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化學丨抗生素

抗生素

  按結構類型分4類(作用機制):1.β-內醯胺類(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2.大環內酯類(干擾蛋白質的合成);3.氨基糖苷類(干擾蛋白質的合成);4.四環素類(干擾蛋白質的合成)。

第一節 b-內醯胺類

  (1)含四元 b-內醯胺環,與另一個含硫雜環拼合青黴素類基本結構是6氨基青黴烷酸(6-APA),頭孢菌素類是7-氨基頭孢霉烷酸(7-ACA);  (2)2位含有羧基,可成鹽,提高穩定性。

  (3)均有可與醯基取代形成醯胺的 氨基,青黴素類6位,頭孢菌素類7位;  醯胺側鏈引入,可調節抗菌譜、作用強度、理化性質。  (4)都具有不對稱碳,旋光性, 青黴素母核:2S、5R、6R;頭孢黴素母核:6R、7R。一、青黴素及半合成青黴素類

2.性質不穩定:

3.過敏反應:  外源性過敏原主要來自在生物合成時帶入的殘留蛋白質多肽類雜質;內源性過敏原來自於生產、貯存和使用過程中β-內醯胺環開環自身聚合,生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反應。  過敏源的抗原決定簇: 青黴噻唑基。

4.青黴素半衰期短,排泄快:與丙磺舒(抗菌增效劑)合用。

半合成青黴素  這個考點的學習方法共4個代表葯: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哌拉西林、替莫西林。1.藥物名稱記詞幹「西林」,雙環基本結構;2.性質同青黴素;3.結構特點記與青黴素的區別(6位不同取代基);4.其它各自的特點。  (一)氨苄西林

  (1)化學性質同青黴素,可發生各種分解;  (2)含遊離氨基具有親核性,極易生成聚合物(共性,如阿莫西林);  (3)對酸穩定,可口服給葯。  第一個廣譜青黴素,不耐β-內醯胺酶。  (二)阿莫西林

1.結構類似氨苄西林,苯環4位酚羥基;2.同氨苄西林,四個手性碳,R右旋體;3.性質同氨苄西林,可分解和聚合,聚合速度快;4.同氨苄西林,不耐β-內醯胺酶。  (三)哌拉西林

1.是氨苄西林引入極性較大的 哌嗪酮酸的衍生物;2.在氨基上引入極性大基團,改變抗菌譜, 可抗假單孢菌;3.對酸不穩定,口服給葯易被胃酸破壞,不能從胃腸道吸收,注射給葯。  (四)替莫西林

6位有 甲氧基,對β-內醯胺酶空間位阻,具耐酶活性。  總結:

二、頭孢菌素及半合成頭孢菌素類

共性:  結構特點:比青黴素穩定(雙鍵與氮原子的未共用電子對形成共軛,為四元環和六元環的稠和,張力較青黴素小);  臨床應用特點:對酸穩定、可口服、毒性小、與青黴素很少交叉過敏。

  這個考點的學習方法,共8個代表葯:頭孢氨苄、頭孢羥氨苄、頭孢克洛、頭孢哌酮鈉、頭孢克肟、頭孢曲松、頭孢呋辛、硫酸頭孢匹羅。1.藥物名稱記詞幹「頭孢」,雙環基本結構;2.重點掌握頭孢氨苄;3.其它代表葯結構特點記住與頭孢氨苄的區別(3位和7位有不同取代基);4.其它各自的特點。

  (二)頭孢羥氨苄

1.結構特點:頭孢氨苄的苯環對位羥基;2.臨床特點:口服吸收好,排泄速度慢,作用時間長。  (三)頭孢克洛

1.結構特點:頭孢氨苄的3位Cl取代;2.臨床特點:改善葯代動力學,氯原子親脂性比甲基強,口服吸收優於氨苄西林。  (四)頭孢呋辛(新)

  特點:1.3位 氨基甲酸酯;2.7位 順式的甲氧肟基,甲氧肟基對β-內醯胺酶有高度的穩定作用,因此耐酶,對耐葯菌作用強。3.本身口服吸收不好,注射給葯。做成頭孢呋辛酯可口服。  (五)頭孢克肟

  特點:1.3位 乙烯基;2.7位 順式的乙酸氧肟基,耐酶;3.側鏈 氨基噻唑是第三代頭孢菌素結構特點;4.不良反應為腸道功能紊亂,需停葯。  (六)頭孢曲松

  特點:1.7位順式的甲氧肟基,耐酶;7位 氨基噻唑是第三代;3位1,2,4-三嗪-5,6-二酮,酸性強的雜環,產生獨特的非線性劑量依賴性葯代動力學性質。2.可以通過腦膜,在腦脊液中達到治療濃度。單劑可治療單純性淋病。  (七)頭孢哌酮鈉

  特點:1.3位硫代甲基 四氮唑雜環;2.7位氨基上 哌嗪二酮(同哌拉西林);3.親水性提高其抗菌性,顯示良好的葯代動力學性質。  (八)硫酸頭孢匹羅(新)

  特點;1.7位同頭孢曲松;2.3位甲基上引入含有 正電荷季銨基團,能迅速穿透細菌的細胞壁,增強與青黴素結合蛋白(PBPs)結合,作用快,抗菌譜廣;3.季銨,故口服不吸收,注射。

三、b-內醯胺酶抑製劑

  非經典的b-內醯胺類:碳青黴烯類、青黴烯、 氧青黴烷類、單環b-內醯胺類。β-內醯胺酶是細菌產生的酶,使某些β-內醯胺類抗生素在未到達細菌作用部位之前被酶分解失活,是細菌產生耐藥性的主要機制。設計酶抑製劑,解決耐藥性。  按結構分兩類:

四、非經典的b-內醯胺類抗生素(共二類)  (一)碳青黴烯類

  (1)結構特點:去S為二氫吡咯環,3位S末端N-亞胺甲基,增加穩定性;  (2)使用特點:單獨使用時, 受腎肽酶分解失活,需和酶抑製劑西司他丁鈉合用。

  結構特點:3位吡咯烷雜環;  使用特點: 不被腎肽酶分解,對大多數β-內醯胺酶穩定。  (二)單環b-內醯胺類

  (1)第一個全合成的 單環b-內醯胺抗生素;  (2)N上連有強吸電子 磺酸基;  (3)2位甲基,增加對酶穩定性;  (4)副作用小,不發生交叉過敏。

第二節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

  本節的學習方法1.共有5個代表葯:紅霉素、琥乙紅霉素、羅紅霉素、阿奇黴素、克拉黴素 ,不需要掌握結構式。2.以紅霉素為重點,掌握大環內酯類的結構特點、理化性質、穩定性、毒副作用及使用的注意事項。3.共同化學性質:酸鹼不穩定,苷鍵水解,內酯環開環都降低活性。4.其它4個葯是紅霉素結構修飾的耐酸抗生素,掌握各特點。  (一)紅霉素

2.只能口服,在酸不穩定,易被胃酸破壞酸性條件下分子內脫水環合。

第三節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

  本節學習方法:1.代表藥物共4個, 阿米卡星、硫酸依替米星、硫酸奈替米星、硫酸慶大黴素,不需要掌握結構式。2.以阿米卡星為代表,掌握氨基糖苷類結構特點、理化性質,穩定性、產生毒副作用的機制、產生耐藥性的原因及使用的注意事項。3.其它4個葯各自的特點。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結構特徵、性質及毒性:

1.是氨基糖與氨基醇形成的苷2.◆氨基鹼性,可形成鹽;◆ 含多個羥基,為極性化合物,水溶性較高;◆ 具有旋光性。3.對腎有毒性,引起不可逆耳聾(兒童毒性更大)。4.細菌產生鈍化酶(三種),易導致耐藥性。

1.阿米卡星是卡那黴素引入羥基丁醯胺基(有立體位阻,突出優點是對各種轉移酶都穩定,不易形成耐葯。2.引入的α-羥基丁醯胺對其抗菌活性很重要,含手性碳, 構型為L – (-) 型,活性強L – (-) 型活性 > DL(±) 型 > D-(+) 型。

  特點:1.N-乙基保護不被各種轉移酶破壞,對耐葯菌特別敏感,但仍會被氨基糖苷乙醯化酶破壞。2.耳毒性和腎毒性發生率低,程度也輕

  為新一代半合成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我國自主研發的一類新葯耳、腎毒性發生率和嚴重程度與奈替米星相似。四、硫酸慶大黴素(新)  混和物,廣譜, 可產生耐藥性,對耳和腎毒性較卡那黴素小。

第四節 四環素類抗生素

  本節學習方法:1.廣譜抗生素,對立克次體、濾過性病毒和原蟲也有作用,有耐藥性和毒副作用2.代表藥物共5個,鹽酸四環素、鹽酸土霉素、鹽酸多西環素、鹽酸米諾環素、鹽酸美他環素,需要掌握結構式3.以鹽酸四環素為代表,掌握四環素類結構、理化性質、穩定性、產生毒副作用的機制及使用注意事項4.其它4個葯比照四環素,各自的特點

練習/抗生素

最佳選擇題2.結構中含有季銨的藥物是A.氨苄西林B.青黴素C.頭孢羥氨苄D.頭孢克洛E.頭孢匹羅

配伍選擇題

[3~5]A.米諾環素B.青黴素C.氨曲南D.阿莫西林E.舒巴坦3.為單環的β–內醯胺抗生素

4.為β–內醯胺酶抑製劑

5.目前活性最好的四環素類抗生素

多選題

6.某1歲小兒患細菌性感染,以下哪些藥物不能使用A.阿米卡星B.羅紅霉素C.硫酸奈替米星D.硫酸慶大黴素E.多西環素

答案將在下一期進行解答
推薦閱讀:

「藥」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矽谷.迷幻藥.馴化的嬉皮新世代(下)
有哪些常見的刺激性氣體?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原理及未來
今天我們還能銀針試毒嗎?
130億美元!GSK收購和諾華合資OTC公司全部股權

TAG:化學 | 抗生素 | 藥物 | 藥物化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