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類型的近視或遠視,都值得大家高度警惕!

「早查監控,守護光明」

這是今年青光眼周的主題。

得了青光眼不想變盲,關鍵在一個「早」字,即早診斷,早治療。小嬰兒、中青年、老年人都有可能得青光眼,甚至我們覺得很普通的近視、遠視,有時也暗藏著青光眼的風險。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青光眼科專家劉杏教授將會告訴大家,為什麼有些「不正常」的近視和遠視會成為青光眼的元兇。

小孩一般是每年驗一次光,近視按規律發展,不會發展很快。如果這個小孩配了近視眼鏡後,發現3個月或半年加深得比其他近視的小孩快很多,有可能是眼壓過高,導致眼軸增長比較快,這是青光眼的危險因素。

因為孩子或年輕人眼球鞏膜的硬度還沒那麼硬,伸縮性比較好,高眼壓可能把眼球拉長,因而加重近視,所以碰到頻繁換眼鏡的近視者,有經驗的驗光師就會順便幫忙查眼壓,及早發現異常。

一般來說,我們正常人眼軸長度大概是23~24毫米,近視增加300度,眼軸拉長約1毫米,有些高度近視的病人眼軸可長達30多毫米。

高度近視的病人,眼軸拉長以後,眼球結構比較多的部位會變薄,比如鞏膜、視網膜、脈絡膜會變薄,對眼壓的抵抗力會比較弱,眼壓稍微高一點,就會對視神經造成一定的損害。所以近視,也是青光眼高危因素之一,尤其高度近視。

一些年輕時就有遠視的人,看視力表輕易能看到1.5甚至2.0,但他們的眼軸比較短,眼前段比正常人要小一些,在長時間看書或者看電腦的時候,晶狀體會往前突一點,這樣才能看得近一點。

長期晶狀體往前突的話,它會引起眼前段狹窄的人房角關閉,那麼就會誘發青光眼,可能某天心情比較激動,或在黑暗中看了一場3D電影,或者做了一個全麻手術,青光眼就爆發了。

這樣看來,有些近視和遠視分分鐘會「變臉」,變成導致青光眼的誘因。不過,這部分人群也能「早查監控」,這是眼科醫生告訴大家的方法:

▲ 像關注血壓一樣關注眼壓

正常眼壓是14~21mmHg,如果超出這個範圍,要多加關注。

▲ 45歲以上每年至少一次眼檢

不是看個視力表就算,而是眼睛全面檢查,包括眼前節檢查、視野及眼底的檢查等。

▲ 可做誘發試驗:「關小黑屋」

如果在四五十歲做眼部檢查的時候,醫生察覺到前房比較淺,可以先做個誘發試驗:「關小黑屋」,即在暗室中呆2個小時。如果發現眼壓明顯升高,通過一些超聲波檢查證實就是前房淺、房角窄,醫生在黑眼睛(虹膜)上打個激光,不用包眼也不用住院,就可以防住青光眼了。

文:余伊玲

編輯:八月

製圖:邱劭軒

眼睛也需要五大核心營養

了解一下


推薦閱讀:

TAG:大家 | 高度 | 遠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