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文學年」郵票及三位文學巨匠

俄羅斯文學,這個歐洲和世界文學中年輕的、後起的文學,通過其在十九世紀內湧現出的眾多文學天才及其眾多的名著,終於贏得了與其他發達的民族文學平起平坐的地位,甚至還躍上了世界文學的頂峰。

2014年6月13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法令,將2015年確定為俄羅斯的「文學年」,旨在喚起俄羅斯社會對文學和閱讀的關注。近年來,與世界其他國家一樣,俄羅斯人對閱讀書籍興趣降低。2012年一項調查顯示,俄羅斯人平均每天花在閱讀上的時間只有9分鐘。普京近年來多次對俄羅斯文學發展現狀表示憂慮。他說,文學曾是俄羅斯的一張名片,但遺憾的是,俄正在失去「世界上最愛閱讀的國家」的美譽。普京在2013年年底提出設立「文學年」這一設想。他當時在一個俄羅斯文學會議上指出,俄羅斯年輕人俄語水平下降,閱讀興趣下降,閱讀時間減少。書籍在生活中不再發揮重要作用,這造成整個社會文化水平下降、價值觀錯位和扭曲。普京表示,國家對此不能聽之任之,應該引導社會對俄羅斯文學產生濃厚興趣。

2015年6月25日,俄羅斯郵政為2015年俄羅斯文學年活動發行一枚紀念郵票。這枚郵票的圖案是此次俄羅斯文學年的標誌,這個標誌是三位俄羅斯文學家的頭像剪影。這枚郵票由A.Moskovets設計,面值為17.0盧布,發行量為288000枚。

(中國集郵信息網在世界新郵欄目上介紹這枚郵票說:這個標誌是三位俄羅斯文學巨匠的頭像剪影——普希金,高爾基和托爾斯泰。我發現郵票上的人物與中國集郵信息網的介紹不符,郵票上好像有一位女性,後從網上查了一下,有媒體報導說:文學年標誌由傳統的白藍紅三色構成三個側影,分別是普希金、果戈理和阿赫瑪托娃的頭像。我認為:中國集郵信息網介紹有誤,郵票上的三位作家應是普希金、果戈理和阿赫瑪托娃。)

俄羅斯(前蘇聯)是世界上發行文學家郵票最多的國家,普希金、高爾基和托爾斯泰三位是俄羅斯文學巨匠,他們的身影曾多次出現在俄羅斯及世界各國的郵票上。

普希金,十九世紀俄羅斯最偉大的詩人,俄羅斯文學的創始人。普希金一生創作了12部敘事長詩,其中最主要的是《魯斯蘭和柳德米拉》、《高加索的俘虜》、《青銅騎士》等。普希金的作品除了詩歌以外,主要還有長篇小說《上尉的女兒》,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中篇小說《杜布羅夫斯基》、《別爾金小說集》等。普希金的進步思想和創作活動與統治階級利益格格不入,引起了沙皇宮廷貴族集團的仇視。他的創作活動上備受沙皇政府迫害,1820年被沙皇流放到高加索。1837年在沙皇及其黨羽策劃的決鬥中,普希金受重傷而死。臨死前最後一句話是:「這個世界容不得我活下去。」

1937年2月11日,前蘇聯郵政發行一套《詩人普希金逝世100周年》郵票,這是世界上第一套印有普希金肖像的郵票。全套6枚郵票採用了兩種圖案(見圖),刷色、面值各不相同。面值10K、20K、30K的為萊特1937年的銅版畫「普希金肖像」,面值50K、80K、1P的為「普希金紀念像」。畫面上的普希金紀念像聳立在莫斯科市中心的「普希金廣場」,該紀念像高4米,由著名雕刻師奧佩庫申設計,詩人左手挽於背後,右手插在胸前,憂鬱的眼神望向遠方,彷彿正冥想沉思。紀念像基座上刻有普希金的一首詩:「在這殘酷的世紀,我歌頌過自由,並且還為那些蹇滯的人們祈求過憐憫和同情。」

普希金的文學創作對俄羅斯及世界文學的發展都有重要影響。他的文學作品曾翻譯成多種文字,傳播到世界各地,備受人們的喜愛。自1937年首次發行普希金郵票後,蘇聯及俄羅斯郵政先後發行紀念普希金的郵票和小型張80多枚,還曾發行過幾十枚郵資封片。歐洲、亞洲、美洲許多國家也都曾發行過印有普希金肖像和他文學作品圖案的郵資票品。

高爾基,蘇聯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列寧曾稱他是「無產階級藝術最偉大的代表者」。1899年,高爾基完成了第一部長篇小說《福馬高爾傑耶夫》。1901年,高爾基發表了著名詩篇《海燕之歌》,詩中高呼:「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1906年,高爾基的代表作——長篇小說《母親》完成,《母親》被公認為是世界文學史上嶄新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奠基作品。1913年至1922年,高爾基創作了《童年》、《在人間》和《我的大學》自傳三部曲。1934年,高爾基主持第一次全蘇作家代表大會,併當選為蘇聯作家協會第一任主席。1936年6月18日,馬克西姆·高爾基逝世。

1932年是高爾基從事文學創作40周年,當時的蘇聯社會各舉行了隆重的紀念活動,並於1932年9月發行了一套「作家高爾基文學創作40周年」紀念郵票,這是蘇聯第一套文學家題材郵票,也是世界第一套高爾基郵票。該套郵票2枚圖案相同,均為高爾基的肖像,採用了珂羅版,齒孔為12.5×12度;2枚郵票的刷色、面值各不相同,15K為褐色,35K為藍色。該套郵票的發行量為10萬套。

高爾基不僅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也是傑出的社會活動家,積极參加保衛世界和平的事業,在國際上享有盛譽。高爾基的文學作品在中國及世界各國的讀者中有很大影響,他的優秀文學作品和論著成為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共同財富。高爾基的肖像和他的作品除了多次出現在蘇聯的郵資票品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匋牙利、民主德國、印度、蒙古等國也曾多次發行過高爾基郵票。

托爾斯泰,俄國文學巨匠,小說家、評論家、劇作家和哲學家。世襲伯爵,曾參加克里米亞戰爭。返回雅斯納·亞波利亞納的農莊後致力於農民教育。1862年結婚後,創作了俄羅斯文學史上的巨著《戰爭與和平》(1859~1869)、《安娜·卡列尼娜》(1875~1877)。1879年經歷了一次信仰危機後信奉和平主義,主張以勿抗惡的方式對社會進行改革。並否定自己以前的作品。因執著於自己的信念使家庭關係惡化,死於出奔途中。其作品多達45卷。名著還有長篇小說《復活》(1899)、戲劇《黑暗的勢力》(1886)和若干短篇小說和評論。托爾斯泰的大量作品深刻剖析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社會存在的矛盾與鬥爭,因而列寧讚譽他是「俄國革命的鏡子」,並說由於他的「天才描繪,一個農奴制壓迫的國家的革命準備時期,竟成為全人類藝術發展中向前跨進的一步」。  

1935年12月,蘇聯郵政發行《作家列夫·托爾斯泰逝世25周年》郵票一套3枚,以珂羅版2至3色印刷,有11度和14度兩種齒孔,面值3戈比的圖案是青年時期的托爾斯泰,10戈比的是老年時期的托爾斯泰,20戈比的是托爾斯泰塑像。這是世界上第一套列夫·托爾斯泰郵票。

自此之後,前蘇聯多次發行過托爾斯泰郵票。1953年發行「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誕生125周年」郵票1枚,以伏案寫作的托爾斯泰(H·格1884年繪)為主圖。1956年發行「俄國作家」郵票一套4枚,其中一枚是托爾斯泰,背景為《戰爭與和平》意境畫。捷克斯洛伐克於1953年發行「列夫·托爾斯泰誕生125周年」郵票2枚。羅馬尼亞於1960年發行「世界文化名人」郵票9枚,其中一枚為托爾斯泰。1978年是托爾斯泰誕生150周年,一些國家發行了紀念郵票,如法國當年發行的「名人」6枚郵票中,其中一枚即為托爾斯泰,印度發行紀念郵票1枚;保加利發行「世界文化名人」郵票6枚,其中一枚為托爾斯泰。

推薦閱讀:

俄羅斯:
烏克蘭向俄羅斯索要70艘軍艦
俄羅斯將「巧取」克里米亞?
俄羅斯雄風不再為何還敢對北約說不?
俄羅斯80後「耀眼女皇」 身材凹凸大展柔韌性 (14/14)

TAG:文學 | 俄羅斯 | 郵票 | 羅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