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群法語*念佛勝易&續1

鏡花緣18:01鳳凰於飛~拒聊淡網 :添加時光軸記錄:《相思緣》原創文/鳳凰于飛明知相思苦,偏要苦相思,若問相思為何苦,只因相思已入骨!我相信這世上,有些人,有些愛,有些事,在第一次遇見,就註定牽絆一生,長在心裡,生生世世,有些人,一旦遇見,便是一眼萬年:有些心動,一旦開始,便覆水難收。有些人,相遇只需一瞬間,相愛只需一分鐘,相忘卻要用一生。有些事,發生只需一秒,卻用一生來回憶……收起來自 華為 瀏覽4次微笑漫步人生(拒群) 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佛嘉 :不論如何,離開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誰也解脫不了。儒釋道,傳統文化,外道相善,亂菩薩法,附佛外道,基督教,伊斯蘭教,天主教,等等世界不論什麼宗教。不論什麼哲學,知識再多都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不論是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都都不可能解脫的,不論科學技術如何發達,人類物質,精神,政治,生態,靈性等等所有的一切都不能解脫生死輪迴,唯有善導大師凈土思想可以,唯有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可以解脫生死輪迴之苦。凈宗法師收起佛根昨天 22:15 阿彌陀佛喊您來皈依阿彌陀佛喊您去皈依 西安善導念佛團shanxifojiao西安善導,彌陀道場,廣引眾生,回歸極樂! 瀏覽22次佛根21:20 我只知道彌陀必定救度我而已復興凈土宗我的中國夢!願一切眾生都能信佛念佛往生極樂世界!願人民安康,世界和平!南無阿彌陀佛!感恩一切!評論佛根21:16 佛曲《與佛同在》復興凈土宗我的中國夢!願一切眾生都能信佛念佛往生極樂世界!願人民安康,世界和平!南無阿彌陀佛!感恩一切! 瀏覽4次1人覺得很贊評論佛根21:05 動畫 | 一句佛號 嬰靈得度 瀏覽11次3人覺得很贊評論佛根20:52 老實念佛,隨緣度日!一個念佛人怎麼生活呢?就是老實念佛,隨緣度日。念佛永遠是第一位的,有飯吃也好,沒有飯吃也好,為什麼好呢?西安善導念佛團s... 瀏覽9次1人覺得很贊評論佛根20:40 視角丨兩次提名諾貝爾化學獎的潘宗光說:凈土法門,我的選擇如果問我修佛的最終目的,我相信四個字便能概括——「離苦得樂」。 瀏覽14次日誌返回日誌列表[轉] 佛群法語*念佛勝易&續1 2017-7-24 09:10 閱讀(11) 轉載自阿彌陀佛要救你贊(15)評論已成功轉載分享(8)複製地址收藏夾按鈕收藏更多上一篇 | 下一篇:慧凈上人簡短法語...開通黃鑽佛群法語*念佛勝易&續11、南無阿彌陀佛;各位蓮友好感恩能與諸位蓮友共同學習《念佛勝易》系統化法語同時用您的愛心愛心 轉發有緣眾生,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擁抱 隨喜讚歎各位蓮友法布施。玫瑰1、《定善義》之「真身觀」云: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如果我們事先不知道這是善導大師講的話,可能多數人都會批評這句話,祖師講的話,讓我們聽起來嚇一跳。也有人問我「愚者面前的罪業,智者面前是功德,愚者面前的功德,智者面前反而成了逆罪」這句話怎麼理解。「愚者」就是我們這樣的人,依我們凡夫的心,「哎呀,這樣搞、那樣搞……功德應該很大吧!」其實,從智者來看,從祖師大德來看,反而成為逆罪。我們總覺得修很多法門往生更有把握,恰恰相反,更沒有把握!專修專念才有把握。——凈宗法師2、有的人總覺得「專念一句名號沒什麼把握吧」,恰恰相反,善導大師說「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不是這樣的嗎?我們自己覺得是功德的,在智者看來,反而是罪業。總而言之,關於智和愚、功德和罪業,不是依我們凡夫的心來衡量的,是以佛法為標準的。比如善導大師這句話,「《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大師在這裡明確告訴我們,《無量壽經》四十八願只講明了一件事: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凈宗法師3、如果依我們的心,就不統一了。其他的願暫且不談,比如說第十九願,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接引往生凈土;第二十願,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諸德本,不果遂者,不取正覺。這兩條願不也是講往生嗎?第十八願固然講念佛,第十九願不是講「修諸功德」往生嗎?《觀經》裡邊不也是講「三福九品」嗎?我想這個大家要好好思考一下。善導大師直探阿彌陀佛的本願,探佛的本心,以諸行往生為方便,引導進入念佛,所以,不違背「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凈宗法師4、如果我們不知道這是善導大師講的話,可能會說:「這個人連《無量壽經》都讀不懂!《無量壽經》不是講了很多,怎麼說只講了一件事呢?」又於《法事贊》云: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為親。人能念佛佛還念,專心想佛佛知人。在《法事贊》里,善導大師說:彌陀因地的誓願雖然有四十八條,但是特別指出念佛是跟彌陀最為親近的(善導大師的思想是一貫性的,《觀經疏》說:四十八願唯明念佛;這裡《法事贊》說:四十八願偏標念佛,都是一樣的) 。——凈宗法師5、眾生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當然也憶念眾生,所謂「如母憶子,如子憶母,母子相憶,不相違遠」,佛憶念我,我憶念佛,佛心入我心,我心入佛心,你是不是專念彌陀的人,佛知道的,你專心專念彌陀,肯定往生凈土。說實在的,往生極樂世界,就看你願不願意去,你願意去,就能去!不是說你願意去,你自己能去,因為你願意去,阿彌陀佛就會知道,阿彌陀佛的本心就是要救助十方眾生。你不願意去,他還想方設法給你做思想工作,勸導你,讓你去往生。——凈宗法師6、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里反覆講「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你現在願意去,阿彌陀佛怎麼不讓你去呢?「浪子回頭金不換」,只要願生極樂,沒有不往生的。所以,曇鸞大師在《往生論注》里說:「願往生者,皆得往生。」真想去往生的,沒有一個不往生,只怕你並不是真想去往生。真心想去往生的,一定會專仰佛的誓願,專稱佛的名號,佛就知道你是個一心歸命的眾生了,成為念佛的眾生,自然就獲得「攝取不舍」的光明。——凈宗法師7、又云: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極樂世界是不生不滅的世界,凡夫憑藉所造作的有為、有漏、有生滅的隨緣雜善,是不能到達無為、無漏的涅槃凈土的,那怎麼辦呢?彌陀慈悲地為我們選取要法,讓我們念他的名號,專而又專。——凈宗法師8、《觀經疏》之結論更言: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善導大師在《觀經疏》中作了一個最重要的結論(你能把這個結論掌握了,凈土宗就畢業了):如果以佛的本願為基準,是要我們十方眾生都來一向念佛的。修定善十三觀、散善三福九品,非佛本願。——凈宗法師南無阿彌陀佛、學習完畢,感恩分享!善導大師總是講念佛;易得往生、皆得往生、必得往生、即得往生、往生萬不漏一。敬請蓮友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改變,今生同生極樂成佛。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凈土宗在線閱讀;http://fabao.hongyuansi.com/yuedu/372.html凈宗法師微信「jingzong18"凈宗講堂:http://fabao.hongyuansi.com/v凈土宗弘願寺微信:hongyuansi18、凈土宗虛空念佛堂;https://xukong.hongyuansi.com/index2、南無阿彌陀佛;各位蓮友好感恩能與諸位蓮友共同學習《念佛勝易》系統化法語同時用您的愛心愛心 轉發有緣眾生,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擁抱 隨喜讚歎各位蓮友法布施。玫瑰1、佛講法有順自意,有順他意。什麼叫順他意呢?眾生有這樣的想法,隨著眾生的心,委婉地講,因為跟眾生講真實,眾生不能接受。但是,總是順他意呢,真實不能顯現,所以,到最後,把眾生引導過來,順自意。我們很多人求往生是這樣子的:也念佛,也修行別的,做功德迴向,這個叫順他意——佛順眾生的意。佛講十三定觀、三福九品,叫順他意。如果順自意,即「望佛本願」,專念彌陀名號!——凈宗法師2、我們跟別人談話,有時也有這樣的局面,跟對方想講的話,如果一下子講出來,怕對方難以接受,對方講什麼,我們先表示贊同,「這樣也好,也可以……」但是,那根本不是我們心中所想的,所以我們就在那裡尋找機會。一旦發現機會來臨,「哦,那這樣子,就更好了!」其實,這最後一句話,就是要講的話。釋迦牟尼佛也是這個意思,我們眾生自力執著習慣了,這樣修,那樣修,如果一下子破斥掉,眾生就沒有著落了,釋迦牟尼佛就說:「這個也好,也無妨,迴向也可以往生……不過呢,如果念佛,更是佛的本願哪!」所以,《觀經》就是這個次第,一開始講定善、散善,三福九品,到最後說「一向專稱無量壽佛」。——凈宗法師3、因為佛對法的開展是有次第的,而法師弘法所站的角度各不一樣,我們會覺得:「哎,跟我以前聽的有所差別……」是有差別,差別就在於方便、真實。比如我們要讓別人到樓上房間來,對樓下的人就說:「你上樓梯呀。」對已經上了樓梯的人,就不說上樓梯了,「唉,你進房間吧。」你說哪個錯呢?都沒錯。但是,對機不一樣。如果我們要勸導大街上不學佛的人,首先,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然後,「既然知道因果和輪迴了,將來墮三惡道多苦惱啊,修五戒十善,得人天果報多好呢!」他就修五戒十善了,然後我們跟他講:「光修五戒十善也不行啊,還要解脫才好啊。」——凈宗法師4、他就求解脫了,然後跟他講:「想求解脫的話,聖道門很難哪,凈土門多好呢?」他就把五戒十善、一切修行通通拿來迴向求往生,好了,進了凈土門了,我們就跟他講:「凈土門,專修專念彌陀名號,那最好。」當然,改變的是我們的心,由雜心變為專心,不是說不要行善事,「專修念佛,我過去孝敬父母,那麼現在就不孝順父母。」——凈宗法師5、沒有這樣的道理,你仍然孝順父母,你仍然行善積德,敦倫盡分,閑邪存誠,這是我們佛弟子應該做的,只是在我們心中不存在這種觀念:我要靠這些功德去往生。我們心中知道:念佛一定往生,同時力行世善——這就是專修念佛的人和雜行念佛的人心態上的區別,看外表的形象都一樣,都行善,都念佛,但是內心不一樣,雜行的人認為念佛之外,如果不把行善的功德迴向,那怎麼能往生呢?行善本身並不叫做雜行。——凈宗法師6、如果以為念佛不足往生,把行善、誦經等等功德迴向求往生,這才叫雜行。你不要誤解說:「專修念佛的人不行善。」不是這樣子的。他是沒有靠自己善行功德迴向求往生的心,而是完全靠彌陀名號往生的心。自然的,所以這個叫「望佛本願」。這樣解釋大家能明白嗎?因為有的人往往不能反覆聽聞,一次兩次,難免會有誤解,「哎,只提專修念佛,其他的怎麼不強調?」的確,在往生這件大事上,是強調專修念佛的,至於世善,怎樣對待呢?——凈宗法師7、是作為我們念佛人應該做的事情,我們以這樣的身份,獲得佛的救度,是不把它作為念佛之外的功德迴向求往生,因為六字名號的功德一切都包括了,正因為如此,我們才可以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業,我們心中才無有掛礙,無掛礙就無有恐怖,就遠離顛倒夢想了。我們做這些事情,就不是用患得患失的心,而是已經得到佛的救度,跟眾生結善緣,來報謝廣大的佛恩,報謝廣大眾生的恩德,做這樣的事情,心態完全轉變了。修佛法就是心態的轉變。——凈宗法師8、故願生極樂之人,應「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此是彌陀本願之行。——凈宗法師南無阿彌陀佛、學習完畢,感恩分享!善導大師總是講念佛;易得往生、皆得往生、必得往生、即得往生、往生萬不漏一。敬請蓮友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改變,今生同生極樂成佛。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凈土宗在線閱讀;http://fabao.hongyuansi.com/yuedu/372.html凈宗法師微信「jingzong18"凈宗講堂:http://fabao.hongyuansi.com/v凈土宗弘願寺微信:hongyuansi18、凈土宗虛空念佛堂;https://xukong.hongyuansi.com/index3、南無阿彌陀佛;各位蓮友好感恩能與諸位蓮友共同學習《念佛勝易》系統化法語同時用您的愛心愛心 轉發有緣眾生,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擁抱 隨喜讚歎各位蓮友法布施。玫瑰1、「故使如來選要法」,這個「選」字很有意義,佛法講八萬四千法門,法藏菩薩在第十八大願里只選擇稱名念佛一行作為本願,所以,念佛是彌陀本願之行,之所以殊勝,之所以超越,之所以叫做他力,之所以叫做易行道,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它是彌陀的本願,如果不是彌陀本願,怎麼有資格稱為易行道呢?怎麼有資格稱為殊勝超越呢?又怎麼有資格叫做他力呢?我們凡夫又怎麼可能去往生呢?——凈宗法師2、所以,阿彌陀佛本來發了這樣的願,「你念我的名號,若不能往生,我不成佛!」他現在已經成佛了,他的願力兌現了,那我們念佛,自然就因果相應啊,符合啦!跟佛的願心相應了,自然就往生了。所謂「跟佛的心相應」,有的人這樣解釋:阿彌陀佛發了偉大的四十八大願,我們也要發四十八大願,至少也要有那麼一兩個願跟阿彌陀佛相應,那才可以。凡夫誰能做得到啊?法藏菩薩是經過五劫的思維發下了四十八大願,我們五十天思維都沒有。怎麼叫相應呢?——凈宗法師3、比如說,媽媽辛勤地勞動,買來營養品,餵給孩子吃,媽媽要喂他,是媽媽的願心,孩子願意讓媽媽喂,就是孩子的心,這就叫「母子相應」了。如果孩子覺得自己沒有資格,不吃媽媽喂的營養品,一定要自己掙錢買營養品,那母子就不相應了。你能掙錢買營養品,要母親喂你幹什麼?何況小孩不可能做到啊。所以,凡心和佛心相應,是在本願當中,佛說:「一向專念我的名號。」我們就一向專念佛的名號,這個叫做與阿彌陀佛大願相應。——凈宗法師4、阿彌陀佛因地發願說「你念我的名號來往生」,我說:「我不念你的名號,我自己發四十八願,我自己建極樂國,我自己成佛。」那個就不叫相應了。「念佛」是彌陀本願獨一無二、至高無上之行,善導大師謂之「正定之業」,亦即「往生已定」、「平生業成」。——凈宗法師5、念佛之所以高貴,之所以別的一切行門無法比較,善導大師說:「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全非比較也。」——凈宗法師6、其他的修行雖然都很好,如果跟念佛來比,那哪能相比呢?為什麼?就因為念佛是阿彌陀佛本願所選取,是獨一無二的,是至高無上的。所以,善導大師才把念佛叫做「正定業」,「正定業」的含義就是往生已定,你只要專修專念「南無阿彌陀佛」,往生已經定下來了。——凈宗法師7、往生決定在六字名號當中,因為阿彌陀佛的誓願是這樣說的:「如果我不能成就十方眾生的往生,我就不成佛。」那現在已經成佛了,豈不是把我們的往生成就了嗎?所以,六字名號一方面是阿彌陀佛的正覺,另一方面就是我等的往生功德,往生成就在名號當中。——凈宗法師8、名號當中有我們的往生,我們念佛才能夠往生;名號裡邊如果沒有我們的往生,你真的是「喊破喉嚨也枉然」了。正因為名號已經決定了我們的往生,我們現在以口稱「南無阿彌陀佛」之一行落實下來,往生就確定了。——凈宗法師南無阿彌陀佛、學習完畢,感恩分享!善導大師總是講念佛;易得往生、皆得往生、必得往生、即得往生、往生萬不漏一。敬請蓮友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改變,今生同生極樂成佛。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凈土宗在線閱讀;http://fabao.hongyuansi.com/yuedu/372.html凈宗法師微信「jingzong18"凈宗講堂:http://fabao.hongyuansi.com/v凈土宗弘願寺微信:hongyuansi18、凈土宗虛空念佛堂;https://xukong.hongyuansi.com/index4、南無阿彌陀佛;各位蓮友好感恩能與諸位蓮友共同學習《念佛勝易》系統化法語同時用您的愛心愛心 轉發有緣眾生,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擁抱 隨喜讚歎各位蓮友法布施。玫瑰1、往生決定在六字名號當中,也決定在我們口稱名號一行當中。如果光說決定在六字名號當中,你不念佛,不願接受彌陀救度,那麼,佛那方面雖然決定了,你還沒得到。我們來念佛,就是領受阿彌陀佛名號當中已經成就的往生,所以叫「往生已定」、「平生業成」。——凈宗法師2、「平生」就是平常、活著的時候,「業」就是往生的凈業,「成」就是成就,在我們平常活著的時候,往生凈土的業事就已經成就了,已經了辦了,不是像一般的觀念那樣,「我一輩子怎樣怎樣念佛,一直到臨死的時候才定下來」,不是的,現在念佛,現在就定下來了。——凈宗法師3、那麼有人講了:「現在就定下來了,那我就可以隨便去幹壞事了,無所謂了。」這是沒有懂得阿彌陀佛的誓願,沒有懂得阿彌陀佛的慈悲。就好像我們講坐船一樣,坐船就可以過海,當然真正的過海、到達彼岸,是船靠碼頭的時候,但是,你上船的時候,就定下了可以到達彼岸了,對不對?「好啦,定下來能到彼岸,我現在跳到海里去……」跳到海里去,怎麼到彼岸呢?——凈宗法師4、「念佛決定往生,我現在不念佛了。」那怎麼可以往生啊?所以,登船的時候,就已經預定了:肯定可以到彼岸,因為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大願船是不可能破的,也不可能觸礁的,也不可能發生故障的,只要登船,一定可以到彼岸。但是真正到彼岸,還要你老老實實在船上坐著,不要跳到海里去。我們這一生,一口氣不來,那時我們到了極樂的碼頭,靠岸了。六字名號大願船汽笛一響,「南無阿彌陀佛——」哦,極樂靠岸了。所以,「往生已定」要這樣理解,「平生業成」也是這樣理解的。——凈宗法師5、這樣,你就不會墜入一邊了,「我就不念佛了,無所謂了……」如何如何,也不可能有另外的想法:「那還要如何如何,不然就不能往生了。」不會有別的想法,就是自然地、一生相續地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凈宗法師6、法然上人依善導大師之啟示,於其所著《選擇本願念佛集》之結論云:正定之業者,即是稱佛名。稱名必得生,依佛本願故。這四句話非常乾脆,非常有力量,祖師講的話從來不含糊,給我們大安心。正定之業不是別的,不是誦經,不是打坐,正定之業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是依照阿彌陀佛本願的緣故。——凈宗法師7、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必然往生凈土,什麼原因,什麼理由呢?這麼簡單就往生了?真的這麼簡單嗎?我們總是心中有懷疑。法然上人給出答案說:「依佛本願故。」是彌陀本願不虛。善導大師說:「稱念名號,念念不舍,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道理是一樣的。大師又說:「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凡夫往生凈土,完全是阿彌陀佛的誓願。——凈宗法師8、「往生之業,念佛為本」這八個字很簡潔明朗。要往生凈土,念佛就是根本,就是行業,從頭到尾,宗旨是明確的,沒有改變的。——凈宗法師南無阿彌陀佛、學習完畢,感恩分享!善導大師總是講念佛;易得往生、皆得往生、必得往生、即得往生、往生萬不漏一。敬請蓮友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改變,今生同生極樂成佛。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凈土宗在線閱讀;http://fabao.hongyuansi.com/yuedu/372.html凈宗法師微信「jingzong18"凈宗講堂:http://fabao.hongyuansi.com/v凈土宗弘願寺微信:hongyuansi18、凈土宗虛空念佛堂;https://xukong.hongyuansi.com/index5、南無阿彌陀佛;各位蓮友好感恩能與諸位蓮友共同學習《念佛勝易》系統化法語同時用您的愛心愛心 轉發有緣眾生,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擁抱 隨喜讚歎各位蓮友法布施。玫瑰1、何以阿彌陀佛以稱名為本願,不以其他諸行為本願?此法然上人於其《選擇集》之第三「本願章」有很簡要的解說:彌陀如來法藏比丘之昔,被催平等慈悲,為普攝於一切,不以造像起塔等諸行為往生本願,唯以稱名念佛一行為其本願也。「平等慈悲」故,「普攝一切」故。——凈宗法師2、為什麼選擇稱名一行為本願呢?法然上人在《選擇集》裡邊有簡要的解說:阿彌陀佛在當初作為法藏菩薩的時候,內心被平等的慈悲所催動,為了普度眾生,不以念佛之外其他的所有行業作為往生本願,唯以稱名念佛一行為其本願。為什麼以稱名為本願?因為要平等慈悲,要普攝一切。——凈宗法師3、想一想,如果以別的行法,比如說以誦經為往生行法,「十方眾生要誦經來往生凈土」,這個就不能稱為「平等慈悲」了,為什麼呢?因為有的人識字,可以誦經,有的人不識字,不能誦經;有的地方有經書流通,可以誦經,有的地方經書不流通,那就沒法誦經了,這樣就不是平等慈悲了,就有限制了,也不能普攝一切,為什麼呢?不能誦經的人,就不能被攝取了,因為誦經才能往生啊。可是,以稱名念佛,就可以達至平等慈悲,任何人都可以稱念,也能普攝一切眾生,任何人都可以得利益。——凈宗法師4、不論緇素賢愚、善惡凈穢、男女老少、貧富貴賤,亦即不論任何人,只要「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皆得平等往生報土,同證無量光壽。——凈宗法師5、「緇」是出家人,「素」是在家人,「賢」是賢善、有智慧,「愚」是愚惡、沒智慧,不論出家人、在家人,不論賢善、愚惡,不論善人,不論惡人,不論男女老少,不論貧富貴賤,如慈愍大師所講的:「不簡貧窮將富貴,不簡下智與高才,不簡多聞持凈戒,不簡破戒罪根深,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礫變成金。」也就是不論何人,只要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是任何人都做得到的啦!都可以平等往生極樂凈土。——凈宗法師6、「報土」,在這裡解釋一下,極樂凈土是報土還是化土?自古以來有不同的說法。簡單地說,報土是高超殊勝的地方,化土是比較粗劣的地方。極樂凈土,是彌陀誓願所成就,果報酬報因地的誓願,因此叫做報土,那是很殊勝微妙莊嚴的。——凈宗法師7、還有兩種名稱,一個叫做「胎宮」,一個叫做「邊地」,《無量壽經》說:「疑惑佛智,生彼邊地,五百歲不見諸佛。」哪些是疑惑佛智的人?善導大師講:雜行雜修的人。雜行雜修就疑惑佛智了。——凈宗法師8、佛智是什麼呢?佛智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他懷疑說:「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能讓我往生嗎?不再修行其他的,怎麼可以往生呢?」有這樣的心,叫疑惑佛智。那麼,信願念佛的人,就平等往生報土。——凈宗法師南無阿彌陀佛、學習完畢,感恩分享!善導大師總是講念佛;易得往生、皆得往生、必得往生、即得往生、往生萬不漏一。敬請蓮友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改變,今生同生極樂成佛。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凈土宗在線閱讀;http://fabao.hongyuansi.com/yuedu/372.html凈宗法師微信「jingzong18"凈宗講堂:http://fabao.hongyuansi.com/v凈土宗弘願寺微信:hongyuansi18、凈土宗虛空念佛堂;https://xukong.hongyuansi.com/index6、南無阿彌陀佛;各位蓮友好感恩能與諸位蓮友共同學習《念佛勝易》系統化法語同時用您的愛心愛心 轉發有緣眾生,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擁抱 隨喜讚歎各位蓮友法布施。玫瑰1、善導大師於《法事贊》所云:人天善惡,皆得往生;到彼無殊,齊同不退。「人天善惡」四個字代表所有的眾生。念佛的話,個個都能往生。到了極樂凈土,沒有差別,所謂品位,是這個世界講的,到了凈土呢,善導大師說「到彼無殊」,共同證得不退轉。——凈宗法師2、又《選擇集》第六章云:凡四十八願皆雖本願,殊以念佛為往生規。雖然四十八願都稱為本願,但是特別以念佛作為往生的核心、規矩、法度。又云:四十八願中,唯以念佛往生願而為本願中王也,是以釋迦慈悲,特以此經止住百歲也。這是解釋《無量壽經》「特留此經之文」。——凈宗法師3、釋迦牟尼佛說:「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特別把這部《無量壽經》留下來,為什麼留《無量壽經》,別的經不留下來呢?法然上人這樣解釋:因為《無量壽經》講四十八大願,以念佛為本願中王,因為念佛的緣故,釋迦牟尼佛慈悲特留,以度萬年之後法滅的眾生,別的教法留下來,也不能度,因為眾生無法修習了。——凈宗法師4、此「稱名本願」之義,存覺上人於《六要鈔》簡潔扼要明快地解釋說:稱佛名號,得往生益,是佛本願。如此信之,是名至心、信樂、欲生。存覺上人明快地解釋說: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可以得到往生的利益,這就是佛的本願,能夠這樣的信受,這個叫做「至心、信樂、欲生」。——凈宗法師5、第十八願說「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有人就在「至心、信樂、欲生」這方面繞彎子,繞不出來,說:「怎麼叫至心?怎麼叫信樂?怎麼叫欲生?」這裡很簡單地解釋說:念名號決定往生凈土,能這樣相信而來念佛的話,就叫「至心、信樂、欲生」——沒有懷疑,願意往生凈土,來念佛。——凈宗法師6、有人問法然上人曰:「上人之念佛,念念皆與佛心相應;因智者既深知本願內容,亦詳明名號功德故也。」上人答曰:「汝所信本願亦然。阿彌陀佛之本願名號者,即使樵夫獵戶之愚痴卑賤、一文不識之類,信稱念必生,而真實欣樂常念佛者,以此為最上根。若以智慧離生死者,法然何必舍聖道門入凈土門乎?聖道門之修行者,極智慧離生死;凈土門之修行者,還愚痴生極樂。」——凈宗法師7、有人問法然上人:「上人的念佛,每一念都跟佛心相應,因為上人您是智者(法然上人當初被稱為智慧第一,他建立凈土宗,各宗各派的人都跑來辯論,三四百人,法然上人一個人去,辯論完之後,所有的人都信服了,結果跟法然上人一道念佛三天三夜,所以法然上人稱為智慧第一),能夠深知教理,也能詳明名號功德,所以上人念佛很殊勝。」上人回答說:「你所信的阿彌陀佛本願也一樣啊,阿彌陀佛的本願,選取名號救度眾生,叫做『本願名號』。——凈宗法師8、六字名號就是本願所成就的,本願就是名號,因地叫本願,果地叫名號,即使是打柴的人、打獵的人,愚痴卑賤,殺生造業,一字不識,他能相信稱念彌陀名號必然往生,而能夠真實欣求極樂,常念名號,這樣的人稱為上根利智。如果說要靠自己的智慧來離生死的話,那我法然何必要從聖道門的修行轉入凈土門?修行聖道的人,他要把智慧開發到頂點,證悟成佛;修行凈土門的人,要把自己當做愚痴的人而往生極樂。」——凈宗法師南無阿彌陀佛、學習完畢,感恩分享!善導大師總是講念佛;易得往生、皆得往生、必得往生、即得往生、往生萬不漏一。敬請蓮友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改變,今生同生極樂成佛。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凈土宗在線閱讀;http://fabao.hongyuansi.com/yuedu/372.html凈宗法師微信「jingzong18"凈宗講堂:http://fabao.hongyuansi.com/v凈土宗弘願寺微信:hongyuansi18、凈土宗虛空念佛堂;https://xukong.hongyuansi.com/index7、南無阿彌陀佛;各位蓮友好感恩能與諸位蓮友共同學習《念佛勝易》系統化法語同時用您的愛心愛心 轉發有緣眾生,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擁抱 隨喜讚歎各位蓮友法布施。玫瑰1、法然上人有這麼一句話:「欲學凈土門之行者,縱然能學一代之教,亦成一文不知之輩,莫現智者之相,唯專念『南無阿彌陀佛』而往生凈土。」認為自己是一文不知道的人而念「南無阿彌陀佛」,不要顯示自己智慧高、學問大。這誰能做到?在佛學院里上了幾天課,或者讀了幾部經,或者學了什麼法,或者打坐有了什麼境界,就了不起了,就不能「還愚痴生極樂」了,那比比法然上人的智慧,比比善導大師的修行,比比曇鸞大師的高德,怎可相比呢?——凈宗法師2、所以,來到凈土門,它的方向跟我們日常思維的方向是有區別的,「還愚痴生極樂」。你的智慧不管用啊,靠你的智慧也不能離生死啊。當然絕不是靠你的愚痴到極樂凈土了,是我們知道自己是愚痴之身,就可以老實念佛了。一個人為什麼不老實念佛呢?就認為自己有智慧、有修行,比人家強,他就不老實念佛,也看不起念佛這個法門。他如果知道自己的一切不能救度自己,只有念佛一條道路,就老實念佛了。——凈宗法師3、法然上人又說:「我法然是黑白不辨之童子,善惡不知之愚人,唯念『南無阿彌陀佛』得生極樂。」黑白善惡都分不清——這是破除我們心中的執著見解,一切是非不在心中掛礙,就只知道一件事:唯信稱念必生而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是真正的大智慧。我們就是知道的太多了,就不知道念佛。——凈宗法師4、法然上人是什麼樣的人物呢,可能各位不知道。法然上人十幾歲就出家,在日本依善導大師思想創建凈土宗,整部《大藏經》,一生讀破五遍(《大藏經》我們有沒有誰讀過一遍的?《大藏經》好幾千卷,所有的佛法經典都在裡邊),三論、天台、華嚴等各宗各派的學者都拜訪遍了,而各宗各派的高僧、學者沒有一個不給他豎大拇指的,「哎呀,你怎麼這麼高的智慧!你來學我們這個法門吧,以你為法門主。」——凈宗法師5、當然法然上人都沒有接受,他一直在思維凡夫出離之道。後來,讀到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他才確定下來凈土門。他的智慧和影響都是第一流的,他創建凈土宗之後,專修念佛的法門迅速普及朝野,上自王公大臣,下到愚夫愚婦,莫不信仰。法然上人雖然廣學聖道的種種法門,最後離開聖道的修行,而進入凈土的法門,所以他才講:如果要靠智慧了脫生死,那我就不要離開聖道修行了。進入凈土門,有再大的智慧,還不是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去往生。——凈宗法師6、所以,有的人就覺得有點吃虧,「哎呀,我這麼大的智慧,跟老太婆一樣念佛?」好像虧了一點,這樣的人,真的沒有智慧。所以,古德講:「千悟萬悟悟不到,就是一句佛名號。」再怎樣開悟,你悟不到這個程度,你不屑念佛,認為吃了虧,那你沒有悟。「悟後不願念佛,管保老兄未悟。」你說你開了智慧,但是不願意念佛,管保你老兄沒有開悟。這些話說得都很實在。——凈宗法師7、凈土門裡邊,不是以學問、智慧、文化、知識來判斷是不是上根,就看你對念佛往生的信心,雖然一字不識,但是聽說念佛必然往生,就願意念佛,這個叫最上根——我們在座的各位,一定有這樣的最上根。我在廣州碰到一位老居士,她不識字,很苦惱,但是一聽說念佛必然往生,非常高興,常行念佛,從晚到早,從早到晚,這就是凈土的最上根。——凈宗法師8、有些人呢,讀過很多經教,心中疑團很重,有種種想法,不是那麼純樸,這樣看,那樣看,反覆思維,反覆辯解,慢慢地,才相信阿彌陀佛本願,和那個不識字的老太婆比,那是下根了。佛法並不在於文字知識的多少。像六祖大師一字不識,聞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開悟了,他是禪宗上上根。凈土門也一樣,一字不識,一說念佛必然往生,馬上就相信,相信就念佛,一輩子不改變,上根!讀了很多書,聽了很多錄音帶,還不能相信,當然就是下根了。——凈宗法師南無阿彌陀佛、學習完畢,感恩分享!善導大師總是講念佛;易得往生、皆得往生、必得往生、即得往生、往生萬不漏一。敬請蓮友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改變,今生同生極樂成佛。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凈土宗在線閱讀;http://fabao.hongyuansi.com/yuedu/372.html凈宗法師微信「jingzong18"凈宗講堂:http://fabao.hongyuansi.com/v凈土宗弘願寺微信:hongyuansi18、凈土宗虛空念佛堂;https://xukong.hongyuansi.com/index8、南無阿彌陀佛;各位蓮友好感恩能與諸位蓮友共同學習《念佛勝易》系統化法語同時用您的愛心愛心 轉發有緣眾生,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擁抱 隨喜讚歎各位蓮友法布施。玫瑰1、明遍僧都問法然上人曰:「雖念佛,心散亂,將如何?」上人答曰:「應知:心雖散亂,稱佛名者,乘佛願力,必得往生!生於欲界散地之人,皆散心也,猶如受生人界,則有目鼻。所謂『舍散心而往生』,無有是理;散心念佛人之往生,方是殊勝之本願。凡夫之心,何能無散亂?亦唯如此,故名易行。」——凈宗法師2、明遍僧都是大法師,是天台宗的學者,他專門來拜訪法然上人,他說:「我雖然念佛,但是心裡散亂,妄念不能克服,怎麼辦?」(我想各位都有這樣的心。)法然上人回答說:「心雖然散亂,但是能夠稱念佛名,靠佛的願力,必然往生。」就像「二河白道喻」,雖然有貪嗔煩惱,貪心火焰也很猛烈,嗔心波浪也很洶湧,就是散亂的心、煩惱的心,但是無礙往生。——凈宗法師3、上人接著說:「生於欲界散地之人(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要想達到色界、無色界,必須有禪定功夫,而欲界稱為散地,散地眾生就是散亂心),都是散亂心,就好像一個人投胎為人,就有眼睛,就有鼻子。如果說『舍掉散心再來念佛往生』,沒有這個道理,因為欲界的眾生都是散亂心,散心念佛人的往生,才體現彌陀的本願,才體現彌陀的慈悲。凡夫的心怎麼能做到沒有散亂呢?也正因為這樣,所以叫做易行道。」——凈宗法師4、那我們都想錯了,舍掉散心去往生,哪有這個道理呢?就好像醫生給病人看病一樣,「回去把你的病治好了,再來看!」沒有這個道理呀,因為生了病,所以才來醫院看病。正是因為我們散亂,所以才要念佛往生,道理就是如此的。如果說舍掉散亂心,成就禪定功夫才能往生,就不是易行道,也不是殊勝本願,也不是凡夫所能堪。——凈宗法師5、當代大德李炳南老居士,他的道德、學問都相當好,修持也很好,他到九十多歲就說:在這個世界,凡夫想達到一心不亂的工夫是假的,說自己達到很短暫的工夫成片(或者說清凈心),都已經是把自己誇大了,不可能的事!這是他一輩子精進修學,到九十幾歲所講的話。我們想想看,以他那樣的根機都做不到,那我們談什麼呢?——凈宗法師6、法然上人說得非常清楚:「散心念佛人之往生,方是殊勝之本願。凡夫之心,何能無散亂?亦唯如此,故名易行。」明遍僧都聽法然上人這麼一講,就很感動,給上人頂禮,就回去一向念佛了。明遍僧都轉身出去之後,法然上人講:明遍僧都所問的問題,是個多餘的問題,這個問題為什麼要問呢?本來就是這樣念佛往生的。——凈宗法師7、彌陀所選擇之本願念佛,殊勝的同時,也很容易能使一切眾生平等往生報土;不論愚痴卑賤、一文不知,人人都能。是故本願念佛,殊勝簡易。不光殊勝,也很容易,我們眾生都能做得到。我們仰靠佛的誓願來念佛往生,就這兩大優點:殊勝、簡易。——凈宗法師8、阿彌陀佛放無量無邊的光明,但是,只照攝念佛的眾生。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之名號,具足光明之義,釋尊於《阿彌陀經》解釋彌陀之名號而言: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故名阿彌陀。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光明,所以叫做「光明名號」。此彌陀光明有何種功能?此光明能自然照護攝取(救度)念佛之人。釋尊於《觀經》之「真身觀」解釋彌陀之光明而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凈宗法師南無阿彌陀佛、學習完畢,感恩分享!善導大師總是講念佛;易得往生、皆得往生、必得往生、即得往生、往生萬不漏一。敬請蓮友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改變,今生同生極樂成佛。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凈土宗在線閱讀;http://fabao.hongyuansi.com/yuedu/372.html凈宗法師微信「jingzong18"凈宗講堂:http://fabao.hongyuansi.com/v凈土宗弘願寺微信:hongyuansi18、凈土宗虛空念佛堂;https://xukong.hongyuansi.com/index9、南無阿彌陀佛;各位蓮友好感恩能與諸位蓮友共同學習《念佛勝易》系統化法語同時用您的愛心愛心 轉發有緣眾生,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擁抱 隨喜讚歎各位蓮友法布施。玫瑰1、彌陀的光明有什麼功能呢?彌陀的光明是成就我們無上菩提正覺之芽,能夠自然地照護、攝取念佛之人,如「二河白道喻」中的「我能護汝」,佛的光明名號能保護我們,救度我們念佛的人。那有什麼依據呢?釋迦牟尼佛在《觀經》里講:「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佛的光明有它的目的、作用和功能,就是對念佛的眾生攝取不舍。「攝」是攝受,「取」是引導,「不舍」是不離開,念佛眾生,白天晚上、今天明天、今年明年,佛光從來沒有一刻離開過你,叫做「攝取不舍」,佛的光明常加保護。——凈宗法師2、善導大師於《往生禮讚》綜合以上二文而闡釋說: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舍,故名阿彌陀。——凈宗法師3、阿彌陀佛為什麼叫做阿彌陀佛呢?「阿彌陀」三個字代表什麼含義呢?善導大師就總結《觀經》和《阿彌陀經》解釋說:這尊佛的光明,能夠遍照十方世界,是無所障礙的;光明遍照的目的是什麼呢?只有一件事,達成一個目的:觀照念佛眾生,對你攝取不舍,所以才叫做阿彌陀佛。我們稱念阿彌陀佛,當然被他攝取不舍了,不然就不能叫阿彌陀佛了。——凈宗法師4、《觀念法門》云: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舍;總不論照攝余雜業行者。專念阿彌陀佛的眾生,阿彌陀佛的光明就不間斷地照護這個人,不離開他;而其他修雜行的人,彌陀的光明不照攝。——凈宗法師5、佛光有身光、有心光,佛的身體所散發出來的光芒叫身光;佛的大願力、大願心叫心光。佛對眾生的憶念和慈愛就像光明一樣,沒有地方不到達,沒有空間不圓滿,我們眼睛雖然看不見——源信上人講:「煩惱障眼雖不能見,大悲無倦常照我身。」我們凡夫眾生被煩惱所障礙,眼睛看不見佛的光明,但是佛的慈光卻沒有倦怠地照耀我們。但是,為往生極樂而雜行雜修的人,彌陀的光明不照攝他。——凈宗法師6、各位思考一下,我們想到凈土去,是彌陀光明照攝我們能往生,還是彌陀光明不照攝我們能往生?彌陀光明不照攝我們,我們怎麼去往生啊?如果想得到彌陀光明的照攝,那是念佛,還是雜行呢?很簡單的道理,「念佛眾生攝取不舍」,沒有講「參禪眾生攝取不舍」,也沒有講修別的法門的人攝取不舍,只有念佛的人才攝取不舍,雜行雜修的人,佛的光明不照攝,佛光不照攝,你忙什麼?——凈宗法師7、忙到後來兩手空空,所以說:雜行雜修的人,百中難得一兩個往生,千中難得三五個,沒有彌陀光明的照攝怎麼能往生?專修念佛的人當然往生了!攝取不舍嘛!道理就在這裡。而其《觀經疏》解釋「遍照」之文斷言:佛光普照,唯攝念佛者。——凈宗法師8、既然佛光普照,何以唯攝念佛,不攝余雜業行者?善導大師以「三緣」解釋之,其中第一「親緣」云:眾生起行,口常稱佛,佛即聞之;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彼此三業不相舍離,故名親緣。——凈宗法師南無阿彌陀佛、學習完畢,感恩分享!善導大師總是講念佛;易得往生、皆得往生、必得往生、即得往生、往生萬不漏一。敬請蓮友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改變,今生同生極樂成佛。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凈土宗在線閱讀;http://fabao.hongyuansi.com/yuedu/372.html凈宗法師微信「jingzong18"凈宗講堂:http://fabao.hongyuansi.com/v凈土宗弘願寺微信:hongyuansi18、凈土宗虛空念佛堂;https://xukong.hongyuansi.com/index10、南無阿彌陀佛;各位蓮友好感恩能與諸位蓮友共同學習《念佛勝易》系統化法語同時用您的愛心愛心 轉發有緣眾生,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擁抱 隨喜讚歎各位蓮友法布施。玫瑰1、我們心中有這樣的疑問:既然佛的光明普照,怎麼只攝念佛的人,其他雜行雜修的人就不攝呢?善導大師用親緣、近緣、增上緣這「三緣」來解釋,其中第一「親緣」是這樣解釋的:我們發起行業(什麼樣的行業?有正行、有雜行,有專修、有雜修),我們經常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佛就聽到了。我們會覺得「我念佛念了這麼多遍,佛知道不知道?不知道的話怎麼往生?」沒有那回事!你當下念佛,佛應聲即知,應聲即來,應聲即現,應聲攝取,「我們念佛,這六字名號又沒有耳朵,怎麼能聽見?」——凈宗法師2、佛就是不可思議,這六字名號就有耳朵,就能聽得到;我們禮拜佛,佛就能看見——我們會說:「這尊佛像,不就是一張紙嘛,它怎麼能看得見?」佛是不可思議的,凡夫的眼睛看的是一張紙的畫像,但佛有無礙智,我們心裡邊憶念佛,佛就知道,我們憶念佛,佛也憶念我們。什麼叫「彼此三業」呢?「三業」即身、口、意,我們的身禮拜佛的尊像,我們的口稱念佛的名號,我們的心憶念佛的慈悲,這叫眾生三業;——凈宗法師3、佛也有三業:眾生禮拜,佛就見到了;眾生口稱,佛就聞到了;眾生心憶,佛就知道了。所以叫「彼此三業不相舍離」,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彼此是不能分開的,心心相印,心心相念,心心相知,所以叫做「親緣」,這樣和阿彌陀佛很相近,所以阿彌陀佛光明常加攝取。——凈宗法師4、如果眾生口不念佛,佛能聽到念佛聲音嗎?你不禮佛,佛能見到嗎?你不憶念佛,佛能知道你憶念他嗎?那樣跟佛就疏遠了,是你自己離開佛的光明,不是佛的光明捨棄你。所以我們專行念佛,就被佛的光明所攝取。——凈宗法師5、故知: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之人,自然與彌陀心心相印。「彼此三業不相舍離」嘛,當然心心相印了,我們念佛,佛知道,佛要救我們,我們也知道,佛的心我們知道,為什麼?他一定要救我;我們的心佛也知道,為什麼?我們一定讓他救。佛讓我去往生,我也願意去往生,佛知道我的心,我知道佛的心,彼此沒有障礙,沒有隔閡,叫「心心相印」。——凈宗法師6、機法一體不離,此之謂「親」。什麼叫「機法一體」,解釋起來有一點繁複,「機」就是指眾生,「法」就是指彌陀,「機法一體」就是說眾生跟阿彌陀佛分不開,常行念佛的人,就跟阿彌陀佛分不開了,彼此三業成為一體了,怎麼能分得開呢?我們就是機,六字名號就是法,我們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就跟法成為一體了,不分開了,那必然往生了。——凈宗法師7、就好像坐船,如果站在岸上,那跟船是分開的,我們一坐上船,就跟船成為一體了,船到達彼岸,我們也到達彼岸。我們念佛,跟阿彌陀佛成為一體,那還能不往生嗎?哪還能墮落地獄去啊?不可能的事情!所謂「國無三惡道」、「不更三惡道」,因為跟阿彌陀佛一體,自然就有這些功能和效果。而往生極樂,現在已定,不等將來臨終。——凈宗法師8、往生極樂,現在已經定下來了,不是等待臨終的時候才定下來。前面也說明過,就像我們坐上了船,肯定可以到彼岸。但是不是說「我肯定可以往生了,所以不用念佛了。」那等於說你上了船,然後自己跳到海里去。是一直要在船上,與船一體。我們常行念佛,一輩子念佛,叫「現在已定」,不待臨終。此理,不論知不知、信不信,乃是自然法爾之事。——凈宗法師南無阿彌陀佛、學習完畢,感恩分享!善導大師總是講念佛;易得往生、皆得往生、必得往生、即得往生、往生萬不漏一。敬請蓮友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改變,今生同生極樂成佛。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凈土宗在線閱讀;http://fabao.hongyuansi.com/yuedu/372.html凈宗法師微信「jingzong18"凈宗講堂:http://fabao.hongyuansi.com/v凈土宗弘願寺微信:hongyuansi18、凈土宗虛空念佛堂;https://xukong.hongyuansi.com/index11、南無阿彌陀佛;各位蓮友好感恩能與諸位蓮友共同學習《念佛勝易》系統化法語同時用您的愛心愛心 轉發有緣眾生,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擁抱 隨喜讚歎各位蓮友法布施。玫瑰1、只要念佛,就被佛的光明攝取,因為佛是這樣說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只要常念「南無阿彌陀佛」,自然進入彌陀的光明,自然往生極樂凈土,這個叫「自然法爾」,就像水必然從高處流到低處,是自然的,不加勉強的。念佛的人,必然從娑婆流到極樂。——凈宗法師2、又,何以彌陀光明普照,唯攝念佛,不攝其他雜業行者?乃因余行非本願行,故不照攝之;念佛是本願行,故照攝之。因為修別的行法,不是阿彌陀佛本願,不符合阿彌陀佛的本心,所以不照攝。專修念佛,是順佛本願,符合佛的本心,所以照攝。亦即念佛是彌陀本願之所要求與命令,是彌陀救度之召喚與約束。——凈宗法師3、念佛是阿彌陀佛本願所要求的,也是佛給我們的命令(這個命令不是強權式的,是慈悲的),也是佛救度我們的召喚,也是佛對我們的約束。如果你不念佛,就違抗了佛的命令;如果你不念佛,就無視了佛的召喚。佛說「你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正念」當然是念「南無阿彌陀佛」,佛當然是用六字名號來護我們,可是你不念佛,就沒有聞到佛的召喚;沒有聞到佛的召喚,就沒有進入佛的約束,自然就不能到達凈土去。故曰「乃至十念」。——凈宗法師4、「乃至十念」就有這幾方面含義,是佛的要求、命令、召喚、約束。更因彌陀名號之本身即是彌陀之光明,故曰「光明名號」。「南無阿彌陀佛」是無量光的名號,當下就是光明,所以叫做「光明名號」,稱念這句名號,當然就被光明照耀了,被佛攝取了。這是自然的道理。——凈宗法師5、總之,慧凈法師從三個方面來說明:一、親緣,身禮佛,佛即見之、口稱佛名,佛即聞之、憶念佛,佛即知之,彼此三業不相舍離,所以常加照攝;二、念佛是本願之行,雜行非佛本願,所以念佛則佛光照攝,雜行則不照攝;三、名號本身就是阿彌陀佛的光明,所以念佛則佛光照攝,其他的行業,不是彌陀的光明,當然不蒙彌陀光明照耀,道理很簡單。——凈宗法師6、亦是彌陀之生命,故曰「名即是體」。「名即是體」是曇鸞大師所講的。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的生命。這句話應該怎麼理解呢?通常,我們會想:「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一尊佛……」這樣就很陌生、很遙遠。阿彌陀佛是無量光、無量壽。無量光就是智慧,無量壽就是證悟的涅槃境界,阿彌陀佛的無量光、無量壽濃縮在六字名號裡邊,交給我們眾生,讓我們往生,所以,六字名號就是佛的生命。——凈宗法師7、阿彌陀佛的生命是仰賴我們眾生的往生才能成就的,所謂「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如果沒有六字名號,就沒有我們的往生;沒有我們的往生,那阿彌陀佛的正覺怎麼可能成就呢?沒有六字名號,就沒有阿彌陀佛的存在,阿彌陀佛就沒有生命了。如果我們不能了解六字名號的真實意義的話,我們心中的阿彌陀佛就不是一尊活的佛,就是一尊遙遠的、陌生的、死板的佛。我們在這裡苦苦哀求,好像佛還沒有一點感動。——凈宗法師8、如果我們知道六字名號是佛的生命、是佛的召喚、是佛的約束、是佛的慈悲、是佛的本願,那我們所念的佛就是活的佛。阿彌陀佛活在什麼地方?阿彌陀佛住在哪裡?「佛住何處?佛住六字名號中」,阿彌陀佛就住在「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裡面,我們念佛,也住六個字裡面,六個字一展開來,就是極樂世界,就這樣的不可思議。——凈宗法師南無阿彌陀佛、學習完畢,感恩分享!善導大師總是講念佛;易得往生、皆得往生、必得往生、即得往生、往生萬不漏一。敬請蓮友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改變,今生同生極樂成佛。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凈土宗在線閱讀;http://fabao.hongyuansi.com/yuedu/372.html凈宗法師微信「jingzong18"凈宗講堂:http://fabao.hongyuansi.com/v凈土宗弘願寺微信:hongyuansi18、凈土宗虛空念佛堂;https://xukong.hongyuansi.com/index12、南無阿彌陀佛;各位蓮友好感恩能與諸位蓮友共同學習《念佛勝易》系統化法語同時用您的愛心愛心 轉發有緣眾生,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擁抱 隨喜讚歎各位蓮友法布施。玫瑰1、如果我們想見佛,很容易,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就跟佛接觸了,「南無阿彌陀佛」是佛的聲音。佛的形象我們見不到,「虛無之身,無極之體」,法身怎麼見呢?說「報身莊嚴」,我們也不能觀想,同樣見不到。佛就很慈悲,知道我們眾生見不到,怎麼辦呢?用聲音來和我們接觸。我們聽到佛的聲音,等於見到佛了。「南無阿彌陀佛」就是佛的聲音啊!——凈宗法師2、就像一個小孩子,從小離家流浪,結果兩個眼睛也瞎掉了,爸爸找他,來到他面前,他見不到爸爸了,爸爸就喊他的名字,「小寶啊!」(「南無阿彌陀佛啊」)孩子聽到了爸爸的聲音,就知道:這是我的父親,他心裏面就有安慰感,「哦,我可以回家了!」阿彌陀佛當然我們觀想不來呀,阿彌陀佛就用他的聲音來呼喚我們,「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念出來的每一聲,都是佛的呼喚,這就是佛的聲音哪!——凈宗法師3、佛的聲音都聽到了,怎麼跟佛還隔得遠呢?所以《觀經》說:「阿彌陀佛去此不遠。」就在你的旁邊,你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就是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就能救你。如果你念「南無阿彌陀佛」,僅僅認為是聲音、它不能救你的話,那你念得再多,怎麼能往生呢?你所念的這六個字,就能救你,你才能夠往生。有聲音,必定有實體,「名即是體」,名號就是佛的本體。——凈宗法師4、佛是這樣,但我們眾生不是這樣,比如說你叫張某某,你的名字寫在牆上,你的人還站在大廳裡邊。佛就不一樣,佛的名字在牆上,佛的德能也就在那牆上,名就是體。大家千萬不能小看這幾個字。我給大家講一個感應故事,來證明「名即是體」。湖北潛江有一位韓居士,很信仰南無阿彌陀佛,經常跟人家講念佛的道理。有一位年輕人,叫凡蓮藝,她丈夫晚上一躺下睡覺,就見一道白光從窗戶飄進來,落到身上,呼吸困難,動彈不得,內心很惶恐,夫妻兩個束手無策,請教韓居士。——凈宗法師5、韓居士根據《凈宗講義》所講念佛人身上有佛光,以及鬼神見佛光是一敬、二怕、三退讓的道理(第一,尊敬念佛的人,不會來欺負;第二,怕佛的光明,不敢來欺負;第三,退讓到旁邊),韓居士跟她講:「沒有問題,小事一樁,很好解決。」就給了她四張卡片,上面寫著「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叫她將卡片分別放在床的四個角上,然後夫妻倆在床上念佛。凡蓮藝按照韓居士所說行事,果然當天晚上白光就不來了,高興得不得了。佛的名號在這個地方,佛就在這個地方,就能放出光明。——凈宗法師6、所以,在南方很多發生過車禍的地方,人們往往在那裡立一塊刻有「南無阿彌陀佛」的石碑,為了醒目,刷上紅漆,這塊石碑就能度亡靈,這裡就會變得安全。——凈宗法師7、名號所在的地方,就是佛所在的地方,「名即是體」,這叫佛不可思議,「分身無數億」、「遍十方剎」、「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我們眾生就依名號而得度,依別的我們得度不了,說「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我們觀想不來,念佛總可以吧!所以,佛就現名號之身來度我們,讓我們稱念,讓我們往生。所以,我們念佛是太自在了,「念佛」,念的就是佛,誰敢說念的不是佛啊?——凈宗法師8、但是,我們往往覺得:「我念的是佛的名字,還有另外的佛來救我。」不是那回事。念的六字名號,本身就是佛的功德;臨終接引我們的佛,還是六字名號所顯現出來的佛,不是六字名號之外的佛。名號之外沒有佛,佛之外沒有名號,二者是一體的,這個叫「名即是體」,這是佛的境界。若論佛體,唯是功德,以功德為體,六字名號就是佛一切功德總聚。——凈宗法師南無阿彌陀佛、學習完畢,感恩分享!善導大師總是講念佛;易得往生、皆得往生、必得往生、即得往生、往生萬不漏一。敬請蓮友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改變,今生同生極樂成佛。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凈土宗在線閱讀;http://fabao.hongyuansi.com/yuedu/372.html凈宗法師微信「jingzong18"凈宗講堂:http://fabao.hongyuansi.com/v凈土宗弘願寺微信:hongyuansi18、凈土宗虛空念佛堂;https://xukong.hongyuansi.com/index13、南無阿彌陀佛;各位蓮友好感恩能與諸位蓮友共同學習《念佛勝易》系統化法語同時用您的愛心愛心 轉發有緣眾生,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擁抱 隨喜讚歎各位蓮友法布施。玫瑰1、唯覓念佛往生人;因此,善導大師於《往生禮讚》以偈贊云: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阿彌陀佛功德巍巍,像一座晃耀的金山一樣,只有念佛的人,才蒙受阿彌陀佛的光明照攝,當知念佛是符合彌陀的本願,本願最為強大,是強緣。善導大師講的話是很乾脆、決斷的,讓我們聽到以後,感覺道路很明確,一點不含糊,而且內心很安慰,很安全,很安樂。聽別的人講,就沒有這個效果,搞得很複雜,一頭霧水,不知道怎麼往生。善導大師講得很簡單:「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凈宗法師2、又說:「唯攝念佛,不照余雜業行者。」說得很明朗。又於《般舟贊》云:相好彌多八萬四,一一光明照十方。不為余緣光普照,唯覓念佛往生人。這都是大實話,好懂!阿彌陀佛八萬四千相好,其光明普照十方,不是為了別的目的放出光明,為了什麼呢?只是尋找念佛的人,讓我們往生。佛的光明就是佛的眼睛,就是佛的智慧,我們口中念佛,佛怎麼不知道?馬上就攝取不舍了。——凈宗法師3、那有人講了:「念佛就攝取不舍了,我就念一聲,不再念了。」不念了,就失去資格了,為什麼?「念佛眾生攝取不舍」,如果你不再念佛了,就放棄了「念佛眾生」的資格,享受不到「攝取不舍」的利益。你念佛,才是念佛眾生。當然,並不是說從早到晚一秒都不停才叫念佛眾生,就是我們心裡邊以念佛為主,事情來了,就解決事情;忙完了,就來念佛,念佛是主要的,這就是念佛眾生。——凈宗法師4、比如說學生可以在寒暑假享受半票待遇——作為學生,並不是說一天二十四小時在課堂讀書才叫學生,他是以讀書為主,還要照常吃飯、娛樂、睡覺。我們念佛眾生,念佛往生是我們的根本目的和心愿,至於世間的事情,照顧家庭、教育兒女、服務社會等等,自然而作,不違背念佛的道理,仍然是念佛眾生。如果說「我五個月、八個月、一年、十年我不念佛了」,那就沒有資格叫念佛眾生了。——凈宗法師5、就像學生一樣,他退學了,一年兩年不上學了,那就不叫學生了,再去買票,買不到半票了,沒有學生資格了。那如果是你得病了,休學一個月,甚至半年,那還是學生,因為是特殊情況,不是你自己放棄。如果我們有煩惱,或有事情障礙,不能從早到晚一直念佛,仍然是念佛眾生。我們心裡念佛,佛知道;是不是專門念佛的眾生,佛知道,不用欺騙,人騙得了,佛騙不了。——凈宗法師6、「唯覓念佛往生人」,「覓」是尋找,善導大師把彌陀解釋得很人格化,讓我們一聽很生動,「阿彌陀佛在找我們念佛的人」,就好像海洋救護隊搜索海難倖存者一樣,阿彌陀佛用他的心光普遍照耀十方世界,搜索念佛的眾生,我們一念「南無阿彌陀佛」,當下就找到了,佛找到我們,還會讓我們跑掉嗎?攝取不舍了。就怕我們背棄佛的誓願。——凈宗法師7、若論光明,一切諸佛皆有,然而,以彌陀光明為最尊第一,非諸佛光明可及。之所以最尊第一,釋尊以十二光佛之德說明之。所有的佛都有光明,然而,阿彌陀佛的光明,別的佛的光明不能比,為什麼?因為別的佛的光明不能攝取凡夫到凈土去,阿彌陀佛的光明有這個功能。《無量壽經》有無礙光佛、無邊光佛、無對光佛、炎王光佛、清凈光佛、歡喜光佛等十二種德號,可見阿彌陀佛的光明是多麼不可思議。——凈宗法師8、而於此之前,便預先概要地嘆譽而言: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若論光明,諸佛都有,但若論效果,諸佛的光明比不上阿彌陀佛的光明,因為只有彌陀的光明有攝取凡夫眾生的功能。那當然了,我們是專念彌陀呢?還是再念別的名號呢?懂道理的人,自然專念彌陀啦!又,釋尊為了顯明彌陀威神功德之獨一無二、至高無上,而於《大阿彌陀經》極口崇仰讚歎曰: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極尊也。——凈宗法師南無阿彌陀佛、學習完畢,感恩分享!善導大師總是講念佛;易得往生、皆得往生、必得往生、即得往生、往生萬不漏一。敬請蓮友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改變,今生同生極樂成佛。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凈土宗在線閱讀;http://fabao.hongyuansi.com/yuedu/372.html凈宗法師微信「jingzong18"凈宗講堂:http://fabao.hongyuansi.com/v凈土宗弘願寺微信:hongyuansi18、凈土宗虛空念佛堂;https://xukong.hongyuansi.com/index14、南無阿彌陀佛;各位蓮友好感恩能與諸位蓮友共同學習《念佛勝易》系統化法語同時用您的愛心愛心 轉發有緣眾生,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擁抱 隨喜讚歎各位蓮友法布施。玫瑰1、阿彌陀佛是獨一無二、至高無上的。《大阿彌陀經》是《無量壽經》的另外一個譯本,在《大阿彌陀經》中,世尊怎樣讚歎呢?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光中極尊。阿彌陀佛是「諸佛之王」、「光中之極」、「光中之尊」, 不只釋尊極口贊仰,十方諸佛也異口同聲以「不可思議」讚歎之,《無量壽經》言:十方恆沙諸佛如來,皆共讚歎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連十方諸佛都要這樣稱讚了,都這樣敬佩無加了,那我們凡夫念這句名號,其利益是可想而知的。——凈宗法師2、《無量壽經》第十七「諸佛稱名」願,十方諸佛為我們做了示範,諸佛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教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所以,念佛法門是直接由十方諸佛讚歎阿彌陀佛名號,而讓我們也來這樣稱念彌陀名號。——凈宗法師3、「一向專稱」既是彌陀本願獨一無二、至高無上之行,已與彌陀機法一體,常蒙彌陀光明環照圍繞,不相舍離,可說與佛同在,與佛同行,故亦蒙「一切諸佛之所護念」(《阿彌陀經》)。彌陀本願里只講了念「南無阿彌陀佛」,所以叫「獨一無二」;阿彌陀佛名號含攝一切功德,所以叫「至高無上」。——凈宗法師4、念佛,跟阿彌陀佛成為一體,為什麼?我們念佛,佛的光明就攝取我們,這就成為一體了,「攝取」就是抓住不放,就像我用手抓住這隻杯,它就掉不下去,「攝取不舍」,這隻杯就和我的手成為一體。——凈宗法師5、關於「攝取不舍」,有一個典故。有一位鄉下的老太婆,她不懂得「攝取不舍」的含義,就向佛禮拜,請求阿彌陀佛加被她懂得什麼叫「攝取不舍」,她拜了七天佛,第七天晚上,她就做了一個夢,夢見阿彌陀佛,很高大,伸一隻手下來,抓住她細細的胳膊。她從來沒看見過這麼高大的佛,內心有一點害怕,想掙脫。阿彌陀佛緊緊抓住她的手不放,而且開口講了話:「這就是攝取不舍。」她恍然大悟,感動得痛哭流涕,說:「攝取不舍原來就是這樣的慈悲,抓住想逃跑的人,不讓他跑掉。」——凈宗法師6、我們念佛的時候,往往有點疑惑心,「到底能不能往生啊?」這沒有障礙!疑惑心一起,就好像有點想逃跑的意思。但是,彌陀以不舍的慈悲抓住我們,白天、晚上用光明攝護我們,不相舍離。所以,念佛的人跟阿彌陀佛同在,跟阿彌陀佛同行,我們無論走到哪裡,都沒有害怕,沒有恐懼。念佛,頭頂上有四十里的光明,佛的光明在我們周圍環繞,雖然肉眼不能見,卻真實地存在,所以「與佛同在,與佛同行」。——凈宗法師7、有兩句偈子很好:「朝夕同起卧,出入共相隨。」我們起床了,阿彌陀佛也起床了,陪我們一道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跟佛一體了嘛;我們晚上睡覺,阿彌陀佛陪伴我們,在旁邊守護;我們出去辦事,阿彌陀佛跟在旁邊保佑我們;坐車的時候,「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念佛,一路平安,沒有任何問題;——凈宗法師8、我們回來了,阿彌陀佛也跟在旁邊,如影隨形,也回來了,所以,我們沒有孤單。我們念佛眾生雖然是凡夫,但是和阿彌陀佛成為一體,十方諸佛讚歎阿彌陀佛,自然也就護念我們了,所以蒙受「一切諸佛之所護念」,這是《阿彌陀經》的經文。護念誰呢?護念念佛的人,為什麼護念我們呢?因為我們與彌陀一體,必定成佛。故善導大師於《往生禮讚》云:若稱佛往生者,常為六方恆河沙等諸佛之所護念。——凈宗法師南無阿彌陀佛、學習完畢,感恩分享!善導大師總是講念佛;易得往生、皆得往生、必得往生、即得往生、往生萬不漏一。敬請蓮友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改變,今生同生極樂成佛。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凈土宗在線閱讀;http://fabao.hongyuansi.com/yuedu/372.html凈宗法師微信「jingzong18"凈宗講堂:http://fabao.hongyuansi.com/v凈土宗弘願寺微信:hongyuansi18、凈土宗虛空念佛堂;https://xukong.hongyuansi.com/index15、南無阿彌陀佛;各位蓮友好感恩能與諸位蓮友共同學習《念佛勝易》系統化法語同時用您的愛心愛心 轉發有緣眾生,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擁抱 隨喜讚歎各位蓮友法布施。玫瑰1、如果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願往生凈土的人,日日夜夜被六方恆河沙等諸佛護持(不是一佛二佛三佛四佛五佛,也不是一方佛,是六方恆河沙等諸佛),你出門多麼浩浩蕩蕩啊!很多佛來護持你,周圍環繞你。恆河是印度的一條大河,兩岸四十里寬都是沙,沙子很細,一把沙子就數不清了,恆河多少沙?沒法數。有六方恆河沙那麼多的佛護念念佛眾生,你要不往生,豈不是這六方恆河沙等諸佛一點力量也沒有了?——凈宗法師2、我們要出門的話,四個人的轎子就抬出去了,八個人的大轎抬得更穩當,六方恆河沙諸佛把你抬到凈土去,太輕鬆啦!有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受其頂,十方諸佛的光明周匝環繞,怎麼不到凈土呢?又於《觀念法門》云: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此人常得六方恆河沙等佛共來護念,故名《護念經》。——凈宗法師3、「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這一心專念就是解釋《阿彌陀經》中的一心不亂。善導大師解釋「一心不亂」很簡單,不是怎樣的禪定工夫,而是「一心專念」,一心一意念佛,一心一意靠倒阿彌陀佛,願意往生凈土,這是我們凡夫能夠做到的,如果你做不到,那是你不願意做,三心二意。——凈宗法師4、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中設問:「舍利弗,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善導大師解釋說:念佛的人,常得六方恆河沙等諸佛護念,所以,《阿彌陀經》又叫做《護念經》。讀了《阿彌陀經》,如果感受不到十方諸佛的護念,那你沒讀懂。六方恆河沙等諸佛護念,越讀越歡喜,「東方亦有阿閦鞞佛、須彌相佛……」讀完不過癮,又來了「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越讀越過癮,讀得很高興。《阿彌陀經》確實是這樣,什麼叫經典的加持力?讀完覺得信心百倍、往生有分,就是加持力,如果讀完了覺得往生無分,那是經典沒讀懂。——凈宗法師5、《護念經》意者,亦不令諸惡鬼神得便,亦無橫病、橫死、橫有厄難,一切災障,自然消散,除不至心。《護念經》的意思是什麼呢?阿彌陀佛護念我們,不讓惡鬼惡神得其方便,也不會橫遭病患,一切災障自然消散。我們只要念佛願往生,不祈不求,自然消災免難(就像太陽出來了,陽光自然就能把霧驅散,自然就能晒乾東西),不用另外祈求,這也是「一向專稱」的意思。——凈宗法師6、我們過去與無量眾生結下了無量的恩恩怨怨,怨的多恩的少。結了這些冤讎,惡鬼惡神就來惱亂你。念佛,佛護念,就讓這些惡緣遠離你,它們想干擾,都干擾不了。當然,除了你不至心。不至心是什麼意思呢?邊念佛邊想:「大概不行吧!是不是該去搞搞別的?」雜行雜修叫不至心。所以,善導大師說:「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雜行雜修的人對佛沒有真實心,一千個裡邊沒有一個往生。——凈宗法師7、念佛之人,釋尊亦於《觀經》歡喜讚歎而言: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我們念佛的人,釋迦牟尼佛都很喜歡,讚歎說:當知念佛的人是人中芬陀利花,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是他的好友,他將來必定往生極樂凈土,必定成佛。——凈宗法師8、「芬陀利華」即是千葉白蓮,世間罕有,其尊貴遠超眾花之上。以「芬陀利華」譬喻念佛人之罕有尊貴,遠超眾人之上,顯示念佛人是真佛弟子。——凈宗法師南無阿彌陀佛、學習完畢,感恩分享!善導大師總是講念佛;易得往生、皆得往生、必得往生、即得往生、往生萬不漏一。敬請蓮友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改變,今生同生極樂成佛。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凈土宗在線閱讀;http://fabao.hongyuansi.com/yuedu/372.html凈宗法師微信「jingzong18"凈宗講堂:http://fabao.hongyuansi.com/v凈土宗弘願寺微信:hongyuansi18、凈土宗虛空念佛堂;https://xukong.hongyuansi.com/index16、南無阿彌陀佛;各位蓮友好感恩能與諸位蓮友共同學習《念佛勝易》系統化法語同時用您的愛心愛心 轉發有緣眾生,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擁抱 隨喜讚歎各位蓮友法布施。玫瑰1、芬陀利花是千葉白蓮,世間罕有,其尊貴遠超眾花之上,尊貴無比的大白蓮花,當然比別的花超勝。以芬陀利花來比喻我們念佛人稀罕、難得、尊貴。當然,不是我們人尊貴,是法尊貴,名號尊貴,使得我們念名號的人也尊貴。所以,經典里講:「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為,香光莊嚴。」你身上沒有香氣,但是你點著香,身上就熏染了香氣。我們不尊貴,但是念佛,佛尊貴,我們跟著就尊貴了,所以讚歎為「芬陀利華」。——凈宗法師2、不要覺得我們念佛人低人一等,相反,超過眾人之上;但也不是說我們自己可以傲慢,「你看,我超過你之上……」其實是佛法尊貴。觀音、勢至是佛的真弟子,我們和觀音、勢至是「勝友」,當然也是真佛弟子了,如果你不是專修念佛,那不是真佛弟子,這個「佛」當然是指阿彌陀佛。身雖在人間,已超六道外;雖未生極樂,已是凈土人。大家聽到這裡,臉上都有笑容了,很歡喜了。我們的身體雖然還在娑婆的人間,但是身份已經不是六道眾生了。——凈宗法師3、佛已明確跟我們講了:觀音、勢至是我們的勝友,觀音、勢至還是六道之內的嗎?所以「身雖在人間,已超六道外」;雖然還沒有生到極樂凈土去,你已經是極樂凈土的人了。所謂「當坐道場,生諸佛家」,就好像辦移民戶口一樣,身體還在這個地方,戶口已經辦到另一個地方去了。我們人還在娑婆世界,阿彌陀佛已經在極樂世界給我們掛了號了,閻羅王那裡就消了戶口了,「閻王消名,極樂挂號」,念佛就是這樣;你要是不念佛呢,「閻王報到,極樂無號」。——凈宗法師4、故法照大師於《五會法事贊》云: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蓮生。但使一生常不退,此華還到此間迎。此娑婆世界有一個人念佛的名號,極樂世界馬上就生出一朵燦爛的蓮花(所以把我們念佛人譽為大芬陀利花,那不光是個形容詞,你念佛,極樂世界就生出一朵蓮花,就是你的,上面還寫著你的名字),但能一輩子念佛,靠倒這尊佛,決定往生!——凈宗法師5、我們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就把這朵蓮花拿來,我們坐著這朵蓮花去往生。各位在極樂世界有沒有蓮花?念佛就有,趕緊念「南無阿彌陀佛」,天天念,經常念,蓮花越開越大,越開越光亮,潤澤鮮艷。同時,觀音、勢至自然為其勝友,亦如兄弟。你只要念佛,觀世音、大勢至菩薩和你是殊勝的好友,像兄弟一樣,這是很自然的,不需要去高攀。——凈宗法師6、什麼叫「勝友」?兩個人談話,可以促膝談心,你的膝蓋碰著我的膝蓋。我們念佛,就跟觀音、勢至平等,你們敢不敢相信?是不是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佛心平等,沒有說把你拋除在外,只要回頭念佛,通通往生。且不請自來,二六時中,如影相隨,常相擁護,毫不嫌棄,永不舍離。這也是善導大師解釋的,說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不請自來。《無量壽經》說:「為諸眾生,作不請之友,荷負群生,為之重擔。」——凈宗法師7、什麼叫「不請之友」呢?你沒有請求他,他主動來幫助你。觀世音、大勢至菩薩就是我們的「不請之友」,不要懷疑「我光念阿彌陀佛,觀音、勢至來不來?」你專念阿彌陀佛,觀音、勢至不請自來,為什麼?你是他們的兄弟嘛,是阿彌陀佛的獨子嘛,當然不請自來了。「二六時中」即二十四小時,白天六個時辰,晚上六個時辰。「如影隨形,常相擁護」,觀音、勢至就像影子一樣,跟在你的後面,擁護你,保護你,毫不嫌棄,永不舍離,不會說:「哎呀,你這麼低級,你這個造罪的凡夫,跟你在一起,不要把我的身份貶低了。」那就是凡夫的心了。——凈宗法師8、你只要念佛,他們高興得不得了,跟在你後面保護你,給你打掃衛生,給你做僕人,為你服務,真的是這樣啊!《無量壽經》不是說「荷負群生,為之重擔」嘛!他給你挑擔子,那不是僕人是什麼?我們有無量劫的生死重擔,這生死重擔,我們有力量挑起來嗎?我們挑不起來,阿彌陀佛來給我們挑,他不但把擔子挑起來,還把我們的人背在肩膀上,這個叫「荷負群生」啊。佛是這樣的慈悲,還會讓我們下地獄啊?所以,我們往生凈土是「腳踏蓮花」,蓮花就是佛的正覺、阿彌陀佛本身哪!我們是站在阿彌陀佛肩膀上去往生的!——凈宗法師南無阿彌陀佛、學習完畢,感恩分享!善導大師總是講念佛;易得往生、皆得往生、必得往生、即得往生、往生萬不漏一。敬請蓮友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改變,今生同生極樂成佛。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凈土宗在線閱讀;http://fabao.hongyuansi.com/yuedu/372.html凈宗法師微信「jingzong18"凈宗講堂:http://fabao.hongyuansi.com/v凈土宗弘願寺微信:hongyuansi18、凈土宗虛空念佛堂;https://xukong.hongyuansi.com/index17、南無阿彌陀佛;各位蓮友好感恩能與諸位蓮友共同學習《念佛勝易》系統化法語同時用您的愛心愛心 轉發有緣眾生,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擁抱 隨喜讚歎各位蓮友法布施。玫瑰1、我們有業債,我們有罪障,誰為我們消?佛來為我們消,佛來為我們償還。你有殺生的罪,殺生要償命,靠你自己,要輪迴過來補償它的命,佛說:「你走,我來幫你償命!」佛幫你償命,它就被度了。如果我們償命,彼此相生相殺,這次你殺我,下次我殺你,永遠輪迴。佛說:「你到凈土去,我來給你償命。」——凈宗法師2、佛為我們消業障,如果沒有無上的功德,沒有為眾生「流血如四大海」、「捨身骨如須彌山」,怎麼能把我們救到凈土去呀?靠我們自己怎麼行?說靠哪個師父、靠哪個大和尚,那也不行,凡夫沒有功德也沒有能力替我們償還業債。我們不知殺生多少,也不知偷盜多少,佛都要為我們償還。他用什麼償還?六字名號就夠了,全部的功德通通在裡面。所以說「毫不嫌棄,永不舍離」,不要說「哎呀,我大概沒分吧,佛可能不要我吧,因為我這樣卑賤」,不可以作這樣退墮的想法,要回心念佛。——凈宗法師3、但念彌陀,頓超輪迴,釋尊譽為白蓮,二聖自然影護。只要專念名號,當下超越輪迴,不是等到臨死的時候才超越,「身雖在娑婆,已超六道外」,對此,歷代祖師都是這樣講的。我們的身份已經定下來了,決定往生了。釋迦牟尼佛用大白蓮花來形容念佛人,觀音、勢至二聖自然像影子一樣保護我們。——凈宗法師4、故善導大師於《觀經疏》解釋「流通分」之文,以「五種嘉譽」讚歎念佛人,並說明「二聖影護」,其文云: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希有人,人中最勝人。專念彌陀名者,即觀音、勢至,常隨影護,亦如親友知識也。「五種嘉譽」就是五種美好的稱譽,這也是凈土門經常用的詞,聽別人講,聽不到這個名詞,因為他沒有讀《觀經疏》,我們學善導大師思想,越學越歡喜。哪五種嘉譽呢?念佛人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勝人。——凈宗法師5、又,大師於《觀念法門》顯明念佛能消災延壽,其文云:稱念阿彌陀佛,願生凈土者,現生即得延年轉壽,不遭九橫之難。阿彌陀佛是無量壽,稱他的名號,自然延年轉壽。有人說:「我要到凈土去,就念阿彌陀佛;要增長壽命,就念消災延壽藥師佛;要保平安,就念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要消業障,就念地藏菩薩滅定業真言;要開智慧,就念文殊菩薩……」這個,典型的雜行雜修。我們凈土門的行者,管你幹什麼,通通念佛,只要念佛,自然都有這些效果,自然延年轉壽,自然不遭橫難。——凈宗法師6、如《觀經》言: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念佛能得五種利益,其中第一叫滅罪增上緣,《觀經》說:「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這一句出現在《觀經》的「下品上生」,下品上生是什麼樣的人呢?是十惡的眾生,他念一句佛號,能滅五十億劫生死重罪,他看見阿彌陀佛應聲即現。小孫子一喊「奶奶」,奶奶應聲過來,奶奶還要慢慢走過來,還要時間,佛沒那回事,應聲即現,當下就出現在面前,贊言:「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善男子啊!因為你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罪都消掉了,我來迎你到凈土去。」念佛即滅罪,滅罪即往生。——凈宗法師7、在此,善導大師作了精闢的解釋:首先,他是一個十惡的罪人,但是因為他念了一句佛號,就讚歎為善男子,你看看,是讚歎什麼?讚歎念佛啊!然後不提聞經之事,單說稱名之事,本來這個人有兩種善行:一是聞大乘經典十二部首題名字,一是稱名念佛。可是,阿彌陀佛來的時候,只講「以汝稱佛名故」,善導大師設問,為什麼這樣呢?——凈宗法師8、大師自問自答,因為「往生義疾,不同雜散之業」,往生是很緊要急迫的事情,他造作十惡罪,就要墮落了,要快速把他救起來,如果誦經、拜懺,都來不及了,這句名號,才是無上功德大寶,當下能把他救起來,佛專門提出「稱佛名故」,是強調要專念佛的名號。——凈宗法師南無阿彌陀佛、學習完畢,感恩分享!善導大師總是講念佛;易得往生、皆得往生、必得往生、即得往生、往生萬不漏一。敬請蓮友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改變,今生同生極樂成佛。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凈土宗在線閱讀;http://fabao.hongyuansi.com/yuedu/372.html凈宗法師微信「jingzong18"凈宗講堂:http://fabao.hongyuansi.com/v凈土宗弘願寺微信:hongyuansi18、凈土宗虛空念佛堂;https://xukong.hongyuansi.com/index18、南無阿彌陀佛;各位蓮友好感恩能與諸位蓮友共同學習《念佛勝易》系統化法語同時用您的愛心愛心 轉發有緣眾生,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擁抱 隨喜讚歎各位蓮友法布施。玫瑰1、為什麼讀經只滅千劫罪、而念佛能滅這麼多罪呢?善導大師又解釋說:這個人心思浮散,何況到臨終的時候更加四大分離!雖讀大乘經典,法不入心。其實,我們現在活得好好的,也一樣,也法不入心,很多經典的境界,根本不是我們的境界。法不入心,滅罪就輕了。——凈宗法師2、但是,這句名號就不一樣,這句名號具足無上功德,只要稱念,自然滅罪,而且很簡單,任何時候都能念,也不需要你理解、思維。如果讀經,經義不理解、不思維、不依經修證,那就得不到利益。可是這句名號,不用理解,不用思維,你只會稱念,一心來念佛,自然消滅五十億劫生死重罪。經典里講「滅五十億劫生死重罪」、「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到底稱念佛號滅多少罪呢?根據《觀經》這裡所講「諸罪消滅」,可知一切的罪通通消掉了。——凈宗法師3、經中講「五十億」、「八十億」,是個數量,好像沒有全部消掉,那是說明這個人罪業的多少。就像描述房間的大小,這個房間五丈見方,另一個房間八丈見方。這間五丈見方的房間,如果窗戶打開,太陽光照進來,就滅掉五丈見方的黑暗;八丈見方的房間,光線照進來就滅掉八丈見方的黑暗,對不對?意思是說這句佛號,你有多少罪業,就滅掉多少罪業,所以說「彼佛光明無量」啊!如果只能滅一部分罪,豈不是說光明有量了?「光明」就是功德,罪障就是黑暗,功德能滅罪,既然是無量光,又是無上功德,自然可以滅無量罪。——凈宗法師4、有人會講了:「諸罪消滅的話,我怎麼還有煩惱呢?我現在還沒有清凈啊?」這確實是個問題。《無量壽經》說:「拔諸生死勤苦根本。」什麼意思呢?就像一棵樹,枝葉繁茂,如果拔去它的根,暫時看上去,它的葉子還是綠的,好像還生機勃勃,但是根本已斷,它就活不過來了。阿彌陀佛滅我們的罪也是這樣子的,從根本的地方把罪業截斷,「截斷生死根本」。——凈宗法師5、我們在這個世間,還有十年、二十年,就像這棵樹慢慢萎縮,暫時看上去還有煩惱,甚至有時候煩惱還挺強,就像大樹雖然伐倒了,一下雨,它好像又活了一點。我們有時候感覺煩惱強盛一點,但是,只要你真正念佛,根本已被拔掉了,不起作用了,煩惱沒有障礙了,這就叫「無礙光」。當然,我們活在世間,都還是罪業的,可是罪業沒有障礙,從這個意義講,叫「諸罪消滅」,那我們自然常稱彌陀名號。——凈宗法師6、有人講:「凈土宗不是帶業往生嗎?」如果依善導大師,從來沒講過帶業往生,他只講消業往生,經典里也說「諸罪消滅」,消業。如果不把你的罪消掉,怎麼能往生呢?印光大師也是這樣解釋的,他說:眾生罪業猶如片雪,彌陀名號猶如大冶洪爐。一片小小的雪花,一接近鍊鋼廠的大洪爐,當下就化掉了,了無可得。再多的罪業,用六字名號就消掉了。——凈宗法師7、印光大師是贊成消業往生的。大師又有這麼一句話:帶業往生,是就此土而言,並不是把業帶到西方,一生西方之後,一切業障了無所得。眾生都把業帶到西方,那西方還能叫凈土嗎?那就成穢土了。所以,就此土,基於我們凡夫的情見,講「帶業」。還有人講:「只能帶舊業,不能帶新業。」意思是:我們念佛以前造的業可以帶,如果再造業,那就不能帶了。這句話應該理解為一種遮止的慈悲,怕你念佛之後再去造罪,告誡說:「你不要再造罪!」就跟《大經》「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差不多的意思。——凈宗法師8、「你不要造新罪,造了就不能往生!」萬一造了呢?依善導大師的解釋,沒造五逆,說五逆不能造,萬一造了五逆罪,還要攝取;沒造謗法,說謗法不能造,如果又造了,還要攝取。所以,佛的慈悲是一層一層的,好像佛一步步往後退,他也希望我們成為社會上的賢善之人,如果我們因煩惱所迫,做不到,還要攝取。所以,不存在新業、舊業的問題。我們剛才也解釋過了,連根拔除,新的、舊的全部掃掉,阿彌陀佛是無量壽嘛,一念之間包含過去、包含現在、包含未來,過去罪業全部掃除,現在罪業全部掃除,連未來的罪業都全部斷根,「橫截五惡道,惡道自然閉」。——凈宗法師善導大師總是講念佛;易得往生、皆得往生、必得往生、即得往生、往生萬不漏一。敬請蓮友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改變,今生同生極樂成佛。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凈土宗在線閱讀;http://fabao.hongyuansi.com/yuedu/372.html凈宗法師微信「jingzong18"凈宗講堂:http://fabao.hongyuansi.com/v凈土宗弘願寺微信:hongyuansi18、凈土宗虛空念佛堂;https://xukong.hongyuansi.com/index19、南無阿彌陀佛;各位蓮友好感恩能與諸位蓮友共同學習《念佛勝易》系統化法語同時用您的愛心愛心 轉發有緣眾生,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擁抱 隨喜讚歎各位蓮友法布施。玫瑰1、我們都打過防疫針,疫苗打下去,是不是說過去的能防止、未來的防止不了?如果未來的防止不了,那這個疫苗有什麼作用?疫苗注射進去,就能保證未來不感染病菌。「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注入我們的身心,一切的煩惱、罪障、貪嗔痴三毒不能夠擾亂我們。這個是很自然的,只需要你常稱彌陀名號,諸罪自然消散。哪一個人能保證不再造新業?我們一念佛,就變成聖人、不再造業了嗎?不可能啊。——凈宗法師2、念佛了還是凡夫,是凡夫還有貪嗔痴,有貪嗔痴就有業,所以要天天念佛,你不歸命彌陀的話,看看自己每天,「一念一時所造業,足系六道滯三途」,所以,我們就常行念佛,一向念佛,不管這些東西,貪嗔水火二河裡邊,生清凈願往生心。——凈宗法師3、至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於念念中除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這是《觀經》「下品下生」所講的,每念每念之間,把你所有的罪都滅掉了。我們念佛也是一樣的,聲聲之間滅除無量罪。善導大師說:「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很乾脆的。——凈宗法師4、我們造了很多罪業,系縛在六道裡邊,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就像一把鋒利的寶劍,「咔嚓」,一聲稱名之處,就把你的罪業全部消掉了,多麼乾脆!所以,更加常行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此是經中明言念佛能消滅生生世世以來生死輪迴之重罪。重罪都能消,何況輕罪?過去已經形成的定業都能消,何況未來?當然通通都能消掉。——凈宗法師5、《大智度論》云:有諸菩薩,自念謗大般若,墮惡道中,歷無量劫。雖修余行,不能滅罪;後遇知識,教念阿彌陀佛,乃得滅障,超生凈土。《大智度論》是龍樹菩薩所造。《大智度論》說:有些菩薩(看看,這不是一般的人,是菩薩),自己回憶起來,曾經誹謗過般若正法,墮入三惡道,經過了無量無數大劫。他雖然修行別的行法,誦經,懺悔,禪觀等等,但是謗法之罪特別重,滅不了。後來遇見善知識,教他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稱名之故,重障消滅,超生凈土。——凈宗法師6、你看看,哪一個能滅障?菩薩修別的行法,尚不能滅謗大般若的罪,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滅掉罪障、超生凈土了。什麼叫「超生」?「超」是提拔的意思,本來不應該往生的,把你提起來。我們也一樣,本來沒有資格往生,造罪造業,但是念佛能夠超生凈土。故知:誹謗正法之罪甚重,過於五逆;如此重罪,唯有念阿彌陀佛,方得消滅。但念彌陀,重罪尚滅,何況輕罪?若不念佛,輕罪不滅,何況重罪!——凈宗法師7、誹謗正法的罪太重了,比五逆之罪還要重,所以其他的修行不能滅,只有念「南無阿彌陀佛」才能消滅。但念彌陀,這麼重的罪都能滅掉,何況輕罪呢?若不念佛,輕罪都滅不了,何況重罪呢?這些話都很有力量,大家好好思考,一向念佛。一沙雖輕,直沉海底;重石乘船,可達彼岸。——凈宗法師8、我們的罪障哪怕就像一粒沙子那麼小,但是如果沙子放到水裡,直沉海底!我們的罪障必然牽引我們六道輪迴,叫「一沙雖輕,直沉海底」。你修行再好,如果不把貪嗔痴煩惱全部斷滅的話,就要去六道輪迴,這是聖道門的修行,他不靠佛的願力呀!凈土門不一樣,「重石乘船,可達彼岸」,大石頭很重,但是放在大船上,就不會掉到海里,可以運到彼岸,隨意運用。我們的罪障就像大石頭一樣重,我們仰靠「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大願船,就可以把罪障的凡夫運到極樂凈土去成佛。——凈宗法師善導大師總是講念佛;易得往生、皆得往生、必得往生、即得往生、往生萬不漏一。敬請蓮友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改變,今生同生極樂成佛。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凈土宗在線閱讀;http://fabao.hongyuansi.com/yuedu/372.html凈宗法師微信「jingzong18"凈宗講堂:http://fabao.hongyuansi.com/v凈土宗弘願寺微信:hongyuansi18、凈土宗虛空念佛堂;https://xukong.hongyuansi.com/index20、南無阿彌陀佛;各位蓮友好感恩能與諸位蓮友共同學習《念佛勝易》系統化法語同時用您的愛心愛心 轉發有緣眾生,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擁抱 隨喜讚歎各位蓮友法布施。玫瑰1、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邊講,自力、他力的區別,如果靠自力修行,煩惱有一絲沒有斷,決定要去六道輪迴。所以,禪宗祖師講:「悟後起修,生生不退。」大徹大悟了,還是凡夫,才開始修行,而且要生生不退,把一切煩惱消歸自性,這樣慢慢得證聖果、成就佛道。凈土宗不是這樣,以我們凡夫的身份,「重石乘船」,我們的罪業,讓阿彌陀佛承擔,靠你自己,哪有能力滅掉呢?念佛滅罪,往生凈土。——凈宗法師2、善導大師於《法事贊》云:以佛願力,五逆與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回心皆往。五逆十惡的人,可以滅罪往生,原因是什麼呢?「以佛願力」,不是這個五逆的人自己有什麼修行力量,是因為阿彌陀佛的願力,讓你稱念他的名號,「罪滅得生」,罪滅掉了。五逆是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這樣的重罪。誹謗佛法、斷諸善根的人,只要一念的迴轉,「我錯了,我要念佛求生凈土!」當下決定往生。還有誰不往生啊?——凈宗法師3、我們會懷疑「五逆謗法怎麼能往生?」如果從五逆謗法的角度,當然他不能往生!但是前面四個字很重要,「以佛願力」,如果乘佛願力,五逆謗法之人可以成佛,如果不乘佛力,五戒十善也不能成佛!五戒十善可以得人天果報,如果不念佛到凈土去,仍然沒門啊。所以,要念佛,念佛為上。大師又說:無問罪福時多少,心心念佛莫生疑。不要擔心自己罪多還是福多,「我修了多少功德了……我有多少罪業啊……」不要管你罪多、罪少,你就是心心念佛,不要生疑心,肯定往生!——凈宗法師4、不要口中念著佛,心裡想:我這麼重的罪,怎麼往生?就好像乘船過海一樣,不管是胖子,還是瘦子,對不對?再胖,船也拉得動;你罪業再深重,阿彌陀佛也救得了。印光大師勸導說:你罪過再重,不會超過五逆謗法,你修行再少,不止一聲十聲,五逆謗法之人一聲十聲尚得往生,你怎麼不往生?這是佛在《觀經》里親口所講的,你怎麼不相信呢?如果能懂得這一點,我們念佛,心中是安然無恐,一心靠倒,決定往生。——凈宗法師5、凈土法門是讓我們心裡知道佛的慈悲,一向念佛,不是講一定要念多少,如果講一定要念三萬、五萬,那念不了的人怎麼辦?他就絕望了,所以,不限定多少數字。如果講少,那多念還犯錯誤啦?對不對?所以,講一個固定的標準,是非就來了,就講念佛往生!——凈宗法師6、多少都是念佛,各隨根機,各隨時間忙閑。對大眾來說,不限定具體數目多少,當然,對個人來說,可以給自己定一個功課標準以策勵常行念佛。雖然這樣說,初心念佛的人如果對自己不稍加勉強、稍加約束,一天念不了幾聲佛,我們的心都是習慣於念妄想雜念。有人說:我就是這樣,任運念佛,隨其自然,想起來就念,想不念就不念。念佛靠他力,又不是靠自力,勉強自己不就是自力嗎?不就不自然了嗎?這樣的觀念不正確,把放任自己當作隨順佛力,哪有這回事!——凈宗法師7、這樣的人,不老實,說大話,念佛沒有落在實處,只怕要吃虧。法然上人說:「倦念佛者,失無量寶;勇念佛者,獲無邊益。」我們鼓勵多念佛,不念佛就念煩惱,凡夫不念佛念什麼?與其拿嘴巴講是非,不如來念佛。有人在中間休息的時候湊到一起講閑話,不太好!見面打個招呼就可以了,多一些時間思維法義,多一些時間念佛。——凈宗法師8、稱名當下就是懺悔;《般舟贊》云:謗法闡提行十惡,回心念佛罪皆除。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念念稱名常懺悔,人能念佛佛還憶。謗法眾生、斷諸善根的闡提眾生、造作十惡重罪的眾生,回心念佛,一切罪障全部消滅。念念之間的稱名,當下就是懺悔了,不是念佛之外另外去懺悔,「念念稱名」就是「常懺悔」,因為能滅無量罪嘛,你能念佛,佛就憶念你,自然往生凈土。——凈宗法師善導大師總是講念佛;易得往生、皆得往生、必得往生、即得往生、往生萬不漏一。敬請蓮友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改變,今生同生極樂成佛。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凈土宗在線閱讀;http://fabao.hongyuansi.com/yuedu/372.html凈宗法師微信「jingzong18"凈宗講堂:http://fabao.hongyuansi.com/v凈土宗弘願寺微信:hongyuansi18、凈土宗虛空念佛堂;https://xukong.hongyuansi.com/index21、南無阿彌陀佛;各位蓮友好感恩能與諸位蓮友共同學習《念佛勝易》系統化法語同時用您的愛心愛心 轉發有緣眾生,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擁抱 隨喜讚歎各位蓮友法布施。玫瑰1、護念之益;善導大師於《觀念法門》:《十往生經》意說云:「佛告山海慧菩薩及以阿難:若有人,專念西方阿彌陀佛,願往生者,我從今已去,常使二十五菩薩,影護行者,不令惡鬼、惡神惱亂行者,日夜常得安穩。」此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凈宗法師2、佛在《十往生經》中對山海慧菩薩和阿難講:如果有人專念彌陀名號、想往生凈土,我從今以後,常派遣二十五位菩薩像影子一樣保護念佛行者,不令惡鬼惡神惱亂,使他日夜安穩。這就是現生護念增上緣。念佛不但能滅罪,還能得到護念!——凈宗法師3、《般舟三昧經》說云:佛言:若人專行此念彌陀三昧者,常得一切諸天及四天大王、龍神八部,隨逐影護,愛樂相見;永無諸惡鬼神、災障厄難,橫加惱亂。《般舟三昧經》說:如果有人專念「南無阿彌陀佛」(專念「南無阿彌陀佛」稱為「念佛三昧」,並不是達到某種工夫叫念佛三昧,這是從法體來講的),常得一切天神、龍神八部的保護,這些善神都很喜歡念佛之人,永無惡鬼神及災障的惱亂。——凈宗法師4、不管怎樣的死緣;而「當坐道場,生諸佛家」,善導大師於《觀經疏》解釋云:捨命即入諸佛之家,即凈土是也。我們在這個世間,一口氣不來,當下就往生到諸佛之家,諸佛之家就是西方凈土。西方凈土怎麼叫「諸佛之家」呢?一切諸佛就是從這地方出來的。《楞伽經》說:「十方三世佛,法身及報化,皆從無量壽,極樂界中出。」所以,極樂世界是諸佛的本家。諸佛都以極樂世界為大本營,那我們當然要到極樂世界諸佛之家去。——凈宗法師5、善導大師在這裡講得很簡單,他沒有說你臨終的時候怎樣死才能往生,「捨命即入諸佛之家」,不管怎麼死,死了就到凈土了,這個地方身體一遷謝,馬上就是極樂世界的蓮花化生,沒有說怎樣捨命,地震捨命了,也入凈土,空難捨命了,也入凈土,不管怎樣的死緣,自然往生凈土——當然指念佛的人,如果不是專修念佛的人,沒有佛光的攝取,沒有護念,那你不能到凈土。——凈宗法師6、故知:念佛之人,縱使是愚痴卑賤、惡病污穢,其人現生已是人中妙好人、最勝人,佛凡一體,彌陀光照,諸佛護念,菩薩相隨,天神擁護,消災延壽,而命終往生,證大涅槃,遠遠超勝世間上任何人。——凈宗法師7、念佛的人,縱然是愚痴卑賤的不凈凡夫,可是他現生就是大白蓮花,是妙好人、最勝人,能夠跟阿彌陀佛一體,被彌陀的光明常加照攝,被諸佛團團圍繞而護念,被諸大菩薩緊緊相隨,被天神所擁護,自然消災延壽,免除一切障難,而臨終自然往生凈土,遠遠超過世上的任何人。這就是念佛的好處,那你還不念佛啊!願不願意念?不願意念就是大傻瓜了。——凈宗法師8、學佛、念佛的人,價值觀跟世人不一樣,只求生凈土,不搞世間名利,金錢、地位、學問都不要,就念「南無阿彌陀佛」,因為念佛「遠遠超勝世間上任何人」,世間的達官貴人、大學問家,若不念佛,他們有這個利益嗎?若不念佛、不願生極樂,則雖位高權重,猶是閻王眷屬,日日接近地獄,如牛赴市,步步近死;一旦命終,悔懼交至。——凈宗法師善導大師總是講念佛;易得往生、皆得往生、必得往生、即得往生、往生萬不漏一。敬請蓮友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改變,今生同生極樂成佛。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凈土宗在線閱讀;http://fabao.hongyuansi.com/yuedu/372.html凈宗法師微信「jingzong18"凈宗講堂:http://fabao.hongyuansi.com/v凈土宗弘願寺微信:hongyuansi18、凈土宗虛空念佛堂;https://xukong.hongyuansi.com/index22、南無阿彌陀佛;各位蓮友好感恩能與諸位蓮友共同學習《念佛勝易》系統化法語同時用您的愛心愛心 轉發有緣眾生,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擁抱 隨喜讚歎各位蓮友法布施。玫瑰1、如果你不願念佛、不願生極樂,則雖然位高權重,仍然是閻羅王的眷屬,歸他管轄,每一天每一天都在向地獄靠近。這句話真的是觸目驚心哪!我們不要在這裡掉以輕心,「你到哪裡去呀?」「今天我上街。」其實不對,你每天每天都在向地獄走近,你跑得再遠,腳下都有一副鐵鏈子,被閻羅王拽著,你過了一天,他就拽得近一些,你過了一天,就死了一天,過了一天,就近地獄一天!——凈宗法師2、你還在那裡三心二意,還以為自己挺快樂的,今天打打撲克牌,明天摸摸麻將,後天跳跳舞,再去旅遊旅遊……世間的人不學佛法,把五欲之樂當作真實,實為虛空幻影!甚至有的人倚仗位高權重,造罪造業,貪污腐化,那簡直是墮入第十八層地獄,很可悲,很可憐!碰到這樣的人,有機緣,要跟他講念佛。這樣的人你要跟他講別的法門,他能修行嗎?只知道造罪!而這樣的人呢,他都是過去修行人來的,過去世修到福報了,沒到凈土去,這輩子位高權重,造罪了,將來必墮地獄,第三世怨。——凈宗法師3、所以,各位只修人天福報,不求生凈土、不念佛,很危險!如牛赴市,步步近死;一旦命終,悔懼交至。就像即將被牽去宰殺的牛,步步近死。命終之時,兩眼上翻,口吐白沫,心慌意亂,捫摸虛空,悔懼交至。我們來到這個世間做一次人太不容易了!聞到佛法太難了!聞到阿彌陀佛的慈悲本願就更稀有了!你不念「南無阿彌陀佛」,到最後兩眼一翻……那就太可惜了。所以我們很幸運,一向念佛,自然往生凈土。——凈宗法師4、鬼卒帶走之路,流淚獨行;閻王呵責之庭,屈膝孤悲。地獄鬼卒帶你走路,就不是阿彌陀佛、觀音、勢至帶你走路啦,阿彌陀佛、觀音、勢至手持金蓮花帶你到極樂,你不信不去;你不念佛,閻王鬼卒拿了鐵鏈帶著走,怎麼樣?「流淚獨行」啊!那個時候淌眼淚了,孤單單一個人,妻子兒女各不相顧,誰能顧得了你呢?——凈宗法師5、就像《華嚴經》所講:舍宅、園林、眷屬、財寶,一切消散,不能跟著你了,你一個人能怎樣?小鬼在前面帶路,不想走也不行。把你帶到哪裡去呢?把你牽到閻羅王那裡,你馬上在那裡跪下來了,不跪不行啊!——凈宗法師6、有人說:「我這個人膝蓋很金貴,我就不拜佛!」對,你不拜佛,好啊,不拜佛,就去拜閻羅王,到那個地方,不容你不拜,再不拜,「啪」一棍子打下來,然後把你的簿子一翻,「某某人在世間,殺生、吃肉、不孝養父母、貪污公款……」算都算不清,一通斥責,打入地獄,害怕不害怕?叫做「屈膝孤悲」。——凈宗法師7、你就在那裡獨自悲傷了,沒人可憐你,誰讓你誹謗佛法?誰讓你當初不念佛?別人念佛,還說:「哎呀,哪裡有極樂世界?」極樂世界不一定有,因為你不相信,但是有地獄,因為這時看到了,到時候就晚啦!「悔懼交至」啊!——凈宗法師8、是故《大經》言: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無可樂者。——凈宗法師善導大師總是講念佛;易得往生、皆得往生、必得往生、即得往生、往生萬不漏一。敬請蓮友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改變,今生同生極樂成佛。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凈土宗在線閱讀;http://fabao.hongyuansi.com/yuedu/372.html凈宗法師微信「jingzong18"凈宗講堂:http://fabao.hongyuansi.com/v凈土宗弘願寺微信:hongyuansi18、凈土宗虛空念佛堂;https://xukong.hongyuansi.com/index23、南無阿彌陀佛;各位蓮友好感恩能與諸位蓮友共同學習《念佛勝易》系統化法語同時用您的愛心愛心 轉發有緣眾生,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擁抱 隨喜讚歎各位蓮友法布施。玫瑰1、人在世間愛欲之中,夫妻、兒女,都是愛欲,染污法;榮華富貴很風光、很體面,人家很吹捧你,但這都不能永遠保住,到閻羅王那裡,就不認這個賬了。這些都是過眼雲煙,都是要和你分離的。我們經常看電視,你看那些貪污犯,他過去不是愛欲榮華、嬌妻美妾嗎?怎麼樣呢?最後「皆當別離」呀!無常啊!這些東西把你的眼睛迷住了,那你這個人太沒價值了,所以講「無可樂者」,這些東西不僅沒有快樂,而且是災禍的根源。——凈宗法師2、所以,我們學佛的人,世間心要放淡一點。世情能淡一分,佛法就濃一分;世態能淡一分,道心就濃一分。淡一點,並不是不照顧家庭,是不要有太執著的心,要勸導家人念佛,這才是你對他們的慈悲,家人如果機緣沒有到,那以後再說,不要搞得顛頭昏腦,甚至有的蓮友給我們寫信,「我往生不往生都無所謂,阿彌陀佛能保佑我的兒子如何如何就好了!」多麼顛倒!他早就喪心病狂了,亂掉了,我說:「你再這樣下去,肯定會得神經病。」——凈宗法師3、他念佛不是求生極樂世界,「我兒子怎麼樣,孫子怎麼樣,如何如何……」我說:「你兒子、孫子沒怎麼樣,你自己現在都已經不行啦!」所以,念佛人要以佛法安住內心,這世間緣分都是過去的恩愛情緣而來的,有來報恩的,有來報怨的——報怨的多,或者得了什麼病,把你的錢花得一乾二淨,十萬八萬花乾淨之後,他又死掉了,為什麼?你過去差他十萬,這次要回來了,要回來就死掉了,你還以為是你孫子呢,什麼是你孫子?要債的!大家要看清楚,「無可樂者」!世間的事情,沒有意義,大家要猛醒,要念佛。——凈宗法師4、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身自當之,無有代者。我們一個人來到世間,又一個人死去,一個人到閻羅王那裡,又一個人投胎,獨自承擔所造的罪業,沒有別人給你承擔——當然也有啦,你不願意讓他承擔,他是哪一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為你承擔,你不念佛,不讓他承擔,要自己來,那你將來就苦了!所以,這樣一正一反來看,我們都要念佛。——凈宗法師5、我們這樣學下來,只要各位來聽,保證跟阿彌陀佛的關係越來越親近,感情越來越濃厚,肯定喜歡念佛!請往下看:若論緣分,則十方諸佛、諸菩薩中,唯有阿彌陀佛與眾生之緣最深、最親、最近。佛法是講緣分的。有人講:「我跟地藏菩薩緣深,我跟誰誰緣深……」豈不知,十方諸佛、諸菩薩當中,只有阿彌陀佛跟眾生的緣最深、最親、最近。——凈宗法師6、為什麼這樣講呢?引用一段經文:《大悲經》言:娑婆世界,諸眾生等,煩惱厚重,專行惡業。如是眾生,諸佛世界,所不容受;是一千四佛所放舍者,是他方諸佛世界之所摒棄,以重業故。《大悲經》是這樣說的:我們娑婆世界眾生,煩惱很厚重,有煩惱就一定會造惡,而且專門造惡。不要聽了這樣的話不高興,這是佛講的,我們沒有自知之明,佛告訴我們,像這樣的眾生,其他佛的凈土都不能容納、不能接受,你想到別的凈土啊,開除你了,為什麼?惡業太重了!——凈宗法師7、「一千四佛」代表我們娑婆世界過去所有佛,是所有佛所放棄、舍離,是他方諸佛所摒絕、拋棄,為什麼?因為我們的罪業太深重了。各位想一想,我們還往哪裡去呀?我們的罪業太深重了,連大悲諸佛都救不了!所以,只有阿彌陀佛所發的願叫「超世悲願」,過去諸佛所放舍的眾生,彌陀要救;他方諸佛世界所摒棄的眾生,阿彌陀佛說:「我要建立一個極樂凈土,能容納你們,十方眾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個才叫「超世悲願」。——凈宗法師8、只有彌陀一佛為我發願,為我建造極樂國,為我放出無量光明,攝取我,不捨棄我,讓我往生,還不一心一意靠倒阿彌陀佛?悲哉!我等娑婆眾生,煩惱厚重,諸佛所不能救,何況菩薩!唯有佛中之王的阿彌陀佛,願行弘深,主動為我等愚惡眾生髮起絕無條件、平等救度的深重誓願。太悲慘了!我們娑婆眾生,諸佛都不能救,何況菩薩!只有佛中之王阿彌陀佛發出不可思議的超世悲願,經過五劫思維、兆載永劫修行,主動為我們愚惡眾生髮起絕無條件、平等救度的深重誓願。——凈宗法師善導大師總是講念佛;易得往生、皆得往生、必得往生、即得往生、往生萬不漏一。敬請蓮友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改變,今生同生極樂成佛。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凈土宗在線閱讀;http://fabao.hongyuansi.com/yuedu/372.html凈宗法師微信「jingzong18"凈宗講堂:http://fabao.hongyuansi.com/v凈土宗弘願寺微信:hongyuansi18、凈土宗虛空念佛堂;https://xukong.hongyuansi.com/index24、南無阿彌陀佛;各位蓮友好感恩能與諸位蓮友共同學習《念佛勝易》系統化法語同時用您的愛心愛心 轉發有緣眾生,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擁抱 隨喜讚歎各位蓮友法布施。玫瑰1、阿彌陀佛作為法藏菩薩的時候,看見我們娑婆的苦惱眾生,常沒常流轉,十方諸佛都欲救不能,搖頭嘆息,擺手離開了,業障太重了!「被諸佛所摒棄,被十方凈土所不容受」。法藏菩薩發大悲心,說:「我要發出超世悲願,諸佛救不了的,我主動來救!」像娑婆世界這樣的眾生,如果提一點條件,能救得了嗎?救不了啊!所以,「絕無條件、平等救度」——用他的六字名號。這就是我們專修念佛的根本來源。——凈宗法師2、你不專念佛?只有阿彌陀佛為我們發了這樣的誓願,別的佛沒有這樣的誓願、沒有這樣的能力、沒有這樣的光明啊!其願言:十方眾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你看看,我們罪業太深重,十方諸佛救度我們很難,難怪他們都放棄了,而阿彌陀佛救度我們這麼容易!「乃至十念,你不往生,我就不成佛!」這麼一比較,阿彌陀佛才有資格稱為諸佛之王、光中極尊啊!所以說「諸佛光明所不能及」。——凈宗法師3、機法一體;下面這幾句,我們要慢慢來思惟:若不能使我等往生,阿彌陀佛即不能成正覺;若能夠使我等往生,阿彌陀佛才能夠成正覺。如果不能使我們娑婆世界煩惱厚重的造業凡夫往生凈土,阿彌陀佛就不能成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嘛!反過來講呢,如果能夠使我們往生,阿彌陀佛才能夠成正覺。對不對?他有這個力量讓我們往生,他才能成正覺。——凈宗法師4、阿彌陀佛的正覺依能否使我等往生而定,我等的往生依阿彌陀佛是否成正覺而定。阿彌陀佛能不能成正覺,前提條件是依我們能不能往生而定,能夠達到這一點,他才有資格成正覺,不能達到這一點,他就沒有資格成正覺。我們的往生依什麼而定呢?不是依我們的修行而定,是依阿彌陀佛是否成正覺而定,這個叫機法一體。——凈宗法師5、阿彌陀佛如果沒成正覺,我們不能往生,他能夠成正覺,我們就能往生!這個地方很關鍵,好好聽!這是阿彌陀佛本願的核心。如今,彌陀既已成正覺,我等亦當得往生。阿彌陀佛既然已經成正覺了,我們怎麼不能往生呢?當然能夠往生了!不然的話,他也不能成正覺呀!好像翻來覆去地講,就講一個道理:阿彌陀佛成了佛,我們才能往生,我們能夠往生,他才能成佛;如果我們不能往生,他就沒有資格成佛。——凈宗法師6、現在他成佛了,那就說明我們能夠往生。他說「十方眾生」,沒有說哪一個人。亦即阿彌陀佛將他的成佛與我等十方眾生的往生結合一體,同時發誓。阿彌陀佛要成佛,他不是獨自成佛,他有一個前提:和我們眾生的往生結合在一塊兒而發願,「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凈宗法師7、我們的往生,在彌陀的誓願裡面已經包含了。往生這件事情,不是你我考慮的,你考慮不算數,我考慮也不算數,是阿彌陀佛作為法藏菩薩的時候,他考慮的,他說:「如果不能讓你往生,我就不成佛!」所以,眾生的往生,是法藏菩薩的任務。聽得懂嗎?不是你我的任務啊!你不要把這個任務自己來承擔,你承擔得起嗎?——凈宗法師8、法藏菩薩說:「這個任務我不完成、眾生的往生不成就,我就不成佛!」現在,他成佛了,他的任務完成了。所以,往生這件事情,我們根本不用操心,我們只管念佛,往生的事由阿彌陀佛來操辦,念佛的事由我們來操辦,「念佛者,我所作也;往生者,佛所作也。」——凈宗法師善導大師總是講念佛;易得往生、皆得往生、必得往生、即得往生、往生萬不漏一。敬請蓮友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改變,今生同生極樂成佛。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凈土宗在線閱讀;http://fabao.hongyuansi.com/yuedu/372.html凈宗法師微信「jingzong18"凈宗講堂:http://fabao.hongyuansi.com/v凈土宗弘願寺微信:hongyuansi18、凈土宗虛空念佛堂;https://xukong.hongyuansi.com/index25、南無阿彌陀佛;各位蓮友好感恩能與諸位蓮友共同學習《念佛勝易》系統化法語同時用您的愛心愛心 轉發有緣眾生,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擁抱 隨喜讚歎各位蓮友法布施。玫瑰1、念佛是眾生的事,「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佛不會幫你念。往生是佛的事,你不能幫佛的忙。對不對?那麼,結果我們念佛的時候,在心中想:「我這樣能往生、那樣不能往生吧?」種種籌量計度,在心中打算盤,這都是自力。——凈宗法師2、往生是佛力所賜,佛的名號賜予我們往生,在名號當中、在佛的大願修行當中就有了。我們應該怎麼樣?舍自力、取佛力,專念名號,決定往生。就好像坐船一樣,坐船者,我所做也;過海者,船所做也。你只管坐船,怎麼過海,不用你操心。拿乘船過海來比喻念佛往生,是很貼切的。那我們念佛,還擔心往生不往生嗎?不用擔心了。阿彌陀佛成佛的同時,即是完成我等眾生的往生功德,若有一眾生往生功德沒有完成,阿彌陀佛即不能成佛。——凈宗法師3、阿彌陀佛成佛的時候,成就了他的正覺,同時也成就了我們十方眾生的往生功德,十方眾生往生功德不成就,他就不能成佛,是不是?是!那我們往生的功德就成就了。你往生不是要靠功德嗎?功德從哪裡來呀?對呀,從佛號里來,你往生的功德有啦,各位呀!在名號里,看得見、說得出來呀!你靠你修的,你說你功德在哪裡?拿給我看看!而念佛功德,我們說得出來、拿得出來,「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就是往生的保證,這就是保證書,怎麼不往生?——凈宗法師4、不往生就怪了,沒那回事啊,佛都成佛了,還不往生啊!所以,各位呀,往生的功德在此!不在別處,就在六字名號!專修,專念,「南無阿彌陀佛」!——凈宗法師5、我們怎麼樣得到六字名號的功德呢?如果說讓你得到很困難,十年八年都得不到,那就沒意義了。阿彌陀佛說:乃至十念,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口稱「南無阿彌陀佛」,一聲、十聲、一輩子,當下得無上功德,這是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裡邊親口所講。——凈宗法師6、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萬德攬入識心,一切功德歸你所有,就這樣簡單!就好像大富長者給你布施,打一張支票,你接著,就是你的。我們接到名號,來稱念,就叫「乘佛願力」,就能得盡佛的無上功德。無上功德都得到了,還不能往生啊?——凈宗法師7、佛的功德是真實的,凡夫的功德是虛假的。你抱著你那虛假的功德,看不起佛號的功德,是有眼無珠,佛在經中說是「無耳人、無眼人」,你沒有耳朵、沒有眼睛,為什麼?看不到佛的救度,聽不見佛的名號。在《無量壽經》裡邊,彌勒菩薩聽到釋迦牟尼佛講到無量壽佛的名號,他就很高興,在釋迦牟尼佛的面前就表態說:我今天得到世尊的親自開導,「不敢有疑」。「聽了佛給我講了無量壽佛的名號,耳目開明,心中就不敢懷疑了。」——凈宗法師8、連彌勒菩薩都說「耳目開明」,說明他在聞到阿彌陀佛名號之前耳目不開明啊,彌勒菩薩是等覺菩薩,測佛的智慧還兩眼一片漆黑,聞到佛的名號,耳目開明,耳朵聽到了佛的召喚,「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眼睛看到了佛的救度,「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那麼,今天我們在這個佛堂裡邊,要耳目開明,不然的話,就叫做「無眼人、無耳人」。——凈宗法師善導大師總是講念佛;易得往生、皆得往生、必得往生、即得往生、往生萬不漏一。敬請蓮友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改變,今生同生極樂成佛。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凈土宗在線閱讀;http://fabao.hongyuansi.com/yuedu/372.html凈宗法師微信「jingzong18"凈宗講堂:http://fabao.hongyuansi.com/v凈土宗弘願寺微信:hongyuansi18、凈土宗虛空念佛堂;https://xukong.hongyuansi.com/index26、南無阿彌陀佛;各位蓮友好感恩能與諸位蓮友共同學習《念佛勝易》系統化法語同時用您的愛心愛心 轉發有緣眾生,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擁抱 隨喜讚歎各位蓮友法布施。玫瑰1、釋尊在《目連所問經》中講:西方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易往易取,很容易往生,但是無量眾生猶如江水後浪推前浪,跑去六道輪迴去了,為什麼?不信佛的本願,不專念彌陀名號,這個人就是無眼人、無耳人。所謂學佛法能開悟,凈土宗的開悟,就在這個地方,「耳目開明」嘛。——凈宗法師2、真正進入凈土門;或有人說:「你的功德完成了,因為你是出家人;我的功德還沒完成,要我自己修……」沒那回事!阿彌陀佛是為十方眾生完成往生功德的,十方眾生一個不漏!任何眾生的功德都已完成,就在六字名號當中。能了解這一點,你才會真正的「寶此一行,不換題目」,怎麼可能再去修別的法門呢?不可能的事情啊。——凈宗法師3、有的人學凈土,好像一開始很虔誠,很用功,很專心,兩年三年,他就換法門了,學密宗了,灌頂了,加持了,又去參禪了,學教了,根本不了解凈土門,沒有進入。真正進入凈土門,就只有萬川歸大海,絕對不會換題目。故知:阿彌陀佛與我一體,他的成佛依靠我的往生,我的往生依靠他的成佛,如蘆葦相依相靠,缺一即倒。除了阿彌陀佛,十方諸佛無此誓願。——凈宗法師4、阿彌陀佛怎麼與我一體呢?就在六字名號中與我一體。六字名號一方面是佛的正覺,一方面是我等的生命,是我等的往生,一體呀!阿彌陀佛離開了我們的往生,他不能成佛;我們離開了阿彌陀佛,就只有六道輪轉,這個叫一體不離。離開了我,你能過日子;離開了你,我能過日子,那就不叫一體了。缺了我們十方眾生的往生,阿彌陀佛就站不住,就倒掉了;缺了阿彌陀佛的正覺,我們凡夫更不用說,怎麼往生啊?所以,這就叫一體不離。——凈宗法師5、或有人講:「阿彌陀佛成佛了,是他的事,我的往生還要自己慢慢修,慢慢積累凈土資糧。」——不了解凈土宗的真實義!除了阿彌陀佛,十方諸佛無此誓願,哪一尊佛有這樣發願的,說「十方眾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沒有!所以,阿彌陀佛稱為「佛中之王」。因為阿彌陀佛對我們一心的召喚,所以我們今天一心歸命。媽媽對兒女不慈愛,兒女會依靠媽媽嗎?媽媽心心念念照顧兒女,兒女才對媽媽一心仰靠。阿彌陀佛兆載永劫為我們發願、為我們修行,呼喚我們,把他正覺的生命和我們的往生結為一體,所以,我們今天才一心歸命阿彌陀佛。不是我們虔誠,是阿彌陀佛慈悲。——凈宗法師6、有人說:「我很信佛,我對佛很虔誠,可是,我這麼虔誠,阿彌陀佛也沒給我現光、現花讓我看看……」言下之意,多少有點怪罪阿彌陀佛,這就是凡夫,沒有看到佛了。凡夫念佛的心是假的,佛念凡夫的心是真的,就像孩子憶念媽媽趕不上媽媽憶念孩子。機法一體之南無阿彌陀佛,如共命鳥,兩命一體,互相依存。——凈宗法師7、「南無阿彌陀佛」稱為「機法一體」,「機」指眾生,「法」指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裡面,有佛的生命,有我們的生命,不能分開的,叫「機法一體」。——凈宗法師8、我們的生命,仰仗佛的正覺去往生;佛的生命,成就我們的往生而成正覺,所以叫機法一體,不能分開。你怎麼會離開「南無阿彌陀佛」呢?六字名號之外沒有佛,沒有我們的往生,一切都沒有了。就像共命鳥,兩頭一身,這個死了,那個也死了。我們和阿彌陀佛是互相依存的。——凈宗法師善導大師總是講念佛;易得往生、皆得往生、必得往生、即得往生、往生萬不漏一。敬請蓮友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改變,今生同生極樂成佛。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凈土宗在線閱讀;http://fabao.hongyuansi.com/yuedu/372.html凈宗法師微信「jingzong18"凈宗講堂:http://fabao.hongyuansi.com/v凈土宗弘願寺微信:hongyuansi18、凈土宗虛空念佛堂;https://xukong.hongyuansi.com/index27、南無阿彌陀佛;各位蓮友好感恩能與諸位蓮友共同學習《念佛勝易》系統化法語同時用您的愛心愛心 轉發有緣眾生,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擁抱 隨喜讚歎各位蓮友法布施。玫瑰1、謗佛的嫌疑;阿彌陀佛的誓願說:「你稱念我的名號,如果不往生,我不成佛!」好了,我們念了佛了,如果他的光明不能攝取不舍,我們落到地獄裡去了,他的誓願就虛假了,怎麼能成得了佛啊?所以,本願的緣故,念佛一定攝取不舍。也因為本願里講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機法一體的關係,所以,我們念佛必然往生。——凈宗法師2、這乃是佛的本願成就、名號的保證,不是我們在這裡講大話,「我念佛一定往生!」是佛給我們壯了膽,背後有靠山,就敢講這個話。蓮友之間常會有這樣的對話:「某某人哪,你修行很好啊,每天念三萬、五萬,那你往生差不多吧!」「豈敢豈敢,我的修行還差得遠,往生還沒有把握。」講這個話,有謗佛的嫌疑。——凈宗法師3、這話如果給天主教、基督教的人聽到了,大牙都笑掉了,「你們佛的功德不可思議,有什麼不可思議?一天念三萬五萬還不能到凈土,有啥了不起的?我們上帝就很慈悲,我們很容易就到天堂去了。」背在肩膀上;《大經》中敘述阿彌陀佛的悲願而言: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荷負群生,為之重擔。——凈宗法師4、「庶類」就是指十方眾生;「不請之友」就是我們還沒邀請,阿彌陀佛主動為我們發願;「荷負」就是肩挑背馱,阿彌陀佛把眾生背在肩膀上。我想起一則基督教的故事,很有啟發意義。說是有一個基督徒,死後上升天國,在天國向下面觀看,看見他一生走過的足跡,他發現無論他走到任何地方,都有兩雙腳印。上帝跟他說:「另外一雙腳印是我的,我隨時陪伴著你。」——凈宗法師5、基督徒很高興,繼續往前看,他突然發現某一時期只有一雙腳印,他一想:哦,那一段時間是我最苦惱的時候。他就對上帝埋怨道:「上帝呀,我最痛苦的時候,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你好像拋棄了我,你看,只有一雙腳印了!」上帝跟他怎麼說呢?——凈宗法師6、「我的孩子,那一雙腳印是我的,那個時候,我已經把你背在肩膀上了。」如果我們依此來比照的話,阿彌陀佛「荷負群生,為之重擔」,總是把我們背負起來,並不是說我煩惱重了、罪業深了,佛反而把我們拋棄了。——凈宗法師7、臨終關懷;有的蓮友擔心說:「我這樣念佛,不知道臨終四大分離的時候,也不清凈,也沒正念,這個時候,不知道佛來不來?」在《阿彌陀經》裡邊,佛告訴我們:「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凈宗法師8、眾生臨終的時候,是升沉的關鍵,也是最痛苦、無奈、絕望的時候,這個時候,阿彌陀佛的大悲本願、大慈攝受的力量就更加顯得不可或缺,而阿彌陀佛必然在這個時候和菩薩大眾現其人前。越是在煩惱深重的時候、越是在病苦的時候、越是在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當然越加關心了!所謂「患難見真情」,如果是真心的朋友,越是在困難的時候,他就會越關心你、照顧你。阿彌陀佛照顧我們,平常用光明攝取不舍,怎麼可能臨終的時候舍我們而去呢?大家儘管放心!——凈宗法師善導大師總是講念佛;易得往生、皆得往生、必得往生、即得往生、往生萬不漏一。敬請蓮友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改變,今生同生極樂成佛。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推薦閱讀:

反套路材料清單│申校階段真正需要準備的材料和要求(含文書範例)
5部不容錯過的法國經典音樂劇
只能在超市faire les courses?論「購物」的區別
隆波通法語 一條直接到心的捷徑
智慧法語:佛說觀世音菩薩具足這6種神通力

TAG:法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