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網癮30:網癮只因大腦「賞罰不明」

網癮30:網癮只因大腦「賞罰不明」

(2009-05-25 11:47:54)

轉載

標籤: 網癮紋狀體杏仁核大腦格林教子經驗交流圈賈氏博讀 分類: 戒網癮、名人名言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其中一些正面的感情會讓我們愉悅,但一些負面的感情,不僅會讓我們的身體和心理都感覺不適,長期下去還可能帶來諸如心血管病、腫瘤這樣的疾病,一些情感還可能影響別人對我們的評價和看法,比如在大眾眼中,一個喜歡嫉妒、幸災樂禍的人多少有點「人品問題」。  不過,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神經內科專家徐格林博士告訴記者,我們每個人的這些情感乃至行為上的差異和問題,其實可能和我們每個人不同的大腦結構差異有一定聯繫。  幸災樂禍:一種自我獎勵  在人們的相處中,一個好嫉妒和喜歡幸災樂禍的人肯定不受歡迎,更往往被視為「人品問題」。可在神經內科學者的研究中卻發現,「好妒」與「幸災樂禍」其實和當事人大腦內的某個組織活躍程度有一定聯繫。  嫉妒和幸災樂禍可以說是一體兩面的兩種感情:嫉妒就是看見別人比自己好,感到不愉快;幸災樂禍則是看到別人倒霉、不如自己就開心。「這兩種情感當然不健康,但它們其實有自己的生理基礎。」徐格林告訴記者,日本的研究人員就在最近發表過一項研究,發現嫉妒和人類大腦中一個叫扣帶皮層的區域有關,而幸災樂禍的感覺所觸發的是腹側紋狀體。有趣的是,扣帶皮層是一個「懲罰區域」,與身體的疼痛感覺相關,而腹側紋狀體則是一個「獎賞區域」,會給人體帶來愉悅的感覺。  「這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嫉妒確實會讓人感覺痛苦,甚至有人會形容這種感覺像『針扎一樣痛』,而幸災樂禍的人則感覺很愉悅。這其實就是大腦的這些區域所傳遞的信息。事實上,最初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可能和人類在長期進化過程中不得不面對優勝劣汰有關,當覺得自己不如對方時,人就會意識到自己可能被淘汰,從而大腦給出『懲罰』,讓當事人嫉妒和痛苦,這其實是一種自我提醒和自我保護;同時,在看到別人不如自己的時候,大腦的『獎賞區域』就給人『獎勵』,讓人得到愉悅感。」徐格林解釋道,「但是,臨床發現,有一些人的扣帶皮層和腹側紋狀體可能比一般人的平均水平更為活躍,那麼他肯定比常人更容易出現嫉妒或者幸災樂禍的情緒。」  網路成癮:大腦賞罰不明  不只嫉妒和幸災樂禍與大腦結構功能有關,像最近又再度引起人們關注的「網路成癮」話題,其實也和這個賞罰機制有關係。  徐格林告訴記者,臨床真正達到網路成癮程度的患者其實還比較少,他們和賭博成癮、購物成癮的患者等一樣,都存在一類叫做「衝動控制障礙」的問題。而會出現這種問題,其實就和獎懲機制有關。  人什麼會對賭博、網路這樣的東西上癮呢?其實就是從這種活動中,得到的獎賞、獲得的快感非常強烈,而因為這個帶來的問題所給予的懲罰很薄弱,這導致成癮者會對危害視而不見,而沉迷於那種強烈的快感之中。「比如正常人在賭博時,贏錢的時候固然很開心,但輸錢的時候肯定很心痛;可是對於這種賭博成癮者來說,哪怕只贏一點、甚至只是看別人贏錢,他的大腦獎賞區域都會給予他獎勵,但即使輸了很多,他的懲罰區域也只會給點不痛不癢的信號。所以他只會記得快樂,不會記得痛苦,當然無法自拔。」同樣的問題,也存在於網路成癮的人群中。  好鬥恐懼:同一區域掌管  當然,主管人們情感和行為的不只有這2個獎懲區域,徐格林告訴記者,其實在人腦中有一個邊緣系統,和人類的一系列情感、社會行為關係密切,前額皮層、杏仁核、海馬、腹側紋狀體等都是其中的一部分。  另外一個典型就是杏仁核,這是一個和恐懼、攻擊關係特別密切的區域。就拿恐懼來說,研究發現,如果給予老鼠一個聲音,再給一次電擊,幾次以後,老鼠就會對這種聲音產生恐懼。而之後的研究發現,這主要激活的就是杏仁核區域。可以說,杏仁核可能以某種方式形成並儲存「恐懼記憶」。「調查還發現,衝動犯罪者的杏仁核就特別活躍,同時,杏仁核活躍的人,更容易出現攻擊性行為。」  不只如此,人腦的左右半腦還有著不同的差異。「有研究發現,左腦受損的人更容易出現抑鬱,這當然一方面和左右腦的功能差異有關,但不能忽視的是,人類的左右腦在處理問題時,也有積極和消極的傾向區分。」徐格林告訴記者,「通俗點來說,就是左腦比較樂天派,右腦則是悲觀派。」  徐格林介紹,國外專家曾經分別對腦部受傷的患者與正常人進行比較,發現左側大腦受損與右側大腦損傷病人中,左側損傷患者出現抑鬱癥狀和加重的原因,可能和這一大腦區域參與積極感情迴路,損傷後導致當事人無法體驗積極感情有關。而對比正常人的大腦也發現,在同樣看電影的時候,厭惡和恐懼會提高右側大腦部分的激活,而積極情感激活的部分則更多位於左側。  遺傳+調適=好心情  在弄清這些情感和行為功能特點後,如何能讓我們告別那些過多的負面情緒與行為問題呢?  「現在醫學界已經開始嘗試著手通過干預大腦這些區域的方法,來解決一些我們以前只能靠說服、教育、疏導來解決的行為和情緒問題。」徐格林告訴記者,「就拿恐懼症來說,當發現杏仁核和恐懼記憶關係密切後,專家嘗試阻斷了這部分老鼠的杏仁核和聽覺之間的聯繫,結果即使出現『那個聲音』,老鼠也不會再感到害怕,因為它已經沒有了恐懼的記憶。另外,對於某些嚴重成癮的患者,如果能夠對他的獎懲區域進行干預,降低他獲得的快感,提高他的懲罰信號,就會讓他逐漸喪失這種『癮』。」  不過,由於這種醫療手段還更多停留在試驗階段,對於一般的正常人來說,靠的還是自我的有意識干預。「大腦的生理基礎源自於遺傳,這很難干預,但後天的培養和干預卻是可行的。因為正常情況下,大腦的某個部分特別活躍,會讓你容易出現這類行為和情緒問題,而如果你反覆出現這種問題,那麼就會強化大腦這個區域,讓它更加活躍,最後可能行成一種通路,導致當事人很自然就進入這個模式,相反,其他的功能會被抑制。」  如果在早期避免給予過度刺激,那麼大腦各組織發育相對成熟後,即使這個部分比較活躍,也不至於引起巨大的問題。「同樣拿網癮來說,雖然現在問題嚴重的往往是大學生,但其實他們上網和貪玩的習慣,更多的還是在中學甚至更小的時候養成。但如果在他們青少年的時期,就減少上網、遊戲給予他們的強烈快感,那麼等到成人後,他們再出現問題的幾率和風險就會下降。」
推薦閱讀:

360譚曉生:安全大腦演繹上帝視角
提高記憶力的食物有哪些?
五種食物有益寶寶大腦發育

TAG:大腦 | 網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