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化痰開竅減肥妙穴

化痰開竅減肥妙穴---豐隆穴

豐隆

英文名稱:

fēnglóng;S40;ST40

定義:

足陽明胃經穴。在小腿前外側,當外踝尖上8寸,條口外,距脛骨前緣二橫指(中指)。足陽明胃經的絡穴。

位置: 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8寸,脛骨前緣外二橫指(中指)處。內與條口相平,當外膝眼(犢鼻)與外踝尖連線的中點。約當犢鼻與解溪的中點處

功效: 和胃氣,化痰濕,清神志。健脾化痰,和胃降逆,開竅。

主治:古代記述:氣逆,喉痹卒暗,狂癲,足不收,脛枯,胸腹痛,嘔吐,便秘,腳氣,厥頭痛,眩暈,煩心,面浮腫,四肢腫,身重,經久閉,忽大崩,婦人心痛,諸痰為病,頭風喘嗽,大小便澀難。

【主治病症】    

1.精神神經系統疾病:精神病,癔病,失眠,頭痛;    

2.循環系統疾病:高血壓,腦溢血,腦血管病後遺症;    

3.呼吸系統疾病:急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胸膜炎;    

4.消化系統疾病:肝炎,闌尾炎,便秘;    

5.其它:尿瀦留,煙癖,肥胖病,腿膝酸痛,肩周炎。

  近人報道:癔病,支氣管喘息,慢性氣管炎,高血壓,高脂血症。

  方例: 四肢不收:豐隆、脾俞。

  風逆四肢腫:豐隆、復溜。

  痰嗽:豐隆、肺俞。

喉痹:合谷,湧泉、天突、豐隆。

配伍:配沖陽,有豁痰寧神的作用,主治狂妄行走,登高而歌,棄衣而走。 配肺俞、尺澤,有祛痰鎮咳的作用,主治咳嗽,哮喘。配照海、陶道,有滌痰醒神的作用,主治癲癇。

  刺灸法: 直刺1~2寸。艾炷灸5~7壯,艾條灸5~15分鐘。

【刺灸法】

刺法:

1.直刺0.5~1.2寸,針感可沿足陽明經至足腕,甚至足跗部第2、3足趾處,用於下肢痿痹、足腫等;   

2.針尖微向上方斜刺,針感可循經上傳至髀關、天樞等穴處,少數可上至胃腑,甚至可上至缺盆、項部、頭部頭維處,用治上中三焦病變。

灸法:艾炷灸或溫針灸5~7壯,艾條灸10~20分鐘。

臨床運用

  【實證眩暈】

  主穴 風池 百會 太沖 內關

  配穴 肝陽上亢者,配俠溪、太溪;痰濕中阻者,配中脘、豐隆、陰陵泉。

  方義肝經為風木所寄,與膽經相表裡,取膽經風池與肝經太沖,清瀉肝膽,平肝潛陽;內關既可寬胸理氣,和中止嘔,又與太沖同名經配穴,加強平肝之功;百會用瀉法,可清利腦竅而定眩。

  【間歇期癇證】

  主穴 印堂 鳩尾 間使 太沖 豐隆

  配穴痰火擾神者,配行間、內關、合谷;風痰閉阻者,配本神、風池、太沖;心脾兩虛者,配心俞、脾俞、足三里;肝腎陰虛者,配肝俞、腎俞、太溪;瘀阻腦絡者,配太陽、膈俞、內關;夜間發作者,配照海;白晝發作者,配申脈。

  方義督脈為陽脈之海,印堂屬於督脈,可調神開竅;任脈為陰脈之海,鳩尾為任脈絡穴,可降氣解郁,是治療癲癇的要穴,兩穴相配調理陰陽,平抑風陽;間使為心包經穴,可疏通心包經氣血,為治癇經驗穴;太沖為平肝熄風之要穴,癲癇發作多因與痰濁內阻,故取豐隆豁痰化濁。

  【癲證】

  主穴 水溝 心俞 神門 內關 太沖 豐隆

  配穴肝鬱氣滯者,配行間、期門、膻中;痰氣鬱結者,配中脘、陰陵泉;心脾兩虛者,配脾俞、足三里;哭笑無常者,配間使、百會;納呆者,配三陰交、中脘、足三里。

  方義腦為元神之府,督脈入絡腦,水溝為督脈穴,可醒腦開竅;心藏神,心經原穴神門與心之背俞穴心俞相配,可調養心神;內關為心包經絡穴,可理氣活血,調理心神,與肝經原穴太沖相配,厥陰同氣相求,既可疏肝解郁,又可寧心化痰;治療癲證不離化痰,故用豐隆健脾化痰,諸穴相配,可達疏肝、健脾、寧心、定癲之效。

  【狂證】

  主穴 水溝 大椎 內關 大陵 中沖 豐隆

  配穴 痰火擾神者,配內庭、曲池、隱白;火盛傷陰者,配行間、太溪、三陰交;氣血瘀滯者,配血海、膈俞、肝俞。

  方義 治療狂證不離清火,瀉水溝能清熱祛邪,醒腦開竅;大陵為心包經原穴,五行屬土,取之為「實則瀉其子」之意,中沖為心包經井穴,善於瀉熱,再與絡穴內關相配,清瀉心包經,心經之火力著;大椎瀉火定神;豐隆健脾化痰。

附一:

我向大家介紹其中一個穴位,那就是豐隆穴。豐隆穴是足陽明胃經的穴位,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踝上8寸,條口外,距脛骨前緣兩橫指。豐是豐滿的意思,隆指隆起;它正好在兩條肌肉之間豐滿而隆起,故名豐隆。它是一個雷神的名字,是「轟隆」的假借詞。屈原詩里講「招豐隆使先導兮」「吾令豐隆乘雲兮」。《淮南子 》說:「季春三月豐隆乃出。」這個穴位之所以叫豐隆,是因為它在人體的下肢,指雷起於地下之意。從上麵條口、上巨虛、下巨虛傳來的水濕之氣,在豐隆化雨而降,布散全身,所以它有散濕氣、除痰濁的作用,無論有形還是無形之痰均能化解。

這個穴位很好找,用起來也方便,並且對下肢疼痛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所以一到夏天,我們就會告訴那些穿短裙的愛美女士,常在此處揉捻,既可預防肥胖病,又能保養腿部免受空調侵襲而致關節炎。減肥用時要長,每次按揉10分鐘左右。

附二:

化痰強穴:豐隆穴

從條口穴往外側旁開l橫指,是豐隆穴,它與條口穴並排。

其宴,許多穴位無所謂按對按錯,您覺得哪個敏感就多按哪個。有時候,您雖然找的是條口穴,但按在這個很敏感的豐隆穴上了,那就證明您應該先按豐隆穴,因為它們都是一條經上的穴。找穴有一個原則,就是離穴不離經,只要經對了,就能起到相同的作用。

豐隆穴的主要功能是化痰。當出現哮喘、咳嗽、痰多時,一定要多揉豐隆穴,先從裡面把痰化掉。

揉完豐隆穴後會有什麼感覺呢?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痰散了,不知道哪兒去了;另一種是老吐痰,而且很容易把痰吐出來。揉豐隆穴出現的這兩種情況,是體質不同造成的,但都對身體有好處。而且中醫里的這個「痰」,包括的範圍很廣,不光是指從肺里出來的痰,還包括脂肪瘤、痰核、血痰(即血脂高)和扁平疣等。

一般來說,痰都跟氣有關,氣鬱則生痰。您一生氣,氣就停留在某處,氣滯則血淤,血就會流通緩慢,代謝出好多廢料堆積,這些東西慢慢就生成了痰。

附三;

豐隆穴不豐隆,實為減肥大穴

豐隆穴屬於胃經,是胃經的絡穴,又聯絡脾經。豐隆穴能調治脾和胃兩大臟腑,有很好的除濕祛痰的效果。

豐隆,豐者大也,隆即盛意。從字面上看,豐隆應該是使人豐滿隆盛的,其實恰恰相反,此穴是減肥消脂的大穴。

豐隆穴也稱化痰穴,是專門化痰的。中醫這個「痰」有很多的說道,它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痰,一般是指呼吸系統的分泌物,我們平時吐的痰就是這個,故狹義的痰又稱外痰。廣義的痰指內痰,內痰的形成主要是我們體內的體液在致病因素的影響下,失去了正常的運行功能,逐步停蓄凝結成為一種黏稠狀的、有害的液體。這種液體是不咯出來的,而留伏在體內產生病變。「痰隨氣行,無處不到」,因而會使人體生病。

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常說的高脂血症在中醫里就屬於「痰濁」、「痰痹」的範疇。中醫認為,脾虛則生痰。高脂血症以脾為重,脾虛水濕內停生痰濁,痰濁阻滯,氣血運行不暢或氣虛不能推動血行則致血淤。因此,從脾辨證治療高脂血症是有效果的。

我們還說過肥人多痰,這個痰就是贅肉,就是多餘的、沒有用的脂肪。它是肥胖者的隨身負擔,它會消耗肥胖者的氣血。因此,我們說肥胖的主要原因是脾胃功能失調所致。因此,想要減肥的朋友,先要養好自己的脾胃。

體內這些垃圾的堆積與經絡不通也有一定的關係。因此,我們可以找善於化痰的豐隆穴來調養。豐隆穴在小腿的外側,外踝尖上8寸。豐隆穴是反映肥胖的穴位,刺激豐隆穴可調節全身的脂肪代謝,去除多餘脂肪,起到減肥的效果。

可以說,豐隆穴是個祛痰止咳的名穴。因為豐隆穴屬於胃經,是胃經的絡穴,又聯絡脾經。豐隆穴能調治脾和胃兩大臟腑,有很好的除濕祛痰的效果。平時愛吸煙的人痰很多,自己也很煩惱,這時也可多按按豐隆穴。

如何正確使用豐隆穴來減肥呢?平時可用大拇指略微用力按壓穴位,以略感疼痛為基準,按住5秒後鬆開,雙手交替互按 3~5分鐘。平時也可用拳頭輕輕敲打此穴,以皮膚會自然變紅為標準,每次 5~10 分鐘。

有人可能會問什麼是絡穴?絡穴就是聯通表裡兩經的穴位,是表裡兩經經氣相通的部位。打個比方說,如果把黃河和淮河比作是兩條經絡的話,那麼它們之間的京杭大運河就可理解為絡穴。一般的慢性胃病也可以通過絡穴來調治,中醫講「久病入絡,郄治急,絡治慢」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你有慢性胃痛,發作時可先點揉此穴。點揉時,拇指指尖立起來,垂直向下點,以感覺酸痛為宜,然後再揉,每次3 ~5分鐘。天天堅持,次數不限。

附四:

豐隆穴首載於《靈樞?經脈》篇,具有調和胃氣、祛濕化痰、通經活絡、補益氣血、醒腦安神等功效,尤被古今醫學家所公認為治痰之要穴。元?王國瑞《玉龍歌》云:痰多宜向豐隆尋,明?樓英《醫學綱目》指出:風痰頭痛,豐隆五分,灸亦得。諸痰為病,頭風喘嗽,一切痰飲,取豐隆、中脘,《備急於金方》云:豐隆主狂妄行,登高而歌,棄衣而走等等,均指出豐隆穴為治痰之要穴,又是治療因痰所致的癲狂、咳嗽、哮喘、頭痛等病症的有效穴。

  痰是水液代謝障礙所產生的病理產物,又是致病的因素之一。痰的產生主要與肺、脾、腎三臟關係密切,而首先責之於脾,故有脾為生痰之源、脾無留濕不生痰之說。因為豐隆穴是足陽明胃經之絡穴,別走於足太陰脾經,故可治脾胃二經疾患。針刺豐隆穴可通調脾胃氣機,使氣行津布,中土得運,濕痰自化。而百病皆由痰作祟,所以凡與痰有關的病症都可取豐隆穴治療。

  李世珍氏指出:凡與痰有關的病症,如痰濕犯胃之噁心嘔吐;痰濁阻肺之咳嗽、哮喘;留滯中焦之脹滿納呆;溢於肌膚之腫;流注經絡之肢體麻木、半身不遂;流注皮下經絡之皮下腫塊,如頸淋巴結核;蔽於清陽之頭痛、眩暈;痰火上擾清竅之頭痛;痰邪擾心之心悸、神昏、癲狂;痰阻舌絡之舌喑;痰火阻肺之喉喑;痰阻胸絡之胸痹;痰氣搏結之梅核氣以及與痰有關的瘧疾等都屬本穴的治療範圍。

  此外,何友信氏指出,取刺豐隆穴可治療足陽明經線上的疼痛性疾病,肌肉關節運動障礙或非疼痛性疾病。如頭痛和眼球脹痛、下頜關節風濕痛、胸部肌肉風濕痛、頸部肌肉和足背部風濕痛、小腿肌肉風濕痛等,僅用豐隆一穴施治,能實時消除或減輕足陽明經線上的疼痛,功能運動也伴隨著疼痛的消失而改善,這是由於豐隆穴位於膝以下的重要位置,根據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的治療原則,又足陽明經為多氣多血之經,故取刺本穴可有疏通本經氣血阻滯的作用,所以能治療其循經線上的病症。

  高脂血症多為過食高膽固醇、高醣食物或機體本身內在脂代謝失調所致。中國醫學認為,本病屬於濕痰、肥胖等範疇,多因脾失健運、聚濕生痰、痰濁瘀滯脈絡所致。故高脂血症與痰濁關係密切。朱曾柏氏認為,在中醫古典醫籍中,很早就有了記載,血中脂類物質過高,無疑可以視為痰濁;或稱之為脂混血中,所以按痰為主治療。並立化痰祛脂、升清降濁為其治療大法。豐隆穴是足陽明胃經之絡穴,有疏通脾、胃表裡二經的氣血阻滯,促進水液代謝的作用,降痰濁、化瘀血,泄熱通腑,故可治療由於痰濁瘀阻經絡而致的高脂血症。臨床觀察,隨著血脂日趨正常,形體肥胖、善忘語遲、思維遲鈍、痴呆嗜睡、頭脹眩暈等癥狀也隨之好轉或消除。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耳源性眩暈、高血壓、神經衰弱、精神分裂症、支氣管炎、腓腸肌痙攣、肥胖症等。配陰陵泉、商丘、足三里治療痰濕諸症;配肺俞、尺澤治療咳嗽痰多。

 

附五:

眶上神經痛為眼科和神經內科有關的疾病,不僅難治而且常被誤診。近年來,我們應用針刺豐隆穴,中強度刺激手法,治療27例被確診為眶上神經痛的前額頭痛患者,取得較為滿意的效果。一般資料27例患者均為門診病人,其中女性21例,男性6例;年齡22~56歲;病程2周~6年。均排除青光眼和屈光不正以及鼻竇炎等疾病。在發病時可見前額及眉棱骨處抽搐樣及刀割樣疼痛,偶見伴有持續性疼痛陣發性加重,多數無明顯頸後頭疼及面部放射樣感。每次發病時間約3~30min。發病過程為間斷性發作,發作後多有周身乏力、頭暈、局部麻木的感覺。多數發病往往與情緒有關,在勞累或生氣時發作頻繁,發作持續時間延長,癥狀加重。其中有9例伴有高血壓病史,有2例曾有腦外傷後偶發輕度癲癇的病史。所有患者均接受過中西醫藥物治療,療效不明顯。

推薦閱讀:

冬季這麼好的減肥時機,你還想錯過?
跟著超模學高難度瑜伽動作 甩掉冬季囤肉|超模|瑜伽|減肥
寫給第一次吃6維驅動的你!
「健身發電機」問世 讓你一邊減肥一邊發電
節後減肥其實也沒那麼難的……

TAG:減肥 | 開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