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佛教徒評價基督教信仰:佛教與基督信仰

(2011-02-27 01:30:42)

轉載

標籤: 上帝 博愛 佛教 基督教 釋迦牟尼佛 雜談

十多年來,深受佛法熏陶的我,尚沒有看到基督教義、基督信仰有任何一句一字不好的地方,相反的,我覺得《聖經》、福音非常非常的深,恐非一般不信神的人易於體會的。唯,這不表示基督教義、基督信仰,在面對其它宗教、百家哲學時絲毫沒有挑戰性。雖然,以我目前的經驗,深信「上帝之道」是完美的!卻有待「比較性、開放性、善意性、碰撞性的對話」加以印證。  佛教是很深邃的,但是我也發現基督教深不可測──這項發現讓我既高興,又有挑戰自己原本信仰的考驗。在內心傾向我有「至高者」的存在,雖然暫時不曉得祂的名字稱作什麼。我是一個很固執的人,我的成長背景,都是用跟人家辯論的方式來探求真理。在書本上和公開演講上,我都說,「只要能夠辯倒我,那你就是我的老師,我就跟你走」,儘管這件事到現在還沒有發生,卻是一個可能性。  我們都是服事同胞的人,同時也都是至高者(暫不細究其名是基督還是彌陀)垂憫救度的對象,我想我們一切施為,應會憶念真理和愛心──而憶念真理和愛心的人,是不會意識性的抗拒予人溫暖、希望和信心的。  雖然上帝是不是真的存在,我並不曉得。不過,佛陀的教義,據我所知,並沒有介入這個問題,佛教無意探究宇宙形成的「第一因」,佛教關注的範圍只在具體可感的現象(包括物質、精神和時空運動……等等)。因此,以佛弟子而言,無能回答這個問題,不是大不了的事;該留意的,應是隨時反省是否有傲慢與偏見──我認為這才是佛弟子的重要課題。  任何「真理」對我而言,最主要的目的乃在促進人類身心之福祉。出自於這樣的態度,嚴格說,我不會很認真去跟諸方善知識探討什麼是真理?同時基於多年對佛法緣起的體認,我越來越發覺,「是因為內心不安,所以需要真理。否則『真理』『真理』,你要就給你吧!」  我說「『我也是地獄種子』,不知是否類似『我們都是罪人』?我目前還無法確定。」平心說,我不僅不確定,也不在意。因為,我直覺感到佛教和基督教,倘用我的語言表達,衪們似乎是交纏一起、螺旋狀的兩條無盡延伸線。衪們有很多交集,卻在部份思想原理和方法上,也有不易融合之處。自知卑微渺小、軟弱無知的我,豈會自大的企圖做什麼圓融的工作?我私下認為真有能力者,當唯有上帝或彌陀。這種既同又異的兩大世界宗教,衪們都有數千年的傳統或傳承,衪們的教徒倘能真心相愛切磋,奉獻彼此擁有的精神和物質,相互提攜與支持,又何必一定得融合呢?以生態學的觀點作引喻,「物種的多樣性是好現象」。這世界不是很多元嗎?不同宗教的共同努力,或更能達成「佛陀普度眾生」或「神愛世人」的使命吧?  我身在佛門,相當了解佛教的問題出在哪裡。簡略的說,是佛門子孫不肖!是佛門制度出了重大的問題!在這點上,我很稱羨基督教會制度的公開、公平、人道、理性和現代化。不過佛教的問題,從清末、民初迄今,無數的善知識也都看到了,問題只在說不說、做不做,以及說了有沒有人聽,做了能不能改變而已。但是我要說,佛教的沉痾積弊,絕不是佛陀的本懷,也不是佛教教義所造成!因此,若以病態(乃至極其腐敗)的佛教現象,用以評論或反推佛教教義之本質,乃我輩佛弟子不能認同的。  崇尚中觀見的我,何以對天主信仰情有獨鍾?  一、 我不認為佛教一定不允許「上帝」的觀念,卻認為佛教不允許的乃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真理』,不顧他人的感受和死活」。  二、 儒家尚且有「事以利人皆德業,言堪相贈即文章」,何必一定曰「佛」呢?  三、我信受奉行佛陀「緣起無我」的教義,不會去主張上帝的學說和信仰;不過,我不敢妄自尊大認為自己有能力裁判「上帝是不存在的!」  四、人生如苦海,悟道解脫對某些人雖說不難,但對絕大多數人而言,此事的確不易!說實在,我希望他們的上帝真的存在,真的給他們最後的救贖。  五、天主信仰,有六項讓我格外讚歎。(一)教會制度健全,以歐美現代文明為基礎的教團;(二)深濃的博愛精神,無數人默默奉獻一生,溫暖人間;(三)教義單純,相對於佛教比較不需要「神」的代言人(如喇嘛、上師、禪師、法師……),任何子民都容易直接和神溝通往來;(四)在他們的信仰體系,修行很好的人,仍然謙卑地奉侍主,喜悅的自稱是神的僕人;(五)尤其難得的是,一切榮耀都歸主耶穌、上帝──就此而論,已符應一部份無我的精神;(六)明顯地廢棄對自我的依恃與傲慢,投向不可思議的上帝的懷抱,頗具他力信仰內涵。  在佛教界這些年,我很了解對一個修行人或宗教師而言,「以僕役為樂,專心服侍主人」、「一切榮耀絲毫不歸於自己」,以及「知道自己實在卑微,心中懷抱皈依神佛之念」,這三項是很難做到的!反之,我們可以說,佛教如果有什麼重大流弊的話,應該都跟背離這三項宗教涵養有關連。  有的佛教徒(包括以前的自己)會批評說:我們佛教較有獨立的精神,不像基督教鼓勵教徒要做神的僕人。如今我明白這種說法是尚未了解佛教,也是不了解基督教所致。人如果能把所有的榮耀都推給另外一個人——乃至是「主耶穌」或是「阿彌陀佛」,都是較有智能(因為這是事實),且較沒有私心的行為。一般而言,凡夫只願讚歎死去的人,或是身在國外的人,因為這種讚歎,才不會矮化自己,同時給自己帶來競爭的壓力;而倘若這個善知識是同行,或是還活著,則更不能讚歎他!凡夫的心都是這樣的。而像那些信仰基督的人,能夠謙卑、柔順地承認,所有的福報與際遇都是主耶穌的賞賜和安排,並且願意終身侍奉主、服侍主,成為主的僕人;我覺得儘管名詞上他們是基督教徒,但其實卻是更接近無我境界,乃是真正的「佛教」行者。  我受的教育和思惟方法是「佛教式」的,因此較傾向現象論、經驗論,上帝是否存在這一問題,可分兩個層面來討論。(1)上帝是信仰的,衪沒辦法像可聞可見的物質能加以徵驗,也沒辦法像社會現象、個人心理狀態……等,可做重複冷靜的觀察;所以,如果企圖以一般人對科學嚴謹度的要求,想證實衪存在或不存在,我認為最後皆將徒勞──這就好比,銀河系外是否有高等生物的存在,無論你堅持什麼主張,最後都不免主觀。(2)可是,人之所以會信仰上帝,或「不可思議」的彌陀,它並不是非理性的──它跟人類自覺到自身實乃極軟弱、有限、卑劣、渺小的宿命是有關連的。也就是,由於認識到人(或人生)是不圓滿、不究竟、不自主的,於是「信」乃生起。  為什麼認識到人生是不圓滿、不究竟,從而會產生對「至高無上者」的信仰呢?這是因為廢棄自恃和我慢的因素。人,當他誤認自己很偉大、很有智能的時候,他就敢於審判和論定無數的事理,且非常堅持!可是有一天,當他知道自己原來也不過是六尺血肉之軀,所謂深厚廣博的學問,不過是大腦神經叢的活細胞作用而已──甚至,卧病在床,或小小的暈車、感冒、發燒、頭暈腦脹的時候,所謂理性的自傲又在哪?更不用說,身染重病或即將臨終的境況。  「上帝到底存在不存在?」說真的,如果我有具體明確的答案,那麼我不是大智,就是大迷!  身為佛教徒,特別是自身的思惟訓練乃以中觀思想為主,卻怎麼會認同「上帝」的信仰呢?且不說不同宗教的比較和對話,即使在佛教內部,這也是核心的問題,它涉及到言詮層次跟體驗層次的對照和印證。  我覺得佛教和基督教應是有某些同構型的東西存在。我固然不會、也不敢說佛等於耶穌,耶穌等於佛,我認為主應歸主,佛應歸佛,他們在言詮層次和哲學方法論上明顯是不一樣的,但對於了解彼此言詮層次的內涵意義,進而探討背後那個超越言詮層次的體驗,是我感到興趣的。  如果哪一天我從內心深處感受到主耶穌的福音才是真理、才是良心的話,那麼我是不會在乎任何佛教徒的看法是什麼,以及釋迦牟尼佛曾經肯定過什麼的。因為重要的是內心真正的感覺。  和您們的會面與交談,是我人生中難以忘懷的一次美好經驗!內心不由得涌動著對「至高者」的感恩和驚嘆!人可能相處一輩子彼此都不認識對方的心,卻也可能一面之緣、一席之談而宛若相知相交千百年──這樣的事,竟然發生在我身上?讓我忍不住由內心連喊數聲「阿們!」  多麼想念遠方實踐真理、奉獻真理的好朋友、好弟兄啊!願我們真的有再重逢的機會,願我們彼此都能在至高者的眷顧下,終於獲得一切的滿足!阿們!  儘管只有一面之緣,可是我們心靈的距離竟是如此相近,這真是人間的美景,多麼奇妙啊!  十餘年來,我對基督信仰和基督教義是有信心的,特別是這段期間的閱讀福音──但我覺得衪應該是能以更堂堂之陣,來和佛教的甚深緣起、涅盤體驗作一更客觀、更深入的碰撞性對話!否則,雙方的對話,都只像是職業性的表演,讓人誤以為真,而其實結論早已有了,所謂「真理」竟成為滿足團體或個人意圖的道具罷了,這樣的對話,有不如無,並且也讓我扼腕,感到可惜!因為我所理解的上帝信仰,是絕對經得起任何挑戰和考驗的。  哲學和教義都是屬言詮層次的,它是有限的。我相信,你對主的信是十百千倍於你所表達的,可以說,你所表達的是沒辦法顯露你背後的那個信。我們應承認言詮層次是有破綻、是不圓滿的,因為言詮層次是由人說的,但背後的那個信則不是你我的能力所能完全表達的。以佛教用語來說,那是彌陀給你的,是來自於絕對的他力。在當代佛教,能體會凈土真宗的絕對他力說,或在個人的自覺上,承認「我也是地獄種子」的人,或許很多吧?只是我不曉得是哪些人。  我覺得如果沒有信,一切的義行,就都沒有根了,以佛教的用語來講就是「雜行」。因為有信,所以一切德行都有根,戒有戒根,定有定根,慧有慧根,我感到信是很重要的。  我覺得所有表面的,我說表面的不是指假裝,而是說顯現在外表的義行固然可貴,但最重要的是義行的背後是什麼?它來自何方?這是更重要的。  嚴格說,我不屬於佛教,也不屬於釋迦牟尼佛,我乃追求覺悟、追求真理的人,那一天如果能說服自己,基督教才是更圓滿的真理,那麼當我離開佛而改信主耶穌時,我不會認為是背棄釋迦牟尼佛的行為,為什麼?因為我之所以歸依佛,最原始的盟約就是為了真理,也就是為了「法」,由於佛您代表法,因此我臣服您、歸依您。不過,此事其實釋迦牟尼佛是以身作則的,早期祂也禮拜了幾位具有四禪八定道行的外道仙人為師,佛並稱他們為師尊,可是當佛創覺苦集滅道、觀察順逆十二緣起後,祂還是離開了師父們,但這並不意味佛背叛了祂的師尊。同樣的情形,設若真有那麼一天的話,我一點都不會有罪惡感,因為是法、是真理說服了我。當我說我是佛弟子的時候,那個佛不是唯獨指「悉達多」那個人,而是泛指一切真理的覺悟者(或體現者),並且不認為覺悟者是佛教所獨有特有的。  儘管我不是基督徒,卻對基督信仰,有很多的共鳴和敬佩,因此,很自然地、由衷地會讚美主、感謝主。不過這只是表達我對基督信仰的認同和主觀上的感情而已,我沒有企圖想把佛教和基督教做不尊重、不適合的綜合。  柔順地自稱是神的僕人,且願意終生服侍主,這樣的人和教義是很了不起的,名詞上儘管是基督徒,但更接近無我的境界。  截至目前為止,我知道自己完全沒有能力評論基督神學;不僅如此,在我內心深處也隱約自覺:此生應無可能去臧否天主信仰。我在佛教中領受了彌陀的恩典之後,歷經這麼多年了,我從未看到基督教的書中有一個字是我不認同的,此可見我對基督信仰讚歎之情。  聖者路德說:「因信而絕對是自由,因信而絕對是僕人。」也就是一方面因信而成為萬人之上的主人,卻也因信而成為萬人的僕人,這種表面似乎是矛盾的內在統一,由於我自認跟古來佛門善知識存有類似的體驗,所以能體會那背後的內容。反過來說,佛教徒如果只立於狹義的中觀哲學或一般的佛學知識立場,則每易落入針對言詮層次批判上帝學說,我認為那樣並沒有觸及基督信仰的精義。  人如果能把所有的榮耀都推給另外一個人──乃至是「主耶穌」或是「阿彌陀佛」,都是較有智能(因為這是事實),且較沒有私心的行為。  佛說「世間一切微妙善語皆是佛法」,正信的佛教徒是不會在儒家、道家、基督教等名相上分別取捨的;對一個正信的佛教徒而言,即使是嬰兒啼哭的聲音,風吹鳥鳴的聲音,也都能對他有所啟發。  那些信仰基督的人,能夠謙卑、柔順地承認,所有的福報與際遇都是主耶穌的賞賜和安排,並且願意終身侍奉主、服侍主,成為主的僕人;我覺得儘管名詞上他們是基督教徒,但其實卻是更接近無我境界,乃是真正的「佛教」行者。  誰能舉證眼前的「真理」是世上最高、最好的呢?我認為最高跟最好只存在個別團體的主觀意識里,而在客觀上是永遠爭辯不出一個真正的事實。也因為這樣,我以為「過程應該重於結果」。為什麼?因為結果是好是壞?是不是最高?是不是最完美?這些永遠見仁見智,但不同的各方應該暫且擱置對結果的堅持和評價,共同致力於研訂一套「遊戲規則」,這一套遊戲規則由於比較能夠避免涉及最終關懷其境界的評判,因此是比較容易達成共識的。  從俗人的眼光來看,宗教的理想乃在虛無縹渺處。不過,那裡卻有讓人取不盡、用不竭的資源。另外,也可以說,宗教必然帶有理想性,乃至有一點點痴情和傻勁。然而宗教能動人和宗教徒讓人覺得可愛也在於此,否則便與市儈無異了。  我非常讚歎基督教「因信稱義」及「不再是我,乃是基督」的教義;此外基督教徒普遍擁有謙卑慈愛的人格特質,也讓我深心愛敬。不過當問我「為什麼不是基督徒呢?」我的回答是:也許因為彌陀先找上我吧!況且我因信佛所說、依教奉行,而體認基督教的偉大,我又如何拋棄指引我認識基督教的佛呢?  阿含經緣起無我的教說,是一切佛教的根本原理。但我覺得其中缺少「至高者」的信仰,是其未臻究竟圓滿的地方;後起的大乘佛教,如彌陀法門則有「至高者」的意象,但成熟精純的凈土信仰,在現實的人間尚未被大大闡揚開來。  人就是人,絕不是「至高者」,認為自己可以論斷真理,即便是佛教四果阿羅漢,我也認為是傲慢的表現!內心裡,覺得臣服於至高者(自己的術語是「皈依彌陀」)是讓我安心,夕死無憾的最內原因!  「凡信神的人、凡與上帝同在的人,是最幸福的一群!」當一個人內心有真正的信仰,那麼生老病死、得失順逆便不足掛懷了……。  《太上清靜經》說:「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我心中也有類似「至高者」的情懷,雖不知其名,唯在個己的成長因緣下,敬之為「彌陀」,但每聽聞「上帝」、「神」、「天父」……的稱號,內心涌動著真摯的歡欣和感動!我自覺是非常渺小、無能的罪人,也只能稱誦著至高者、隨緣做些份內事,並將一切交給至高者,相信一切的一切至高者當有安排。  雖然基督教義,有一部份是我無法理解的,但我絲毫不在意。原因是,「語意」應重於「語言」,言詮層次的紛擾不必然損及信仰的真諦。其次,我只是「海邊拾貝殼的小孩」,豈有能力議論浩瀚無垠的五湖四海?縱使歌頌基督、評論阿含、讚歎大乘、發願往生凈土……,然而,最後的真假以及到底如何,自知不是卑微渺小、危脆無常的五蘊所能確知。這些年,我說過很多話,其中哪些可代表我深心的感受?平心說:無──言──以──對。 分享:

3

喜歡

0

贈金筆 閱讀(805) 評論 (6) 收藏(0) 轉載(1) 喜歡 列印舉報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前一篇:男人就要有男人的樣子 後一篇:妙音共賞--DownbytheSalleyGardens(莎麗花園) 評論 重要提示:警惕虛假中獎信息 [發評論]

  • 評論載入中,請稍候...
  • 發評論

  • 推薦閱讀:

    大明崇禎最後的依靠,殺敵無數含冤入獄,史書評價「其死,明亡」
    原來蘇軾這樣評價歷代大詩人,你絕對意想不到
    如何正確評價張國榮的演技?
    如何用一句話評價那些經典的美劇,真的給跪了...(下)
    寫在《三個院子》收官的客觀評價

    TAG:信仰 | 基督教 | 佛教 | 基督信仰 | 基督 | 佛教徒 | 教徒 | 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