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舟: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情緒管理是現在很熱門的一個內容,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幼兒時期,父母就應該開始幫助孩子逐漸學習這樣一種技能了。

跟情緒管理最相關的心理學理論是容器理論,這種理論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承受情緒的容器。有的人這個容器比較大,所以他們的情緒比較穩定,不容易激動;而有的人這個容器比較小,所以情緒控制上就比較困難,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夠平復。

最先提出容器理論的心理學家,是威爾弗雷德·比昂(Wilfred Bion)。比昂把情緒分成兩類,一類是我們自己可以承受的情緒,叫α(阿爾法)元素,另一種則是忍受不了的情緒,叫β(貝塔)元素。把β元素轉換成α元素的過程,叫做α功能,也就是情緒管理的過程。

對於一個剛出生的孩子來說,所有的負性感受都是他們不能承受的,因此都是β元素。這是由於:

1.此時的孩子還非常弱小,沒有自我生存的能力。從潛意識來說,每種負性感受都有可能是對他們生命的威脅。

2.孩子對於這些負性感受沒有認知,不了解它們。

3.孩子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情緒容器。

所以對於父母來說,就有三件事情要做:

1.從生存環境和條件上滿足孩子的要求,這是孩子安全感的重要來源。

2.幫助孩子認識這些情緒,以及這些情緒的來源。了解自己的情緒是情緒管理的基礎。

3.把自己當作情緒的容器,去承受孩子表達出來的情緒和攻擊性。用善意的方式去解讀孩子的行為,並給孩子以積極的反饋。

舉個例子,有個孩子晚上做了噩夢,早上起來的時候,他驚恐地對媽媽說:「媽媽,我夢見了一個很可怕的怪物,他把我們一家三口都吃掉了。」這個時候,媽媽怎麼回應才是最好的呢?

有的媽媽可能會說:「孩子別怕,夢都是假的,媽媽在這,不會有事的。」媽媽這樣說,屬於中規中矩的回應,但絕對不算好的回應。「夢是假的」這句話雖然是事實,但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他還不能分清夢境和現實之間的區別。媽媽否認夢的真實性,會讓孩子覺得她在否認自己情緒的真實性。可孩子那種害怕的感覺是真實存在,他真實感受到的,這會讓孩子覺得困惑不解。之所以這個回應還算不太差,是因為「孩子別怕」、「媽媽在這」這兩句話,確實有撫慰和緩解孩子恐懼情緒的作用。

所以,父母要幫助孩子學會情緒管理,第一步就是要承認孩子情緒的真實性。因為承認情緒的真實,才有可能去認識和了解它。同時,也意味著父母作為容器,把孩子的情緒接納下來。

媽媽好的回應是這樣的:「嗯,媽媽知道你做了一個噩夢,你一定感覺到很害怕。」為什麼這樣回答就好呢?原因在於媽媽承認了孩子存在的情緒,並且把這種感受叫做害怕。於是,孩子就明白了,這樣的一種感受,就是害怕,從而學會了「害怕」這個概念。比昂把這個過程,叫做「命名」。

在孩子有其它的情緒感受:憤怒、悲傷、委屈、疼痛的時候,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命名」。例如孩子玩耍的時候被桌角碰到了,很疼。就可以說:「寶寶被碰到了,一定很痛吧。」在「命名」的基礎上,再說「不要擔心」、「媽媽在這」、「媽媽幫你揉揉」就更好了。

不過,在很多家庭裡面,孩子的情況就不是那麼理想了。最危險的一種情況是,父母不僅沒有充當孩子情緒的容器,反而把孩子當作了自己的情緒容器。

在我的來訪者中,我經常能夠聽到這樣的故事:

父母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對來訪者說:「要不是你,我早就和你爸離婚了!」「要不是你,我現在哪會過得這麼辛苦?」如果來訪者有些事情沒有做好,父母就會大發雷霆:「看你這麼笨手笨腳的,怎麼會是我的孩子?」

父母吵架,自己做錯事情,本就是讓孩子感到恐懼和憂慮的。父母不但沒有幫助他們消化這些情緒,反而向孩子發泄自己的情緒,把孩子當作自己情緒的容器。這就會讓本來孩子不能承受的那些情緒(β元素)變得越來越沉重,更加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很多人成年後仍然容易情緒失控,根源就在早年和父母的關係上面。

但也不能把所有的責任都歸結到父母身上,在他們還是孩子的時候,也有可能沒有人能夠作為他們情緒的容器,所以他們沒有學習控制情緒的機會。面對孩子的時候,也就不知道如何去做。

對於已經意識到自己情緒問題的人,他們需要的也是同樣的過程。即尋找到一個可以幫助自己接納情緒的「容器」,實現從β元素到α元素的轉化,完成對於自己的情緒管理。這樣,才不會在自己的子女身上重蹈覆轍。

推薦閱讀:

管理 |《學問ORID》
《三國演義》與管理文化
顧比選股法和管理【一】
藥店設立奶粉自動販售機的流程管理具體是怎麼設計的?
從零開始學會衣櫥管理 | 女神進化論

TAG:孩子 | 情緒 | 父母 | 管理 | 情緒管理 | 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