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醫生對家庭的觀察

在中國的文化中,父母喜歡把對孩子的憤怒,包藏在一種對孩子的貌似關心中,越是與子女關係不好的父母,越易於通過「教育」來發泄對子女的不滿。結果,孩子長期處在一種內容水平被關心,關係水平被傷害的悖論情景,而且還不能評述或反抗這些矛盾信息。慢慢地孩子會藉助矛盾的信息來逃避懲罰,以扭曲的行為方式來應付所有的關係,失去了發展正確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出現人格分化延遲。心理醫生對家庭的觀察

1:強弱

一個喜歡抱怨先生是軟骨頭的太太不知道,她恰好是他骨頭越來越軟的原因。

在孩子早年的心理發展中,母親的作用遠大於父親。想想孩子是從母親的身體和懷抱中逐步的分離出來,你就相信這樣的觀點沒有錯。與母親的關係幾乎決定了每個 人內心是否具有足夠的安全感、親密感、快樂感與成長動力。而父親卻是他最初的成長和自我認同中重要的伴侶和領路人。心理醫生在面對患有神經症性衝突(恐懼、抑鬱、焦慮等)和行為紊亂的成人和孩子時,需要對早年母子或母女關係做細緻分析,我們往往能找到一個很嚴厲很正確 很負責任的母親或者有類似嚴母般仔細的父親。和這樣的家庭打交道,要說服母親給予孩子犯錯誤說「假話」干「壞事」的自由有時比登天還難。因為這樣的母親肯 定是一個很講道理的人,做事總在理上,做人做得勤勤懇懇,當母親當太太也當得很認真。和她們說話,你常常感覺有點氣短,有點理虧。早在五十年代,從事家庭治療的精神科醫生就提出「婚姻傾斜」的心理學概念,認為家庭中父母的一方有採用破壞性方式來支配家庭的傾向,而另一方卻顯得依賴和 柔弱,對其逆來順受。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將這種傾斜關係視為正常,失去成為平等關係的能力,要麼依賴,要麼強權。

心理醫生對家庭的觀察2:傾斜你們怕什麼?

平衡是家庭關係的第一原則,傾斜是另一種平衡。

在臨床治療中,我常常觀察到母親的角色感太強,使父親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被弱化,甚至被迫遊離於家庭的親密關係與教養關係之外。由於不平衡,孩子與母親的 互動中,沒有因父親的插入產生的心理緩衝空間,也失去了在雙親行為中作適應性選擇的權利,孩子與母親的行為應答方式被簡單化到服從和不服從。久而久之,成 長的動力被壓抑,變化與對抗的慾望被耗竭,導致孩子的心性發展延遲。正如漫畫中表現的,母親的咄咄逼人和父親孩子的怯懦成了一種鮮明的對比。

由此,心理醫生不自主的想壓制母親,迫使母親退後一點,再扶父親一把,以此讓孩子在居中的位置上比較好過。實際上,家庭治療師並不會匆忙的否認畫面上的情 景,「傾斜關係」常常隱含著一種內在補償和和諧。換一句話來說,沒有一個怯懦的父親,也不會冒出了一個強悍的母親,兩者誰是因誰是果很難分清。

家庭治療師把傾斜看成是家庭的一種存在方式,分析孩子的問題是非是在維持或者破壞這種關係。如果家庭希望孩子的問題消失,可以問家庭是否願意先改變傾斜關係,看看在均衡的關係下孩子的問題會怎樣變化,這是家庭的選擇。

是非觀念強的心理醫生會無意識充當家庭的評判人,批評那個看起來很強,實際上內心很苦很累的母親,使治療產生很大的阻抗,甚至引起家庭對治療師的厭惡。

聰明的醫生會與母親結盟來尋求母親的大力協助。

最糟糕事莫過於醫生試圖幫助母親「鎮壓」孩子,挫敗孩子潛意識裡的「反抗」,以為錯都在孩子。其實,大多數孩子的行為紊亂最初都是指向家庭的,尤其是指向最親密的人——母親。要孩子有變化,父母要率先有變化。

心理醫生對家庭的觀察3:平衡你總不能不顧孩子。

母親與孩子死死糾結在一起,有時不是為了要挾丈夫,而是為了自保!

「母子同盟」是心理醫生對家庭關係的另一種描述,它幾乎是「婚姻傾斜」的反轉。在一些家庭里,我們常常看到一個很權威的父親,斥責母親過度的嬌慣和縱容孩子,而不爭氣的孩子一心一意的粘著母親。

「母子結盟」常常是經久綿長,無堅不催。這樣的母子關係可能會是男人心中無窮的煩惱。你和太太紅臉的時候,就能從孩子的眼中讀到恐懼或是憤怒,你叫他「寶 寶」的時候,他會扭頭不理你,甚至不再管你叫爹。如果你有心要給孩子一些苦頭,找孩子的一些彆扭,你立即會發現自己陷入一種困境,因為任何對孩子的不滿都 自然的歸因於太太,本是一腔的好意轉眼就成了驢肝肺。

「母子同盟」的另一個心理學描述是父親在家庭情感關係或權利系統中缺席,比如長期的出門在外,個性鬆散自由,放任不羈,沒有責任感等。母子依戀成為家庭情 感維繫的中心,母親和孩子構成一種補償性「婚姻關係」。這樣的家庭關係中,孩子是父親腿上的一個「袢馬繩」,母親會主動的給丈夫呈現甚至誇大孩子的問題, 以此來向丈夫「索取」應該得到的關心。在旁人看來,這樣的母親有兩個孩子,一個是永遠長不成熟的丈夫,一個是永遠長不大的孩子。

第三類「母子同盟」的心理學描述是指那些人格不完整,內心缺少安全感,缺乏自我認同和對親密關係不信任的母親,通過下意識的對孩子的深層依戀來獲取內在的 穩定。一般來說,母子熱戀是孩子從出生到兩歲之間的一種母子不可分離的相互依存的狀態,個性依賴的母親會被這種深度親密帶來的愉悅感所迷醉,以至於對孩子 「成癮」。在這樣的家庭關係中,母親要和孩子一起睡到孩子很大的時候,父親卻常常是過廳或小房子里的睡客。有時侯,個性弱的父親可能成為一個家庭情感的邊 緣人或流浪者,他不得不靠討好母子來維持他在家庭中的位置。

心理醫生對家庭的觀察4:戀母

兒不嫌母……!

當丈夫還沒有長大時,母子的結盟有時也是為了家庭功能的補償。

根據家庭病理學說,「母子同盟」讓孩子成為夫妻個性衝突的一個投射『容器』,夫妻無意識的把婚姻的問題轉嫁給孩子,孩子活得像一個替婚姻受罪的『道具』。由於母親性格,情緒對結盟中的孩子有很強的認同與內化作用,孩子的自我發展被壓抑,這種壓抑會延續到青春期並被猛烈的釋放出來。同樣,母親的過度親密使男 孩性別認同與性意識發展延遲,不少的男孩內心印刻著無論如何也擺不脫的「俄的浦斯情結」(戀母)。

對母子同盟關係的認識與臨床心理治療可能是兩回事,心理治療師並不會拘泥於以上簡單的邏輯關係來看待「母子同盟」。

一般我們首先接受這種同盟是家庭關係的一種補償狀態,在新的平衡關係沒有確立以前,「母子同盟」可能是家庭內部平衡的有效機制。帶著這種觀念走進家庭,心 理醫生更能保持位置的中立和更廣闊的觀察角度。我們會狡猾的繞過家庭成員給予我們的是非因果,也不去充當家庭的教育者或關係的調解人。我們對家庭呈現給我 們的東西保持高度的尊重和認同,並協同家庭找到今後發展的多種變化的可能,以此來降低家庭內部的焦慮。我們不討論家庭為什麼會這樣,或者孩子為什麼會出現 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相反,我們樂於承認我們對問題的成因一無所知(裝傻)。我們只願意與家庭討論這種「母子同盟」是怎樣被維持下來的,如果家庭選擇不改變 現狀,每個成員需要怎樣做才能使「結盟」看起來並沒有那麼糟。如果家庭選擇變化又要怎樣來建立新關係和怎麼樣維持變化的可持續性。

在治療中,家庭治療師很願意和家庭坐同一個板凳,如果習慣坐在家庭的對面,讓家庭把麻煩惱怒一股腦兒的拋過來,那才是吃不了,兜著走。

心理醫生對家庭的觀察5:束縛

看來橫豎都不行。

不做事的人,永遠也不會做錯事!做事的人,總是從犯錯開始的。

「雙重束縛」是家庭治療大師貝特森對家庭動力學中一種矛盾情景的經典描述,他認為:「雙重束縛是這樣一種情景,即父母之間或父母與子女之間交流時在關係水 平與內容水平之間有明顯的矛盾,使家庭交流發展出一種矛盾的不確定性,家庭成員不知道對方是關心自己還是抱怨自己」。正如父親說:「我這樣做是為了愛 你!」,而孩子卻知道接下來可能是大禍臨頭。貝特森認為這種矛盾情景是兒童產生精神分裂或情緒障礙的決定因素。

在中國的文化中,父母喜歡把對孩子的憤怒,包藏在一種對孩子的貌似關心中,越是與子女關係不好的父母,越易於通過「教育」來發泄對子女的不滿。結果,孩子 長期處在一種內容水平被關心,關係水平被傷害的悖論情景,而且還不能評述或反抗這些矛盾信息。慢慢地孩子會藉助矛盾的信息來逃避懲罰,以扭曲的行為方式來 應付所有的關係,失去了發展正確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出現人格分化延遲。

漫畫中母親生氣的對女兒說:「瞧你都15歲了,還不願替母親分擔一點家務,你真是太懶了!」即表達一種對子女的成長期望,又表達一種對女兒的失望與抱怨。 女兒要平衡母親的情緒,覺得該做點什麼。女兒對母親說:「好吧,我來拖拖地」。表達的是一種服從,甚至是一種刻意的討好,但內心隱藏著一種防禦,害怕與母 親繼續交流。女兒在拖地的時候,如果得到母親誇獎,則應答成功,內心得到滿足,拖地行為就轉為成長的動力。但母親卻大聲叫到:「瞧你拖的地!還不如不拖。 養你這麼大,連拖地都不會!」女兒被迫處在一種應答無措、左右為難的位置,無論如何都是輸,變與不變都毫無出路。不拖地,要繼續忍受母親的指責和埋怨;去 拖地也要忍受母親新的指責和埋怨,橫豎都是不快樂。由於來自母親的信息矛盾,反倒使子女成長的動力被減弱。孩子心中的感覺是:「無論如何我都不能擺脫母親 對我的不滿。」

心理醫生對家庭的觀察6:矛盾你們刺我不著!

許多孩子都是在「戰爭」中成長的!

應對這樣的「親密交流」使孩子們變得圓滑而成熟,最終勝利的還是孩子。如果在父母都是社會精英,孩子可能就不會那麼幸運地矇混過關,父母與孩子不交談則罷,一交談就要觸及孩子的「靈魂」,直到把孩子的心靈挫傷得百孔千瘡。心理學專家塞奧多爾·利茲研究精英家庭的孩子在成長中的適應不良,發現家庭地位越高,孩子的心理問題越多,解決癥結也更麻煩。從遺傳學的角度,由於孩子智商很高,他們在與父母的「交鋒」中易於找到或創造一種情緒或行為障礙來有效地應答困境,並從中獲益。

心理醫生看到許多孩子的問題是被不當的教育孕育出來的,企圖用教育父母的方式達成一種家庭內部交流的平衡,這樣的想法可能是好的,但效果難以預測。有些家長聽信心理醫生的建議在教育孩子中變得束手束腳,無規無矩,讓孩子的心理發展處在更大的危險中。

聰明的治療師不去為難父母。相反,在孩子的面前表示出對父母足夠的尊敬與肯定。我們會和家庭一起重新來描述家庭的「情景」,並改變家庭呈現給我 們的「故事腳本」,讓家庭得到一種新視覺和新感覺。我們要給孩子的「癥狀」或家庭的衝突一個意料之外的賦義,使這些引發矛盾的信息產生積極互動的作用。我 們還要改譯孩子內心對父母教育的感覺,讓他看到教育中包藏著的那顆無私慈愛的心。我們會利用孩子的問題,給了父母一個展現自我的廣闊天地,讓父母變得更像 是個好父母,孩子更像是個好孩子。這樣做的目的是要給出我們的暗示:「家庭必須在愛與教育的衝突中找尋隱藏著的和諧,讓動蕩的心趨於安寧。」

心理醫生對家庭的觀察7:分裂孩子,還是我對你好!

如果孩兒成為三頭六臂的哪吒,也許能夠滿足雙親多重的需要!

漫畫中的情景是心理學對家庭關係的另一類描述——「婚姻分裂」,由五十年代的心理學大師塞奧多爾·利茲提出。利茲研究兒童精神病(躁抑症)時認為:家庭內 部沒有形成良好的結構和角色分化,夫妻間過分獨立,缺少必要的情感交流和親密依賴。甚至是夫妻同床異夢,彼此疏遠,滿懷敵意的競爭,拚命試圖從孩子那兒得 到忠誠與親近,導致孩子無力適應。孩子會強烈的感覺到家庭內部的不穩定和團結一致的重要性,迅速發展起一種自我控制,來應付或搖擺在家庭對立觀念或非此即 彼的關係模式中,用自我「分裂」補償性地滿足父母對家庭關係的需求,以維持家庭分離中的統一,衝突中的和諧。在這樣的家庭關係中,平衡是靠孩子勇於「自我 犧牲」來實現的,孩子的問題實際上是家庭維持的一種要件。但補償總會有個極限,一旦緩衝失敗,孩子可能陷入大麻煩,要麼過度控制自己——抑鬱,要麼就是發 泄性失控——躁狂,並持續搖擺在這兩種情緒狀態中。過度控制的孩子可能會把這種家庭衝突潛抑在內心深層,成為成年神經症或心身疾病的心理根源。失控的孩子 卻像是反叛「家庭現實」,逼迫父母改變態度,調控家人,這種失控被醫學稱為兒童神經症或兒童精神病。

心理醫生對家庭的觀察8:無奈

不做是你苯,做不好更是你苯。

在大人看來是天使的東西,小孩子心中是魔鬼!

雙重束縛中的孩子,內心衝突持續存在,積攢著很大的焦慮。心理醫生走進這樣的家庭,易於同情孩子。如果一廂情願的試圖通過教導父母來消除家庭內部的矛盾信 息,及易引起有強烈自尊需求的家長的不滿。結果,孩子在診室里擔驚受怕,有時不得不通過表達對心理治療師的不喜歡來與父母「結盟」,讓治療陷入困境。對逆 反或者有攻擊性慾望的孩子,這樣的教導又鼓勵了孩子對父母的對抗與責難,讓家長在醫生面前處境尷尬,尊嚴盡失。

許多渴望權威感的心理醫生,熱衷於給家庭灌輸心理學思想,培訓當事人,以為如此這般就可天下太平。對有知識有悟性的家長尚可這樣做,對悟性不高或矛盾糾結 很深的家庭,心理學知識是雙刃劍,幫助的同時傷害更深,會讓家庭失去自我判斷力和自我更新力,把家庭推向更大的危機與困境。

當然,不少的家庭也樂於把一切麻煩都推給治療師,讓孩子大事小事都來找心理醫生拿主意,使治療師在表面的輝煌下內心苦不堪言。

聰明的家庭治療師會繞過對家庭交流模式的價值判斷,通過家庭塑型(一種在診室中的家庭心理劇)讓父母與子女體驗到彼此在關係水平中的親疏近遠,引發他們的 內在聯想。並創造新的交流模式,引發新的情感體驗,來促進家庭對未來的期待。在與家庭的交談中,需要靈活的避免發表對家庭事務對與錯的看法,代之以引入一 種有效或無效的判斷。

心理醫生把許多看起來很好的家庭教育方法與親子關係理論束之高閣,找到非常個別化的東西,來解開家庭的癥結。當傳遞某種信息會給家庭帶來價值判斷或引發新 的衝突時,治療師樂於扮演一種模糊角色,並通過呈現多種交流來處理家庭中的矛盾信息,悄聲無息地對家庭作修改。當家庭完全更新後,家庭會發現所有有益的決 定都出自他們自己。

心理醫生對家庭的觀察9:示弱

天啊!他的骨頭到那兒去了?

孩子直不起腰來,難道是父母的基因遺傳?

另一類更為困難的雙重束縛,發生在個性分化不良或情感分裂的家庭,孩子無論依從母親還是依從父親都會遭到另一方的責難,無論做任何事都不能得到雙親肯定或 者否定的觀點。有時候雙親為了迴避自身衝突,觀點含含混混,要麼就各行其是,互不干涉。孩子既不能在家庭找到規則,也形成不了有效的交流,凡事得先看父母 的臉色,猜測父母的心思,難以適從。

有個男性諮詢客已經28歲了,什麼事也不能做,什麼人也不能接觸,被精神醫生診斷為分裂樣精神障礙。觀察他的家庭關係,發現他的父母之間根本沒有像樣的交 流,母親說話父親就閉嘴,父親說話母親也裝聽不見。當事人與父親如同陌人,父親也很少回這個家。我還發現當事人與母親的交流也很少,不到萬不得一不開口, 開口也是一些略帶含混的語音,但行為上到是很默契。母親跟他很親近,他想要什麼母親都猜得到,是否要把話說清楚似乎並不那麼重要。這個家庭的父親的個性分 化比較低,內向,不善言辭,夫妻之間情感淡漠,家庭中沒有成形的交流,或者可以引起成員間循環互動的東西。

我的努力就是要重建家庭的交流模式,減少母親的替代與母子間的情感糾結,以促進當事人的心理發展。

在治療中,必須認清這個現實,母子糾結是家庭繼續存在的情感核心,在沒有新的平衡誕生前,你只能保持對它的尊敬。我對母親說:「你十年來,一直無怨無悔的 照顧這個患病的孩子,你真是一個偉大的母親」。我對孩子說:「你十年來,放棄你的自由,心甘情願的陪伴你的母親,你也是個很乖的孩子。」當家庭在治療師面 前感覺到安全時,我建議母親「退化」到兒子的年代,兒子「進化」到母親的年代,父親來扮演仲裁者,對遊戲叫「暫停」。

扮演新角色時,兒子的臉變得明朗,語言也見清晰。

當一個家庭父親的功能很弱的時候,為了家庭的穩定,母子糾結很容易形成,心理醫生建議母親可以多依賴社會的緩衝機制,逐漸讓孩子的情感需要從母親轉向社 會。如鼓勵孩子與同齡孩子,同學,鄰居,老師交往,尊重友誼,熱愛生命和自然等。很多個性發展不良的孩子在這樣的鼓勵下,會慢慢尋找到自己的心理領路人, 心身發展得到補償。

心理醫生對家庭的觀察10:關愛都是為你好!

許多對孩子的無力要求都被包裝在美麗的語言中。

家庭的治療師走進一個家庭,喜歡關注這個家庭可能存在的一些內部禁忌。我們會問孩子,家庭里有什麼東西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我們常常發現幾乎所有家庭在交 流內容方面或多或少有些限制,這些限制代表著家庭的文化意識,權利等級與家庭的「遊戲規則」,從中也可考量家庭成員間的親密距離。

來看看這樣的一種情景:孩子快樂的回到家,興奮的說:「爸!媽!我今天的物理考試拿了95分。」媽媽認真的說:「先別高興,告訴我你班上的最好成績是多少」?爸爸接著說:「想想那5分為什麼要丟」。待孩子收藏笑臉,快樂盡失,躲進了自己的小屋,父母臉上才有了笑容,說道:「我們的孩子還真不錯」。

擔心孩子驕傲而不敢公開的分享孩子的快樂,使家庭內部的交流變得無趣,孩子想得到父母認同的熱情也被挫敗了。也許是文化的原因,中國的父母習慣替孩子做決 定,小到穿衣吃飯,大到讀書就業,彷彿不仔細管就是父母的失職。大多數喜歡韓國音樂的孩子不會和喜歡看韓國電視劇的父母交談對韓國文化的感覺,如果這樣做 一定是自討不愉快。喜好爭強好勝的孩子不敢與同樣好勝的父親討論人際關係,即便討論也會是一些虛假之詞。許多孩子被明令禁止討論父母的對錯,或參與父母間 的情感活動。

父母本意是為孩子好,為孩子創造理想的生存空間,結果卻是忽略孩子成長過程中自然生動的,多樣化得的特點,恰巧讓孩子失去了在家庭舞台大顯身手的機會,減弱了成長的動力。

抱怨子女缺乏自主性和獨立性的父母,常常是對孩子任何獨立思想與行為大加壓制的人,形成「惡性循環」,家庭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這種家庭教育中的矛盾情 景,被心理學描述為家庭中的「假性互惠」。假性互惠中的家庭看起來一家子和和睦睦,父母替孩子著想,孩子替父母親分憂,實際上,人人都受壓抑與限制,個個 心情都不舒暢。

心理醫生對家庭的觀察11:成長

咦!你怎麼長不大?

孩子長不大的原因,有時可能是負荷太大!

漫畫中的情景幾乎可以被看作一種中國特色。與許多教育學者的看法不同,心理學認為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並非只是讓一個孩子騎在6個大人(父母,爺爺奶奶,姥 爺姥姥)的頭上,呼風喚雨,作威作福。一切付出都會需要有一種潛在的回報。在那種表面的輝煌下,孩子的心身發展被大人們過度預支,乃至負債纍纍。一個家庭像一個系統,會無意識地形成一種期望,而且往往會被這樣的期望約束,變得盲目而不自知。東方文化重視從小看老,以為小時候都難以出類拔萃的人,長 大了更沒出息。所以,父母們必須從娃娃抓起,亦步亦趨,循序漸進。當一個家庭的期望指向孩子的學習與才華,那麼,家長們會一廂情願地「幫助」和促進孩子。 有時候明知這樣做毫無效果,甚至適得其反,卻欲罷不能。家庭治療師把這樣的關係看成:「家庭是通過對孩子的期望來實現一種家庭內部的情感交流、責任的聯結與權利分配,並將它們合理化」。主流觀點對這樣的說法有 天然的反感,因為它是一種成人的視覺,把教育孩子看作一種責任。但系統的視覺卻發現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許多自己的附屬品,或稱教育中的不當獲益。要知道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像土壤一樣供他們伸枝拔節,而不是套馬的韁繩。

心理醫生對家庭的觀察13:交流沉默是金。

大多數不愛說話的孩子並非無話可說,而是不敢說透過一種玻璃房子來看家庭,我們可以發現父母與子女是如何交流的。大多數家長與孩子的語言交流是單向性的,或稱指導式的,孩子一般也不直接在語言上對抗父 母,這與中國文化原型中的「孝順」有關。更多的信息流露在孩子率真的表情、情緒與行為變化中,遺憾的是,父母們常常視而不見。現在玻璃房中的孩子回家,母親問:「今天怎麼樣?」孩子猶疑的回答:「還行。父親立即插嘴:「什麼叫還行?」孩子擠出一點笑容說:「沒被老師批評」。母親緊逼說:「沒被批評就行嗎?」孩子無語。母親又說:「什麼時候你能得到一次表揚,讓我們高興高興?」孩子嘟囔說:「好的。」父親接著說:「別敷衍你的媽媽,她可是為你操夠了心。」孩子的臉毫無表情。父親加重了語氣:「你知道怎樣做才能得表揚?」孩子局促不安的回答:「不知道。」父親嚴肅地說:「首先是學習好,刻苦上進,聽老師的話……」孩子一直僵持在水深火熱中等待交流的結束。終於母親說:「快洗手吃飯吧!」孩子的臉馬上鬆弛下來,高聲的說:「好呀。」匆匆的逃離。這樣的交流中,交流的內容,意願和交流方向是由父母決定的,孩子只是被動地應答,他的表情和體態信息是不安與不滿,但父母還是堅持了教育的準確性與完整性。在心理醫生看來,這個交流片段實際上是滿足了家庭的一種複雜的內部需求。第一,母親是問題的提出與結束者,她可以用孩子的問題把父親捲入家庭情感;父親回 應了母親,讓家庭感覺還團結一致。第二,父母覺得自己是在盡父母的責任,表達一種對孩子的關愛,但潛意識的語言卻是:「我已盡到責任,好不好只能看你自 己。」孩子在交流中感覺到什麼,除了壓力還是壓力。

心理醫生對家庭的觀察14:禁忌只能意會,不能言傳。

家庭禁忌像捆人的繩束,越多越不好玩!我小的時候,家裡也有過許多禁忌。由於父母都有些「歷史問題」,家庭內部的交流範圍狹窄。哥姐個個天性活潑,在家裡卻自覺地保持沉默,寡言少語,小心迴避 與父母的爭執,可交談的東西少得可憐。只有我少不更事,喜歡胡亂評說政治上的事,嘲笑父母哥姐的膽小怕事,被他們當做「搗蛋者」,挨了不少的責罰。現在的家庭,雖然在政治方面的禁錮少了,但很多父母擔心子女犯錯,不惜與孩子的天性為敵,限制孩子的自由思想。正如漫畫中表現的那樣,一家人靠閉嘴贏得安全。一般說來,家庭禁忌越多,快樂與自由越少,家庭的內部衝突也越大。家庭走進心理診室,是為了幫助那個被標記為的「有病」孩子,有時孩子只是一個不守家庭規則的搗亂者。如果乖乖的呆在父母畫定的「圈子」里,平衡與一致性被 維持著,家庭並不需要誰來扮演「替罪羔羊」。當平衡被打破,一切內部的努力不能使「越界者」回歸,家庭會求助心理醫生。被正統觀點束縛的醫生,會熱衷於扮演一個「鎮壓者」,幫助家長重建家庭規則。這樣的醫生會被家庭歡迎和感謝,父母也願意繼續帶孩子前來就診,醫生可謂是名利雙收。苦就是苦了孩子,為了家庭的平穩,他需要重新壓抑自己。「離經叛道」的心理醫生可能會鼓勵孩子從問題中獲利,並試圖通過消除家庭的禁忌來使問題自然消失。這樣的治療是否成功,取決於家庭對問題的領悟能力,家庭因此也要承受改變的衝擊,度過一個相對動蕩不安的時期。聰明的心理治療師會搖擺於兩種傾向之間,一方面和家長討論家庭禁忌的內容與範圍,賦予「禁忌」其他意義;另一方面,告訴家長孩子從「禁忌」中獲益的同時也 遭受更多的限制。最後我們會給出一個時間計劃,即當孩子出現什麼樣的行為時,什麼樣的禁忌可以消失。這樣一來,既保持了家庭禁忌的「面子」,又能使孩子通 過主動參與對禁忌的消除,來獲得成長的動力。

心理醫生對家庭的觀察15:過渡期困難只是暫時的。

當孩子變得有些瘋狂或不可理喻時,正是他成長的路變得泥濘之日。

過渡期是一個心理學的操作性概念,指12歲至16歲的孩子在心理成熟的過程中,要走過一段艱難困苦的歷程。這個時期的孩子要經受許多心理震蕩,出現許多適 應性障礙,內心纏繞著羞愧、緊張、社交恐懼、倫理焦慮、負罪感,以及攻擊傾向。這是個從孩子心態慢慢轉變為成人心態的時段,在行為上常常同時存在兩個極 端:自尊與自卑、盲目崇拜與藐視權威、過分道德感與故意無視道德、強迫傾向與散漫傾向、獨立上進與懶惰依賴,他們統統夾雜在一起,形似「癲狂」。其實,對每個青少年來說,這個「極端」行為過程是非常重要的,他必須為今後的一生積攢足夠的進取能量與情緒經驗,完成人格雛形、人生目標、審美與價值系統。許多家長早把孩子內化為自我的一部分,不能容忍孩子的「異化」,潛意識裡把孩子的癲狂視為反叛,引發自身的分離焦慮。遺憾的是有些家長不能識別自身的焦 慮,調整心態接受孩子的成長,反以為要對孩子加強教育,使他回到正軌。如果家長找醫生治療這些「行為障礙」,會使成長的「自然過程」變成孩子的「病態過 程」,為了矯治孩子而使孩子發展為病態,形成治療學的悖論情景。用系統眼光看,是家長和醫生共同「建構」了孩子的「病」,好心幫了倒忙。孩子過渡期要持續多久,取決於家庭的態度,如果受到家庭關係的阻礙,走出過渡期要晚一點。有的孩子在18歲甚至20歲以後還不能走出「困難歷程」,他們可 能會成為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的常客。過渡期延遲,大多數是由於父母過度但又無效的管理,尤其孩子「不幸」有個太嚴厲太能幹的母親,同時又有一個太柔弱太 無能的父親,情況尤其如此。對這樣的父母,我只能說:「孩子長不大,是你們並不需要他長大」。

心理醫生對家庭的觀察16:逆反銼掉不如套牢。

父母對孩子逆反的反感,原因是自己的權威地位受到損害。

過渡期的孩子有什麼特點:一、他們突然變得讓父母百思不得其解,有時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好像老子天下第一。他們反抗權威,對父母不尊,不敬,不服,卻對父母的反應與批評極端敏 感。事實上,與父母衝突越厲害的孩子對父母越依賴,衝突是為了掙脫依賴。從物理定理看,與父母聯結緊密的孩子,分離出來的動能大,釋放的熱量也較大。聰明 的父母容忍孩子對抗與依賴雙重心理欲求,對孩子做事莽撞卻得意忘形假裝欣賞,以此來為他拓寬發展的路。愚鈍的父母卻會揮舞大棒,用不恰當的批評與「鎮壓」 來引發孩子的心理退縮。二、他們突然有了一些古怪的行為問題:如緘默,關門獨處,答非所問,凝神靜思。尤其多見的是強迫性傾向:對一些簡單的問題,諸如「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類 無解的問題窮根究底。要麼是為求準確耗費大量時間,要麼是做事毛焦火辣,丟三落四。夫妻情感分離的孩子,古怪越多,彷彿是要拚命地吸引父母的關注,為家庭 創造共同的話題。三、他們突然對家庭問題敏感,甘願扮演家庭的替罪羊或者小大人。孩子們熱心做父母之間的調解人,在父母之間玩蹺蹺板,耍平衡。當「陰謀」難以得逞時,他們 變得容易激惹,憤世嫉俗,彷彿是曾經倉海難為水的樣子。有的孩子會把對父母的憤怒轉向自己,頭疼、發燒、拉肚子,嚴重時逃學出走,無所不用其極。對付這些 「非法行為」的孩子,原本活得不輕鬆的父母猶如「屋漏偏逢連夜雨」,苦不堪言。

心理醫生對家庭的觀察17:競爭我發現的缺點要多一些!

如果想要發現孩子的缺點,孩子就會不停的給你製造缺點。夫妻在養育孩子的問題上存在一種隱藏的競爭。夫妻是不同性別的人,對獨生子女自然會有一種成長期待。這些期待正是塑造孩子思想行為的家庭動力。事實上,孩子跟誰親近,長大了性格、行為習慣也會更像誰。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家庭內常常有兩種類型的衝突,一是價值觀的衝突,由於教育的目的看起來是一致的,方法卻各自不同,因些在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雙親 互動最多、交流最多、衝突也最多。二是情感衝突,比如孩子更向著誰,更聽誰的話,更維護誰的利益。處在劣勢中的那個父母,會有較多的抱怨。這兩種衝突,前 者是家庭意識層面的碰撞,後者是家庭感覺層面的較量。其實,父母因教育孩子引發的衝突,是兩種家庭文化是否能在孩子身上延續的較量。每個人都在一個特定的家庭中長大,家庭文化會像基因一樣通過分離、配對、重 組植根於我們各自的意識深層,影響著我們的內在感覺和我們的價值判斷。家庭衝突可以看成是兩種家庭文化「原型」,在潛意識指引下在孩子身上作「配對與重 組」,它是自然的,甚至是必須的。遺憾的是,我們的腦子從小被禁錮在對與錯、是與非、真與假、美與丑的價值體系中,缺乏多種哲學觀引導下的交流方式與視 覺,許多看起來只是文化多樣性的問題,爭來爭去就成了大是大非的問題。漫畫中,父母手中的放大鏡正代表了父母自己家庭中祖祖輩輩延續、秉承、垂直傳遞的文化意識和價值系統。他或她從小耳濡目染,無形之中全盤接受的了一些理 念、態度、生活習慣、習俗、情感表達方式、對衝突的應答以及與人交往模式等。父母親總是一廂情願地、不自覺地、孜孜不倦地、甚至百折不撓地把內心認為好的 東西強加給孩子,希望從孩子身上看到「好」的回應,來滿足他們內心對價值的期待。心理學認為,父母容易從孩子身上看到的「問題」,可能正好是父母早年未解決好的情結,甚至可能是幾代人也沒有解決好的家庭意識遺留。研究父母如何通過從孩 子身上「發現」問題,使家族的「文化意識」得以代代留存,或者研究代際間期望壓力的傳遞模式與前輩的「債務」如何經由後代償還,是家庭治療師最關心的事, 因為這恰好是家庭的癥結所在。所以,我們常常會問「孩子的問題是誰最先發現的?」,或「誰最在意孩子的改變」。心理醫生對家庭的觀察18:對抗我是壞孩子,你們怎麼著!

如果孩子放棄並挑戰父母的價值觀念,父母的權威會像被抽了筋一樣變軟。兒童發展心理的專家認為,孩子自我成長中最重要的是形成完整的自尊、自信、自立的心理能力,這比孩子的其它能力要重要十倍百倍。自尊像是孩子的靈魂之杯, 只有它完整時才能盛滿愛、智慧與良知。父母無意中挫敗孩子的自尊等於是給這個杯子戳了一個洞,不管孩子今後一生中多麼努力與辛苦,他的靈魂之杯仍會是空空 如也。試想,一個敢對父母叫板說自己是壞孩子的孩子,他的心靈早也是百孔千瘡。我們大多數的父母表面上渴望孩子長大成熟,但內心深處仍舊害怕孩子有一天會不再溫順聽話,但孩子向父母對抗叫板的那一天或遲或早總會到來。我們的文化較多 關注父母為子女奉獻多少,絕口不提父母從子女身上的諸多獲益。首先是關係獲益,不少的父母無意識的通過孩子實現權利慾、控制欲、自我中心;然後是心理獲 益,犧牲孩子以滿足道德需求,從孩子身上尋求價值感,或逼迫孩子實現自己早年的未竟事業。早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與西方的社會學者、教育家、心理學家聯合起來對家庭的負面進行研究,認為家庭在保護人的同時也是最傷人的地方。許多青少年帶著 殘缺不全的心從家庭走入社會,給社會帶來極大的不穩定。所以,西方國家才有了許多相應法律來監督和限制父母對子女的權利。看電影《刮砂》,你可能會對嘲笑 美國的法律制度,把它看成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但這樣的「差異」的確更好的保護了許許多多受父母虐待的孩子。經典派的精神分析學者,幾乎對每一種心理困擾、內心衝突和行為障礙都勾畫出一種與早年經歷相關的心理創傷病譜,這個病譜就是創傷發生的時間序列。比如說: 「缺乏安全感、依賴和邊緣人格的成因是在嬰幼兒期(1歲以前)缺少母愛,或者母親的態度生硬,沒有讓孩子確立對他人的信任,因此人際關係不良,不能與人形 成親密關係,貪食,厭食是哺乳期未得到充分的口腔滿足(吮吸奶頭)。而貪婪、敵意、諷刺挖苦、愛批評人與兒童長牙以後未充分滿足嚼咬的快感有關。內向、壓 抑和強迫性人格與兒童在1-3歲時正常的情緒反應,如憤怒、生氣、破壞、宣洩等被父母過度控制有關。殘忍、無同情心、侵略性和病態人格又反過來與這些情緒 未被正確的引導,家庭內缺乏規則有關……諸如此類,難以贅述。心理分析的病因診斷一般也要搞清楚障礙來源於什麼期,如共生期、分離期、口欲期、前戀母或戀 母期等等。現在的父母,如果認識不到家庭在培養孩子愛心、善良和助人為樂的同時,也會滋生孩子的罪惡感、攻擊性、叛逆傾向和自私自利,肯定不會是一個好父母。心理醫生對家庭的觀察20:對策兵來將擋。

喜歡和青春期孩子較勁的父母,多半自己青春期也出過麻煩的人。不現實是過渡期孩子的通病,他們特別容易把想像中的「現實」和生活中的現實混淆,搞出許多荒誕不經的笑料來。比如孩子們突然開始信神疑鬼,追求神秘主義, 開始喜歡看鬼片,恐怖片,偵探和探險故事,在他們的房間可以看到用鉛筆綁成的十字架或彩筆畫出的「靈符」。在考試的前夕,孩子會作無師自通的「禱告」,或 出現其它一些儀式性動作,冷不丁可以嚇你一跳。穿什麼、吃什麼、做什麼似乎也一夜之間就有了各種禁忌。有的孩子還會大談死亡和世界末日,彷彿他們是最憂國 憂民的一群。對付這些,父母要學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認同孩子可以擁有一些「行為紊亂」的權利。只有糊塗一時,方可聰明一世。性急的家長可以回想自己在相同年齡時的表現來自慰。過渡期的孩子學習會受到影響,但卻不要把過渡期問題看成孩子學習不好的原因,這樣的解釋極具誘惑,孩子大人都省心,後果適得其反。成長是要付出代價的,父 母要後退一些,留出空間來尊重孩子的隱私,避免用非此即彼的是非觀來亂貼「標籤」。精力旺盛的父母最好用多重性的、多元的、既這樣又那樣的價值系統來引導 青春期的孩子,開闊他們的眼界,改變孩子思維的極端性和片面性。心理醫生鼓勵家庭改善父母與孩子,父母之間的關係,增強家庭凝聚力,讓孩子順利度過過渡期。在婚姻分裂的家庭,父母也要違心地扮演「歡喜鴛鴦」,待孩子走出過渡時期後,方才各奔前程。孩子的深陷過渡期並不是自己成長的動力不夠,而往往是盲目的父母火上澆油搞出的大麻煩。心理醫生對家庭的觀察21:獲益孩子,千萬別哭!

再權威的父母也經不住孩子沒頭沒腦的眼淚。治療室里,面對有行為障礙或情緒異常的孩子,夫妻常常會互相推卸責任或埋怨對方,治療師被迫成為家庭問題的仲裁人,扮演一個運用反向力量來維持家庭穩定的 權威角色。在孩子抑鬱時,一味想鼓勵或激活當事人,並通過削弱父母對孩子的控制來增加孩子的行為自覺性。在孩子躁動時,又反過來幫助父母壓制或限制衝動的 當事人。這兩種情況治療師看起來是在對症處理,實際上是替家庭分擔責任,構成治療師-父母-孩子擴大了的家庭系統。治療師成為平衡家庭的要件,可能誘導家 庭對治療師的過度依賴,使家庭問題不僅不能解決,反倒出現慢性化發展。另一類「狡猾」的孩子,把他們的情緒問題通過軀體的癥狀表達出來,被現代醫學標定為多動障礙,胃腸型癲癇,頭疼,消化不良,心慌,支氣官哮踹等兒童心身疾患。這些癥狀對家庭「硬」的關係有一種巨大的軟化力量,使父母矛盾相對緩和,孩子也可以從癥狀中「獲益」。經驗缺乏的治療師認識到孩子得病的內在機制,便熱衷於對家庭進行矯治性干預,試圖讓家庭的對立關係變軟,幫助孩子從分裂關係中解脫。這樣的工作必然涉及對父母雙方的評價,為孩子建構得病成因,引入新的價值系統,讓家庭感到不安全。成熟的治療師會採用中立的態度,迴避在對立的雙方中作選擇,有時甚至採用合稀泥的方法,模糊掉雙方的觀點差異,把對立的不合理接納為一種並存的合理。有時可以採用雙治療師策略,讓兩心理醫生代表父母雙方演繹如何把家庭的對立轉化為彼此的接納。其實,情緒障礙是孩子內心對家庭處在矛盾對立中的一種逃避(一種分離願望),而軀體癥狀則是無數次分離受挫後情緒壓力下的軀體化。為了防備孩子的軀體長久的處在情緒緊張中,接受甚至鼓勵孩子情緒外泄是雙親和治療師都要清楚意識到的事。心理醫生對家庭的觀察22:學習讀書是重於一切的。

學習成績如果成了判斷孩子行為的唯一指標,父母離瘋狂就不遠了。在一個家庭里,無論孩子有多少心理或行為方面的麻煩,只要學習過得去,家庭一般不會帶著孩子去找醫生。一旦孩子的學習不好,家庭很容易從孩子身上找到「原 因」。在我的門診里,我會問:「如果你的孩子的心理問題治好了,父母怎樣看出來?」父母的回答常常是:「孩子能做到愛學習和學習好」。有一個家庭,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家庭經濟不錯,孩子的學習環境和條件都很好。父母事業有成,對孩子的期待也高,打小就讓她學外語,畫畫,鋼琴考級,游 泳比賽,可謂全面發展。可偏偏到了14歲(初二),女孩得了「社交恐懼症」,見人就臉紅心慌,嚴重的時候不能堅持上課。父母雖然好強,看到如此痛苦的孩子 不得不軟下心來,給孩子充分減壓。孩子的上學成了三天打魚兩天晒網,本是班上的尖子生不久就成了學習的「困難戶」,家長身處兩難,內心焦慮日漸明顯。面對這樣的家庭,心理醫生不會鼓勵家庭繼續替孩子減壓,而是要父母看清家庭內部的互動是如何把孩子的「問題」擴大成家庭的問題。父母需要維持家庭的內在規 則,孩子必須自己面對她成長的壓力。比如,承認社交恐懼會影響孩子的人際感覺,或者會影響她學習的效率,但不會影響她校外的生活與學習。我們會給家長說, 真正的問題不是「社交恐懼」,這種恐懼人人都會有,人人都要學過這關。真正的問題是恐懼引發的對成長責任的「逃避行為」,不鼓勵逃避,就減少了恐懼的負性 影響。父母有意減少對孩子「社交恐懼」的關注,孩子的麻煩也會少一些。心理醫生對家庭的觀察23:強大還是患病能幫助我。

問題可以使不自由的孩子獲得利益,讓父母以他為中心,像老驢推磨般地團團轉。在我的腦海里,一直迴響著德國老師西蒙的話:「一個家庭里,不是系統構成了問題,而是問題構成了系統」。這裡的「系統」是指家庭內部人與人的關係以及由這些關係構成的家庭規則。一個患病的孩子會創造另類家庭關係和另類家庭規則,形成家庭內部新的平衡。我接待了這樣的一個家庭,男孩子今年初三,面對即將到來的中考,緊張得出了胃腸疾病,不能吃東西,一吃肚子就漲痛得要命。幾天以後,身體衰弱得不得不到醫院打點滴。醫生診斷孩子是胃腸神經症或焦慮狀態,建議父母替孩子減壓來緩解孩子的心理癥狀,但收效甚微。我在診室里和孩子談起學習,沒有看到他有明顯的情緒反應,多少還有些沾沾自喜。他對我說,初二的時候,為此病住過一月的院,期終考試仍是班裡的前三名。孩子的病有些古怪,於是我把注意力轉向他的父母親。單獨和父親或母親見面時,感覺彼此對婚姻都有很大的怨氣,母親埋怨父親內向,固執,對孩子放任;父親數落母親霸道,專橫,對孩子殘忍。和父母兩人在一塊交談時,他和她卻有明顯的矜持,要麼遮遮掩掩,要麼三緘其口,彼此都在迴避矛盾。我把孩子叫進來,坐在父母身邊,氣氛卻一下有些和睦了,父母針對孩子到還有些交流,說話時也能互相補台,讓人感嘆:「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孩子而忍恩仇」。家庭治療師應已明白,孩子的癥狀是在維持一種家庭功能。疾病對家庭有一種很強的擾動力,每當夫妻的恩怨積攢到一定的強度,婚姻開始不穩定時,孩子的疾病就 出來替夫妻瀉火。在諮詢中我得知,孩子不吃飯的問題從三歲時就已經開始,斷斷續續。父母為了孩子的心身健康,達成一個共識在孩子面前不爭吵,維持假想的和 平。無數事實證明衝突白熱化的家庭,可以因為某個成員的患病變得矛盾消解而團結一致。殊不知這種和平假象,就像是吸毒上癮,孩子會迷上得病而不自知。心理醫生對家庭的觀察24:惻隱愛叫的鳥兒吃得飽。

與動物世界不同,父母總願意關心弱一點的孩子。在多子女的家庭里,身體弱多病的孩子總會得到父母更多的寵愛,猶如愛叫的鳥兒吃得飽。有一個家庭,父親在外平庸無能,在家卻是一個極具權威感的人,母親有些神經質,情緒常常或晴或雨。他們有兩個男孩, 老大嘴木納,性子還急,和父親就成了生冤家死對頭。老二嘴甜,動作伶俐,自然就是父母的心肝寶貝。慢慢的老大就成了家庭里提不起的嫩豆腐,老二發展卻順風 順水,在家是乖孩子,在外是好學生。有一天,老大上學回家,被後面飛馳而來的摩托車撞傷了腰,撞折了右腿。躺在病床上痛苦虛弱的老大,激發了父母內心很強的惻隱之心,他們一反常態,開始對老 大百般呵護,兩個多月的康復中,老大在父母的笑臉中過的是一種「神仙般」的日子。他與父母關係迅速增進的同時,在家裡逐漸聽到老二在唉聲嘆氣。到後來,父母對老大的關懷成了一種擔心,因為老大的傷腿功能恢復總是不理想,這讓骨科醫生與運動神經科醫生傷透腦筋,百思不得其解。心理醫生深知老大殘留的癥狀在某種意義上是潛意識要保留住父母對他的愛,潛意識希望用疾病來控制他所愛的人,類似一種心理補償性神經症。心理醫生要做的事正是對這樣的癥狀釋義,以增強家庭內部的交流。許多婚姻里,妻子覺得她再也控制不住男人或將要失去她所愛的人時,神經衰弱就會來幫忙。太太病了,你還能忍心對她凶嗎!在治療心理學中,心理疾病與功能障礙性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心理訴求,要改變不良的現實,如果我們主動去迎合這些改變,疾病就成了多餘的東西。心理醫生對家庭的觀察25:依賴離了我們你不行!

許多父母不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與他們看到的東西是千差萬別。

米紐琴認為家庭功能失衡是孩子出現適應障礙的原因。最常見的家庭功能失衡的原因有:

一、情感糾結:家庭對外界限僵硬封閉,內部卻糾纏不清,像漫畫里的人物,父母子女彼此依存,離了誰都不行。我們經常看到十幾歲的孩子還必須對父母言聽計 從,孩子的問題也全部得由父母來承擔。心理醫生喜歡問這樣兩句話來觀察家庭的情感糾結,如問孩子與母親睡到幾歲?問孩子心中有十句話,父母能猜到幾句?。

二、關係疏離:這樣的家庭缺乏家庭的權力核心,各自為陣,成員間關係僵硬分裂。由於無法自如的彼此表達愛與關心,無法預測對方的行為,也形不成有效的互動關係。家庭對外界限不清,任意讓許多無關的人士捲入家庭事務,無法協調一致的來處理外部信息與壓力。

三、三角化問題:如母子父子聯盟,父親或母親通過對孩子的情感聯結來對抗另一方,跨代聯盟,爺爺奶奶通過對孫子的控制來制約兒子兒媳。

四、迂迴關係:父母表面看起來相敬如賓,實際存在溝通障礙,孩子會呈現問題來吸引父母的關注,減輕夫妻間的壓力,形成家庭內部的統一。

五、循環衝突:父親抱怨太太不關心自己,太太抱怨孩子的麻煩太多,孩子抱怨父親不喜歡他。結果是父親懲罰孩子,導致父子關係更差,孩子為難母親,讓母親的教養更難,母親遷怒父親,使夫妻關係更加惡劣。上述的現象對家庭系統功能都有一種破壞性力量,家庭失規則,權利被修改,交流被阻斷,成員間彼此諸多適應不良。

心理醫生對家庭的觀察26:恐懼我想逃走!

所有恐懼情緒與逃避行為都是慢慢地通過主動學習和被動強化形成的。

心理醫生在幫助問題孩子學習自我控制與自我放鬆的同時,會按照家庭對治療的期待做一些工作。如著手為孩子重建一種行為規則,或督促孩子去完成一個學生應該 完成的學習任務,乍看起來,像是心理醫生在替代父母給孩子施壓。社交焦慮使孩子可以不遵守社會規則,隨心所欲的活著還能不被父母責難,這是問題給孩子帶來 獲益。這樣的獲益雖然不是孩子預知的,但逃避壓力後的心身鬆懈,會使孩子的病慢性化。心理醫生過多糾纏於改變孩子的癥狀,忽視強化她進取的慾望,也有可能 弱化孩子的能力,使她固結在對疾病的恐懼中。

反過來,我們接受社交焦慮是一個最普通的情緒現象,把關注放在孩子表現正常的生活情景里,給她一個她自己還滿不錯的暗示,孩子對焦慮的關注也會減輕。我們 不把「病」看成是一種被外部強加的東西,而把它看成是孩子內部願望的一種「婉轉」表達,把它解讀為一種與父母互動中的需要。這樣,問題的受害人就演變為問 題的行為者,孩子不得不面臨對疾病新的感覺。我們甚至會裝著很驚訝的問孩子:「你怎麼做才能讓焦慮控制你,怎麼做才能讓父母允許你舒舒服服呆在家?」我們 會裝著欣賞她,說她很特別,有特別的辦法來應對別人應付不了的事情。

在幫助孩子處理焦慮的同時,又要孩子學習與焦慮做朋友,把焦慮看成是人生的一種發展動力。我們誘導孩子說出我們想讓她說的話,並向她保證不去告訴父母,等 孩子流露她的真實想法後,我們嘗試跟她達成私下的協議,討論如何做才能讓父母大吃一驚。我們與孩子討論改變的階段性目標,這個目標不是治病,也可能不是學 習,而是孩子在情緒行為方面的不同。變得更好還是更糟由孩子決定,基本上孩子都會選擇變好。我們讓孩子觀察行為改變對父母的影響,同時又讓父母把觀察到的 情緒變化告訴我們,在和家庭討論這些變化時,孩子得到心理滿足和正面鼓勵。如果心理醫生只關心孩子的癥狀,傾力訓練孩子應付焦慮、恐懼的技術,或為她設計 行為脫敏治療或暴露療法,以為孩子掙脫了社交恐懼一切都會萬事大吉,他只能算半個心理醫生。

心理醫生對家庭的觀察27:盲人瞎馬後退一步,海闊天空。

許多走出過渡期的孩子,回頭看到父母還在泥濘中跋涉呢!

走出過渡期的孩子的標誌:他們知道自己要什麼,對自己知冷知熱,知寒知暖,也可以溫和地對父母說「不」。放學回家父母的「精金火眼」不再能讀懂他們的臉, 也聽不見他們抱怨老師和同學不「哥們」。他們突然對神、鬼、怪不再那麼有興趣,捆紮的十字架已解開。儘管他們可能還殘留了一些「行為問題」,但已有平常 心,樂於將此看作個性與習慣。他們已能分清什麼是父母的問題什麼是自己的問題,不再忙中添亂,他們自信無論滄海桑田,自己仍是父母最愛的人。

與過渡期的孩子相處,父母只要放下架子,保持興趣,增加熱忱,解除約束應該不成問題。需要擔心的是:本身還未走出過渡期的父母又要面對過渡期的孩子,真猶 如「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還有的父母,孩子已經渡過磨難大踏步向前,自己還陷在泥潭裡憤憤不滿,彷彿自己尊嚴掃地,受了很大的傷害。其實,走出過渡 期的孩子,對家庭情感有一種回歸,他們真正知道心疼鬢髮染霜的父母。最糟糕的父母由於害怕失去孩子而死命拽著孩子,對孩子的問題和過錯糾纏不清,形成一種 家庭矛盾糾結。

不聰明的心理醫生走進家庭替代父母的角色,去教導「兩代孩子」,這樣做有些勞命傷財。聰明的醫生會把父母拽入泥潭,分享孩子在過渡期的掙扎,重溫自己早年 的困惑,為家庭營造一種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氣概。當孩子安全上岸,父母也會亦步亦趨的體驗到壓抑後的舒展,困苦後的甘甜。

心理醫生對家庭的觀察28:第三隻眼我有照妖鏡!

多一隻眼(新視覺),比只有兩隻眼要看得清!

家庭治療師在面對父母的競爭時,有時會陷入一種家庭的困境,他們被迫扮演對錯的仲裁人。

許多研究表明,心理醫生表面上可能同情異性別的父母,內心卻無意識與同性別父母坐一條板凳。這可能跟醫生自我經歷與內心體驗有關,容易形成心理醫生的反向移情。

男性治療師比較容易關注到母親對孩子過分的嚴厲或溺愛,顯然與男性醫生潛意識對母親親密的依賴與叛逆有關。女治療師易於看到男性的粗暴,任性,無責任感, 難以親近等,不能不說可能投射的是自己對父親不滿。受過訓練的心理治療師會提醒自己,在某個家庭中感覺到的東西可能不是家庭自身的,而是來源於自己內心對 家庭關係的記憶印痕。

所以,心理治療師需要「第三隻眼」,他要清醒的看到自己在對家庭做什麼,是否保持了治療性中立,是否對自己的問題保持了警覺。如果無意間我們支持了某方的觀點,我們會提醒另一方家長「剛才我的話可能不客觀,如果你感覺到不舒服,請告訴我」。

處理這樣的家庭競爭,聰明的治療師會採用一種雙重角色,跟太太談用先生的理論,跟先生談用太太的理論,並應用心理學的交談技巧,讓他們看到對方的長處,讓 對立的情緒趨向和緩。治療師面對自認為很正確,叫勁的家長給予一種消退處理,讓他她有理也說不出,讓無理的那一方變得有點力量,以此來平衡家庭關係。許 多家庭出問題原因在是父親或母親困擾於一些正確的教育理論,不能變通,也不能對孩子因勢利導。我們通過一種對是非的含糊技術,抹殺對與錯的差別,讓父母從 關心自己的對錯轉向關注彼此間的共性,關注孩子內心的感覺。

一個樂於替代父母去判斷對錯的心理醫生,跟居民委員會的老大媽無異,這樣的大夫,不看也罷。

心理醫生對家庭的觀察29:逃學天塌下來了!

任何事都可以強迫,只有學習是父母需要哀求著孩子去做的!

一個整合取向的家庭心理治療師,在聽取家庭的故事時,很注意觀察與分析家庭的權利等級,親密關係與行為序列,分析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情感,信息是如何交流、 互動、分歧、對立、矜持和認同的。我們常常覺得孩子的每一個行為障礙,都隱含著一種關係補償,補償幼時被父母欠缺的東西。父母不能從一個軸向來看待孩子, 而是在一個橫斷面對孩子說:「你都這麼大了,還這樣……?」我們也看到這樣的家庭情景,父母總是通過一些否定性語言來評價孩子,當這樣的信息達到一定的 量,孩子會不加識別的把它內化在自己的意識里,慢慢的真的發展出那些糟糕的個性。如果父母總是用肯定性的語言來激勵,欣賞孩子,孩子無意識間就會呈現出良 好的心理特性,這類現象被心理學稱之為語言的雕刻作用。

經常埋怨孩子不好好讀書的父母,是怕孩子不肯用功學習,這樣的叮嚀囑咐會讓孩子慢慢琢磨出,他要擊敗、控制、懲罰父母最好辦法就是拒絕上學。

一個平時學習滿不錯的十五歲孩子,突然向父母宣布從今以後不再上學,這無疑是家庭里的十級地震。父母極度慌亂的帶著孩子來請求醫生的幫助。在面詢的過程 中,我在父母眼睛裡讀到深深的震驚與挫敗感,而孩子卻心情平穩態度坦然的述說他的種種不適。他在人多的地方,教室或公共汽車上會感覺緊張、恐懼、呼吸困 難、直至暈到。這個家庭里原本強悍的父母變得十分可憐,放下架子小心的央求孩子去學習,孩子卻堅持治好了病才能上學。

心理醫生診斷孩子患有廣場恐懼症是很容易的事,把不上學歸因於孩子出了心理障礙,一方面讓孩子不上學成為合理,另方面使父母轉為關心孩子的身體,改善了親子距離。看起來是雙方獲益的事,卻隱含著一種成長的損失。

狡猾的醫生知道孩子不會那麼輕易就放棄「得病」獲得的權利,私下裡我們會「誇獎」孩子的聰明,故意說我會幫助你從家庭獲得更多的利益。在和孩子「結盟」 後,我們會提醒孩子疾病只是生活中很小一部分,大多數時間他很正常,暗示他學習治病需要齊頭並進。同時,我們也會幫助孩子處理感覺層面的焦慮,告訴他感覺 這個東西有很大的自我建構色彩,是人對環境的心理反應,焦慮感覺你不說,別人是看不出來的。我們極力把面前的孩子描述成快樂自主的孩子,直到給他創造出快 活的心境來,而快樂的孩子會自己脫掉疾病的面具。

心理醫生對家庭的觀察30:中立不怕你們添亂!

過於熱心的治療師總是好心辦壞事!

有些熱衷結構式家庭治療的心理醫生內心有一個功能良好的家庭模板,渴望去重建家庭的權利等級與規則,廓清家庭邊界,讓成員各歸其位,各盡其職。但可能會好心辦壞事,因為任何家庭都存在很個別的東西,理論需要受實際的修改。

一位臨床心理醫生說她有個失敗的案例:「在一個家庭里,男孩已經十五歲,還在與母親同睡,還讓母親替他洗澡換衣,母親也常常毫無顧忌的在孩子面前赤身裸 體。這個家庭里,母子情感糾結,父親憤怒但無能為力。孩子慢慢出現社會適應不良,學習與社交都困難,並診斷有強迫性神經症。醫生著手想把孩子從母親的床上 趕開,並試圖增強父親在家庭權利中的位置時,她成為母子聯盟的「敵人」,治療難以進行。

我覺得家庭的「健康模板」只能是心理醫生治療中的內在邏輯,不能那麼簡單直白的與家庭交流。那位醫生可能替代「可憐」的父親去責難那個「可憐」的母親,位 置變得不中立的。她看到母子情感糾結,希望重建關係,卻未曾了解家庭「癥狀」是如何延續下來?孩子的問題又有何種的家庭功能?不知家庭的水有多深,治療師 切不可盲動。

其實,用家庭系統的眼光看,孩子出現適應問題是這個家庭的需要,它為母子糾結提供合理性,病的孩子需要多的幫助。我們首先要為情感糾結的家庭尋找潛在的利 益,比如父親成為家庭的邊緣人,曾擁有更多的自由和更少的責任,母親雖然勞累,好在有孩子的依戀作為補償,讓家庭成員彼此的焦慮得到緩解。同時,我們還要 仔細的傾聽家庭對「糾結」的解釋並接受這些解釋,讓家庭感覺醫生易於親近,拉近與家庭的距離。我們不說:「孩子你不能繼續與母親睡。」而說:「如果有一天 你突然不想與母親睡,家庭里誰會在意,誰不在意?」我們再用同樣的問題問父親與母親,把三個人的意願呈現出來。家庭治療師像是在彈鋼琴,讓家庭自主地發出 和諧之音。


推薦閱讀:

醫生問答
免疫力是世上最好的醫生 ?? 用這些方法激活它吧!
醫生來稿 | 豆製品—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醫生為什麼都穿白大褂?
最紅時陳喬恩給她跑龍套,如今嫁整容醫生臉變不停幾乎無人識

TAG:醫生 | 心理 | 家庭 | 心理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