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圖說天下雄關

圖說天下雄關

(1) 山海關:山海關位於河北省秦皇島東北15公里處,因位於山海之間而得名。這是東北與華北相接的咽喉要衝,是萬里長城起點的第一道雄關,號稱「天下第一關」。

(2)玉門關也叫「小方盤城」,因相傳和闐美玉經此輸入中原而得名,位於敦煌市西北約102公里處,為漢代西陲兩關之一,是絲綢古道西出敦煌進入西域北道和中道的必經關口,自古為中原進入西域的門戶,唐代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渡玉門關」名句更使玉門關名垂千古下為現狀和復原圖。

(3) 友誼關:友誼關位於廣西憑樣市西南18公里處,原名鎮南關,附近是崇山峻岭,關藏山谷深處,為西南邊防的重鎮。

(4) 嘉峪關:嘉峪關是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西端的重要關隘,它位於甘肅嘉峪關市,古稱「天下雄關」。

(5) 雁門關:雁門關位於山西省代縣縣城西北的雁門山腰,歷朝歷代都是拱衛京都,屏保中原的兵家重地。

(6) 紫荊關:紫荊關位於河北省紫荊嶺上,是內長城的重要隘口之一,因位於居庸關和倒馬關之間,明代時合稱它們「內三關」,是由河北平原進入太行山區的要口,下為現狀和解放前的狀況。

(7) 娘子關:娘子關位於山西平定縣和河北省的交界處,是出入山西省的咽喉之地。唐朝初年,高祖李淵的三女兒平陽公主曾率兵鎮守此地,因而得名「娘子關」。

(8) 居庸關:居庸關始建秦代,位於北京市昌平區,是長城險要關口之一,這裡有昔日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的「居庸疊翠」。

(9) 劍門關:劍門關位於四川省劍閣縣的劍門山上,形同利劍,高連霄漢、峭壁中斷處,兩山對峙,有如兩扇門。

(10) 潼關:潼關設於東漢末,當時關城建在黃土塬上,隋代南移數里,唐武則天時北遷塬下,形成今日潼關城舊址。因為潼關地處黃河渡口,位居晉、陝、豫三省要衝,扼長安至洛陽驛道的要衝,是進出三秦之鎖鑰,所以成為漢末以來東入中原和西出關中、西域的必經之地及關防要隘。素有「畿內首險」、「四鎮咽喉」、「百二重關」之譽。

(11)寧武關:寧武關為晉北古樓煩(古部落名)地。戰國時,趙武靈王曾在此置樓煩關,以防匈奴。寧武,秦漢為樓煩縣地,置有樓煩關,今縣南的寧化村,即為樓煩關南口,縣北的陽方口,即為樓煩關北口。北魏時廣寧、神武二郡先後治此,隋時先後屬崞縣、靜樂縣。唐置寧武郡,始用寧武之稱,取廣寧、神武二郡尾字而得。或說其地有舊寧文堡,取文武對應之義,因有此稱。

(12)函谷關:函谷關是中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因關在谷中,深險如函,故稱函谷關。這裡曾是戰馬嘶鳴的古戰場,素有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稱。這裡又是我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老子著述五千言《道德經》的地方。千百年來,眾多海內外道家、道教人士都到這裡朝聖祭祖。

(13)龍泉關:明長城真保鎮重要關隘。位於河北省阜平縣西部的龍泉鄉,距縣城約35公里的太行山一出口。東臨阜平縣城,西界五台山,北近平型關。明代曾派重兵把守,素來是戰略要地。龍泉關上關在西北,下關在東南,相距約五公里,沿山曲折,隘口很多,現存龍泉關城遺址為上關關城,原為周圍2.5公里、城高約12米,磚砌城牆。遺存北門向南開,磚拱門洞,寬3.5米,深10米,大型條石砌基。

(14)平型關:平型關是內長城的一個關口,位於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白崖台鄉的平型嶺上。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修築內長城時經過平型嶺,並在關嶺上修建關樓。平型關城虎踞於平型嶺南麓(現在叫繁峙縣橫澗鄉平型關村),呈正方型,周圍九百餘丈,南北東各置一門,門額鐫刻「平型嶺」三個大字,真謂峻岭雄關。

(15)陽關:中國古代陸路對外交通咽喉之地,是絲綢之路南路必經的關隘。位於甘肅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灘附近。西漢置關,因在玉門關之南,故名。和玉門關同為當時對西域交通的門戶。宋代以後,因與西方和陸路交通逐漸衰落,關遂廢圮,下為復原圖。

(16)倒馬關位於河北唐縣唐縣西北60公里的倒馬關鄉倒馬關村,因山路險峻,戰馬到此經常要摔倒而得名。倒馬關最初戰國時置,稱鴻之塞,漢代稱常山關,北魏叫鐵關,亦名鴻山關,明代以後通稱倒馬關。

(17)武勝關 中國古代大別山和桐柏山之間的重要關隘。古稱"大隧"(一說稱直轅)。南朝齊稱武陽關。唐稱禮山關。清始稱武勝關。位於河南、湖北兩省交界處,是河南省與湖北省間的交通咽喉。此關雄踞於峽谷之中,地處險要,扼控整個通道。關城以山為障,鑿山成隘,城牆堅固,古以「車不能方軌,馬不能並騎」形容其險。現關城下面是鐵路隧道,北京-廣州鐵路經此。

(19)峻極關,初建於明正統年間。峻極關南北峭崖,陡不可攀,關門北約50米處是一深澗,石砌城牆由陡崖起止臨澗的一座小山頂,現已全坍成堆。峻極關,居高臨下,難攻宜守。出關東下,即為河北省邢台市境,東南方向為武安縣,武安舊屬河南,故此關有「三省要隘」之稱。

(20)將 軍關位於北京平谷區東北約40公里的明長城線上,東靠茅山,東南臨黃崖關,西北近牆子路關,是平谷東北的重要隘口。此關建於明永樂年間。關口東部城牆至今 猶存,有一敵樓,當地稱之為「正北樓」,只殘留高約6米的基座。靠樓城牆內側有一券門,門南有一家院,內有一天然柱狀豎石,高約6米,據說石上原刻有「將 軍石」三字,並署有年號,今字跡已漫漶。將軍關東側山上長城,今多已倒塌,靠近關口處兩側的長城修築堅固,石砌牆體至今仍保存較好。將軍關向西為金山,因 山勢陡峭,沒有修築牆體,僅在金山山樑的二凹地有不足50米長的石牆,當地稱為大壩牆。


推薦閱讀:

【加拿大】圖說加拿大(橫穿加拿大 8000公里自駕)
圖說中國歷代君主帝王169唐朝—— 唐憲宗李純
看圖說八字 庚金
圖說 | 神經系統體格檢查(12對顱神經回顧)
看圖說八字 甲木

TAG: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