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針基礎知識

分享一篇文章:臍針基礎知識善美臍針基礎知識臍針的特點:一穴多治:臍針療法,僅取神闕,經這個穴位上下針可治許多疾病,無論是臟腑病還是疑難病,是急性病還是慢性病,可治近百種疾病,範圍涉及臨床各科。一穴多針:傳統針刺技術一般都是一針一穴,每個穴位都有一個主要功能。但臍針不同,僅神闕一穴,可根據臨床需要一穴一針,也可以一穴多針。特別在多臟器疾病、多系統疾病、疑難病、危重病的病例中更多地使用一穴多針技術。一穴多效:既然一穴可以多治,也就可以一穴多效。在治療中只要思路正確,一穴既可多效,一針也可多效。比如,一個病人既有腦部疾病又有眼部疾病,再兼有口舌咽喉疾病,只用一針既可同時見效。這不僅給病人減少了治療上的步驟,也減少了肉體的痛苦和經濟負擔。內外兼治:傳統針刺療法對治療神經系統功能性疾病、運動系統疾病療效頗隹。相對而言,對臟腑疾病就要遜色一些。但臍針不但對功能性疾病、運動性疾病效果很好,對一些臟腑疾病也有很好的療效,對一些疑難重病也達到不錯的治療效果。操作簡便、經濟實惠:臍針使用1寸毫針,現醫藥商店已有已滅菌的一次性毫針,避免了交叉感染,又攜帶方便。如遇緊急情況,隨身又無毫針,也可用筆代針或以棍代針在臍部治療,均可收到預期效果。但須提醒的是,凡用代用品,均不可刺破皮膚,只要在相應的部位進行點壓病人感到疼痛就行了。臍針投入極少,回報較高,它不需其它高級的醫療設備,也不需輔助設施,僅一針一床足矣!臍針的定位進針原則:臍針的操作技術,定位是關鍵,定位是否準確,直接影響到治病的效果,其原則如下:尋找壓痛點:一般約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病人可以在臍壁、臍谷、臍蕊處尋找到十分敏感的壓痛點。越是急性病,壓痛點越明顯。只要用探針找到這個壓痛點,往往一針即可見效。尋找皮下結節法:許多慢性病人因長期患病,在臍部相應的體表投影區產生了一些皮下結節,與皮膚同色,質硬,活動度差,大小如同小米粒大小,按之有疼痛,但可忍受。如發現結節後,不必針刺,可讓病人用手指按壓,每日數次。經數周按壓後結節會自然消失,疾病也就治癒了。臍洛書全息進針法:在臨床上遇到運動系統疾病、急性病可按臍洛書全息律尋找壓痛點。如左肩疼痛取臍左上相應的左肩部位,右腰扭傷取臍右下相應的右腰部位,然後進針。臍八卦全息進針法:在臨床上遇到臟腑疾病、一般慢性病(未找到結節者)可按臍八卦全息律,在其臟腑對應的臍部位置進針,或根據疾病的性質,採用五行生剋制化法進針。臍八卦全息律是臍針臨床上應用最多的方法。臍針臨床治療原則:治療順序:臍針在臨床治療中,其順序是先取癥狀、次取系統、再取疾病。其意思是,在治療中臍針的定位進針首先對病人最感痛苦的癥狀,比如急性腰扭傷,應先予以止痛。許多疾病往往因癥狀解除了,疾病也隨之消失。其次尋找疾病所屬的系統,根據該系統在臍八卦全息律的對應關係,進行定位進針。比如,支氣管炎伴咳嗽、咳痰,應屬呼吸系統,我們取臍八卦全息的兌位(主呼吸系統),往往收到不錯的療效。有些疾病已非常明確,我們可根據該病的全息定位,直接予以治療。比如肝炎或膽囊炎,可取其對應的震位或巽位進針。手法原則:「進針必有方向,下針須含補瀉」。因為臍針治療並非傳統針刺學的定點治療(多直刺),而是定位治療(以臍蕊為中心,呈放射性地向外斜刺或橫刺),在臍針的進針中帶有明顯的方位性,而這個方位的選擇應該是臍針療法的靈魂。有了方位,也就有了補瀉。根據病情,採用五行生剋制化法「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當然,臨床上也採用手法補瀉。臍針的基礎知識臍針治療的注意事項:禁忌症:小兒及妊娠婦女不宜臍針治療。對大出血、各種原因引起的休克、多臟器衰竭、腦卒中、急性傳染病、癌症晚期、惡液質、低蛋白水腫、血友病等及有出血傾向的血液病、燒燙傷、骨折、擠壓綜合征,因直接有生命危險,不應考慮。治療時體位:一般採用仰卧位。進針方式:以臍蕊為中心,作放射性向外斜橫刺,一般深度為刺激強度:在一般治療中不主張強刺激,因為臍部特別敏感,只要進針了就起到效果。但對於急性疼痛性疾病,可採用間斷性強刺激。留針時間:進針後一般留針10~20分鐘。急性病留針時間短,慢性病留針時間長,疼痛性疾病一般痛止即拔,不作留針。一般注意事項:飯後一小時後進行治療。臍部術前常規皮膚消毒,特別對臍孔較深、污垢較多的患者,可用松節油去除污垢,然後再常規消毒。冬季注意保暖。副作用:只要操作得當,一般沒有副作用。從針刺理論上講,病人可能出現暈針、滯針,但我至今未遇到一例。如採用強刺激可引起頭暈、腹痛、噁心,嚴重者可能會有嘔吐。齊氏臍診法簡介:臍部粗看似乎每人沒有什麼區別,其實千變萬化,千姿百態,幾乎很少有人相同。臍眼的大小、臍孔的深淺、臍蕊的高低、臍壁有無傾斜都不盡相同,觀臍診病就是看臍部的這些變化來診斷疾病。正常人的臍孔直徑約0.8-1.5厘米,如果直徑超過2.0厘米,我們稱為大臍眼。直徑小於0.5厘米我們稱為小臍眼。臍眼的大小一般來講取決於胎兒時期與母體相連接的臍帶的粗細,臍帶越粗,一般臍眼越大,子體先天足,個體強壯。反之臍眼越小,先天稟賦不足,個體胤弱。俗話說「臍大容杏,不富也貴」,說明了臍大的人身體健康容易在事業上獲得成功。所以來講看病人的臍眼大小可基本判定他的先天稟賦及身體素質如何。臍孔的深淺取決於皮下脂肪的多少,皮下脂肪越厚,則臍孔越深,這說明其營養狀態好。皮下脂肪越薄,臍孔越淺,營養較少。如臍孔過深提示營養過剩,則應考慮脂肪肝、老闆綜合症、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高血黏度、冠心病、糖尿病、痛風等。形狀: 圓形:臍圓而下半部豐厚朝上,提示血壓正常,內臟健康,腎功能強,精力充沛,為男性最佳臍形。 橢圓:臍形橢圓為女性最佳,提示身體健康,卵巢功能良好。凸形:臍外凸較少者多見嬰幼兒,或見極少運動內臟張力減弱,內臟器官下垂。臍外凸較多者多見有嚴重水腫,卵巢囊腫。也是喘脹的險候,預兆肺、腎之氣將絕。另外臍外凸應與臍疝鑒別。 凹形:臍陷於大腹是脾腎大虛之凶兆,多見於久泄、元氣將脫,或見於暴吐之後。臍突然下陷為正虛邪閉的凶兆,多見於小兒瘟疫染身、毒邪內逼之證,病情險惡,預後不佳。淺小形:此形人不論男女身體較弱,內分泌功能不正常,經常感到全身乏力,此為先天不足,後天氣虛。此外提示精神神經系統脆弱,受刺激易誘發精神障礙。這類人易激動,有歇斯底里傾向。閉合形:臍眼與臍孔密閉,形成一個閉合性腔隙,多見於中老年婦女。原因是皮下脂肪鬆弛,提示卵巢功能減弱。移位:臍位上移:臍向上延長成三角形為氣滯、氣逆的反應,臨床上為肺、胃之氣上逆,或肝氣升發太過,或肝氣鬱滯之象。或提示胃、膽囊、胰腺有病。或腹內有較大的腫瘤,因瘤體的位置牽拉引起臍位上移。 臍位下移:多為腎虛、中氣不足、內臟下垂、子宮脫出及脫肛。 臍位右移:多為氣虛,可見於高血壓、左側肢體癱瘓。並提示易患肝炎、十二指腸潰瘍。 臍位左移:多為血虛,見於各種貧血、寄生蟲病人及右側肢體癱瘓。也提示腸胃不佳、腸粘連、便秘。色澤:臍部色澤的改變可提示機體內髒的病理變化,色澤又分全臍色和局部色兩種,全臍色較易判定,而局部色則需根據臍八卦全息來判定相因的內臟器官的功能狀態。< 白:提示機能低下。全臍色白多反映肺氣虛、心陽不足、血虛,常與臍凹陷、少腹涼並存。局部色白則反映相應臟器的機能低下。 赤:提示熱毒內蘊。全臍色赤多反映心火重,或心火下移小腸,熱積腹中,毒溢於臍。可見口渴、便秘、心煩等癥狀。局部色赤為相應臟器的急性炎症。 黑:預示病症兇險。全臍色黑為暴病將卒的惡兆和久病生機將絕之徵,常與呼吸急促、神識昏迷等危象並存。臍周出現對稱性黑色素沉著,並有角質增生應注意消化系統腫瘤,尤其是胃癌。 黃:提示濕熱之邪內蘊或過食肥甘所致。臨床可見痞滿納呆、大便不爽,可有高血脂、高血黏度、高血壓等徵狀。 青:內有寒積、水飲或風寒內伏。如局部色青則提示相應的臟腑功能欠佳,或見痛證。 紫:為內有瘀積之色,也可見腹內或盆腔內腫瘤,常伴有臍部瘀斑。附屬物:體毛:臍周有毛並與會陰相連提示精力旺盛,性慾強。如突生體毛並累及顏面和全身則應注意體內癌症。血管:臍周靜脈曲張提示肝硬化門脈高壓,常合有臍周色澤暗黑。角化:臍周皮膚局部點狀角化提示相應臟器有結石存在的可能。分泌物:臍孔有油性分泌物提示過食油膩。臍孔雖小,卻能窺探全身的健康與否。在臍診中應該注意光線的變化,必要時還須使用放大鏡進行觀察。另外,腹部暴露要有一定的範圍,最好上達肋緣,下抵髂前上棘,以便觀察。望臍斷病是一種技術,需要不斷實踐,不斷總結,逐漸提高。兩種臍診法:  臍全息是臍針療法的三大理論基石之一,她不僅可以用於臨床治療,也可用於診斷疾病,筆者稱其為臍診法。這個臍診不同於近代名醫朱莘農先生的臍診。朱氏臍診是以手掌魚際按切病人的臍部,一如切脈之舉,按、推、尋,作輕、重、淺、深之按切,以體會臍動脈之動勢。而齊氏臍診則以觀察病人臍部的皮膚色澤、臍孔大小、臍部外形、臍蕊皺摺等來判斷病人的先天稟賦、疾病發生、轉歸與預後等。簡言之,朱氏臍診重在切按,為中醫四診中的切診,而齊氏臍診重在觀看,屬中醫四診的望診。臍針的基礎知識時間醫學/六經辯證與臍針療法1.時間醫學:時間醫學是研究不同時間與疾病的發生、診斷治療、預防等之間的關係,是一門新興的醫學分支。醫學研究證明,人體健康狀況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節律變化,稱為人體生物鐘節律。內分泌激素測定方法的進展則是醫學科學對生物鐘節律研究而新興的邊緣學,即時間生物學。而時間生物學引入現代醫學後,逐步發展和豐富了時間醫學的內容,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生物鐘:研究發現人的體力、智力、情緒具有周期性的節律變化,而生物體內控制這種生物節律的機制則是生物鐘。每個人從出生之日起身體狀況就以二十三天為周期進行循環變化。其中每周期的前11天為健康最佳期,後半期為健康衰退期。重要的是每個周期的第12天和第13天,身體處於變化的臨界狀態,此時各系統組織、器官很不協調,疾病發生率上升,尤以第12天為著。生物鐘的規律給我們提示了預防和養生的理論根據。月經周期:人體最明顯的節律變化莫過於成年女性的月經周期的變化,它是呈月節律變化,有人認為這與地月的引力有關。「月經來潮」有以下幾個涵義:其一是每一個經潮的時間,以及經潮與經潮之間的時間間隔都相對固定。其二是這個間隔的時間為一個月左右。月亮每月圓滿一次,而月事每月一潮,與大自然中潮汐類同,月滿而潮。月相的變化與女性的月經周期及潮汐的漲落息息相關,這是真正的「天人相應」的具體表現。根據女性月經來潮與月相變化的關係,應該進一步確定是圓滿潮還是月晦潮,是上弦潮還是下弦潮。有人專門探討月經來潮的時間與不孕症的關係,結果發現,凡在月滿或接近月滿這段時間來月經的,不孕症的發生率很低。而不在月滿的時間來潮,離月滿時間越遠,甚至在月晦來潮的女性,不孕症發生率就會很高,並且其他婦科病的發生率也遠遠高於月滿而潮的人[1]。從生理學的角度來看,月經來潮是由於子宮內膜的脫落,而子宮內膜脫落又由女性激素的分泌水平決定,其分泌呈一個周期性,而這個周期正好與月周期相當。日為陽,月為陰。男為陽,女為陰。女性激素分泌有一個月周期的變化,那麼,男性的激素分泌有沒有一個類似的周期變化呢?這個周期變化是否與日的周期相當呢?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時間醫學在現代醫學中的應用:人體健康是受到生物鐘支配的。人體的血壓、脈搏、體溫、內分泌、血糖、血紅蛋白、肝臟的合成代謝,紅細胞的分裂速度,各種酶的活度,血液粘稠度等動力性變化,乃至記憶、情緒均呈不一樣的節律變化。而人類的疾病更是與生物鐘密切相關。例如肺結核、風濕等慢性疾病,往往上午體溫正常,下午低燒,醫學上稱之為「午後潮熱」,就像潮汐漲落那樣富有節律。慢性氣管炎往往夜間咳嗽頻繁,心源性哮喘也多在午夜發作,醫學上稱其為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現代醫學研究中大量地應用了時間醫學知識到臨床。如人體腎上腺分泌腎上腺皮質激素,在早晨8點其分泌量達到高峰,中午較少,晚上最少。用這個規律可指導臨床用藥。在治療嚴重的支氣管哮喘和風濕熱,常需服腎上腺皮質激素。根據生物鐘原則,服用這類藥物要符合皮質激素的正常節律,即和生理分泌同步,如按一日三次的平均分配法服用,早晨的量就會不夠,中午和晚上的量就會太多,毒副作用就會增大。如將一日量的皮質激素在早晨一次性服下,藥量甚至可以減少一些,療效又好,毒副作用又少,又節省了部份藥物,何樂而不為呢!又如可根據人體骨髓造血功能的晝夜節律,服用生血藥物,因勢利導促進更多的骨髓細胞進入增殖周期,加快細胞生成,提高治療血液病的療效。根據每月滿月前後潰瘍病出血的發生規律,在高發時間給予H2受體拮抗劑來預防出血。根據急性心肌梗阻塞(AMI)發病率高的時辰,提前給葯進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在夜半子時有明顯集中趨勢,在臨床上給予特別的關注並進行急救前的心理準備。以及抗抑鬱葯氟米帕明在治療精神病時白天效果最好。而免疫抑製劑因其毒性極強,動物實驗證實每日給葯一次最合理,應選擇在非活動期(夜間)為好,等等。豐富了時間醫學的內容,也指導了臨床醫療。時間醫學在中醫中的應用:人體生命與宇宙自然息息相通,人體是一個動態平衡,陰陽四時,無時不在轉化、調整,人體內的生物節律與一年四季、二十四節氣、時辰節律的變化息息相關。中醫的圓運動:宇宙運動的基本規律是圓的規律。《易?泰卦?九三》曰:「無平不陂,無往不復」。反映了天道是循環往複的,天體的運動是呈周期性的,一切事物都呈現著周期的、動態的循環。由於日、地、月三者的運動呈圓的循環、旋轉,因此自然界氣候產生了陰陽消長、晝夜寒暑的周期性循環。於物則出現萌、長、茂、枯、死,於人則為生、長、壯、老、亡的動態往複。圓道對中醫影響較大,中醫的陰陽五行、臟腑氣機升降運動、經絡循環、營衛循環無不以圓的規律出現。中醫講究「天人合一」,把人視為宇宙的一個組成部分。天道如此,人道豈能例外?人體臟腑氣機升降圓運動是中醫的精髓,這個圓運動是以脾胃居中,心腎分上下,肝肺各居左右的圓道。這個圓運動和文王(後天)八卦相吻合,故心應離卦,腎應坎卦,肝應震卦,肺應兌卦。中醫氣機升降圓運動是臟腑氣化的表現形式。用藥:中醫擇時用藥是調節生命節律,以順應天地之時而御病的治療方法,其主要反映:第一,不同藥物的擇季應用,強調凡用藥應順應四時,如《脾胃論?用藥禁忌論》曰:「春宜吐……,夏宜汗……,秋宜下……,冬使陽氣不動也。」第二,不同性質的藥物應擇時應用,陽葯當晝進,陰葯當夜服。第三,不同類型方劑應擇時應用,如汗劑當選擇人體陽氣旺盛的午前服用,下劑當選擇人體陽氣漸衰而陰氣漸生的午後服用。針灸:人體的經絡循行無論十二經或奇經八脈都呈現著圓的循環。十二經絡的循行,自肺經起始經過大腸、胃、脾、心、小腸、膀胱、腎、心包、三焦、膽、肝,又復傳至肺,如是十二經分值十二時辰,一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小時,其分值時序歌括為:肺寅大卯胃辰宮,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膀酉腎心包戌,亥焦子膽丑肝通。針灸治療和藥物治療都遵循上述時間規律。在中醫學中與時間醫學關係最大的莫過於子午流注,其認為人體氣血在各時間運行時,皆循一定的經絡,因此針法必須在十二經氣血運行規律及其在肘、膝以下六十五俞穴的疏注、開合規律下按時開穴。這些穴位不僅是經氣出入、陰陽交會之處,也是運用時間醫學穴位開闔治療多種疾病的有效穴位。近年來,有人採用穴位電阻測定儀對十二經五輸穴皮膚電阻連續12小時跟蹤測定,認為十二經脈氣血在十二時辰中有盛時和衰時,並與十二經氣血流注有著基本一致的晝夜節律[2]。2、六經辯證與時間醫學:《傷寒雜病論》是中醫經典著作,雖然沒有明確提出時間醫學概念,但其內容包含了豐富的時間醫學的思想,特別是六經辯證中疾病自愈的時間特點,更提示了時間醫學的臨床應用。「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陽明病,欲解時,從申至戌上」;「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丑上」;「少陰病,欲解時,從子至寅上」;「厥陰病,欲解時,從巳至卯上」。這幾條揭示了六經之氣在一日內有相對旺盛時間,六經病證在時辰中自愈或減輕的特點。欲解時關係到部分的診斷問題,但實際上病人更注重的是疾病的發生或加劇的問題,故有人提出一個相對的概念叫「欲作時」或「欲劇時」[3],這在臨床上更為方便、實用。既然有一個欲解時,必然會有一個欲劇時(經氣相對衰退時間)或欲作時,其必定在欲解時相對的位置上,這樣我們就可以把上面幾條經文更改為:「太陽病,欲作時,從亥至丑上」;「陽明病,欲作時,從寅至辰上」;「少陽病,欲作時,從申至戌上」;「太陰病,欲作時,從巳至未上」;「少陰病,欲作時,從午至申上」;「厥陰病,欲作時,從未至酉上」。(關於六經辯證的欲解時和欲作時見圖1-圖6)六經辯證是根據人體內經脈氣血流注理論來進行辯證,即某種病在某經脈循行時辰多發或加重,即可辯證為此經脈的病。人的氣血與大自然息息相關,即人在日周期、月周期或年周期中陰陽盛衰均有類似的規律,這就是中醫的相關性。如一日之中寅時為晨,而在年周期中則為正月,在季為春。它們的共同相關性是陽氣升發,人體氣血開始逐漸加盛,這樣提示我們在考慮六經辯證時,不應局限於一日之中的時間規律,還應考慮月周期和年周期。比如「陽明病,欲作時,從寅至辰上」,提示我們在一日之中,寅卯辰三個時辰(3時—9時之間)中,疾病發作或加劇的病人,應該考慮到是陽明病的可能。除此之外,一個病人如每年在正月(寅)、二月(卯)、三月(辰)時常舊病複發或加劇,並極有規律,也應考慮是陽明病的可能。其他各經依此類推。3、臍針療法與時間醫學:臍針療法是針剌神闕穴而進行治療的一種新的針剌方法,在臍針治療中,採用治療的定位進針方法較多:有壓痛點進針法、尋找皮下結節法、臍洛書全息進針法、臍八卦全息進針法、五行生剋制化進針法等(所著文章均分別發表在各種雜誌上)。其中有一種定位進針方法與時間醫學有密切的關係,在臨床上使用極為方便,即臍地支全息進針法。3.1臍地支全息進針法:這種方法多用於臨床上有明顯時辰規律的慢性病,範圍涉及到各科,只要有固定的發作時間,並有明顯的時間規律,無論是什麼病,均可應用此法,而且療效不錯。首先我們把肚臍(神闕)看作一個地支圖(圖7),然後根據地支相應的時間,尋找與疾病發作時或加劇時相同的時間,並在臍壁上進行定位。比如五更瀉,我們可以在丑時(3—5時)相應的臍壁上(時鐘的7點處)進行針剌,療效很好。除了在時間醫學上相應外,五更瀉又為脾胃之病,丑時為土,扎之療效確切。再如有明顯發作時間規律的神經性頭痛,只要我們找到這個時間規律,按臍地支全息相應的臍壁上扎針即可。臍地支進針法中的補瀉問題:方位補瀉:臍針療法是定位治療,在治療時進針有明顯的方向性。方位是臍針療法的靈魂,有了方位就有了補瀉,這是原則。臍地支全息進針法的方位補瀉是:在與疾病時間性相同的臍壁上進針是平補平瀉法,即酉時(17—19時)的咳嗽,在臍壁的酉時位(時鐘三點處)進針是平補平瀉。對虛證的治療是選用患病後一個時辰方位進行針剌為補法,以補其不足。如照樣是酉時(17—19時)的虛咳,在臍壁的戌時位(時鐘四點處)進針是補法,以土生金。對實證的治療採用患病前一個時辰方位進行針剌則為瀉法,以瀉其有餘。如還是以酉時(17—19時)的實咳為例在臍壁的申時位(時鐘的二點處)進行針剌是為瀉法。手法補瀉:與體針治療一樣,強剌激為瀉,留針為補。臨床上對一些疾病時間較長的慢性病例中,我們多採用方位補瀉與手法補瀉相結合,合二而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臍地支全息進針法極其實用,在臨床上治療一系列定時發作的奇難雜證,均有極好的療效。3.3 注意事項:臍地支全息進針法是臍針療法中諸多進針法的一種,在臨床治療中取何種進針方法取決於醫師臨證思維和習慣。但臍地支全息進針法只是對有明顯時間規律的疾病,在臨床治療中可不必太在意診斷、癥狀,只要抓住時間規律,抓住這個主要矛盾就行了。在進針時按照臍針的原則,以臍蕊為中心,向時辰相應的臍壁上作向外橫剌或斜剌,切不可直剌。進針深度0.1-1寸,一般留針10-20分鐘為宜。
推薦閱讀:

易經知識
【漲知識】全身X線圖譜,閱片必備 !
布藝沙發傢具的幾大保養知識
基礎知識新解
政協知識90題

TAG:知識 | 基礎知識 | 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