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說話只用2步,寶寶能說會道,越來越聰明

語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智力,語言刺激讓寶寶更聰明。1-3歲是寶寶語言發展最快的時期,寶媽們一定不要錯過。

我們先來看兩個案例:

1、昨天跟一位媽媽聊天,她說最近非常苦惱,兒子豆豆都快2歲了,還不會說話,只會簡單的叫爸爸媽媽。周圍的鄰居親戚們都議論他兒子,這麼大還不會說話,她非常生氣。

於是我問她,你平時跟孩子說話多嗎?她的回答跟我想的差不多,她每天抱著手機玩,很少跟孩子說話,孩子已經習慣了媽媽玩手機,偶爾媽媽放下手機,他會主動把手機送來給媽媽。

2、還有一位朋友,她經常出差,孩子跟奶奶過,她女兒依依跟奶奶學了一口流利的方言,就連說話的語氣都非常像奶奶,並且跟奶奶學會幾句罵人的口頭禪。她努力的教女兒普通話,於是教成四不像了,別的小夥伴根本聽不懂她說什麼。

孩子3歲之前這段時間,孩子通過「聽-領會-模仿-表達」,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所以,寶寶需要一個「老師」去說給他聽。那麼這個老師需要做些什麼呢?

1、常常帶孩子走出家門,給孩子廣泛交往的機會。孩子只在家裡跟家人說話是遠遠不夠的,單調狹小的生活圈子不利於孩子口語發展。

生活在狼群中的「狼孩」,是不會說話的。生活在偏遠村莊的孩子和城市裡的孩子,語言差別非常大。這就說明了語言環境對孩子影響巨大。

即使沒有時間出去,也要經常跟孩子說話,可以抱著孩子在屋裡走動,看見什麼就給他說什麼,比如,這是桌子,這是窗帘,這是電腦。也可以跟孩子說我們正在做什麼事,接下來要做什麼事。

2、我們注意到,有很多像依依一樣的孩子,剛剛學說話,就被大人帶跑偏了。

所以,首先照顧孩子的人,無論是媽媽還是奶奶,都需要使用規範的用詞和發音,及時糾正孩子發音錯誤,教孩子說正確的話,適時表揚孩子。

有的家長喜歡讓孩子說疊詞,比如「桌子」,說成「桌桌」,孩子長大後還要重新來學習「桌子」。試想,孩子每學習一件事物,都要記住兩個名字,多累啊。不如直接學習正確的名稱,即使他現在學不會,他至少不會學錯。

只要做好這兩步,孩子就很容易學會說話了,關鍵是家長要有耐心,要注意說話的方式。

特別提醒家長的是,孩子各項技能的發展,都有一個關鍵期,做家長的要利用關鍵期,充分發掘孩子潛能!

推薦閱讀:

關於上了中國戶口的美籍寶寶出國問題
2個月寶寶
看寶媽如何哄睡寶寶?哄睡神器不能少!
[轉] 寶寶帽子與脖套
寶寶總是睡眠淺,該怎麼辦?

TAG:孩子 | 寶寶 | 聰明 | 說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