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陳師曾茫父合作刻銅墨盒

陳師曾茫父合作刻銅墨盒(2002年)

作者:胡果存

自清同治年間陳寅生秀才首創在銅墨盒上刻字以來,從清末到整個民國,刻銅墨盒風行中華。不少文人雅士,甚至達官貴人,都與銅墨盒結下緣分,他們或在銅墨盒上題書寫畫,或記載典禮要事,或贈以良言吉語。朋友之間見面,或有事相求,帶一方名家題寫書畫且刻制精美的銅墨盒作為「手信」,是當時的一種時髦雅舉。

當時許多書畫名家,都曾在銅墨盒上題寫書畫,然後由制銅高手鏤刻。最著名的有齊白石、陳師曾(衡恪)、溥儒(心畬)、陳半丁、姚華(茫父)、吳觀岱、胡佩衡等,一個個都是當時大名鼎鼎的藝術家。由於刻在銅墨盒上的書畫永遠不會損壞,因此成為比收藏他們的書畫具有不同價值和意義的藏品。

圖中是一方陳衡恪和姚華合作書畫的銅墨盒,畫得傳神,刻得精細,銅質優良,保存完好。松葉如鐵劃銀鉤,松干如蛟騰龍躍,仙鶴神采飛揚,栩栩如生。整個畫面給人一種清新雅逸、氣韻生動之感。松樹應為陳師曾所畫,帶有典型的陳氏風格。仙鶴當為茫父所寫,因陳師曾「唯不擅翎毛」。二人互補有無,合作得天衣無縫,相得益彰。是二人壯年時的力作,難得一見的精品。

陳衡恪,字師曾,號槐堂、朽道人、朽者,清末民初名重一時的大畫家,詩人陳三立之子,大學者陳寅恪之兄。姚華,字重光,號茫父,別署蓮花庵主,光緒進士,書畫名家。陳姚二人同庚,交情友善,經常一起合作書畫。但在銅墨盒上合作書畫,這是至今所見的唯一傳世品,彌足珍貴。陳師曾1923年、姚茫父1930年相繼去世,這件銅墨盒的產生年代的下限應在1923年以前,至今最少也有80多年了。每當夜深人靜,摩挲著這件跨越了歷史長河,記載了「文人相重」故事的藝術品,而你又是它的唯一擁有者,那種感覺不僅自在、自得、自豪、自樂,而且浮想聯翩。

詩曰:

墨盒一方賞眼前,包漿濃厚色斑斕。

丹青自屬師曾盛,書篆還推茫父專。

絕藝有成如璧合,天衣無縫若珠聯。

文人相重隨金鏤,佳話凝銅萬古傳。

推薦閱讀:

佳能噴墨印表機,內置系統是如何識別出墨盒已經被改裝過?
極具性價比的產品系列(二)-另色鬼墨盒視頻評測

TAG:合作 | 墨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