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陽膀胱經本經腧穴之胞肓 | 穴位常識

本經腧穴睛明、攢竹、眉沖、曲差、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天柱、大杼、風門、肺俞、厥陰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小腸俞、 膀胱俞 、中膂俞、 白環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會陽、承扶、殷門、浮郄、委陽、委中、附分、魄戶、膏肓俞、神堂、譩譆、膈關、魂門、陽綱、意舍、胃倉、肓門、志室、胞肓 、秩邊 、合陽、 承筋、承山、飛揚、跗陽、崑崙、仆參、申脈、金門、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陰胞 肓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太陽膀胱經。在臀部,平第2骶後孔,骶正中嵴旁開3寸。布有臀上皮神經,臀上神經及臀上動、靜脈。

穴名釋義

胞,包裹胎兒的膜質囊也。肓,心下膈膜也。胞肓名意指胞宮中的膏脂之物由此外輸膀胱經。本穴物質為來自胞宮中的膏脂之物,它與心下膈膜中外輸的膏脂之物同性,故名胞肓。

主 治

功能:補腎強腰,通利二便。主治:腸鳴,腹脹,便秘,癃閉,腰脊強痛。

取穴方法

俯卧位,平第二骶後孔,督脈旁開3寸處取穴。

穴位配伍

配委中治腰痛。

日常保健

按摩法:以手指指腹或指節向下按壓10秒後鬆手,如此反覆5次,並作圈狀按摩。

雲少編輯


推薦閱讀:

處世常識
風水常識500講——器物篇(4)
選購睡衣6小常識 讓你睡出健康覺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之四:字型大小姓名
為人的基本禮儀和常識

TAG:常識 | 太陽 | 穴位 | 膀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