問了。難道非你莫屬的節目組不用審核選手的嘛?如果她不是來求職的,請問節目組為什麼要讓她上舞台。除非節目組是故意利用她來製造一個節目的效果,那我只能說節目組太卑鄙了。

  回到節目中來,既然節目組認為張俐俐是來誠心求職的,並且安排上了節目,那麼即使張俐俐這個人再怎麼不討人喜歡,也不應該遭受到這樣的攻擊。我一直以為非你莫屬是一個有教育意義的節目,對於電視機前的觀眾能夠學會很多求職的技巧,而對於有幸能夠登上舞台的求職者而言能夠得到很多老師的指導。但今天我失望了,這樣的一期節目,非但沒有給張俐俐帶來任何的正面指導,反而有可能對她帶啦許多的負面影響。我想這是很不公平的。

  這期節目中有個boss說了這樣的一句話,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說一個企業或者說社會,是需要不同世界觀價值觀的人,才能夠進步,而我們需要有包容的心。我是一個理科生,對於世界觀、價值觀這種飄渺的東西沒有太多的認識,膚淺的理解大概就是一個公司里會有不同性格、不同理想的人吧。張俐俐可以理解為與各位boss的標準相左的人,但我沒有看到他們所說的包容心。

  最後假設一下,如果張紹剛面對這樣的一個求職者,還能夠包容,積極的引幫助的話,我想現在網上很多的言論就是完全不同了。(HelloZen)

  下一頁:非你莫屬劉俐俐 是求職者太張狂還是真有本事

非你莫屬劉俐俐 是求職者太張狂還是真有本事

  《非你莫屬》欄目主持人張紹剛與劉俐俐互掐,這個讓人匪夷所思的熱點話題,今天莫名其妙的炸開了鍋。不單是這期節目已經是一周前的了,更奇怪的是全部言論都是一邊倒,倒向看上去無辜的女求職者劉俐俐。

  不久前《非你莫屬》欄目主持人張紹剛夥同劉俐俐,上演了一出大土鱉惡鬥小海龜的炒作鬧劇,處心積慮手段惡劣令人髮指,但不得不承認經過這場風波,這夥人達到原先的炒作目的,如願以償的捧紅了————《非你莫屬》和英雄雙行體、以及當事雙方!

  而關於這期節目在微博上也引發了熱議,包括李開復和徐小平等微博名人都站出來為劉俐俐聲援,而節目當事人聚美優品的陳歐也開始反思自己在節目中的不當言語。

  節目回顧

  首先,事情的起因在於紹剛同學對俐俐同學說出的「中國」兩字的反應的過激。「中國」 和「祖國」這兩個詞可能真的天壤之別到讓紹剛同學冒冷汗,因為,提起「祖國」這兩個字眼總讓人想起70、80年代那時的愛國主義教育模式,那時的中國在世界的地位遠不如現在,反覆強調「祖國」更能在人們的心中根植深厚的愛國情結(紹剛就是懷著這種情節),現在說「中國」是有一種平等開放的心理在裡面,其實說白了不管說「中國」也好,「祖國」也罷,沒有人真的不愛自己的祖國,而劉俐俐當時說的「中國」雖在當時的場合或許有不妥之處,但並無大的原則錯誤 。 正如肖勁波所推測的可能是在國外留學時的一種語言習慣(我分析的一種假設,假如你在外國留學,並且你要在陌生的外國人面前首先提起中國時候,你第一句話總不能先說我的祖國如何如何,而是說中國如何如何,因為外國人不知道你的祖國是 中國?韓國?還是日本?如果要說「祖國」這個詞的話也要緊跟著解釋一下我的祖國是中國,或我是中國人,我估摸劉俐俐同學在外面也沒少做這樣的解釋,已劉俐俐這樣的直爽性格,她恐怕更願意在談話中省去這些解釋而直接切入正題)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同樣由於有了這個糟糕的開始,接下來的溝通變的障礙重重。由於紹剛的過激言語,使劉俐俐同學在接下來的談話中順理成章的給予了紹剛反擊,當紹剛同學問俐俐同學什麼時候開始變得有攻擊性的時候,俐俐同學從內心回答了紹剛同學的提問-「當你說:我說中國這個詞不好的時候」(看看吧這就是起因)

  接下來惱羞成怒的紹剛同學開始了一頓連珠炮似的提問,表現了紹剛想在這快速的提問中,找到劉俐俐同學的破綻並把俐俐同學置於死地的心理,當時的感覺就好像是派出 所在追問疑犯(哈哈這麼說紹剛有點狠,不過紹剛對別人嘴上也沒留多少情),因為在以往的節目中,只要是紹剛同學看著不誠實的求職者,總能被紹剛同學問得漏洞百出或是啞口無言,而這次結果卻截然不同,紹剛倒是自己問到無話可說,之所以有不同結果是因為以前的求職者真的是水貨或者內心不夠強大,而這次碰到的是真有能力,而又內心強大的俐俐同學。

  還有一點誤會就是俐俐同學的西方式幽默,被大家都認為是一種態度上的問題,(這主要是紹剛的領袖作用,因為紹剛在非你莫屬是靈魂、是主宰,他的態度直接影響整場節目的走向)這種態度問題被解釋為俐俐同學表現出的蔑視、恨、即使是笑,也被紹剛同學以先入為主的心態給定義成是狂妄了。想起來這對年輕的俐俐同學真是莫大的委屈。

  節目中的失敗之處還有諮詢師沒有給俐俐同學任何建議,這難道正常的嗎?諮詢師因為怕受到攻擊而做了縮頭烏龜,(措辭不妥,但實際就是這麼回事)就算俐俐同學真有態度上的問題,作為老師難道就不能有一點,誨人不倦和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精神嗎?

  陳鷗同學也是憑自己的主觀臆想,猜測俐俐同學的家庭或許是單親家庭,想知道俐俐同學的家庭背景,而俐俐同學讀懂了陳鷗的問題直接回答了陳鷗:其父母還健在。這種豁達幽默的回答也被一併指責成態度問題了。

  節目中,唯一讓人聊以自慰的一點是:肖勁波同學為俐俐同學第一次留燈,從而看出肖勁波同學的眼光和其他人比起來還是更公正,因為他起碼能為俐俐同學著想,處在別人的環境來理解人。然而這次留燈的意義在紹剛和其他同學的狂轟爛炸和相互撕咬中變的蕩然無存。因為俐俐同學根本就沒有展現的機會,除了她靈活的頭腦反應和黑色的語言幽默。

  以往節目最後紹剛同學的總結陳詞總給人們已啟發和發自內心的認同,而這次卻顯得那麼牽強和蒼白無力。是紹剛同學的主持功夫下降了嗎?不是的。我想在主持技術成面紹剛完全可以駕馭該節目,這次的失敗完全是紹剛自己心態失衡。就像一個人既是跑得比劉翔還快,但是方向錯了,他永遠達不到終點。 最後要感謝編導播放這期節目,因為不管誰對誰錯,這期節目確實收到了提高收視率並起到了以往不可達到的作用 。


推薦閱讀:

原來這些偉大的科學家,都是出國留學的海歸
就著酒,看《三十六大》
地表最強|留學生落戶上海自救手冊
UC頭條:結婚2個月丈夫就玩失蹤 「海歸女」莫名背上500萬債務
有錢就是造?海歸富二代回國種樹是種什麼體驗?

TAG:求職 | 海歸 | 張紹剛 | 質疑 | 非你莫屬 | 海歸求職 | 求職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