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技巧(7)

怎樣裝卸膠捲

裝膠捲是拍攝照片的第一步,膠捲安裝不當,會造成很多麻煩。所以, 正確地將膠捲裝人相機是一件不可忽視的事情。1.135 型照相機裝卷與卸卷的步驟  (1) 135 型照相機用的是 35 毫米膠捲,必須裝在暗盒中才能使用。 這種膠捲在市場上有暗盒裝和大盤裝(或稱散裝)兩種。將大盤裝膠捲往暗 盒內裝時,應在暗室中或暗袋內進行,不可露絲毫光線。裝卷時應戴上潔凈 的手套,卷片時不要觸摸膠捲乳劑面。往暗盒軸上裝卷時,先將片頭固定在 軸上(可用膠布粘),然後將乳劑面朝里進行卷繞,卷繞完畢後即放人暗盒 中,片頭須留在暗盒的膠片出入口外,最後蓋嚴暗盒端蓋。  (2)打開機身後蓋,將裝有膠捲的暗盒放入機身內倒片鈕一端的暗盒倉 內。  (3)將膠捲片頭抽出適當的長度,插入卷片軸上的相應縫隙中,感光乳 劑面應對著鏡頭的方向。  (4)扳動卷片扳手或旋鈕,使膠捲頭緊緊繞在卷片軸上,並使片孔與輸 片輪上的齒咬合好,使膠片平整。(5)蓋嚴機身後蓋,然後按倒片鈕所示倒 片方向轉動倒片鈕(此時不要按下倒片鎖鈕),使暗盒內的膠片繞緊。(6)卷片上弦,觀察倒片鈕,若倒片鈕跟著反轉,即說明照相機輸片正常;若倒片鈕不動,很有可能是片頭從卷片軸上鬆脫,須打開相機後蓋重新 安裝。另外,一些具有自動卷片功能的新型照相機,只要將暗盒裝入機體內,把片頭往卷片軸上一放,蓋上後蓋即可卷片。  (7)135 膠捲全部拍攝完後,需將膠片倒回暗盒,方可開啟相機後蓋取 出膠捲。有自動倒片功能的照相機,攝完最後一張膠片後,有的會立即自動 倒片,有的需啟動倒片鈕方可自動倒片。對於沒有自動倒片功能的照相機, 在倒片時一般需先按下倒片鎖鈕,再按倒片鈕上所示方向轉動倒片鈕進行倒 片。倒片時不應將片頭倒入暗盒,以脫離卷片軸為準。2.120 型照相機的裝卷與卸卷步驟  (1)打開機身或片盒後蓋,把空片芯裝入機身內或片盒的主動軸上,扳 動卷片扳手或旋鈕,看轉動是否靈活。(2)將 120 膠捲裝入機身或片盒供片腔中,並抽出膠片保護紙 10 厘米左右,將前端從空片芯的長槽中插入,並從另一側的短槽中穿出,扳動卷片 搖柄或旋鈕,使保護紙緊緊編繞在空片芯上二三圈,同時要確保膠片保護紙 在卷片軸上平行運轉。使用紅窗計數的 120 相機,即可合上機身後蓋繼續卷 片,通過紅窗觀察保護紙上以線條,三角形和圓點表示的信號的出現,直至 所需那一欄的數字「1」出現即停止卷片,關上紅窗即可拍照。半自動計數的120 相機,只要在空片芯上纏繞二三圈保護紙後繼續卷片,直至保護紙的裝片標誌←→或 移至機身曝光窗旁或片盒預置記號處,即合上機身後蓋或 片盒後蓋,繼續卷片至自停時為止,此時計數窗內即顯示出數字「1」。而全 自動計數的 120 相機在裝片時,應將保護紙前端從機上的微感器即兩個小滾 軸間穿過,再將其插入空片芯縫隙,纏繞二三圈後蓋上相機後蓋,繼續卷片 至卷不動時為止,此時計數窗內即可顯示出數字「1」。(3) 120 相機的卸卷,是在整卷膠捲拍完後,再繼續捲動卷片扳手或旋鈕,待膠捲的保護紙尾端脫開原片軸,繞緊在承片軸上後,即可打開相機 或片盒,取出膠捲。  裝卸膠捲,千萬不要在陽光或其它強光照射下進行,如果附近沒有背陰 的地方,可將自己的身體遮住陽光進行。  怎樣握持相機  拍攝時,握持照相機的方法要正確,方法不正確不利於拍攝出好的照片。 根據相機不同的取景器,相機持法主要有兩種:一是眼平取景照相機,二是 腰平取景照相機。單鏡頭反光式相機和平視取景式相機,在拍攝時都是將取 景器置於攝影者眼前,與眼睛高相同,叫眼平取景相機。用 45°反光鏡取景 的相機,如 120 單鏡頭反光相機和雙鏡頭反光照相機,拍攝時一般置於攝影 者腰部俯視取景,叫作腰平取景相機。這兩類相機的持法是不同的。握持眼 平取景的照相機,拍攝橫幅照片,應將兩臂向上抬起,並緊貼胸部,照相機 緊靠你的面部,眼睛靠近取景器,右手握住相機,用食指按壓快門釋放鈕, 左手應托住鏡頭。同時左手的拇指和食指調整對焦環,進行對焦。這種握持 方法,是利用手臂、軀體和你的頭部作為支撐,容易保持照相機的穩定,並 且可以邊對焦、邊拍攝。  拍攝豎幅照片時,照相機有兩種持法:一種持法是用左手托住鏡頭並用 拇指和食指對焦,手臂靠緊胸部左側,作為支撐,而右手抬起,從上方握住 照相機一端,用右手食指按壓快門釋放鈕;另一種方法是用左手托住鏡頭並 對焦,用右手從下方握住照相機並用食指按壓快門釋放鈕。腰平取景相機最常用的持法是將相機置於攝影者腰際或胸前。右手握持照相機,並用食指按壓快門釋放鈕,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對焦。相機置於腰際 時,可將相機的背帶調整到適當的長度,拍攝時用雙手將相機輕輕下按,使 掛在脖子上的背帶繃緊,幫助相機穩定。放在胸前拍攝時,兩隻手臂要與你 的身體靠緊,以求相機穩定。當你需要從稍高的角度俯拍時,可用雙手將相機倒舉起,高過你的頭部,用右手對焦,左手按壓快門釋放鈕,進行拍攝。個別的時候,當你需要從很 低的角度取景時,也可以把相機置於地上,腐視取景,進行拍攝。怎樣使用室手控 135 旁軸平視取景相機  旁軸平視取景相機採用鏡間快門,快門速度多為 1~1/300 秒。全手控相 機的牌號很多,如鳳凰 205,虎丘 351, 352,東方 S3,S4,華夏 H82,長城 SZ—2,西湖 PT1,三友 PT2,天鵝 35PA,友誼 PT2 等。它們的使用方法大 同小異,以下以東方 S3 型相機為例說明。  東方 S3 型相機鏡頭焦距 50 毫米,最大光圈 F2.8,快門速為 1~1/300 秒及 B 門。採用旁軸平視取景,雙影重合測距調焦,附有景深表。扳把卷片 與快門聯動,計數盤手撥複位,有 X 閃光插座有自拍裝置。  拍攝時,根據所需曝光量調節光圈和快門速度。旋動鏡頭上的光圈調節 環,將所需光圈值對準刻線,將快門速度盤上表示速度的數值對準刻線,即 是所需要的快門速度。由於卷片和快門上弦聯動,所以用扳把卷片的同時, 快門已被上緊。通過取景器取好景之後,轉動調焦環,使中央處的雙影重合, 即為調焦準確,持穩相,機,按動快門即可。  這類相機取景皆存在視差,攝距在 2 米以外尚不明顯。當近距離攝影時, 應注意視差的影響,可按取景器內修正後的取景框取景。  東方 S3 型相機的計數器不能自動復零。當新裝膠捲,蓋好後背時,應將 計數器上的三角箭頭對正記數基準刻度,然後卷片,按快門,再卷片,再按 快門。頭兩張底片都空拍過去。第三次卷片時,計數器始指示到「1」,即可 正式拍攝第一張了。  怎樣使用具有內測光(TTL)的 135 單鏡頭反光相機具有內測光(TTL)的 135 單鏡頭反光相機牌號甚多,國產有海鷗 DF—1ETM,海鷗 300 型,珠江 S—207,鳳凰 JG303M 等。進口的相機有尼康 F3 系 列, FA、FE2、FG、EM、FM,佳能 A—1、(新)F—1、AE—1PROGRAM、賓 得士 ME、P30、050,美能達 X—700、X—300、 XD—7,奧林巴斯 OM—10、 OM—20,雅西卡 FX—3,理光 XR—7、XR—10,柯尼卡 FC—1、TC—X、FT—1, 確善能 CT—1、 CT—1A,富士卡 AX—1、STX—1N、STX—2,瑪米亞 ZM、ZE—2,富士 TSTX—2,、、企諾 CM—5,攝美 SL—1,蔡司 AM—1,百佳 BC—1 等。  內測光相機種類很多,大致可分為光圈先決自動曝光、快門速度先決自 動曝光、多模式自動曝光相機和不能自動曝光的相機。除曝光方式不同以外, 從使用上看,它們有如下共同點:  1.均屬電子相機,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電池。使用前應檢查電池的可靠 性。  2.相機上均有膠捲感光度調整裝置,裝膠捲時應按膠捲的感光度調整 好。例如使用 ISO100 的膠捲,則應把相機上 ISO(或 ASA)的標記對準 100。3.測距調焦方式相機,均使用了三合一的菲涅爾全視場聚焦屏。  4.均可以手控曝光。調整快門速度、光圈的方法與一般的單鏡頭反光相 機(如海鷗 DF—1)相同,但由於它們多採用電磁快門,沒有調整快門的次 序問題。5.卷片、倒片、使用閃光燈等與海鷗 DF—1 型相機基本相同。自拍機的使用方法大同小異,區別在於使用電子自拍機的相機多數可以解除自拍。 光圈先決自動曝光的相機,在快門速度盤上常標有 A、AUTO 等標記。拍攝者只需將快門速度盤置於 A(或 AUTO)檔位,選好光圈,即可自動曝光;快門速度先決的相機只需將光圈調定在 AE 檔位,再選定一個適宜的快門速度 即可自動曝光;多模式自動曝光的相機,通常有一個自動曝光模式選擇盤來 確定使用何種模式。例如尼康 F—501 相機就有 5 種曝光模式;自動轉換模式(PDUAL)、高速組合模式(PHI)、正常組合模式(P)、光圈先決模式(A)和手動模式。又如尼康 FA 型相機有程序化自動曝光模式(P)、快門速度先 決模式(S)、光圈先決模式(A)、手動曝光模式(M)。拍攝者樂意採用哪 種模式,先將其調定即可。不能自動曝光的內測光相機通常在取景器里採用 三隻發光二極體(LED)顯示曝光是否正常。當紅色「+」、「-」號燈亮時, 分別表示曝光過度和曝光不足。曝光過度可適當縮小光圈或提高快門速度; 曝光不足可適當擴大光圈或降低快門速度。只有當中間綠色燈亮時,曝光即 為正常。怎樣使用國產 DF 系列 135 葷鏡頭廈光相機  國產 DF 系列 135 單鏡頭反光相機能使用交換鏡頭,用途極為廣泛。它采 用機械快門,全手動曝光,要求拍攝者有一定的攝影技巧。這類相機有海鷗 DF、DF—1,孔雀 DF—1,珠江 S—201 等。近年來,國產 135 單鏡頭反光相 機增加了帶有內測光(TTL)的品種,如海鷗 DF—1EFM,珠江 S—201 等。下 面以海鷗 DF—1 型相機為例,加以說明。  海鷗 DF—1 型相機配有 58 毫米的標準鏡頭,最大光圈 F2,橫走式帘布 快門,速度有 1~1/1000 秒及 B 門共 12 檔。閃光同步速度為 1/60 秒。採用 五稜鏡平視取景,中心裂像外圍菲涅爾磨砂玻璃聚焦屏調焦。扳把卷片,與 快門聯動,自動計數,能防止重拍、漏拍。有閃光燈 X 閃光插座和閃光熱靴 插座,有機械自拍器。  海鷗 DF—1 型相機的光圈調節環位於鏡頭後端,旋動它以選擇所需的光 圈(F2~F16 共 8 檔),調節光圈選在標識的檔位線上,也可以選在檔位中 間的任何一處。調焦環位於鏡頭前端的外圓上,是測距機構的一部分。調焦 環旁的數字是景深表和距離標尺。距離標尺的範圍為 0.6 米~∞。也就是說, 它的最近拍攝距離為 0.6 米。轉動調焦環,鏡頭隨之前後移動,當取景器中 心環內影像不再裂開時,或是磨砂玻璃聚焦屏影像清晰,就完成了調焦過程。 調整快門速度時,應注意次序,即先調整快門速度,後卷片給快門上弦。 若次序弄反,常此以往容易損壞機件。此外,調整快門速度盤時,必須將某一確切的檔位與標記對齊,而不能像光圈那樣隨意放置。  卷片與快門上弦聯門,卷片扳手轉動到底,恰好卷過一幅底片,同時又 給機械快門上弦,為快門動作做好準備。計數窗用於自動顯示己拍底片的張 數。當相機後背打開時,能自動復零。使用閃光燈時,可將其插入機頂上方的燈光插座(即熱靴)上,直接使用。若想讓閃光燈與相機拉開一定距離,應用閃光燈同步線插入機身側面的 閃光燈 X 插座內。該機的閃光同步速度是 1/60 秒,使用閃光燈應選用這檔快 門速度或是更慢些的快門速度。自拍機的使用方法是,調整光圈、快門速度,調焦就序以後,扳動卷片扳手,上緊快門,總之一切都準備好了。然後將自拍機扳手背向鏡頭方向, 外扳約 90°,再向里推動自拍按鈕。此時,機械延時自拍機構開始工作,自 拍機扳手隨之逆轉,約 10 秒後快門自動啟閉。一卷膠捲拍完後,按下機身底部的倒片按鈕,將機身頂部的倒片鈕扳手由內向外翻出,以順時針方向旋轉倒片,將膠捲倒回暗盒,然後取出。怎樣使用簡易型 135 相機  簡易型 135 相機隨牌號不同,簡易的程度也不盡相同。它們之所以被稱 為簡易相機,是因為鏡頭的焦點固定,無調焦操作;快門速度多只有一檔; 光圈檔位也不多;不能自動曝光,使用局限性很大。  這類相機常見的牌號有,紅梅—2 型,紅梅—4 型,鴻雁 P35—1,珠江 F35,柯尼卡 EFP2、 POP、C35—EFP 等。紅梅—2 型相機調焦距離固定,約為 2.5 米。這就要求被攝主體局限在2.5 米前後一段不大的區域內,否則影像不清晰。紅梅一之型相機有 2 檔快 門速度和 4 種光圈機械聯動形成 5 種曝光組合。使用時,根據天氣條件,從 相機上畫著的五種圖形符號之中選定一種就可以按動快門了。這些圖形符號 分別是強光(1/100 秒 F22)、日光(1/100 秒 F16)、薄雲(1/100 秒 F11)、 多雲(1/100 秒 F8)、陰天(1/50 秒 F8)。這種相機的又一特點是使用兩個 暗盒,也就是說拍攝整個膠捲之後即可取出暗盒,而省去了倒片步驟。由於 這種相機的自動計數器不能自動複位,新裝膠捲後,可手撥計數盤置零處, 以保證計數準確。  紅梅—4 型相機與 2 型稍有不同。它有三檔快門(1/50 秒、1/100 秒、B 門),五檔光圈(F5.6~F22)。快門與光圈不聯動,使用時可自行調節。此 外,增加了閃光燈的熱靴插座,能外接閃光燈。珠江 F35、鴻雁 P35—1 操作更為簡單,調焦距離都是 2.5 米,快門速度均固定為 1/125 秒,光圈用圖形表示,手控調整。它們的計數器均能自動復 位。珠江 P—35 還增加了閃光燈。柯尼卡幾種型號的相機調焦距離固定為 2.8 米,均為固定快門速度1/125秒,有內藏式閃光燈。用閃光燈時,應按下相機上的近攝按鈕,可配合閃光 燈在 1.5~2 米攝影。POP 型和 C35—EFP 型還設有發光二極體能發出光線不 足警告,提醒使用者使用閃光燈。135 單鏡頭反光相機怎樣更換鏡頭  更換鏡頭前,先在桌面上鋪好如暗袋、雜誌之類的襯墊物。若在拍攝現 場,則可蹲下以腿代桌,並在近旁地上鋪好衣物或背包,以便放置待裝或卸 下的鏡頭。  1.卸鏡頭:左手握持相機機身,並用其拇指按住機身上的鏡頭鎖扣的釋 放鈕;右手握住鏡頭筒向逆時針方向轉動,使其後端紅點標記對準相機機身 鏡頭介面上部的紅點,即可卸下鏡頭。2.裝鏡頭:其方法與卸鏡頭相同,但 操作順序相反,即先將兩紅色標記對正,當順時針方向轉動鏡頭筒,並聽到 「咔嗒」聲後,鏡頭即被鎖住。  必須強調指出,在上述操作中,右手只能握持紅點標記所在的鏡頭筒部 位,而不允許握持鏡頭外圍的調焦環或是光圈調節環,以免損傷其內部結構。 裝卸變焦鏡頭更應注意,為此,可在事先把變焦套環略微推(或旋轉)向鏡 頭前端,以露出鏡頭筒體為度。卸下的鏡頭應立即蓋好鏡頭前蓋與後蓋,妥善存放。 更換特種鏡頭(如魚眼鏡頭),應特別小心,必須先將相機的反光鏡預先抬起並鎖定好,以免鏡頭過長的尾部撞碎反光板。怎樣使用電子照相機  電子照相機由於具備各種自動功能,好學易懂,尤其是普及型的所謂「傻 瓜」相機,就是內藏閃光燈的簡易程序全自動曝光的照相機。這種相機只要 裝上膠捲,設定膠捲上的感光度,拍照時它就根據測光結果自動選擇快門和 光圈的最佳組合,進行準確的曝光。有些全自動「傻瓜」相機還能夠自動調 焦、自動卷片、自動閃光、自動倒片及日期資料顯示等。  在詳細閱讀使用說明書之後,對其各部分的性能要逐一進行試驗。雖然 全自動相機簡單得沒有過多的可調機件,但要真正拍出一張理想的照片,還 必須掌握照相機操作的基本要領和積累拍攝經驗,首先持機要穩,不論何種 照相機,在手持相機拍攝時,應力求使照相機保持平穩,按動快門時手指應 輕輕按到底,避免由於用力過大而使相機發生抖動。手持標準鏡頭的 135 相 機拍攝時,單鏡頭反光照相機的快門時間一般不宜低於 1/60s,平視旁軸取 景式照相機的快門時間一般不宜低於 1/30s,以防相機抖動。其次持機要平, 以使水平線在畫面中保持水平狀態,追求特殊效果的不受此限。拍攝人物肖 像時,一般應避免從過低或過高的位置仰拍或俯拍,以免人像產生透鏡變形。 使用全自動「傻瓜」相機還應該注意光線的運用,因為曝光的組合是按事先 設定的程序控制的,不能人為地把握,所以在特殊光線下,往往會出現曝光 不足或曝光過度的現象,為解決這個矛盾,在必要時,可根據光線的變化重 新設定感光度數,以彌補不能手動控制曝光的不足,這當然需要一定的拍攝 經驗。使用檔次較高的既能自動控制曝光,又能手動控制曝光的照相機,如 美能達 XD—7 等,在具有多種自動曝光功能的同時,又具有手動控制曝光的 功能,這是比較理想的攝影工具。當拍攝運動物體時,就可以選擇速度優先 檔,若拍攝時對景深有具體要求,又可以選擇光圈優先檔。如因攝影藝術的 需要不宜使用自動功能時,又可以選擇手動控制,給操作者以自由選擇的方 便。另外,還要注意,調焦一定要準確,取景、構圖、曝光等都應做到準確 無誤。  怎樣判斷相機是否沒有電了  當相機里電池的電力不足時,一般不能準確測光,快門也不能正常工作。 使用兩枚鈕扣電池的相機,如尼康 FE、F3,電壓在 2.5~3 伏是時都可正常 工作,電壓在 2.5 伏以下時一般不能正常工作了。  在許多單鏡頭反光相機上都裝有電池檢測裝置,利用聲音和燈光指示電 池是否正常,比如奧林巴斯 OM—10 相機,當打開電池檢測開關時,應能聽到 連續的聲響並能看到發光二級管的紅光。當聲音微弱或聽不到聲音,發光二 級管暗淡或無光時,就該換新電池了。佳能 AE—1P 相機在按下相機上方的電 池檢測鈕時,應能聽到清脆而短促的滴??聲,如聲音變小速度變慢則說明 電池的電力已不足了。  沒有專用檢測鈕的單反相機及「傻瓜」相機,可觀察相機上各種發光裝 置的亮度變化,電池不足時亮度變暗、機載閃光燈回電時間延長。  如果有萬用表,可以測量電池電壓。不同相機的電壓最低限額不同,一 般來說當 1.5 伏的鈕扣電池及普通五號電池電壓不足 1.3 伏時就要換新電 池。  怎樣使用程序式自動曝光相機  使用這種相機,只要在相機上撥好所用膠片的感光度,然後只管取景, 對焦及按快門就行了,相機會按照設計者事先設置好的曝光程序,根據被攝 現場的光線強弱自動選擇合適的光圈和快門,使膠片準確曝光,例如:珠江 P—35 型,甘光 304C 型,理光 XF—30 都屬於這類相機。目前有很多相機還 具有膠片感光度自動識別、自動對焦、自動卷片和倒片功能,拍攝者僅需取 景按快門,操作熟練者可以舉相機即拍,使用極為方便。  不同相機的程序曝光曲線不同,在使用前要了解清楚,以利於攝影時控 制景深或速度,保證在不同情況下的拍攝質量。  具有單優先加程序式的相機,比如,美能達 X—700,既具有光圈優先式 自動曝光又具有程序式自動曝光,使用時把快門速度盤旋至「A」為光圈優先 式自動曝光;快門速度盤旋至「P」 時,為程序式自勸曝光,同時要將 MD 鏡頭的光圈調至最小,此時取景框右側會顯示「P」字及速度值,如果光圈未 調到最小,取景器里「P」字會連續閃動、報警。  再如,象佳能 AE—1P 是具有速度優先式自動曝光和程序式自動曝光的相 機,使用時把光圈調至「A」擋,手調快門速度盤,這時為速度優先。輕按快 門鈕時,在取景框右側顯示光圈值。把快門速度盤調至「PROGRAM」擋為程序 式自動曝光,這時取景框右側顯示「P」及光圈值。具有雙優先式(即光圈優先和速度優先)加程序式的相機,如佳能 A—1、美能達 XD—7、潘太克斯超級 A 型。在使用時可以根據拍攝需要適當選擇曝 光方式。比如,拍攝體育照片可用速度優先式;拍攝風光照片可用光圈優先 式;需要搶拍新聞照片時使用程度式就再好不過了。怎樣使用光圈優先式自動曝光相機  使用這類相機需要在拍攝前調好光圈和膠片感光度,相機就能根據被攝 景物的亮度變化而自動改變快門速度。快門速度為無級調整。比如拍旅遊紀 念時,一般總想把人物和風景都拍清楚,這時要用小光圈,以保證有較大的 景深,使人和景都清晰;在拍花卉時,往往要虛化掉雜亂的背景,這時就要 用大光圈,可以得到小景深,使背景簡潔。  應注意的是當光圈很小時速度可能轉慢,這時要用三角架拍攝或者適當 增大光圈,以提高快門速度。  光圈優先式相機可以使用自動接環、非自動接環、倒接環、伸縮皮腔和 滑動延伸套筒等進行自曝光微距攝影,也能使用固定光圈的反射式,遠攝鏡 頭,這是光圈優先式相機較其它類型自動曝光相機優越之處。  在一般情況下,只要預先調好一個常用的光圈係數值(如 Fll),拍攝 時只管取景對焦即可,十分快速而方便,在取景器里一般都有快門速度顯示。  怎樣使用速度優先式自動曝光相機  使用這類相機時,需要在拍攝前調好快門速度和膠片感光度,相機就能 根據被攝景物的亮度變化而自動改變光圈大小且光圈的大小為無級調整。比 如用標準鏡頭拍攝生活照,快門選 1/125 秒時可保證人物不會拍虛;拍攝賽 跑、打球等運動場面時就要選定在 1/500 秒。因此,速度優先式相機更適合 拍攝動體,在體育攝影中常用這種相機,以保證畫面的清晰。這類相機的取 景器里一般都有光圈係數值顯示,拍攝時適當調整速度可以獲得理想的景 深。  速度優先式相機不能使用非自動接環,倒接環、伸縮皮腔和滑動延伸套 筒進行自動曝光的微距攝影,也不能使用固定光圈的鏡頭。同時,對配套鏡 頭圈撥桿的靈敏度及配合連接的誤差要求較高,在業餘攝影中使用的相對較 少,相機的品種也較少些。  使用速度優先式相機時,當光線很弱或使用低速膠捲時,光圈會自動開 得很大而使景深極小,要求對焦更為準確,如對焦不準時很容易使畫面模糊。 另外,在有些較新型的速度優先式自動曝光相機,如美能達 XD—7、尼康 FA 型等,還具有曝光自動校正系統,當用預選的快門時間拍攝會曝光不足 或曝光過度時,機內的電子系統可將快門速度自動增加或減少,以實現正確 曝光。怎樣使用自動對焦相機  這種相機的鏡頭調焦是利用電子測距器自動進行的。當拍攝時按下相機 快門按鈕時,根據被攝目標的距離,電子測距器可把前後移動的鏡頭控制在 相應的位置上,使被攝目標成像最清晰。自動對焦相機上採用自動曝光,進 一步使相機實現自動化,性能更為完善。這種自動對焦相機,對拍攝運動的 物體十分方便,使你不必去應付對焦。這種相機的取景器中心部分,有一小 塊標出來部位,要將它對準被攝主體,才能使拍出的影像清晰;假若它不對 准被攝主體,主體可能不清晰。所以當被攝主體不在畫面正中時,使用這種 自動對焦相機會遇到麻煩。為了克服這一不足,現代新生產的自動對焦相機 有的設計了「對焦鎖」。如果主體不在畫幅中央時,你可以先把取景器中心 部位那塊對焦標誌對準被攝主體調好焦點,並扳一下「對焦鎖」將預先調好 的焦點鎖住。然後根據你的意圖重新構圖,即便主體不在畫幅中心部位,拍 出的照片主體也是清晰的。  怎樣利用照相機的自拍裝置拍好自拍像  有些照相機上是有自拍裝置的。外出旅遊時準備一架這種照相機,會給 旅遊攝影帶來許多方便。有了自拍裝置,不必請他人幫忙也能進行拍攝,但 要拍好自拍照應掌握一些基本技法。  自拍像可分兩類,一類是拍攝自己一個人的,一類是拍攝自己與他人合 影的。拍攝這類自拍像,除需掌握一般的攝影方法外,還要特別注意以下幾 點:  1.拍攝自己獨立一人的自拍像時,首先要用三腳架固定好照相機的拍攝 位置,然後用照相機進行取景,確定自己被攝位置與照相機之間的距離以及 自己在畫面構圖中的位置,預先調好照相機與被攝者(即本人自己)的距離, 準確對焦。由於自拍裝置啟動快門到關閉快門大約為 10 秒鐘內,因此自拍 時,自己站立的位置與照相機之間距離不能太遠,應在打開快門後的 10 秒種 內能趕到所選位置上。又因為單人自拍時,取景對焦實際上是空鏡頭,因此, 取景時事先要找好參照物,以便以後能站立在焦距準確的位置上。為了做到 這一點,應儘可能用較小一點的光圈,這樣可利用景深原理來彌補因對焦不 准而影響人物清晰度的問題。2.自拍單人像時,由於畫面中只有自己一個人,因此自己的神態、姿勢如何對這張照片的成功與否影響很大。為此啟動快門前,最好事先演習一下, 多設計幾個自己感到滿意的姿勢,以便正式啟動快門拍攝時,能從容就位, 拍好照片。3.快門啟動按鈕啟動後,照相機會發出「吱——」的響聲,這時快門尚未打開,你要趕緊在這段時間(約 10 秒鐘)趕到所選拍攝位置上,當聽到照 相機發出「咔嚓」一聲響聲後,說明快門已打開並迅速關閉。這時你才能離 開拍攝位置。與他人合影的自拍照,應該說比單人自拍照容易掌握,因為合影照在鏡頭中事先已有一個拍攝對象了,容易對焦和選取鏡頭。要注意的是,合影照 中應事先安排好自己所站的位置,並儘可能使畫面協調和諧。其他操作程序 與單人自拍都是一樣的。使用長焦距鏡頭怎樣防止照相機震動  由於長焦距鏡頭的焦距長,鏡筒也相應地較長,重量增加,重心難以控 制,在攝影時,容易使照相機震動,造成照片模糊。所以,在使用長焦距鏡 頭時,必須防止照相機的震動,才能夠保證所攝影像的清晰度,一般的防震 方法如下:  1.提高快門速度:在使用長焦距鏡頭拍攝動體時,凡是焦距比標準鏡頭 長一倍,攝得影像就大一倍,動體影像在取景器中移動的速度也快一倍。因 此,快門速度必須相應加快一倍。加以使用長焦距鏡頭又容易震動,快門速 度還要再提高一些,才能保證影像的清晰度。關於快門速度提高的程度,對135 照相機來說,一般應該是接近或大於長焦距鏡頭焦距的倒數。例如:長 焦距鏡頭焦距為 135 毫米,快門速度要用 1/125 秒或更快一些。如果使用 500 毫米長焦距鏡頭,快門的速度則要用 1/500 秒或 1/1000 秒,才能避免震動引 起的影像模糊。  2.使用三角架:長焦距鏡頭因像距長,微弱的震動也能導致所攝影像模 糊,而且它的份量較重,不易持穩,往往使照相機震動。根據這種情況,備 置三腳架便是防止震動的有效手段。利用穩固的三腳架,可以將長焦距鏡頭 拍攝靜物或動作緩慢的被攝對象,再使用快門線掀按快門或使用自拍機開啟 快門,即能消除震動和使用較慢的快門速度,又可縮小光圈,增加景深範圍。 有的時候,如果無法使用三腳架,則可以使用單腳架(獨腳架)幫助支 撐長焦距鏡頭的重量,從而得到靈活選用快門速度,同時,還能減輕兩臂握持照相機的體力負擔。  攝影實踐證明,如果快門速度的分母小於長焦距鏡頭焦距時(例如, 400 毫米長焦距鏡頭使用 1/250 秒或慢於 1/250 秒),就必須使用三腳架。  怎樣認識照相機快門的功能  照相機的快門要保證有效地控制曝光時間,必須要滿足一定的要求。例 如,快門有效曝光時間要準確、穩定;快門時間應有較高的效率;快門工作 應可靠而且耐用。完善的快門應具有以下的功能。  1.根據拍攝影物亮度的差異,快門應有若干級曝光時間可調。快門的速 度系列一般規定為 B1、2、4、8、15、30、 60、125、250、 500、1000 等,快門速度的單位為秒,上述標出的數字表示曝光時間的倒數,如數字 125 即表示曝光時間為 1/125 秒。2.拍攝運動物體,要求快門有足夠高的速度。  一般照相機的速度都可達到 1/500 或 1/1000 秒。現在有高速快門的照相 機已逐漸增多,如尼康 FE2 等,最高快門速度為 1/4000 秒,F—801 和 F4 等 達到 1/8000 秒。這對拍攝高速運動物體是極為有利的。  3.在特殊情況下使用,要求快門能有足夠長的曝光時間,或者能長時間 開放。  快門具有 B 門的照相機,可使膠片按需要進行長時間曝光,例如拍攝星 空、節日煙火等。尼康 FE2 具有 1~8 秒的慢速快門,可滿足絕大部分低亮度 景物的拍攝。4.採用閃光燈拍攝時,要求快門能控制閃光燈點燃,並且能保證有較高的同步快門速度。 鏡間快門對閃光燈的同步效果很好,所有的快門速度都能保證同步。焦平面快門則不然,由於結構的原因,當快門速度高於某一數值時,就不能保證與閃光燈同步工作,早期的焦平面快門閃光同步速度都不超過 1/60 秒,尼康 FE2, FM2 等已將閃光同步速度提高到 1/250 秒,這對在強裂日光下使用 閃光燈輔助光,提供了更大創作餘地。最近奧林巴斯公司生產了能使全部快 門速度與閃光燈同步工作的照相機。5.為了能進行自拍,或滿足一些特殊的需要,要求快門能夠延遲一段時間開放。怎樣使用快門速度調節盤上的字母檔位快門速度調節盤上的字母檔位意義及使用方法如下:  1.B:稱 B 門。用於長時間曝光,按下快門鈕,快門開啟,鬆手後快門關 閉。  2.T:稱 T 門。也用於長時間曝光,按下快門鈕,快門開啟,鬆手後快門 並關閉;再按一次快門鈕時,快門夫閉。  3.X:閃光同步速度標誌。它位於某一數字前,如 X60。表明 1/60 秒是 該相機的閃光同步時間。使用閃光燈時,應選擇該檔速度以保證閃光與曝光 同步進行。  4.A(或 AE、AUTO):光圈先決自動檔。使用該檔時,拍攝者只須選定 光圈,相機會自動選定快門速度,以保證準確曝光。5.AUTOMATIC:自動快門檔,例如賓得士 LX 型相機。6.MAM (Manua1:手控檔(非自動)標誌。  7.P(或 PROGRAM):程序式曝光檔。使用該檔,相機按照內存的程序, 自動控制光圈和快門。  8.M(或 MANUAL):電磁快門相機的自動機械快門檔。當電池無電時, 可選用該檔應急使用。M 檔的曝光時間隨相機牌號略有不同,例如尼康 EM 相 機的 M 檔為 1/90 秒。9.L(或 LOCK):快門鎖。用於鎖定快門,關閉測光電路。相機用完後,應將快門置於該檔鎖定。10.OFF:鎖定快門並關閉電源。用法同 L 檔。怎樣使用中心式快門自拍機  中心式快門相機的自拍機大部分安裝在快門殼體內,露出殼外體的部分 如果是一個扳把,使用時,扳動扳把可把自拍機上緊。上緊後,扳把停在上 緊位置,按下快門按手,自拍開始工作,扳把慢慢返回,快門曝光後自拍停 止工作,有些相機在自拍工作時,撥鈕不返回,可以連續使用自拍。露出殼 體外的部分如果是一個圓鈕,使用時扳動快門扳手,上緊快門,然後向後扳 動自拍圓鈕,再次扳動快扳手,才上緊了自拍,按下快門扳手,自拍開始工 作,快門扳手慢慢返回,當快門扳手運動到第一次扳動時的停止位置時,扳 手迅速返回,這種自拍機常見用於老式康班快門。  怎樣調節光圈  調節光圈時,要逐擋撥動。在調節停滯式光圈時,每聽到一聲「咔」的 聲音,即表明是某擋光圈的正確擋位(如海鷗 DF)。  1、亞西卡 FX—7、尼康 FM2 等單鏡頭反光式照相機)。要注意不可快速 反覆轉動光圈調節環,即使是非停滯式光圈,也要輕扳輕轉。光圈在使用時,可以不必受擋位的限制,也就是當你把光圈調到 f/8 與f/ll 之間也能使用。 拍攝結束後,應該把光圈開到最大,以防止光圈疲勞,有利延長照相機使用時間。怎樣使用自動曝光鎖(AEL)自動曝光鎖(AEL)按性能分有兩類。第一類是能夠鎖住快門的曝光時間(或光圈數值),只要按下相機的自動曝光鎖,曝光時間(或光圈數值)就 不再改變。第二類可以鎖住曝光量,按下自動曝光鎖後,如果再改變光圈(或 變動快門檔位),曝光時間(或光圈數值)會隨之發生相應地變化。但總的 曝光量不變。第二類比第一類有更大的機動性。對使用者來說,不管哪一類 相機,都有利於特殊環境下的拍攝。例如,拍攝逆光人像時,應增加 1.5~2 級曝光量,才能表現人物的面部細節。拍攝者可走到被攝者面前,對其面部 測光,按下自動曝光鎖,回到拍攝點再取景拍攝,如果不願干擾被攝者,也 可以在同樣逆光的條件下,對自己的手背測光,按下自動曝光鎖,再取景拍 攝。  自動曝光鎖的式樣隨相機牌號不同差異很大。有的相機有專門的自動曝 光鎖(AEL),如尼康 F3,企諾 CE—4 等,有的以自拍機扳把兼作自動曝光 鎖,如尼康卡 FE、FE2;還有的乾脆以快門按鈕代替記憶按鈕,如富士卡 AS—1,柯尼卡 C35—EF 等。使用自動曝光鎖時,取景器內均有警告顯示,例如 理光 XR—7S 相機的液晶刻度會閃爍;企諾 CE—4 相機的發光二級管會閃爍, 以此提醒使用者注意。快門按鈕兼作自動曝光鎖的使用方法是,輕按快門按 鈕至全部行程的一半處,曝光數據即被存貯起來,例如柯尼卡 C35ER 相機指 示光圈的遊動指針被鎖定在某一光圈而不再活動。此後,手指不可鬆開,待 重新構圖取影景後,再把快門按鈕按到底,觸發快門,因此,使用時應小心,切勿用力過大一按到底。怎樣使用自動曝光相機上的曝光補償裝置  曝光補償裝置,是自動曝光相機上的一種人工校正曝光的機構。一般有 增加曝光量和減少曝光量各兩級的設置,安裝在倒片鈕外環上,標誌有兩種, 一種是: +2、+1、0、-1、-2;另一種是: ×4、×2、 ×1、×1/2、×1/4。可以自由調節。 自動曝光相機對逆光被攝體、反射率極高或極低的被攝體、明暗分布極不均勻的被攝體等,都不能確保曝光量準確,為此,自動曝光單鏡頭反光照 相機幾乎都採用曝光連鎖或曝光修正機構或兩者兼用的機構,來解決這個難 題。使用曝光補償裝置,必須有一定程度的攝影經驗和知識,因為它要區別 作什麼樣的修正才能曝光適中。  一般情況下曝光補償裝置放在「0」位。當被攝體為逆光照明時,或畫面 內反射率極高的被攝體(雪、水及白色物體)比例大時,或被攝體含有強光 部分時,可將曝光補償裝置放在「+1」或「+2」位,以補償其曝光之不足; 若被攝體反射率極低時,或希望將暗部拍得亮些,或有意造成畫面曝光不足 以渲染氣氛時(如拍夕陽強調傍晚氣氛),可視情況將曝光補償裝置放在「-1」或「-2」位,以減少一級或兩級曝光量。 拍攝完後,應注意將曝光補償裝置恢復「0」位,以免造成下次攝影的失誤。  光圈優先式的照相機,該裝置作用於快門;快門優先式的照相機,該裝 置作用於光圈。怎樣使用照相機的測光記憶鈕在一般情況下,可以信賴自動 曝光相機的準確性,在拍攝順光照片,及光比不太大的照片時,都能拍出曝 光合適的照片來。在某些時候,比如,拍攝逆光人像時,由於背景亮人臉暗,相機中的測光元件會以較大面積的明亮背景為測光對象,如果完全按自動曝光去拍,會 造成背景光合適而臉部曝光不足。與此相反,當用黑背景拍攝人像時,相機 中的測光元件又會以較大面積的黑背景為測光對象,拍出的照片大多是背景 合適,而人像則曝光過度了。設有曝光記憶鈕的自動曝光相機,如美能達 X—300、佳能 AE—1P 等可以人為地改變膠片的曝光量。在拍攝時,可以把相機對準被攝者的臉部或身 上的適當陰影部位測光,然後按下測光記憶鈕(有的相機只需把快門鈕按下 一蘭),然後退回到預定的拍攝位置後重新構圖按快門。拍攝剪影照片時, 可先對著背景測光,也可對其它適當的物體測光,按住測光記憶鈕後再重新 構圖拍攝。  總之,使用測光記憶鈕的基本規律是:對準拍攝主體測光;對著亮處測 光可以減少曝光量,對著暗處測光可以增加曝光量。當熟練地掌握了測光記 憶鈕的使用方法後,可以在同一景物下拍出不同風格的照片來,其關鍵在於——對著何處測光。怎樣存放你的照相機  只要使照相機保養得好,才能延長使用壽命,發揮最大的功效,拍出最 好的照片。正確存放照相機,是照相機保養的一個很主要的內容。  首先,對於長時間存放的相機要注意定期檢查。就象人一樣,相機也需 要定期的運動。如果你有一架相機,但是很少使用,那麼建議你,在這種絕 少使用的情況下,每隔二或三個月,把相機拿出來,使它運動運動,對相機 的壽命而言,是絕對有益的。你可以用各種快門速度來空拍,扳轉卷片桿, 並操作其他的裝置。在這裡需要提醒你注意:如果你對這架相機的各裝置不 是很熟悉,在動手操作之前一定要再仔細地閱讀說明書。同時也要檢查一下, 照相機內是否裝有電池,如果有電池那就請你先檢查一下電池是否有電,否 則,在扳轉卷片桿等各裝置時易將相機的零件損壞。如果你知道某個相機在 接下來的幾個月都不會使用,最好先把相機里的電池取出來,等到再度啟用 該相機時,再裝個新電池進去。  在我們存放相機之前,請按一次快門按鈕,以確保相機內部的彈簧呈現 鬆弛的狀態,而非預備拍攝前的繃緊現象。  平時放置相機時,相機和鏡頭也應該放置在於爽的地方,例如存放在你 卧室或客廳的架子上或抽屜內,千萬不要把它們放在地下室或閣樓里,因為 那些地方濕氣重,而溫度不是太高就是太低。存放時,應把各照相器材先裝 在箱子里,或者用布包住,或是放在袋子里,然後再把一小包乾燥劑放在里 面,以降低濕度。新買來的相機,在其包裝盒裡,通常都有一包乾燥劑,你 不要以為那是無用的東西,就順手把它扔掉。有些乾燥劑在用過一段時間後, 會變成粉紅色的粒狀,表示已飽含水分,需要烘乾成藍色狀,可再次使用。 一般乾燥劑每隔 2~3 個月也應用微火烘乾一次。在收藏相機和鏡頭時也要注意防塵。在不準備拍照時,鏡頭的前端應該用鏡頭蓋套住。如果鏡頭沒有安裝在相機上,則鏡頭前後兩端都應使用鏡頭 蓋。存放或攜帶鏡頭時,應先把鏡頭裝在盒子或套子里,以防灰塵、碰撞以 及溫度突變。若要收藏或攜帶一個未裝鏡頭的機身,則請先將相機蓋套在機身的鏡頭接環上,以免灰塵侵入其內部。 較長時間存放相機時,還要注意不能將相機皮套一起放進塑膠袋中,因為這會引起皮套變質、發霉。怎樣維護保養電子照相機  電子照相機是集光學、機械與電子於一體的精密儀器,正確的操作使用 和精心的維護保養,可以延長其壽命,所以攝影者在使用和保存時,必須對 其進行精心維護和保養。  1.照相機的鏡頭是最重要的部件,它由各種不同性質和不同形狀的透鏡 所組成,鏡頭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成像質量,因此,鏡頭的保護極為重要。 鏡頭表面質地較軟,要盡量少擦,以防磨毛,鏡頭上有了灰塵要用尖嘴橡皮 球吹氣,或用柔軟的鏡頭刷輕輕拂去。去掉其它污漬,可用適量的鏡頭紙卷 在牙籤上蘸少許鏡頭清潔劑從中心到四周慢慢揩擦。最好的防護辦法是剛買 來照相機就配上合適的防護鏡,如 UV 鏡,偏光鏡等。  2.照相機長期不用應放置在乾燥處保存,最好把鏡頭卸下與乾燥劑一起 放在密封的容器內,或放在乾燥器內。沒有條件的也可以用密封的塑料袋分 裝鏡頭和機身,擠出空氣紮好。鏡頭不能卸下的照相機,可以整機放入,但 要把皮套取下,這樣就可防止鏡頭髮霉。  3.照相機要避免放在溫度過高或過低的地方,而且不宜將照相機與易揮 發性藥品以及衛生球、樟腦、皮革、橡膠製品等放置在一起,以避免有害氣 體對照相機的侵害。4.電子照相機在使用和存放過程中,應避開強磁場和強電場,以防機件失靈。  5. 使用自動曝光的照相機時,一旦裝好膠捲,應立即根據所有膠片的感 光度值,調節好照相機上的膠片感光度調節盤,否則不能實現正確曝光。6.使用由快門按鈕並作測光按鈕的照相機進行測光時,應輕按按鈕,否則按得稍重、稍猛,就容易在不想拍攝時,使快門釋放。7.當電池電壓不足時,應及時更換新電池,新舊電池不能搭配使用。  8.電子照相機一般不宜在高溫環境下長期工作,在-20℃以下的低溫環境 中使用應當注意保溫。9.存放中的照相機應每隔一定時間取出並反覆運轉幾次,以防機構的運動部件粘澀、失靈,以及電容器等電子元件老化,尤其是內裝閃光燈的照相 機。10.照相機快門、自拍等應處於釋放狀態,防止彈簧上緊時間過久,使彈簧長期受力疲勞而損傷。  11.若發現操作裝置不靈活,或其它故障時,不得隨意拆卸,應送專門維 修處修理,不宜硬扭、扳、按,以免零件損壞。  隨著現代電子技術的高速發展,照相機已逐步轉變成了光、機、電等技 術一體化、高度技術密集型的產品。近年來,隨著大規模的模擬集成電路或 數字集成電路以及微型計算機應用到照相機的各個部位,使照相機的功能日 趨完善,朝著電子化、自動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因此,對使用照相機的 家庭、攝影愛好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是,要認識熟悉並掌握你的照 相機,要做到正確使用、操作無誤、妥善保管、精心維護,使照相機成為你 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忠實朋友。  雨季怎樣使用和保管照相機雨季空氣濕潤,在保管和使用照相機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要經常使用。攝影者手裡的照相機,都已經是啟封使用的。這樣的相機,要經常使用,便於排除潮氣。若是久置不用的相機,不宜掛在牆上,最好放 置在乾燥處,並放上防潮砂;鏡頭能卸的相機,宜把鏡頭卸下,蓋上前後鏡 頭蓋,與機身分開放置;晴天還應拿到通風處排排潮氣。這樣,能防止鏡片 霉變。  要隨時注意保養。照相機是集光、機、電、塑一體的精密產品,在生產 過程中有嚴格的工藝和設施保證其清潔無暇。到了攝影者手裡,由於經常使 用,尤其是相機鏡頭難免會沾上灰塵、指紋、雨水等,而這類雜物是黴菌生 存、繁殖的營養。雨季的溫度、濕度很適宜黴菌大量生成和繁殖。因此,要 保持相機鏡頭的清潔無暇,發現雜物,應隨時清除。  要注意防震。許多旅遊者帶上照相機外出,在旅途中要注意避免劇烈震 動,以防在拍攝對因相機快門卡死而掃興。  要及時取出膠捲。有些膠捲(指 135 的)常常不能當天用完。在三五天 內尚可,時間長了,就容易使相機內霉變。因為膠捲含有大量有機質,特別 容易霉變。還要防潮。各照相機批發站和經商商店要加強防潮措施,放置照相機的倉庫要保持乾燥,並定期檢查防潮砂等防潮物品是否失效,發現失效應及時 更換;在運輸中應避免淋雨。這樣可以避免和減少把帶有霉變隱患的照相機 賣給消費者。怎樣清除照相機的灰塵  照相機長期不用、存放不妥或使用不當,就容易沾積灰塵。特別是鏡頭 上的塵垢,會降低透光率,增加雜散光比例,使攝得的底片對比度下降,甚 至影像平淡,不能印放出滿意的照片。而照相機快門嚴重積灰時,更會影響 曝光動作的靈活準確,並加速機件磨損,縮短使用壽命。當機身內壁積灰時, 塵粒又會因微弱的靜電作用吸附在膠片上,遮住光線,在底片上留下斑斑白 點,破壞攝影畫面。因此,在照相機使用或存放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防止沾 積灰塵,以保證良好的使用性能。一旦照相機沾積了灰塵,就必須及時清除。 現概括介紹下列清除方法,以供參考。  1.清除灰塵的步驟:照相機使用前,要檢查一下是否沾積灰塵,具體做 法是:可先試一下鏡頭調焦是否靈活潤滑,快門動作是否準確,以及聲音是 否清脆。然後,打開後蓋,觀察機身內壁是否清潔,並察看鏡頭前後兩個表 面上是否沾積塵垢。最後,打開 B 門。察看鏡頭內部是否有灰塵異物。檢查 完畢,可先清除照相機外表積塵,然後,清除機身內壁積塵。如果快門與調 焦機構沾積塵垢,影響功能,要及時送交修理商店拆開清洗。必須注意,切 不可先清除鏡頭塵垢,因為若先清除鏡頭積塵,再清除機身內壁,則清除機 身內壁時,飛揚的灰塵仍然有可能沾污鏡頭,這時,勢必重新清擦鏡頭,不 但浪費時間,而且易使鏡頭遭受機械損傷。2.清除照相機外部和機身內壁的灰塵:照相機外部和機身內壁的積塵,一般用毛刷清除:這種毛刷,用市售闊一厘米左右的油畫筆代用,較為理想。 經過一番周到的撣刷以後,再用「洗耳球」仔細地吹一遍,即可基本清除。 如果灰塵附有油膩而形成積垢時,可用棉花或紗布蘸一點酒精將積垢輕輕擦 去。若用酒精沾濕的棉花球將機身內壁輕擦一遍,則效果更佳。最後,用「洗 耳球」再吹一遍,使酒精和少量的水分蒸發,加速乾燥。3.清除調焦和快門機構中的灰塵:一般簡單的調焦機構如果沾積灰塵,調焦時,會感覺到砂粒磨擦的聲音。這時,可用厚紙片一角插入調焦環內挑 剔一圈,有時就能排除。但快門和調焦機構比較複雜,在大多數情況下,須 送交修理商店拆卸,並清洗除塵。4.清除鏡頭上的灰塵:鏡頭是成像的重要部件,由精密研磨的光學玻璃製成,質地十分嬌嫩,它的表面還鍍有一層或幾層薄膜。因此,清除鏡頭上 的塵垢,必須十分謹慎仔細;如果清除不得法,反而會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 對於鏡頭表面的積塵,可用極其柔軟乾淨的駝毛刷(照相材料商店有售)輕 輕撣去顆粒較大的浮塵,然後,再用擦鏡頭紙或乾淨的紗布蘸些擦鏡液輕輕 擦拭。擦式時,應從鏡片中心開始,按螺旋線方向向邊緣擴散。若一時買不 到擦鏡液,可用無水灑精和乙醚按 1:1 的比例混合後代用。必須注意,由於 鏡頭表面的灰塵有的是一些稜角尖銳的堅硬微粒,因此,切勿用紗布乾擦, 以免劃傷鏡頭表面膜層甚至鏡片本身,也決不可用任何不清潔的織物代替紗 布使用。有些人喜歡隨手拿出一塊手帕擦拭鏡頭,這是一個很壞的習慣。怎樣清除鏡頭霉斑  在潮濕、陰暗、不透風的情況下,照相機鏡頭玻璃表面很可能會出現細 小的霉點或菌絲,而後與日俱增,霉點或菌絲的數量、密度和覆蓋面加大, 逐漸結成片、拉成網。鏡頭上的黴菌,主要是毛黴菌、青黴菌、黃曲霉菌等 藻類抱子,沾染、附著於鏡面,在適宜條件下孽生作祟。預防黴菌孽生及清 除鏡頭霉斑的方法如下:  1.用紙或布包幾粒防霉劑,也可以把對硝基苯甲醛或對氯砂基苯裝在墨 水瓶蓋等小容器中,放在照相機及鏡頭近旁,一起密封存放,即可防霉。  2.存放鏡頭時,先對鏡頭前端和後端鏡片表面進行清潔處理,然後用脫 脂棉球蘸乙醚 20 毫升加 3~4 滴二乙基二氯硅烷的混合液,擦拭鏡面一至兩 遍,可起防霉作用,而且還可以擦掉已產生的霉斑。  3.孽生不久的霉點或菌絲,用鏡頭水按照一般清潔鏡頭的辦法擦拭即可 清除,時日稍久的霉斑,可用五氯苯酚鈉 0.1 克溶於 100 毫升蒸餾水,或用 純凈的碳酸鈣溶液,輕輕地反覆擦洗,再用清水擦洗;也可用聚醋酸乙烯溶 劑(即木工用乳膠)與溫水 1:l 稀釋,厚塗於鏡面數分鐘而後擦掉,再用棉 球蘸清水洗凈、擦於。經如此處理的鏡頭表面光潔明凈,不留霉斑痕迹。上 述藥物在化工商店可以買到。擦洗鏡頭應從中心向四周作螺旋狀擦拭,輕柔地操作,以免擦損鏡頭鍍膜。  鏡頭霉斑經以上辦法處理之後,如果鏡頭玻璃表面不光潔、不平整,表 明鏡頭玻璃被腐蝕,假若僅是幾個小點或几絲細紋,一般並不影響攝影成像 效果;有些霉斑往往長在鏡頭內部的鏡片上,如果輕淡而又細小,對攝影效 果也元明顯影響。當然,鏡頭玻璃表面被黴菌腐蝕嚴重,留下許多明顯的損 傷,就須要送照相機鏡頭生產工廠進行拋光處理;鏡頭內部鏡片所長霉點霉 斑如果繼續孽生蔓延,則應送請專業修理部門予以清除,不可冒失地自行拆 開鏡頭處理。  怎樣排除照相機卡片故障  在拍照過程中發生卡片現象,是初學攝影尤其是使用 135 相機時最容易 碰到的事。在這種情況下,千萬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把膠片拉斷。最好的辦 法是:記住數字盤上標明的已攝張數,然後把膠捲倒回暗盒裡去,再重新上 卷拍照。120 膠捲則可以先全部卷過去,然後在暗袋或暗室里按照前後次序 把膠捲倒回來,重新上卷拍照。  造成卡片的原因,除相機的卷片裝置失靈這個客觀因素以外,一般都是 由於操作者裝膠捲不規範而造成的。裝膠捲,這是拍照過程中一個不可輕視 的環節。  1.裝 135 膠捲時要注意:(1)不要使膠片兩側的齒孔產生破損;(2) 卷片齒輪要卡在膠片齒孔里;(3)裝上膠捲後,要將倒片軸轉緊;(4)在 轉動膠捲時,倒片軸應隨之轉動。  2.裝 120 膠捲時要注意:(1)把膠捲保護紙插入卷片軸的窄縫中,並用 手指壓著保護紙轉動一小段,使其纏緊片軸,不至鬆脫;(2)膠捲保護紙在 進行過程中,要平正,不能偏斜。  怎樣排除「傻瓜」相機的幾種故障  1.快門鈕按下去後彈不起來,快門即沒有打開也不能再卷片。這種情況 較多見,其原因是相機里沒裝電池或電池已沒電了。裝上電池後按動快門就 行了。  2.快門能開閉,但機載閃光燈不亮。這是由於電池電壓不足引起的故障。 控制快門開閉比點燃閃光燈需要的電壓低。所以,相機快門雖然能工作但閃 光燈已不能亮了。換新電池即可。  3.按快門後不能自動卷片。有的膠捲,尤其是某些國產黑白膠捲,在膠 卷的片頭和片尾時卷片拉力太大,這時會出現按快門後不能自動卷片的情 況。這時可以換一付新電池試試,有些時候可以奏效。如果仍然卷不動,就 要把膠捲從相機上退下來,試試膠片的拉力大小,可以和正常膠捲做對比。 如果不是膠捲過緊的話,很可能是由於電池不足。因為卷片時需要的電力比 快門工作需要的電力大,所以快門雖然能開閉,可是膠捲已經卷不動了。仍 可以換一新電池試試,如果仍然卷不動,就要做進一步檢查了。從以上也可 看出,電池和膠捲不正常是引起「傻瓜」相機許多故障的原因,在動手排除 故障前,先要排除掉電池和膠捲本身的「故障」。  怎樣準備旅遊攝影的工具  外出旅遊的攝影愛好者,行前要準備好旅遊生活中必須攜帶的用品。長 途旅遊的人,所攜帶的用品當然要複雜得多。根據你旅遊時間的長短擬好一 個清單,照單準備。廣角鏡頭、變焦鏡頭、黑白和彩色膠捲都應該準備齊全。 照相機的其他附件如閃光燈、電池、輕型三腳架、快門線、濾色鏡、軟筆刷、 鏡頭紙、裝底片紙袋、暗袋等也應帶上。準備器材的時候,不能忘記保護器 材的物品,如防水塑料袋、雨傘之類。否則遇到傾盆大雨時,你將無法應付。 有的同志認為少帶些膠捲,有利於輕裝,行動方便,同時,到處都可以買到 膠捲。這種想法不一定妥當。常常遇到旅遊目的地買不到膠捲的事。沒有膠 卷,照相機就失去了用場。還是在行前多準備些膠捲,有備無患。還有些旅 游必須的用品,如個人證件、地圖、筆記本、雨具、手電筒、信封信紙旅遊 常用藥品等,都是不可缺少的,如果忘掉了一件,會給旅遊生活帶來不便。 在旅遊準備工作中,如果你沒有三腳架,可以購置一個獨腳架?它由金 屬鋁製成,價格便宜,輕便而便於攜帶。縮短後又只有尺把長。頂部有一個 螺絲安裝照相機。使用時,把它拉長到同你的面部差不多的高度。你用雙手 拿穩照相機,使相機緊貼在你的面部,兩足分開,就成了「三腳架」。使用 它拍攝一秒之間的慢速快門是不成問題的。在特殊情況下,獨腳架還有別的 用場,比如,你需要一個稍高的角度拍攝照片,當時當地又沒有什麼可以利 用的地形地物。這時,你把照相機安裝在獨腳架上,對好焦距、速度和光圈, 扳下自拍擋,用手舉起獨腳架,讓鏡頭對準你拍攝的場景,就可以拍攝到稍 高角度的照片。在旅途中,獨腳架還可以當作拐杖,減少疲勞。如果遇到獸類害蟲,它還能幫助你解除麻煩。怎樣憑肉眼鑒別照相機鏡頭的優劣鏡頭質量的優劣,主要有以下幾個指標:1.鑒別率2.畸變3.色彩還原4.雜光係數 一般的攝影愛好者,沒有條件,也不可能到專門的檢測儀器上去測試、挑選所需選購或已經擁有的鏡頭。這裡要介紹的就是在商店拒台上,如何憑 借肉眼去鑒別相機鏡頭的優劣。  人眼是最完善、最高級的「儀器」。對可裝卸的單鏡頭反光照相機鏡頭, 先把鏡頭裝到機身上,看看鏡頭卡口配合是否完好,不鬆動,各項功能(如 測光等)能否正常發揮。而後,從取景器內觀察景物,當對好焦點,景物的 邊緣線十分清晰,那麼鏡頭的鑒別率高;如果看上去模模糊糊,甚至出現紅 或藍色的複線,那麼該鏡頭的色散嚴重,鑒別率差。注意:你若是近視或老 花眼,別忘了戴上眼鏡把屈光度校回正常,否則會鬧出「什麼也看不清」, 錯怪鏡頭質量差的笑話。其次,把相機對著商店方正的櫥窗看看,如方正的線條經成像後發生了彎曲,說明鏡頭有畸變。一般情況下,廣角鏡頭都有桶形畸變;長焦鏡頭都 有枕形畸變;標準鏡頭不應有較明顯的畸變。如果在取景器里觀察景物總有些灰濛濛的感覺,而天氣是睛朗,既無煙也沒有霧,說明鏡頭雜光大,質量不好;如在取景器內看到的景物透明度很 好,很清晰,則鏡頭質量好。鏡頭的色彩還原對拍出鮮艷逼真的照片十分重要。要檢查色彩還原,先得把鏡頭從機身上卸下,去掉鏡頭蓋,把光圈開到最大,拿一張白紙放到鏡 頭後面,對著商店的日光燈,看看通過鏡頭後投射到白紙上的日光燈是否還 是原來那樣的潔白?是否有偏色?這個區別很小,要仔細觀察才能看出,顏 色若有較大差別,說明色彩還原差,質量次。在完成了以上檢查後,再檢查外觀質量。鏡片無氣泡,無塵埃、無霉斑,鏡頭鍍膜無傷痕;是多層膜的鏡頭表面應有多種顏色(紅、黃、藍等),若 只有藍瑩瑩的單色反光,那麼鏡頭就不可能是多層鍍膜的;光圈分擋清爽, 葉片無銹,調焦環靈活均勻;變焦鏡頭往往比較沉重,當垂直豎放鏡頭時, 變焦頭的推拉環不應自行下滑;鏡頭殼體精細,表面光潔,無擦傷痕迹。  對於不可裝卸的平視取景類相機鏡頭,,有「B」門的,只要把快門打開, 光圈開到最大,仿效上面的方法即可。對於無「B」門的相機就只能從外觀上 看它的優劣了,如鏡片是否清晰,無塵埃,是不是多層鍍膜的等。  怎樣選擇變焦距鏡頭  變焦鏡頭雖然有用途廣、構圖方便、一鏡多用等優點,但也有許多不及 定焦鏡頭的地方。比如:拍攝強烈逆光的場景、因變焦鏡頭有更多的空氣——鏡片接觸面,容易產生內反射和炫光;在最近對焦距離時,會產生漸暈現 象,畫面邊緣亮度比中心低等等。鏡頭質量越差,,這些現象越強烈,對照 片的影響也就越大。所以,選擇時應注意:  1.小比大好變焦倍率應該越小越好。變焦倍率是變焦鏡頭長端焦距與短 端焦距的比率。如一隻 35~70 毫米的鏡頭,其變焦倍率就是 2:1。對於從 廣角開始的變焦鏡頭來說,其倍率就更是以小為好,要是買一隻短端視角大於 70°——也就是說焦距短於 28 毫米的變焦鏡,就更要仔細選擇,因為這 樣的鏡頭最難設計和製造。只有當鏡頭的短端視角相當小(即焦距相當長) 時,才能採用 3: l 或更大的變焦倍率。所以從 70 毫米(35°視角)或 80 毫米(30°視角)開始到 200 或 300 毫米的變焦鏡頭,拍攝效果就相當好。  2.慢比快好變焦鏡頭越慢越好,即有效孔徑越小越好。一般說來,F4 是 照相機用變焦鏡頭保險的最大孔徑,當然 F3.5 也還行,但對有效孔徑為 F2.8 這樣的快鏡,就要用懷疑的眼光看待了。要知道現在的單鏡頭反光照相機都 是在光圈全開的情況下對焦的,因此在底片曝光時光圈縮小會產生焦移,從 而影響清晰度,而有效孔徑越大就越容易引起焦移。3.簡單比複雜好與同類型鏡頭相比,一個鏡頭的空氣——鏡片接觸面越少,其拍攝效果就越好,一隻典型的 35~70 毫米變焦鏡頭有大約 12 個鏡片, 分成 10 組,這些片組各有 2 個空氣——鏡片接觸面,那麼, 10 組就有 20 個面,而這就能形成 190 次軸向反射——即通常所說的「鬼影」。而一隻僅有 9 個片組的鏡頭有 18 個接觸面,形成相應的 152 個「鬼影」;一隻 11 個片組的鏡頭有 22 個接觸面, 231「鬼影」。另外,加一片濾色鏡可以使「鬼 影」個數急劇增加。4.長比短好鏡頭筒還是以長些為好,為了保證成像質量。變焦鏡頭前鏡片和後鏡片的距離應該是長端焦距的兩倍。也就是說,像一隻 35~70 毫米的 鏡頭,其長度最好是 140 毫米左右,遺憾的是這樣就意味著現在這些最新的 輕巧型變焦鏡頭在使用全開和中等光圈時拍攝效果還不如它們的前輩了。當 然,這一點重要與否還取決於你拍照的目的。要是你只想把照片印成明信片 大小,那麼這些小巧的鏡頭就完全能使你滿意了;要是你要把照片放得很大, 或者是把用定焦頭鏡拍攝的和用變焦鏡頭拍攝的幻燈片混起來放映,那麼, 還是買一隻那種現在好多廠家都已不再生產的「長」鏡頭為好。  5.遠比近好盡量不要買可以很近對焦的變焦鏡。因為要使變焦鏡頭在調 焦過程中保持對焦清晰,需要很複雜的機械結構。最近的對焦距離(從被攝 體到膠片平面)應該至少是鏡頭長端焦距的 10 倍。因此,一隻 35~70 毫米 的變焦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只能是 0.7 米。這時的像物比是 1:8,再近時就 會產生明顯的清晰度下降,所以,很多的變焦鏡頭具有的 1:4 巨像近攝功能, 其實都是超出了光學質量的極限的。  怎樣正確使用變焦鏡頭隨著攝影事業的迅猛發展,變焦鏡頭越來越顯示出它的巨大的作用。 變焦鏡頭是用機械方式控制鏡筒內鏡片組的移動,因而,焦距可連續無級改變。變焦倍率大的變焦鏡頭,含有廣角,標準、長焦或介於其兩者之間 的焦距。這樣,一隻鏡頭起到了多支鏡頭的作用,拍攝中省去了更換鏡頭的 手續。同時,外出攝影時不必攜帶那麼多的鏡頭,做到輕裝上陣。  變焦鏡頭的操作方式分推拉式和旋轉式兩種。推拉式變焦鏡頭是用一個 控制環來達到既變焦又能調焦的目的。變焦時前後推拉,調焦時左右旋轉。 熟練時,兩個步驟可同時完成,既迅速又方便。旋轉式變焦鏡頭有兩隻控制 環,分別用於調焦和變焦,要分兩步完成,現在商店出售的多為推拉式變焦 鏡頭。  變焦鏡頭的變焦範圍分為廣變:中長變、長變和廣長變幾種。還有可用 於超近拍的設有微距裝置的變焦鏡頭。購置變焦鏡頭時可根據需要和經濟條 件決定其品種。專業攝影工作者可購置廣角到長焦和中焦到望遠的鏡頭;業 余愛好者因經濟條件有限,不可能買得起昂貴的大範圍變焦鏡頭,可視主要 用於哪些場合,以拍什麼題材為主,買一個變焦倍率小的變焦鏡頭,從我用 過的幾個變焦鏡頭的經驗看業,買一隻 70 米~210 米或 35 米~105 米的變焦 鏡頭就很實用,完全能應付一般場面的拍攝工作。我們知道,攝影鏡頭的焦距與景深是反比關係。變焦鏡頭也是這樣,焦距長時景深小,焦距短時景深大,這一點要特別注意。拍攝時要先在長焦端 對焦。然後根據構圖需要再變焦。這是因為在景深小的一端對好焦點,到了 景深大的一端是不會出現焦點位移現象的,正確的做法是先對焦再調焦距, 使用熟練時應能做到對焦點和變焦距同時完成,以便對付一閃既逝的好鏡 頭。使用變焦鏡頭時,快門速度要儘可能地高一些。以多少為好?眾說不一。一說快門速度的倒值要大於變焦鏡頭長焦距端的數值。據我自己多年的實踐 總結,要用 1/125 秒或 1/250 秒來拍,否則,因速度低相機不易持穩會把人 物拍虛。但這不是絕對的。只要你肯下苦功。勤練多拍,用 1/15 秒也能對不 動體拍出令人滿意的效果,在光線不好的情況下,最好用三腳架配合拍攝。 變焦鏡頭的通光量要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沒有自動快門裝置的照相 機,使用變焦鏡頭時,要增加曝光量 1/3~1/2 檔。特別是拍彩色片時更要注 意,因為彩色負片的曝光量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寧可多一檔也不能少了。 我們知道了變焦鏡頭的基本使用方法還不夠,還要利用它的各種特點, 功能,揚長避短,拍出好的作品。利用它景深小的特點,虛化背景突出主體; 利用它能將遠處景物「拉近」的特點,在不被拍攝對象發現時,抓拍其最佳 形象和神態;利用它有壓縮空間感的特點,搞藝術創作,利用它變焦時按快門,造成一種在主體(中心)周圍形成一种放射線條——爆炸效果。 總之,要非常熟悉自己手中的變焦鏡頭,並能熟練的使用它,才卓有成效地發揮變焦鏡頭的作用。怎樣使用近攝鏡  近攝鏡俗稱半身鏡,套於標準鏡頭前能作近距離拍攝。但由於成像質量 不高,且有變形,不適於人像特寫。近攝鏡價格低廉,使用方便,所以常用 於拍攝不易發現變形的景物(如花卉)或是翻拍。  近攝鏡按其近攝能力大小,分為 1 號、2 號、3 號等多種。號數越大,鏡 面越凸,放大能力越強。近攝鏡既可單片使用,也可幾片疊用,疊用時應把 放大率高的先裝到相機鏡頭前,依次類推。  採用近攝鏡,最適宜的相機是單鏡頭反光相機,可以直接從取景器觀察 到放大效果。為取得最大的放大率,拍攝時先將相機調焦到最近攝距外,移 動相機靠近被攝物,以減少物距的方法調實焦點。如果不需要成像太大時, 把距離標尺調到任何一個距離上,就可以得到不同倍率的影像。  由於近攝鏡只改變物距,不改變像距,所以使用時不必增加曝光量。但 必須減小光圈,以補償景深損失,從而提高清晰度。  用雙鏡頭反光相機,一般用兩隻同樣的近攝鏡,可免去忽而套在取景鏡 頭上取景,忽而套在攝影鏡頭上拍攝的麻煩。此外,應特別注意視差的影響。 平視取景的相機雖說也可以用近攝鏡,但視差問題不易處理,也不能觀察畫 面效果。  怎樣選用相機鏡頭的附加鏡  目前,照相機鏡頭的各種附加鏡種類繁多,其作用也各不相同。正確選 用相機鏡頭的附加鏡,不但可以使所拍攝的照片產生奇特效果,還可以給畫 面帶來完美的色彩。下面重點介紹幾種日常生活攝影時常使用的附加鏡。  1.偏光鏡:可以減低或消除非金屬物表面反射的光澤,或可以消除水面 和玻璃器皿等表面的反光,還可以控制調節天空的影調。既適於黑白攝影, 又適於彩色攝影。使用中應根據其透明度不同,調整曝光量。  在使用平視(或框視)取景器或雙鏡頭反光式相機拍攝時,只要把偏光 鏡放於眼前旋轉到自認為滿意,即可保持角度不變,而後裝於相機鏡頭上, 從而達到清除非金屬物表面反光的效果。  在使用單鏡頭反光式相機拍攝時,應先把偏光鏡裝於相機鏡頭上,然後 通過取景器邊框,在 45°角度範圍內觀看旋轉,從而使非金屬物表面的反光 減弱至完全消除。  在用相機正面拍攝水面有玻璃器皿等反射出來的景物時,因偏光鏡無法 消除其反射光,所以要從 30°~40°角度斜著拍攝,才會取得理想的效果。 使用偏光鏡可以控制天空的影調,拍攝時,在不影響地面反差和顏色的情況下,可以使藍天和白雲被調節的更突出。  2.UV 鏡:可以吸收掉人眼看不到的、天空中存在的大量散射紫外線,從 而減弱或消除紫外線對感光片的影響。可以有效防止鏡頭遭受風、沙、雨、 雪、塵等物質及意外事故的侵害。UV 鏡因其多為無色透明,對可見光不起作 用,所以,無需調整曝光量。在相機鏡頭上裝上 UV 鏡拍攝山水風景或開闊場面時,它可以消除黑白照片中遠景過亮、霧氣蒙蒙、朦朧不清晰的缺陷;還可以消除彩色照片中因感 光層接收紫外線而引起的色調偏藍的不良效果。在海邊或是高原地區,使用UV 鏡的效果更佳。  3.近攝鏡:可以縮短標準鏡頭的焦距,從而解決特殊條件下的攝影困難。 在拍攝特寫或微小物體及翻拍資料時,只需將近攝鏡套在相機鏡頭上, 即可使所拍照片,達到標準鏡頭的拍攝效果。注意,使用中應盡量減小光圈,增大一級曝光時間,以達景深加大的效果。  4.星光鏡:可以使照片產生星光四射的藝術效果,根據畫面的需要,應 正確運用,會加強表現力,增添照片的情趣和獨特意境。否則,將因運用不 當而弄巧成拙。  在單鏡頭的反光相機鏡頭上加用星光鏡取景器非常直觀,拍攝時透過光 線損失少,不加大曝光量,就可取得最佳效果。例如拍攝水面粼光、夜空的 星光、城市節日中建築物上的華燈、公路上的成串車燈、舞檯燈光、人物肖 像等畫面的特殊光茫閃爍的美麗效果或意境。  使用中光圈應調整適中,不要過小或過大。鏡頭應選用適當,遠攝鏡頭 比廣角鏡頭好,標準鏡頭效果也較理想。  總之,附加鏡中最普遍使用的就屬濾光鏡了,除了上面幾種外,還有柔 光鏡、彩虹鏡、漸變鏡??等等特殊的效果鏡,裝在相機鏡頭上,就可以根 據不同需要,拍攝出呈現不同藝術效果的美麗、生動的照片畫面。  彩色攝影怎樣使用濾光鏡  各種彩色感光片在合適的光線下攝影,可以不用濾光鏡,就能獲得色彩 飽和的效果。但在不合適的光線條件下,就必須加適當的濾光鏡來校正和補 償色光。彩色攝影中經常使用的濾光鏡有色彩轉換濾光鏡和光線平衡濾光 鏡。  1.色彩轉換濾光鏡。在光源中有日光和燈光之分,二者雖然都含有紅、 綠、藍光波,但成分各不相同。日光藍光多,色溫為 5500°K;燈光紅光多, 色溫為 3200°K。為了適應日光和燈光色溫不同的需要,在設計製造彩色片 時,也分為日光型和燈光型兩種。日光型彩色片要求平衡於 5500°K 的光源 色溫,燈光型彩色片要求平衡於 3200°K 的光源色溫。  如果用日光型彩色片在燈光下拍攝或者反之,就會產生偏色的現象。這 時必須用濾光鏡來校正色光,色彩轉換濾光鏡即起到這個作用。這種濾光鏡 可以改變不同光源的色溫,以適應不同類型彩色片的需要。例如使用日光型 彩色片在燈光下拍攝,就必須加藍色濾光鏡,因為燈光紅,橙色光比日光多, 而藍光少,用藍色濾光鏡可以吸收紅光藍光,以校正色光與日光的平衡。通 常日光片在色溫 3200°K 的鎢絲燈光下拍攝,須加藍色雷登 80A 濾光鏡,在 色溫 3400°K 的強光下拍攝,須加雷登 80B 濾光鏡,在色溫 3800°K 的燈光 下拍攝,可加雷登 80C 濾光鏡,這樣才可將色溫提高到 5500°K;以適應日 光片的要求,得到飽和的色彩。如果使用燈光型彩色片在日光下拍攝,須加 橙色濾光鏡。燈光型彩色片對藍色光的表現力極強,所以加橙色濾光鏡可吸 收日光中的多量藍光,以取得與燈光相同的色溫。燈光片在日光下拍攝可加 雷登 85 濾光鏡,獲得正確的色彩。注意攝影加用濾光鏡後,因光線受到一定的損失,應適當增加曝光量。  2.光線平衡濾光鏡。此類濾光鏡可對攝影時因光源色溫過高或過低而出 現的偏色予以糾正。例如雷登 81A 濾光鏡,適用於日光型彩色反轉片在色溫 偏高的陰天、高原、遠景、雪地攝影使用,能夠降低色溫,校正偏藍的色彩。 它也適用於 B 型燈光彩色反轉片在色溫偏高的強光燈下攝影。又如 82A 濾光 鏡,適用於日光型彩色反轉片在色溫偏低的早晚光線下拍攝人像,能夠提高 色溫。,校正偏黃的色彩。它也適用於 B 型燈光彩色反轉片,在家用燈光下 攝影,可使其色彩得到平衡。  怎樣使用灰色濾光鏡  彩色攝影加用各種有色的鏡片不外起兩種作用:一是利用淺藍色或淺橙 色(琥珀色)系列的鏡片校正色溫;二是藉助較深色系列的鏡片使所攝畫面 形成特殊需要的冷或暖色的基調。灰色濾光鏡的鏡片雖然呈灰色,但卻不屬 於有色,而屬於白(透明無色)、灰、黑「消色」系列,鏡片的灰度實際是 阻光密度(淺灰阻光率低,深灰阻光率高;無灰度即為透明無色,基本不阻 光;阻光密度高於深灰,成為灰黑或黑、就基本不透光或根本不透光),所 以,在照相機鏡頭上加用灰色鏡片的結果,只起減少鏡頭進光量的作用,絕 不會使整個畫面的色彩蒙上一層灰調。正由於灰色濾光鏡具有這種功能,所 以又稱減光鏡,並可在如下拍攝需要時發揮作用。  1.使用高感光度膠片在陽光下攝影,為了虛化背景或前景,己用最高速 的快門,但仍不能根據需要開大光圈,加用灰色濾光鏡,就可使光圈開大 1~3 擋。  2.在陽光下拍攝動體,光圈已收至最小,但仍需要用較快的快門拍攝, 這樣就難以實行追隨攝影或使動體形成動感效果,為此要加用灰色濾光鏡, 以便選用中擋快門速度,拍出追隨動感。3.慢速攝影往往可以取得異乎尋常的畫面效果,在現場光線較強的情況下,加用灰色濾光鏡,可以有助於進行慢速攝影。 當然,灰色濾光鏡具有阻光作用,所以在加用這類鏡片拍攝時,必須給以曝光補償,以免曝光不足甚至嚴重不足,但這種曝光補償正可藉以開大光圈或降低快門速度,便於實行某種攝影。加用灰色濾光鏡,應有的曝光補償 量為:濾光鏡編號灰密度應加曝光量 1 號 0.11 級,2 號 0.31 級,3 號 0.62 級,4 號 0.93 級


推薦閱讀:

博彩技巧
office excel最常用函數公式技巧搜集大全(13.12.09更新)11
什麼場合穿什麼衣!這些穿搭技巧,讓你得體又時髦!
有個做銷售的男朋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情侶越過越恩愛的三個小技巧

TAG:攝影 | 攝影技巧 | 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