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區疼痛當心肝臟腫瘤 這些檢查能確診

肝臟對於人體結構來說相當於一個中轉站,作用於排解身體的毒性,很多時候由於藥物、酒精、化學物質、病毒等都會對肝臟造成無法避免的損傷,最終導致肝臟腫瘤的發生。一般肝臟腫瘤,良性較少見,惡性腫瘤中轉移性腫瘤較多。那麼,如何早期發現肝臟腫瘤,怎麼檢查確診?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這方面的知識吧。

肝臟腫瘤早期癥狀有哪些

1、右上腹肝區不適、疼痛;

2、全身乏力;

3、食慾減退;

4、消瘦;

5、到中、晚期,可出現上腹包塊、腹脹、發熱、腹瀉等;

6、嚴重者可出現黑便、腹水、黃疸、嘔血、內出血等。

當有懷疑肝臟腫瘤的癥狀出現,應立即到醫院去檢查,涉及影像學檢查手段:超聲檢查、CT檢查、MRI檢查、PET-CT檢查、血管造影等。究竟選擇哪種方法效果好呢?特別是早期癌灶的檢出、癌灶與相似非癌灶的鑒別。

肝臟腫瘤早期確診方法如下:

超聲檢查:最為常用,簡便、經濟,一些水平很高的超聲診斷專家可檢出早期病變並在病變鑒別診斷方面造詣很深。但實際中一般都將超聲作為篩查手段,超聲檢查重複性差,意思是每次檢查、不同大夫其檢查結果多有不同,是因為受檢查者的手法、技巧影響以及超聲本身檢查原理的限度。

核磁共振:磁共振檢查是有效診斷方法。核磁共振是這幾年發展比較快的手段,過去來說核磁共振沒有CT檢查那麼理想,現在隨著核磁共振的技術不斷發展,掃描時間越來越快,解析度也越來越高了,對於肝臟的一些小病灶也能作為一個比較準確的判斷,現在核磁共振對於肝臟腫瘤的檢查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CT檢查:以前的普通CT都已淘汰,目前CT指螺旋CT,螺旋CT有很多檔次,比如單層、4層、8層、16層、64層、128層等等,越高端,掃描速度越快,接受射線量也少。目前的CT技術主要在肺部檢查、冠狀動脈造影具有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優勢,對肝臟的檢查不及MRI,特別是對微小病變的漏診率很高。如果僅作肝臟的CT平掃用於搜尋病變,其價值還不如超聲。

PET-CT(派特CT):主要用於惡性腫瘤的搜查,比如胃癌,術前看一看身體其他部位有沒有轉移灶;惡性腫瘤在身體當中分布的數量;惡性腫瘤治療後療效評價等。雖然敏感,但特異性差,比如一些炎症病變或者某些良性病變(損傷、血管瘤等)都可以表現頗似癌瘤,有些並不易區分。因此該方法多是作為配合其他影像檢查的輔助方法

5、 肝血管造影:選擇性肝動脈造影是侵入性檢查,因肝臟腫瘤富含血供,以肝動脈供血為主,因此選擇肝動脈造影可以明確顯示肝臟的小病灶及腫瘤血供情況,在明確診斷後還可以通過注射碘油來堵塞腫瘤供養血管達到治療目的,適用於其他檢查後仍未能確診的患者。

特別提醒:要預防癌腫,要做到無病先防,早期發現,及時治療。

推薦閱讀:

健聞|查血驗癌,徒勞無功
大腸息肉癌變前8大診治問題,一次理清!
談談腫瘤患者忌口
卵巢癌重磅喜訊,牛葯Niraparib震撼上市!
益生菌對於腫瘤患者來說,是善類嗎?

TAG:疼痛 | 肝臟 | 腫瘤 | 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