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校刊物駁中國民眾民主能力低論調 吁公民教育

黨校刊物駁中國民眾民主能力低論調 吁公民教育2009年06月16日 16:05中國新聞網【大 中 小】【列印】 45位網友發表評論

中新網6月16日電 中共中央黨校主辦的《學習時報》最新一期刊登署名為張志明的文章指出,當前中國的教育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民教育,更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公民教育,充其量只是在教育的某個階段某個環節不自覺地體現了公民教育的一些要素,而不是制度體系層面的公民人格教育。這種現狀已經對中國的政治發展帶來了越來越明顯的消極後果,它不僅直接影響到了中國民主政治發展的進程,而且為反對和阻礙中國民主政治發展的人提供了口實。

文章說,有頗為流行的觀點認為,現在中國老百姓民主意識和民主能力低,不能急於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須等到有一天老百姓素質都提高了再發展,否則,就會影響經濟的發展和國家的穩定。還有觀點認為,市場經濟發展必然促進全體國民主體意識的覺醒,自然就會帶來公民政治參與意識和能力的不斷提高,也就自然會帶來民主政治的發展。言外之意,只要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好了,自然就會發展好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文章認為,以上兩種觀點不僅在理論和邏輯上存在漏洞,也不符合歷史事實,實踐上更是有害。無論他們對當前中國民主政治的建設和發展是悲觀還是浪漫,他們都忽略了一個關鍵的要素,那就是公民人格教育。別忘了,離開了成功的長期的公民人格教育,民主政治決不會自然到來,更不會突然有一天自己走來。對於中國這樣一個長期處於小農經濟社會的國家,依賴「賢人政治」的社會心理還根深蒂固,民主政治生存的文化土壤還比較缺乏,市場經濟發展的時間還很有限,公民人格的教育和培養就顯得更為迫切和重要。

文章說,總結髮達國家現代化成功的關鍵,其中最沒有爭議的應該就是對公民教育的高度重視。儘管西方發達國家公民教育的本質內涵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色彩,確實是為資本主義民主政治造就合格的政治公民服務的,但公民教育本身並沒有階級性,資本主義國家可以用,中國也可以用,而且要比他們用得更好,使公民教育更好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服務,這才是當代中國應有的恢弘氣度和高遠境界。因此,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階層結構的深刻變革,通過公民教育造就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要求的成熟政治公民,推動全體國民公民人格的成長和精神素質的提升,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既是中國當代政治發展的當務之急,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題中之意。

文章分析說,反觀中國的所謂「應試教育」理念和模式,不僅有違社會主義的根本價值取向,而且也遠離了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熟政治公民的首要職能。從教育的體制、內容和方式而言,目前中國教育的官僚化、功利化傾向已經嚴重背離了國民教育的規律。連藝術教育也成了獲獎後可以加分的工具,美術被理解為美的技能而非美的心靈的熏陶。幾乎所有的教育都失去了人文和藝術的靈魂,失去了精神人格層面的內涵;而所謂「素質教育」又變成了教育官員們新的政績數字指標。這樣的教育使孩子過早失去了率真,但卻不能走向公民人格的成熟,以致在成人階段之後其人格依然被壓抑在幼年狀態,並無法對自己的社會行為負責。

文章說,不難理解為什麼中國這個似乎最講愛國主義教育的國家,卻到處都是隨地吐痰、隨地亂扔垃圾、在文化古迹上到處塗劃的現象,而很少在公共場合國歌響起國旗升起的時候,看到中國的國民肅穆起立;為什麼中國這個似乎最講集體主義、最講紀律教育的國家,學生們一走出校門卻很少具有團隊精神,很少自覺排隊、自覺遵守紀律。可以設想,如果主流社會階層的國民多是不懂得如何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負責的人,是只會懂得「道理」說得「道理」而不懂得遵守「規矩」的人,那將是中國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的災難。

文章強調,如果不通過公民人格教育使絕大多數國民學會合法的理性的政治參與,秉承真正的民主精神和法治意識,那麼,市場經濟越發展,人們的利益主體意識和政治參與意識越強烈,政治體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設所付出的成本和代價也就越大。

文章最後指出,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在實現中國教育理念、教育目標、教育體制、教育內容、教育方式和教育文化的現代化。這就需要在繼承中國優秀教育傳統的基礎上,虛心學習並認真借鑒發達國家公民教育的成功經驗,儘快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民教育制度。如果能吧悠久而深厚的優秀教育傳統從教育制度和內容等方面與現代公民教育中的民主精神、法治精神、責任意識等實現有機結合,中國的國民教育就會成為世界上的先進教育,就會使我們智慧、勤勞、善良、勇敢的人民成為優秀的公民。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的根基和希望。


推薦閱讀:

探訪中央黨校:領導不得帶秘書
歡迎訪問中央黨校思想理論網
誰來對320萬人回不去的青春負責?
黨校專家:十八屆三中全會將部署政治體制改革(二)
錢理群的北大憂思和中國黨校的出路

TAG:教育 | 中國 | 能力 | 國民 | 公民 | 民眾 | 公民教育 | 刊物 | 黨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