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度文學

1.古印度的社會文化概況" 印度" 之名源於南亞次大陸的印度河,梵文為Sindhu,最早見於波斯銘文。希臘學家希羅多德和中國史學家司馬遷,在其著作中都有關於印度歷史的記載。在中國漢代史籍中,把印度譯為" 天竺" 或" 身毒" 等。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記》始改譯為印度。(1)印度的地理位置及所含範圍印度次大陸位於亞洲的南部,高聳的喜馬拉雅山像一個天然屏障把它同亞洲大陸隔開,在地理上形成一個單獨的區域。橫亘大陸中部的溫德亞山脈把印度分為兩半。北半部主要是印度河與恆河流域;南半部像一個三角形半島伸入印度洋中,東為孟加拉灣,西為阿拉伯海。北半部的兩河沖積平原,為古代兩大階段城市生活的興起提供了有利的環境,在這裡先後孕育出印度河文明與恆河文明。這是古代印度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印度歷史上一系列重大事變的主要舞台。南半部半島,有德干高原縱貫其上,那裡有富饒的森林和礦產,山地起伏,多沼澤草原。高原兩側的沿海地區,氣候良好,適宜於農耕,也有利於商業發展。古代印度泛指印度次大陸的廣闊地域,是這一地區各個部落或國家的統稱。因此,古代印度史實際上包括了現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錫金和不丹等印度次大陸所有國家的古代歷史。(2)古印度的社會發展概況據史跡發現證明,早在公元前兩三千年以前,印度河已進入青銅文明時期,其居民為達羅維荼人。大約在公元前18世紀左右,從北方侵入了雅利安民族,他們到印度之後,留下了關於他們活動的文字記錄,這就是《吠陀》和解釋《吠陀》的《梵書》——《森林書》和早期《奧義書》。這個時代一直延續到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史稱" 吠陀時代".雅利安人侵入印度河時,可能還是游牧民族,征服印度北部後,逐漸建立起奴隸社會制度。他們把人分成四個階級,即四種姓。第一等是僧侶,名叫婆羅門,掌管宗教事務;第二等是貴族,名叫剎帝利,掌管行政事務;第三等是平民,名叫吠舍,從事工農業勞動;第四等是奴隸,名叫首陀羅,沒有人身自由。體現這種階級制度的思想體系,便是婆羅門教。吠陀後期,文化東移,從印度河流域逐漸轉移到恆河流域。同時形成了一些各不相屬的奴隸制國家,號稱" 十六大國" ,其中最有名的是摩揭陀國和臨兒國。這些國家互相攻伐,沒有統一領主,史稱" 列國時代" ,下限到公元前 4 世紀左右。列國時代的最大國家摩揭陀,曾有悉蘇那伽王朝和難陀王朝。前一王朝有瓶沙王征服鴦伽國,烏達耶興建華子城的壯舉;後一王朝卻正逢希臘亞歷山大大帝於公元前326 年東徵到印度河流域來,遭遇大難。後由大臣月護(孔雀,旃陀羅笈多)驅走了希臘亞歷山大所留下的馬其頓總督,統一了印度北部,建立起孔雀王朝(公元前321 ——公元前184 年)。到賓頭沙羅時,又收入阿富汗和俾路支,合併德干。再到阿育王時,征服羯伽國,宏揚佛教,並傳佛教入中國、日本、緬甸、暹羅、南洋,並與緬甸、敘利亞、埃及通商,而成為古代印度疆域最大的時代。(3)佛教的興起與印度古代文化佛教產生於古代印度的列國時代。在古印度的奴隸制時代,存在著為奴隸主階段服務的婆羅門教。婆羅門教是多神教,崇拜全知全能的梵天(婆羅門)大神,相信天堂和輪迴,且有煩冗的禮拜儀式,是為婆羅門等級服務的宗教。隨著列國紛爭,剎帝利等級的日益強大,他們便不滿於婆羅門等級的特權,隨著經濟的發展,作為大商人的上層吠陀階層也希望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這樣,以反對婆羅門教為旗幟的佛教與耆那教便應運而生。佛教創始人喬答摩.悉達多(公元前557 ——公元前477 年)是印度釋伽族迦比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凈飯王的兒子。相傳他29歲時痛感人世生、老、病、死各種苦惱,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及其梵天創世說教,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道,遍訪名師,初無所獲,經過六年苦行,在佛陀伽耶菩提樹下" 成道" ,覺悟到世間無常和緣起諸理,即在鹿野苑開始傳教,為信徒說苦、集、滅、道"四諦" 及正見等" 八正道" ,佛經稱為" 初轉法輪".其後45年間,在中印度各地遊行教化,廣得信徒,都尊他為佛陀——覺悟者。本民族的人尊稱他為釋迦牟尼——釋迦族的聖人。佛教宣傳眾生平等,反對婆羅門教的等級觀念,所以在下層民眾中很快得到信仰,後經阿育王宏揚,傳遍亞洲各地,終於成為世界性宗教。古代印度文學的發展,與其歷史發展與宗教演變相適應,可分為吠陀時期與史詩時期。吠陀時期約在公元前15世紀到公元前5 世紀,產生了著名的《吠陀本集》與解釋《吠陀本集》的《梵書》——《森林書》與《奧義書》。史詩時期約在公元前4 世紀到公元前3 世紀左右,相當於列國後期到統一時代,產生了兩大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以及影響廣泛的佛教文學。2.古印度的《吠陀》文學《吠陀》是印度最古的文學遺產,是印度人在世界文學史上" 說出的第一句話" ,也是有價值的歷史文獻。(1)" 吠陀" 的含義及總體內容" 吠陀" 一詞原為" 知識" 和" 學問" 的意思,後來,經過婆羅門的解釋,逐漸被人們認為是宗教的" 聖典" ,是神示的" 聖智" 或" 聖經".《吠陀》是古代印度的宗教文學,形成於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500 年之間,共有四部本集:《梨俱吠陀》、《娑摩吠陀》、《阿闥婆吠陀》和《耶柔吠陀》。《梨俱吠陀》是讚美詩集,在四部之中最為古老,最為重要; 《娑摩吠陀》是音節旋律集;《耶柔吠陀》是禱告儀式集;《阿闥婆吠陀》是咒語集。這些帶有宗教色彩不同體裁的歌謠,反映出古代印度的神話傳說、勞動生活、婚姻愛情、風俗習慣以及部族戰爭等方面的豐富內容,具有很高的史學與美學價值。(2)《梨俱吠陀》《梨俱吠陀》是《吠陀》文學中最重要的作品,大約形成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讚頌詩1017首,另外附加11首,共為1028首,約1 萬餘節,4 萬餘行。據其中所遇見的地名判斷,它最後形成於旁遮普和恆河上游一帶。a.《梨俱吠陀》中的頌神詩《梨俱吠陀》中,歌頌因陀羅神的詩歌大約250 首以上,約佔詩篇總數的四分之一;其次是歌頌火神阿耆尼的,有200 首以上,約佔詩篇總數的五分之一;再次是歌頌酒神蘇摩(一種植物,可榨蘇摩酒)的,有120 首左右,約佔總數的十分之一強。因陀羅是《梨俱吠陀》中著力歌頌的英雄神靈。最初階段,印度次大陸的原始居民把因陀羅表現為火的創造者、雷雨之神、生產能手和勞動英雄。到征伐戰爭階段,人們又把他歌頌為軍事征戰中的英雄。最後,因陀羅上升到眾神之上,不管是" 天神" ,還是" 地祇" ,都得向他致敬。這表明:當時正處於多神崇拜向少神崇拜的轉化過程之中。最初作為自然神的因陀羅也開始向社會神方面轉化。這種變化,正是階級的出現和國家產生這一社會變動在意識形態領域中的反映。b.《梨俱吠陀》中的其他內容《梨俱吠陀》作為印度早期的詩歌,除了崇敬神靈的主要內容之外,還反映出古代印度人的勞動、愛情、民情、風俗等方面的豐富社會內容。特別是那些反映男女互相愛慕,抒發悲歡離合的愛情歌謠,清新純潔,生動感人,表現出健康的戀愛觀點和高尚的審美情操。如《耶摩與耶彌對唱》:我願意爭取朋友,達到仁愛之情。/惟願渡過空間廣海而來的哲人,/憶念著世界和未來的年代,/有一個兒子,作為他的父親的子孫。是呵,不朽的諸神熱望你將此事完成,/你是現存人間的唯一後生。/那麼,讓你的靈魂結合著我的靈魂,/你就是可愛的丈夫和我結婚。我耶彌得到了耶摩的愛情,/我就可在同一張床上和你共寢。/我是要服從丈夫的妻子,/讓我們和車輪一樣迅速相親。褚神的天使在我們周圍巡行,/他們並未休息,也未閉上眼睛。/你這多情者別來找我,快去尋找別人,/像車輪一樣迅速和他相親。我不願把我的手臂來擁抱你的全身,/和自己的姐妹接近,人們說是罪行。/別來找我,你去和別人歡度青春;/美人呵,你的弟兄不向你要求這種事情。耶彌,你去擁抱旁人,/讓旁人也擁抱你,像繞樹的藤。/去爭取他的心,也讓他取得你的痴情,/他和你可以作成幸福和聯姻。(3)" 吠陀" 中的咒語與《梵書》在《吠陀》中,還有些咒語詩歌。有的用於醫療疾病,有的用於戰勝猛獸,有的用於祈求長壽、幸福、健康,也有的用於祈求家庭和睦、旅行安全、戰爭勝利和村莊生活平安等等,這些咒語是萬物有靈觀念在當時人們頭腦中的反映,洋溢著當時社會的生活氣息,具有相當的認識價值。從歷史的觀點來看,這些咒語詩歌,既表現了人們對自然威力的無知和畏懼,又顯示了人們戰勝自然的意志和願望。婆羅門解釋和傳授《吠陀本集》的著作,稱為吠陀文獻,其中最早出現的是《梵書》。在各派《梵書》之後,是各派的《森林書》。在《森林書》之後,又附有《奧義書》。這些吠陀文獻,多用散文的形式解釋《吠陀》經文的含義及敬神儀式,其中也包括一些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它們是印度最古的散文作品。如《奧義書》關於" 心中自我" 這樣寫道:一切是婆羅門。凡人認可觀世界為始、為終、為生息於婆羅門中者。人是有意志的眾生。在這世他的意志是什麼,在來世他也是什麼。所以讓他有這意志和信仰:懂道理的人,他的身體是靈魂,他的形式是光明,他的思想是真理,他的本質象太空,無所不在而眼看不見,一切工作,一切願望,一切香甜的氣味都從他而來;他擁抱一切,他從不言語,他從不受驚,他是心中自我,他比米粒還小,比麥粒還小,比芥種還小,比草蘆子或草蘆子核還小。他也是心中自我,比地還大,比天還大,比星空還大,比一切世界還大。3.兩大史詩與往世書繼《吠陀》文學之後,在古代印度文學發展史上,又出現了著名的具有世界影響的兩大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這兩部史詩,最初是由印度各地民族用各地語言寫成的,後來漸漸聚攏、譯成梵文而成為兩大長詩的形式。所以,作為整體來說,兩部史詩中都有很多離題很遠的插曲。因此,也可看成是印度古代的兩部詩集,其中包含著很多人民口頭藝術創作的因素。(1)《摩訶婆羅多》《摩訶婆羅多》是古代印度具有重要價值的歷史文獻,也是極為珍貴的文學遺產。傳說是毗耶娑(廣博仙人)所作。它集中地反映了古代印度的社會生活和文學成就。a.《摩訶婆羅多》的基本內容《摩訶婆羅多》一譯《瑪哈帕臘達》,印度古代梵文敘事詩,意譯為" 偉大的婆羅多王后裔" ,共18篇,附錄1 篇,有10萬餘頌(一頌兩行,一行16個音),是世界文學中最長的史詩。公元前10世紀初,主要故事形成;公元前6 至5 世紀,開始加工;公元最初幾世紀趨於定型,加上作者毗耶娑的名字。《摩訶婆羅多》主要寫婆羅多族後裔之間的鬥爭。其基本情節是:奇武王有二子:長子名持國,次子名般度。持國天生失明,因此由般度為王。般度去森林修行,不久死去,由持國執政。持國有百子,稱俱盧族,長子名叫難敵;般度有五子,稱般度族,長子名叫堅戰。國王持國讓兩族的孩子跟隨一位教師學習武藝。般度族的子弟學得好,引起俱盧族的嫉妒。難敵一再設法謀害般度族。般度族逃到般遮羅國,五兄弟合娶國王的女兒黑公主為妻。國王持國知道後,派人接回,並分一半國土給他們。可是,難敵不滿,於是就密謀用擲骰子的辦法騙取般度族的五兄弟的財富。般度族的長子堅戰擲輸,五兄弟和妻子淪為難敵的奴隸。國王持國擔心大家族的毀滅,又恢復了他們的自由,把財寶和國家再次還給般度族。不久,難敵又引誘堅戰賭博,商定:失敗者要被流放12年,第13年還得在隱姓埋名中度過。這次堅戰又輸了,四處流浪,生活艱難。13年後,般度家族要求歸還他們應得的那一半國土,但難敵背信棄義,拒絕歸還。於是,兩大家族進行了18天的鏖戰。大戰結束時,雙方几乎完全覆滅。俱盧族只剩下3 人,般度族只有7 人幸免於難。堅戰即位後,又把王位傳給後人。般度族入山修道。堅戰的兄弟和黑公主相繼在路上死去,只剩下他自己,被因陀羅接走,先入地獄,同親人相會;後來,五兄弟和黑公主都升入天堂。b.《摩訶婆羅多》的思想意義婆羅多兩家族的爭戰,反映出古印度奴隸社會初期的社會歷史狀貌。雖然這次家族紛爭卷進了古代印度北方的幾乎所有部落,但是各個部落仍然是獨立的、分散的,還沒有建立起一個更強大的統一體。史詩中的所謂" 王" 實際上只不過是部落酋長或者是開始獨佔財富、掌握權力的家族奴隸主。在王位的繼承問題上,國王尚不能一個人決定,還得召開會議,徵得群眾的同意;在戰爭期間,軍事總指揮是經選舉產生的。在開戰前,敵對雙方戰士,聚集在一起誓宣:尊重作戰規則;每天傍晚休戰時,敵對雙方可以像朋友一樣混雜在一起談話。這些情況都反映出軍事民主制時代的特徵。史詩的作者廣博仙人把同情傾注於般度家族一邊,歌頌了般度五兄弟的英雄形象,批判了俱盧族的主人難敵。般度家族的長兄堅戰是一位堅持善行、維護正法和毫無私心的忍性英雄。他總是宣揚:" 容忍是最高美德".容忍使他寬恕了難敵的暗害和謀殺。他明知道" 賭博能引起剎帝利的衝突" ,但出於容忍還是參加賭博而輸掉了一切財富和兄弟與妻子。他不追隨邪惡,不跟朋友爭吵,不貪圖別人的財產,不受貪慾的支配和不留戀世間的無常之物。堅戰的這些品質,正是古老氏族道德遺風的反映。後來他變得狂暴、虛偽、愛財,也恰恰反映出由原始社會酋長向奴隸社會奴隸主方面發展變化的歷史現實。堅戰的二弟怖軍是一位心地純潔、力大無窮的英雄,他見義勇為,為民除害,是人民理想中的英雄。堅戰的三弟阿周那,武藝高強,箭法出眾,是一位百戰百勝的英雄人物。他們都是正義面的代表。黑天是般度族的幕後統帥,卻把自己的軍隊交給難敵,幫助俱盧族作戰。他的行為違背了武士的美德,反映出私有觀念正在一些領袖人物身上滋長。難敵是國王持國一百個兒子中的長兄。他是一個狡猾奸詐、貪婪成性、野心勃勃的政治野心家。為了奪取王位,他想出種種詭計,謀害般度家族的五兄弟;他貪婪成性,利令智昏,一意孤行,竟不顧正法的約束,聲言" 連針尖大的地方也不給般度族".他是古代印度文學史上最早出現的奴隸主形象。他的言行,生動地表明:" 最卑下的利益——庸俗的貪慾、粗暴的情慾、卑下的物慾、對公共財產的自私自利的掠奪——揭開了新的、文明的階級社會;最卑鄙的手段——偷竊、暴力、欺詐、背信——毀壞了古老的沒有階級的氏族制度,把它引向崩潰。" 由此可見,《摩訶婆羅多》深刻地表現了古代印度人民的願望:反對卑劣的佔有慾望,追求家族內部的和睦,提倡兄弟之間的友愛,爭取繁榮幸福的美好生活和渴望國家和平統一,施行仁政的政治理想。當然,其中也有宗教迷信觀念和宿命論思想,為其歷史與宗教局限。c.長詩中的其它內容《摩訶婆羅多》在敘述婆羅多後裔矛盾鬥爭的同時,還嵌進了其它一些內容,它們也同樣是印度古代文學與文化的珍寶。長詩第三篇《那羅和陀摩衍蒂》描寫一對戀人的悲歡離合故事。那羅是一位國王,陀摩衍蒂是另一國的公主,彼此年青貌美,相互知名愛慕,但無由通情見面。一天,那羅捉到一隻天鵝,天鵝答應為那羅去傳情達意,並且收到了極好的效果:陀摩衍蒂聽了這隻鳥的傳語,/心情十分激蕩;她的靈魂/早已飛到那羅的身旁,但她卻坐在家裡呆望,/憔悴悲傷,用嘆息來打發時光,/眼睛向上,心事重重,面色倉皇。/以致於,不久之後,她四肢無力,/被愛情困傷,失眠躺在床上,/集會也無雅興,宴會也不歡暢。/晝夜都不安寧,嘆氣常常,/嘆息又久又長,直到她的侍女們/看見她音容暗淡,大變了樣,/已不如以前的芬芳。於是向父王述說,/陀摩衍蒂已愛上了那羅國王。經過諸神幫助,那羅終於悄悄進入陀摩衍蒂的住所,那羅表明神的意志,向陀摩衍蒂求愛。詩篇從陀摩衍蒂感受到的角度生動地描寫了他相愛的深情:她低著頭,聽著諸神的姓名,/於是高雅地微笑,向他發出言論:——/" 呵,大王!請向我發誓,定要真誠,/我就會想方設法,用我的全身/和我所有的一切來報償你的恩情;/因為我和我的所有都是你的,全屬你一人。/國王,請你應允。天鵝唱出了/你那高雅的姓名,這姓名點燃了我的熱情;/可愛的國王呵,為了你,只是為了你,/各國的國王已到此光臨。英俊的國王呵,/如果你真地拒絕了我貢獻的熱烈愛情,/那麼,只有毒藥、烈火、洪水、打結的繩,/才是醫治我的悲哀的藥水可飲。詩中用神奇的手段讚揚了忠貞專一的純潔愛情,語言優美,極有藝術感染力。如描寫陀摩衍蒂與國王失散後在森林中的遭遇,便是一例:獵人看見她的優美,只有很少的衣服/遮著半身,還有平潤豐美的腰肢,/還有乳房豐盈,完美無缺的形體,/面孔香甜而有青春,頭髮光如明月,/黑黑的眼睛,被長卷的眼睫毛掃射縱橫;/聽著她溫柔的嘆息和甜蜜的言語,/獵人起了火熱的欲情;他敢於/向王后求婚,開頭用低聲的細語,/過後用熱愛的奔騰向她逼近;/王后立刻看出了他的打算/和他的卑劣心情,而她是如此純真,/如此貞潔,如此忠誠,象一隻燃燒著的火炬/燃著憤怒的輕視之火,對著這個獵人,/她的真純的靈魂燃燒著他,/這壞人心懷狡猾,卻意志無能,/眼望著她,她雖然衰弱/卻貴不可侵,高尚地譴責惡行,/是一盞紅光烈焰的貞潔的明燈。/她雖然如此荒涼,如此孤零,/被丈夫所棄,國家也被人侵吞,/然而她仍像驕傲的公主大發雷霆,/拋開一切哀求的言辭,用憤怒/咒詛那人,她說:" 我心中總是純貞/對尼夏達的國王真有深情,/願你這卑劣的野獸追尋者/倒在地下,死得石硬" !/她剛說完,/獵人就斷了氣,倒在地下,死得石硬,/像一根樹榦被雷電摧毀,突然下傾。後來,他們經過種種曲折磨難,終於幸福團聚,恢復了王位。《摩訶婆羅多》中還有一些富有哲理的梵歌,如《薄伽梵歌》中《善人與惡人》的一節論述內容:無畏精神、生活聖潔、堅定瑜伽智慧、施捨、自製、犧牲、研誦經文、嚴肅、正直、不傷生、真理、不怒、禮讓、和平、不欺、憐憫眾生、不貪、溫和、謙遜、不移、活躍、原諒、堅忍純潔、勿嫉勿驕,這些是生而具有聖靈的人的品質。虛偽、驕傲自滿、憤怒和粗暴以及無知,這些是生而且有惡靈人的品質。" 梵歌" 文辭典雅,思想高潔,是印度古代文學中的瑰寶。(2)《羅摩衍那》《羅摩衍那》是印度古代的兩大史詩之一,傳為棄惡從善的聖人蟻垤(瓦爾米基)所作。書名的含義是" 羅摩的遊行" 或" 羅摩傳".全書以羅摩和悉多的悲歡離合為故事主線,描寫了古代印度宮廷內部和列國之間的鬥爭。a.關於史詩的作者傳說《羅摩衍那》作者蟻垤,本名叫瓦爾米基,本是一個棄兒,以搶劫偷盜為生。一次,他搶劫路過的七仙人。七仙人問他,他的妻兒是否願意與他分擔搶劫的罪惡。他不能回答,回家詢問妻兒。妻兒表示不願與他分擔。他由此覺悟,回到七仙人那裡,拜倒在他們腳下。七仙人教給他吠陀知識,還叫他坐在一棵樹下,不斷念誦" 摩羅" (" 羅摩" 的倒念法)。他靜坐不動,天長地久,白蟻在他身上築窩,形成蟻垤。後來,七仙人回到那裡,拔開蟻垤。從此,他就得名" 蟻垤。" 有一天,蟻垤在森林裡看見一對麻鷸悄悄交歡,忽然一個獵人射中了公麻鷸。公麻鷸墜地翻滾,滿身鮮血,母麻鷸凄慘悲鳴。蟻垤心生憐憫,安慰母麻鷸,譴責獵人:" 你永遠不會,尼沙陀!(獵人)/享盛名獲得善果;/一雙麻鷸耽樂交歡,/你竟殺死其中一個。" 他用等量的音節和四個音步抒發了自己心中的悲痛。由此竟產生了一種詩體。這個脫口而出的詩體,梵文讀音" 輸迦" (憂傷),他就用一個相近的詞" 輸洛迦" (偈)命名。不久創造之神大梵天來訪,要蟻垤就用" 輸洛迦" 詩體把羅摩故事編成一部偉大詩篇。蟻垤於是澄心靜慮,開始創作,終於寫成《羅摩衍那》——關於羅摩的傳說。b.《羅摩衍那》的內容阿踰陀城十車王有3 個王后,生了4 個兒子——羅摩、婆羅多、羅什曼那和設睹盧祗那。羅摩長大後,幫助眾友仙人降魔,並隨眾友仙人到密提羅國參加大祭。密提羅國王遮那竭有個女兒,名叫悉多。遮那竭允言:誰能拉開他家祖傳的神弓,便能娶悉多為妻。羅摩拉開並拉斷了神弓,因而贏得了悉多。以上為《童年篇》。十車王年邁體衰,決定立羅摩為太子。小王后吉迦伊卻利用國王從前許諾給她的兩個恩惠,要挾國王,一要流放羅摩14年,二要立她自己的兒子婆羅多為太子。十車王悲痛欲絕,羅摩也為了父親不失信而甘願流放,悉多為了夫妻之情,羅什曼那為了兄弟之誼,一同隨羅摩流放。不久,十車王抑鬱而死,婆羅多被母親從舅家召回舉行父葬和繼承王位。他得知真相後,大罵母親不義,親自去找羅摩回京,羅摩不回,他只好帶回羅摩的一雙鞋子,供在國王寶座上攝政。以上是《阿踰陀篇》。羅摩、悉多和羅什曼那在森林中到處漫遊,過著艱辛的生活。10年後,他們來到又一座森林。楞伽城十首魔王羅波那的妹妹向羅摩和羅什曼那求愛未遂,想要一口吞吃悉多,被羅什曼那割掉鼻子和耳朵。為了報仇,她慫恿哥哥劫掠悉多。於是羅波那派遣一個羅剎化為金鹿引誘羅摩追趕,終於捉獲悉多。羅摩兄弟從無頭怪那裡得知應找猴王幫助。以上是《森林篇》。羅摩和羅什曼那終於找到流亡的猴王須羯哩婆。他們幫助猴王收復了失國。猴王也召集全國的猴子幫助他們尋找悉多,但隔著大海,無法渡過。以上是《猴國篇》。神猴哈奴曼神通廣大,變幻無窮。他搖身變成巨猴,縱身一跳,越過波濤洶湧的大海。到了楞伽島,他又變成一隻貓,鑽進羅波那宮殿,在後花園找到了悉多,並親眼看見魔王威逼利誘悉多,而悉多寧死不從。哈奴曼把羅摩的信物戒指交給悉多,悉多也將信物寶石托哈奴曼帶回。這是《美妙篇》。在工巧大神的兒子那羅幫助下,羅摩、羅什曼那和猴軍架橋渡海,與十首魔王展開一場大戰。羅摩兄弟受傷,哈奴曼用仙草治癒他們。最後,羅摩殺死魔王,救出悉多,但羅摩懷疑他失貞,悉多傷心落淚,願投火自明。火神從熊熊烈火中托出悉多,證明了她的貞操。這時14年期滿,羅摩一行乘飛車回國。婆羅多欣然讓位,羅摩登基。此為《戰鬥篇》。阿踰陀在羅摩治理下,出現太平盛世。忽有密報告訴國王羅摩:民間流傳悉多曾在魔王宮中居住,算不得貞女。為了不違民意,羅摩忍痛派羅什曼那把已有身孕的悉多丟棄在恆河岸邊。悉多得到蟻垤仙人的救護,住在凈修林里,生下一對雙生子。羅摩舉行馬祭時,蟻垤讓這兩個孩子當場唱這部由他編寫的長詩——《羅摩衍那》。羅摩明白了就裡,但仍不收留悉多,說無法取信於民。悉多便向大地母親求證,大地果然裂開,收容了這位無瑕的貞女。後來,羅摩將王國交給自己的雙生子分治,而與弟弟一起拋棄凡體,升入天國。此為《後篇》。c.《羅摩衍那》的思想意義《羅摩衍那》是一部宣揚古代印度的封建倫理理想的作品。在這部長詩中,作者塑造了一系列理想化的人物:羅摩為了恪守孝道而自願流放,為了維護王族的尊嚴和人間的正義而消滅邪惡的魔王羅波那,為了取信於民而遺棄愛妻悉多,可謂理想的兒子和君王;羅什曼那和婆羅多恪守悌道,是理想的弟弟;悉多恪守婦道,是理想的妻子。他們之間的關係符合封建倫理道德規範,類似中國古代的" 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 長幼有序".羅摩故事的結局是悲劇性的,悉多成了封建貞節觀念的犧牲品。這也客觀上反映出封建倫理的不合理性。史詩中描寫的羅摩與十首魔王之間的鬥爭,也反映出新的封建主與落後的奴隸主之間的矛盾鬥爭。據季羨林先生研究,《羅摩衍那》的成書要比《摩訶婆羅多》晚一些時間,那時正是印度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期。隨著封建制日益取得優勢,羅摩的形象也日益神化。這在作品本身己有反映。在一篇認為屬於原始部分的中間內容中,羅摩基本上是一個人間英雄形象,而在晚出的開頭與結尾部分中,羅摩則成了大神毗濕奴的化身。從此,羅摩成了印度教崇拜的主要偶像之一。d.《羅摩衍那》的藝術色彩《羅摩衍那》的故事情節比較集中緊湊,雖然也插入不少神話傳說,但不象《摩訶婆羅多》那樣枝蔓龐雜。主要人物性格豐滿,隨著矛盾的展開而變化發展。長詩注重風景描寫,而且做到情景交融。例如羅摩為尋找悉多,來到般波池。這裡春光明媚,種種可愛的景色更激起他對悉多的痛苦思念:各種各樣的鳥歡樂發狂,/好象把我的愛火點旺,讓我想起黑皮膚的情人,/那面如滿月的荷眼女郎。/看哪!在錯雜的山峰上,/公鹿和母鹿呆在一起;/我卻是被迫同悉多呀,/那位鹿眼女郎分離。——《羅摩衍那》(4.1.45-46)(季羨林譯)《羅摩衍那》的文體風格明白曉暢,但已開始出現講究辭藻和精心雕鏤的傾向。因此,《羅摩衍那》成了古典梵語詩歌最直接的先導。印度傳統習慣上稱《羅摩衍那》為最初的詩,稱傳說中的作者蟻垤為" 最初的詩人". e. 《羅摩衍那》的巨大影響《羅摩衍那》誕生後,與《摩訶婆羅多》一樣,在印度各地廣為流傳。許多古典梵語戲劇和敘事詩都從中取材。其中著中名的有跋娑的《雕像》和《灌頂》、薄婆菩提的《大雄傳》和《後羅摩傳》、迦梨陀娑的《羅怙世系》和鳩摩羅陀娑的《悉多被擄記》等。印度中世紀方言文學興起後,各地都有《羅摩衍那》的方言譯本或改寫本,其中特別著名的是北印度印地語詩人杜勒西達斯改寫的《羅摩功行湖》和南印度泰米爾語詩人甘班改寫的《羅摩下凡》。《羅摩衍那》或羅摩的故事很早就傳到亞洲各國,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國。在中國古代漢譯佛經中,曾多次提到《羅摩延書》或《羅摩衍拏書》,即《羅摩衍那》。而《雜寶藏經》中的《十奢王緣》和《六度集經》第5 卷第46個故事,都是《羅摩衍那》的主要故事情節。中國傣族地區流傳的史詩《蘭嘎西賀》和《蘭嘎雙賀》都是《羅摩衍那》的改寫本。藏族有《羅摩衍那頌讚》,蒙古文獻中有《羅摩衍那》的故事梗概,在新疆還發現古和闐語和焉耆語的《羅摩衍那》故事。至於中國著名神話小說《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形象,不少學者認為其多似神猴哈奴曼。這樣看來,二者之間似乎有了" 血緣。" 由此可見,《羅摩衍那》對印度以外影響深遠廣大。(3)往世書往世書是梵語文學中以往世書命名的一批神話傳說作品的總稱。它與兩大史詩同時產生和發展,但成書年代較晚,約在7 世紀至12世紀之間。a.往世書概述印度現存往世書數量很多,統稱18部大往世書和18部小往世書。18部大往世書是:《梵天往世書》      《蓮花往世書》《毗濕奴往世書》    《濕婆往世書》《薄伽梵往世書》    《那羅陀往世書》《摩根德耶往世書》  《火神往世書》《未來往世書》      《梵轉往世書》《林伽往世書》      《野豬往世書》《室建陀往世書》    《侏儒往世書》《龜往世書》       《魚往世書》《大鵬往世書》      《梵卵往世書》小往世書實際上不止18部,說法也各不一。其中比較著名的有《毗濕奴法上往世書》、《廣法往世書》和《迦爾基往世書》等。往世書在文體上也採用兩大史詩的" 輸洛迦" 詩體。僅18部大往世書的詩節總數己超過40萬頌,相當於兩大史詩總和的3 倍多,由此可見古代印度神話傳說之豐富。b.往世書的內容古印度的往世書同史詩一樣,均有百科全書的性質。不同之處在於:往世書以神話傳說為主體(這些內容在世界古代前期文學史中詳細論述),而史詩以歷史英雄活動的人物為主體。現存往世書主要有以下五部分內容:①世界的創造②世界毀滅後的再創造③天神和仙人的譜系④各個摩奴時期⑤帝王譜系以上總稱" 五相".但由於往世書的成書年代較晚,已經攙雜進大量的後世成分。現存的大多數往世書包含豐富的法論材料——諸如宗教責任、人生階段、布施、祭祖儀式等。有些往世書還包含許多藝術和科學論述,諸如語法、戲劇學、音樂、醫學、天文、建築、手工藝、政治和軍事等。這些內容將在相關時代與相關書籍中論述。4.佛教文學佛教文學是印度古代文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印度古代文化和宗教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對亞洲及世界各地都有很大影響,值得認真研究。(1)佛教的誕生與佛經的集結佛教誕生於古代印度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演化的歷史階段。相傳公元前六至五世紀中,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悉達多.喬答摩(即釋迦牟尼)不滿於婆羅門的社會等級壓迫,困惑於人世的各種苦惱,29歲出家修道,35歲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成為佛陀——覺者。尊稱為" 釋迦牟尼" ——釋迦族的聖人。釋迦牟尼所創建的佛教的要義是:以無常和緣起反對婆羅門的梵天創世說,以眾生平等思想反對婆羅門的種姓制度。佛教提倡人要信仰自己的力量,承認眾生皆具佛性,任何人只要持戒修鍊,皆可成佛。因此很快得到流行。公元前三世紀傾,由於阿育王的信奉,佛教在印度國內外得到廣泛流傳。佛陀釋迦牟尼在世時,反對用婆羅門教經典使用的梵語宣教,而主張用佛教徒各自的方言俗語宣教。在佛陀逝世後的早期佛教階段,佛教徒曾舉行過三次結集。第一次結集於佛陀逝世後不久(既公元前5 世紀)在王舍城舉行,目的是彙編佛陀在世時關於佛教教義和戒律的言論。第二次結集是公元前4 世紀在毗舍離舉行的。在這次結集中,佛教徒在戒律上出現分歧,分裂為上座部和大眾部。第三次結集是公元前3 世紀在華氏城舉行。這次結集受到阿育王贊助,主持人屬於上座部。這次結集用摩揭陀語整理了佛經的經、律、論" 三藏" ,並傳承至今。阿育王派人把佛教傳往國外。斯里蘭卡保存下來的巴利語三藏卷帖浩繁。律藏包括《經分別》、《犍度》、《附錄》三部分,主要內容是僧團的規則和比丘、比丘尼的日常生活戒律;經藏包括《長尼迦耶》、《中尼迦耶》、《雜尼迦耶》、《增一尼迦耶》和《小尼迦耶》五部分,主要內容是佛陀及其弟子宣講的佛教教義;論藏包括7 部經論——《法集論》、《分別論》、《事論》、《人施設論》、《界論》、《雙論》和《發趣論》,主要內容是論證和闡述佛教的教義。(2)佛教經文的文學色彩為了吸引廣大民眾信仰佛教,佛教經文常常採用通俗的寓言故事或生動的比喻闡發教義,文體也不拘一格,有散文體,論文體與韻散雜揉體。這樣,就使不少佛經文具有了文學成分,帶上了文學色彩。在巴利語三藏中,經藏《小尼迦耶》包含的文學成份最為豐富。它共有15部經,其中的《法句經》、《上座僧伽他》、《上座尼伽他》和《佛本生故事》是巴利語佛教文學的代表作。a.佛經中的格言詩集——《法句經》《法句經》是一部格言詩集,共有423 首,分成26品。其中大多散見於其它佛經,可見它是一部格言詩選編。這些格言詩是佛教徒探索人生的思想結晶,也是佛教倫理道德的形象表達。如:《自我品》強調自己要做自己的主人,首先把握住自己,然後教導他人:" 教導他人做什麼,/自己也應做什麼,/只有服己才服人,/最難控制是自我。(12.3)《塵世品》教誨人不要執著世俗生活:"似見水面泡沫,/似見海市蜃樓,/誰視塵世如此,/死神不來找他。(13.4)《幸福品》教誨人擺脫怨憎和貪慾,追求寧靜和涅槃:" 健康是最好的收益,/知足是最大的財富,/信賴是最親的親人,/涅槃是最高的幸福。(15.8)此外,還有《心品》教誨人要守護和調伏自己的心,以智慧戰勝慾望的誘惑。《愚者品》和《智者品》描述愚者和智者的種種表現和特徵。《罪惡品》勸人棄惡從善等。《法句經》詩律簡易,語言曉暢,比喻生動,警句迭出。因而深受廣大佛教徒喜愛,盛傳不衰。除了巴利語文本外,《句法經》還有犍陀羅俗語文本,梵語文本,混合梵語文本和漢譯本。支謙在《法句經》譯序中說:" 其在天竺,始進業者,不學法句,謂之越敘。此及始進者之鴻漸,深入者之奧藏。" 可見其深入淺出的特色。b.僧、尼創作的詩歌僧、尼創作的詩歌包括在下述兩部詩集之中:《上座僧伽他》是和尚所作的詩集;《上座尼伽他》是尼姑所作的詩集。" 上座" 是對高僧的稱號," 迦他" 是偈頌的音譯。和尚稱比丘,尼姑稱比丘尼。因此,這兩部詩集也可以說是印度佛教中具有修養的比丘和比丘尼的詩歌創作。《上座僧伽他》共有107 首,1200多頌,側重表現比丘修行生活的精神體驗。如高僧摩訶迦旃延那的一首詩這樣寫道:眼見一切,耳聞一切。智者不必摒棄見聞。他大智若盲,大聰若聾,大智若愚,大勇若怯,唯有與善事相遇,才是他思想的棲處。有些詩還注意描寫自然環境,以烘托比丘追求涅槃的修行生活或禪思之樂。如高僧薩波迦在阿闍迦羅尼河畔岩穴中修行,他看到仙鶴騰空飛起,尋找避身之所,岩穴後面的占婆果樹妝點兩岸,心中非常喜歡,從而表現出禪靜的樂趣。《上座尼伽他》共有73首,500 多頌,側重表現比丘尼個人的生活經歷。從中可以看出,在皈依佛教的婦女中,不少是喪子的母親、寡婦、棄婦和妓女。例如,在一首關於比丘尼伊希陀悉的詩中,描寫了她三次嫁夫、三次被無辜拋棄的悲慘遭遇(第400-447 頌)。在另一首詩中,妓女安波巴利將自己年輕時的美貌與現時的老態丑相作了描寫與對比,藉以說明佛教苦諦中的老苦(第252-270頌)。在一首關於比丘尼蘇芭的詩中,描寫她在經過一座芒果林時,有一男子攔道向她求愛,她義正詞嚴地回答說她已摒棄一切世俗慾望,遵行八正道,以清靜為樂。男子讚美她的眼睛長得美麗,她則說這不過是安放在窟窿里的小圓球,裡面有眼淚,還有眼屎。說完便摳出自己的眼睛遞給這個男子,以致使男子邪念頓消,向她乞求寬恕。由此體現出她信仰的堅定(366-399 頌)c.《佛本生故事》《佛本生故事》又譯《本生經》,是一部龐大的佛教寓言故事集,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故事集之一,約成書於公元前三世紀。但現存的巴利文《佛本生故事》己非原典,而是一部注釋本,是約在公元五世紀由一名斯里蘭卡和尚依據目前已經失傳的古僧伽羅文本《佛本生義記》寫成的巴利文《佛本生義釋》。但其中的偈頌始終保持著原始形式。《佛本生故事》實際上是一部古代印度民間寓言故事集,只是依一定的形式組織起來,賦予了宗教的色彩。《佛本生故事》共有547 個故事。每個故事都由5 個部分組成:①今生故事——說明佛陀講述前生故事的地點和緣由;②前生故事——講述佛陀的前生故事;③偈頌——既有總結性質、也有描述性質的詩句,常常含有佛教哲理;④注釋——解釋偈頌中的詞句含義;⑤對應——將前生故事中的角色與今生故事中的人物對應起來。例如第30則《摩尼克豬本生》先是今生故事,敘述一個比丘受到一個少女引誘。佛陀在祗國問這個比丘有否此事。比丘承認有此事。於是佛陀告訴他說:"她是你的禍根。甚至在你前生,你就成了她結婚筵席上的佳肴。" 接著,佛陀講述前生故事,說是在從前梵授王統治波羅奈的時候,菩薩轉生為一條牛,名叫大紅。它有個弟弟,名叫小紅。主人家的女兒即將結婚,因而養了一頭豬。名叫摩尼克。一天,小紅對大紅說:" 這家的重活全由我們干,而主人只給我們吃點稻草麥秸,反倒給這頭豬吃牛奶粥。" 大紅安慰弟弟說:" 你不要羨慕這頭豬,它吃的是斷頭食。因為主人要給女兒辦喜事,才這樣喂它,是為了將來用它的肉呀!" 不久慶賀婚禮的客人來到,主人便殺豬做菜招待他們。這就是摩尼克的前生故事。在敘述這個故事的時候,有一首偈頌:" 勿羨摩尼克,它吃斷頭食。嚼吃粗草料,此乃長命食。" 然後在下面有一連串的詞義解釋。最後是人物對應,由佛陀指出前生中的摩尼克豬是現在這個受誘惑的比丘,主人的女兒是現在這個少女,小紅是佛陀的堂弟阿難,大紅即佛陀本人。《佛本生故事》就是這樣把佛教教義附托於民間故事上來加以宣傳的,往往可以收到生動說理的效果。《佛本生故事》採用韻、散雜揉的文體,語言通俗,風格質樸,形象幽默。其中不乏揭露統治階級荒淫殘暴、反對種姓制度、頌揚人民智慧和美德的優秀故事。如第358 則《小法護本生》揭露暴君滅絕人性:波羅奈國王摩訶波阿波看見王后撫愛剛生下7 個月的小王子,心生妒意,便下令劊子手從王后懷裡奪下小王子,不顧王后的一再哀求,先砍下小王子的雙手和雙腳,再砍下小王子的腦袋,最後把小王子扔到室中,挑在寶劍上旋轉成碎片。可謂滅絕人性。第357 則《鵪鶉本生》說明弱小者只要聯合一致,動用智慧就能戰勝強大的敵人。當然,《佛本生故事》中也有不可避免的因果報應,忍辱勿爭等消極思想。這類佛本生故事至今仍在亞洲一些信奉佛教的國家廣為流傳。在中國古代漢譯佛經中,有關佛本生的經籍達十幾部之多,如《六度集經》、《生經》和《菩薩本生鬘論》等。它們則主要譯自梵語。近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了《佛經中的民間故事》,就是取材於上述佛經典籍。如源於《六度集經》卷六《鹿王本生》寫鹿王帶領鹿群嬉耍中誤入皇家苑林,危急時,鹿王作墊物,讓鹿群跳牆逃命,而自己身負重傷甘願犧牲。這舉動使國王大為感動,馬上發布命令:" 從現在起,全國一律禁食鹿肉!" 看到鹿群救護鹿王的情景,又嘆道:" 君王對百姓慈愛關懷,百性才會對君愛戴、擁護。鹿王實在是個仁義之君啊!" 從此愛民勤政,成為受百姓尊敬、愛戴的君王。(3)梵語佛教經典中的文學故事原始佛教分為上座部和大眾部後,又進一步分化,形成18部派。公元前1 世紀左右,起源於大眾部中心區域的大乘佛教逐漸興盛起來。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則相對為小乘佛教。小乘佛教視佛陀釋迦牟尼為教主,實行苦修,追求個人解脫,以獲得阿羅漢果位和達到涅槃的最高目標;大乘佛教極力神化釋迦牟尼,宣稱人人皆能成佛,三世十方皆有佛存在,修行者應發菩提心,成為菩薩,通過實行六波羅蜜多(" 六度")獲得佛性,並以普度眾生為最高目標,因而得到更大的發展。在佛教的發展過程中,佛教徒漸漸違背佛陀的原始教導,普遍採用梵語或混合梵語作為佛典文本,在卷帙浩繁的漢譯和藏譯佛經中保存了大量在印度本土已經失傳的這種梵語或混合梵語佛典。其中文學性較強的主要是佛陀傳記類佛經和譬喻類佛經。a.傳記類佛經作品現存較早的佛陀傳記作品是《大事》,它是由小乘的大眾部出世派用混合梵語寫成的,文體散韻雜糅。《大事》提供的佛陀生平分三部分:一。佛陀前生在燃燈佛及其他過去佛時代的生活;二。佛陀從兜率天轉生為釋迦族王子,後來出家修道,降伏摩羅,在菩提樹下得道成佛;三。佛陀初轉法輪,建立僧團。每部分都雜有許多本生故事,比喻故事及一些純粹的說教,內容駁雜。在《大事》提供的佛陀生平和傳說中,有不少與巴利語佛典一致的古老成分,也有許多神化佛陀的晚出成分。因此,這是一部染有大乘色彩的小乘佛陀傳記。《神通遊戲》是一部大乘佛陀傳記。它採用韻散雜糅文體,散文部分使用梵語,韻文部分使用混合梵語。全書分27品,敘述佛陀下凡投胎、誕生、上學、惑於生老病死而出家,訪師求道,修鍊苦行,降服摩羅、最後得道成佛,並應大梵天請求弘揚佛法。書中佛陀的生平事迹充滿神話傳奇色彩,類似婆羅門教往世書神話中大神下凡故事。例如,佛陀從兜率天轉生下凡時,眾天神為他在母腹中建造一座寶石宮殿;他安坐其中,身上的光芒透過母體,照射數里方圓,凡有病人前來,經他母親一按額頭,即能康復。他誕生時,地下迸出蓮花,空中展現華蓋,眾天神為他沐浴;他坐在蓮花上,眼觀四方,三千大千世界盡收眼底。然後他向東西南北和上下各走7 步,宣告自己的神聖使命。他年滿學齡時,眾天神陪同他去上學,眾天女為他散花;而他全知全能,無師自通,在檀香木簡上書寫了包括漢文和匈奴文在內的64種文字,詢問老師教授哪一種.諸如此類的描寫表明:佛陀的形象已從原始佛教時代的人間導師演變為超人間、超自然的大神,而且在印度萬神之中居於至高無上的地位。《神通遊戲》有藏譯本,也有兩種大體相當的漢譯文,一本是西晉竺法護澤的《普曜經》一本是唐地婆訶羅譯的《方廣大莊嚴經》。b.譬喻類佛經譬喻類佛經是梵語佛教通俗故事文學作品,大都講述佛陀及其弟子或其他人物的前生故事,宣揚輪迴轉生和因果報應思想,具有勸人為善的積極意義。較重要的有《百譬喻經》、《天譬喻經》和《本生蔓》等作品。《百譬喻經》是一部較古老的譬喻經,屬於小乘佛典。全書分10品,每品圍繞一個主題講述10個故事。第1 品和第3 品講述婆羅門、王子、商人、園丁和船夫各種人物崇拜佛陀的事迹,佛陀預言他們將來能夠成為佛陀或辟支佛;第2 品和第4 品是佛本生故事。例如第34則講述佛陀前生曾為屍毘王,徹底施捨於眾生,不僅把全部財產施捨於人,而且割開自身皮膚讓飛蟲吸吮鮮血。天國的帝釋天(即因陀羅)化成禿鷹來考驗他,他竟歡迎禿鷹刁他的身體,之後,天帝釋又化成婆羅門乞求雙目,他也欣然允諾。這時,天帝釋才恢復原形,斷言屍毘王將會達到正等覺。第5 品講述各種人物由於前生的惡業如不肯施捨、或得罪善人等,而轉生為餓鬼。第6 品講述各種人物或動物由於前生的善業而再升天國。第7 品講述釋迦族成員獲得阿羅漢果位。第8 品講述一些婦女獲得阿羅漢果位。第9 品講述一些品行高尚的人獲得阿羅漢果位。第10品講述一些人犯過惡業,受過惡報,後又通過善業獲得阿羅漢果位。《百譬喻經》有藏譯本,也有大體相當的漢譯本即吳支謙所譯的《撰集百緣經》。《天譬喻經》也是一部較古老的譬喻經。全書有32則故事。其中以第26至29則關於阿育王的一組譬喻和《虎耳譬喻》故事最為著名。《虎耳譬喻》講述佛陀在舍衛城時,一次阿難乞食回來,感到口渴,向一位旃陀羅(低級種姓)少女討水喝。少女說:" 我是旃陀羅女子。" 阿難回答說:" 我沒有問你的種姓,只求你給點水喝。" 少女給阿難水喝,並且愛上了他。事後,她對母親說,若不與阿難結為夫妻,定會死去。少女的母親是位有法力的巫婆。她用法力把阿難召來,要他與自己的女兒結合。在這緊急關頭,阿難向佛陀祈求。佛陀用反咒語把阿難召回寺院。此後,少女仍不死心,天天尾隨阿難。阿難再次求助佛陀。最後,在佛陀的教誨下,少女皈依佛門,削髮為尼。然而,城裡居民由此惶惑不安,波斯匿王向佛陀提出異議。於是佛陀當著許多婆羅門、剎帝利和城市居民的面講述了自己的一個前生故事:從前有個旃陀羅部落首領,想為兒子虎耳娶一個婆羅門的女兒,遭到那個婆羅門的拒絕。於是,他向那個婆羅門指出,種姓之間並不存在各種動植物之間那樣的自然差別,而且依據輪迴轉生的原則也不應該存在什麼種姓,因為每個人都是按自己的業再生的。那個婆羅門終於被他說服,同意了這門親事。佛陀說:這個前生故事中的婆羅門女兒就是現在這個旃陀羅少女,而虎耳是阿難。旃陀羅首領就是他本人。這個故事由佛陀顯身說法,具有明顯的批判婆羅門教種姓制度的積極意義。阿育王的一組譬喻《獻塵譬喻》、《毗多輸譬喻》、《鳩那羅譬喻》和《阿育王譬喻》則比較完整的提供了阿育王的生平傳說。《本生蔓》是一部用古梵語" 大詩" 文體撰寫的譬喻經,作者聖勇。全書共有34則佛本生故事,主題是宣傳" 波羅蜜" ——即通過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智慧等途徑達到佛性。例如,第1 則《母虎本生》講述佛陀前生曾是一個虔誠的修行者,住在森林裡。一天,他看見山下一頭飢餓的母虎企圖吞食自己的乳虎,便縱身跳下懸崖供母虎充饑,以拯求乳虎。再如第6 則《兔子本生》講述佛陀生前曾轉生為一隻兔子,自願投身火中,以自己的身軀布施一個婆羅門。其實這個婆羅門就是帝釋天的化身,前來考驗兔子的戒行。帝釋天為了向全世界表彰兔子的功德,把兔子的形象永遠印在月亮上。《本生蔓》中的絕大多數故事都已見於已往的佛典,聖勇的貢獻在於以優美的語言和豐富的修辭使它們成為佛典中為數不多的優美文學作品之一。在漢譯佛經中,有一部署名為聖勇等人作的《菩薩本生鬟論》(宋紹德等譯),但內容與梵文本《本生蔓》差異極大。c.馬鳴及其作品馬鳴是印度古代成就最高的佛教文學家。一般認為他是一二世紀的人。漢譯佛經《馬鳴菩薩傳》和《付法藏因緣傳》中記載有馬鳴的傳說:他本是中天竺人,信仰婆羅門教,後在辯論中敗於脅尊者而皈依佛教。從此,他在中天竺" 弘通佛法,四輩敬服。" 以後被北天竺月氏王索去," 廣宣佛法,利導眾生。" 他講法" 高明勝達," 連馬匹也" 垂淚聽法,無念食想".這樣," 以馬解其音故,遂號為馬鳴菩薩".馬鳴留傳於世的文學作品有兩部敘事詩《佛所行贊》和《美難陀傳》以及三部戲劇殘本。《佛所行贊》敘述佛陀釋迦牟尼從誕生直至涅槃的生平傳說。據藏譯本和北涼曇無讖的漢譯本,全詩共有28品。梵文原本殘存前14品,其主要內容是:佛陀降生為釋迦族王子,從小享有榮華富貴,後來娶妻生子。他三次出宮遊覽,見到老人、病人、死人,心想:世人為何不擺脫生者病死的痛苦.他的父親凈飯王為了防止他厭世出家,安排成群美女誘惑他耽於感官享樂。而他深感人生無常,毫無動心。一天夜裡,他目睹這些美女各種醜陋的睡相,毅然離開王宮,出家尋求解脫之道。此後,他在森林裡訪師求道,又在尼連禪河畔修鍊嚴酷的苦行,都不能獲得解脫之道。最後,他盤坐在一棵菩提樹下潛心修道。摩羅派遣魔軍進行騷擾,他無所畏懼,堅如磐石。他降伏摩羅後,繼續專心禪思,終於大徹大悟,得道成佛。後14品(據曇無讖的漢譯本)的主要內容是描寫佛陀在彼羅奈初轉法輪,以後在各地弘揚佛法,度化弟子,直至進入涅槃。《佛所行贊》詩句優美,具有故事情節:王使諸大臣,貴族名子弟,年少勝姿顏,聰慧執禮儀。盡夜同游止,以取太子心。如是未幾時,啟王復出遊。服乘駿足馬,眾寶具莊嚴。與諸貴族子,圍繞俱出城。譬如四種華,日照悉開敷,太子耀神景,羽從悉蒙光。出城遊園林,修路廣且平。樹木華果茂,心樂遂忘歸。路旁見耕人,墾壤殺諸蟲,其心生悲惻,痛踰刺貫心。又見彼農夫,勤勞形苦悴,篷發而流汗,塵土坌其身。耕牛亦疲睏,吐舌而急喘。太子性慈悲,極生憐憫心。慨然興長嘆,降身委地坐,觀察此眾苦,思維出滅法。嗚呼諸世間,愚痴莫能覺。安慰諸人眾,各今隨處坐。自蔭閶浮樹,端坐正思維。觀察諸生死,起滅無常變。心定安不動,五欲廓雲消。有常亦有觀,入初無漏禪。——《佛所行贊》出城品第五《美難陀傳》共有18品,敘述佛陀釋迦牟尼度化異母兄弟難陀的故事。佛陀勸戒難陀,出家修行,以成正果,但難陀忘不了愛妻,心中充滿苦惱。佛陀的高足弟子阿難便向難陀說明愛情不能給人帶來真正的幸福,甚至天堂的歡樂也是暫時的。難陀終於覺悟,成為阿羅漢。馬鳴的3 部戲劇出自中國新疆吐魯番,均為殘卷。其中一卷末尾標明金眼之子馬鳴著《舍利弗》。這是一部九幕劇,講述婆羅門的青年舍利弗和目犍連皈依佛教的故事。殘存部分的內容是:舍利弗與丑角交談,舍利弗尊佛陀為師,而丑角認為婆羅門不應該接受剎帝利的教誨,舍利弗駁斥道,哪怕低級種姓提供的葯,也照樣治病。目犍連見舍利弗喜形於色,問明原因後,與舍利弗一同皈依佛教,佛陀預言他倆會成為自己的大弟子。另兩部戲劇殘缺過甚,劇情無法判定。其中的一部是宗教寓意劇,劇中人物是抽象的概念" 菩提" (智慧)、" 稱" (名譽)、" 持" (堅定)以及佛陀本人。另一部劇中人物有主角、妓女、王子、丑角、女僕、歹徒以及舍利弗和目犍連。這3 部戲劇殘卷具有古典梵語戲劇的大部分藝術特徵:有喜劇性的丑角;有地位的角色說梵語,女僕、丑角和其他人物說俗語,台詞韻散雜糅;有" 上場" 、" 退場" 等舞台指示,劇終有祝福詩。這說明古典梵語戲劇早在一二世紀已經達到成熟階段。5.耆那教文學耆那教是公元前五六世紀在印度與佛教同時興起的宗教。創始人筏馱摩那是佛陀釋迦牟尼的同時代人。他出生在吠舍離的一個剎帝利王族家庭,30歲出家修鍊苦行,42歲成道。此後在摩揭陀、拘薩羅等地傳教,72歲逝世。耆那教徒尊稱他為" 大雄".約在公元前四世紀末,許多耆那教徒為饑荒所迫,移居印度西南部。留在摩揭陀國華氏城原地的教徒為了保存經典,舉行第1 次結集,編定了12 "支".他們主張穿白衣,得名" 白衣派".而移居的耆那教徒主張恪守大雄古訓,以天為衣(即裸體),得名" 天衣派".耆那教是與佛教同時興起的旨在反對婆羅門等級制度的新宗教,它和佛教一樣,都否認吠陀書有聖典之源的權威性,都否認印度種姓制度的宗教意義。耆那教同早期佛教一樣。不承認神的存在。只要苦修,人人可得解脫。約在公元五六世紀,耆那教徒在伐臘毗舉行第2 次結集。耆那教的經典統稱" 阿笈摩" (又譯" 阿含")或" 悉檀多" ,分成6 類。第1 類是12部" 支經" ,第2 類是12部" 次支經," 第3 類是10部" 雜經" ,第4 類是6 部" 懲戒經" ,第5 類是4 部" 根本經" ,第6 類是兩部百科全書式的《吉祥經》和《問答經》。這些經典的主要內容是闡述耆那教的教義和戒律,與佛教三藏一樣,包含有傳說故事和箴言詩等文學成分。其傳世作品有《多浪迦維》(描寫一位尼姑今生與前生的愛情故事)、《婆蘇提婆遊記》(以黑天的父親婆蘇提婆遊歷各地為線索,大量采入民間故事)、《虔信甘露頌》(咒語性質的頌詩)、《問答寶蔓》、《嘉言寶蔓》《教誨詩集)、《妙語寶集》等。如諷刺貪婪之心:太陽變冷,月亮變熱,雲彩變硬,大海僅僅滿足於小溪流水,狂風靜止不動,烈焰黯然失色,貪婪之火也決不會減卻光輝。耆那教還改造了婆羅門教的史詩、傳說和故事為自己服務,在後期也寫了一些戲劇作品和文藝理論著作,對印度梵語文學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文論選讀》複習資料
實拍:世界各國古代真金打造的皇冠,還是中國最霸氣
金朝時女真漢化很好,為啥明朝末年女真還是那麼落後?
揭秘古代朝鮮婦女為什麼愛穿露乳裝?
古代風水大師

TAG:文學 | 印度 | 古代 | 古代印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