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過程中這樣與客戶溝通,馬上成交!

解決銷售難題,傳播管理智慧 快來關注我吧!

職場

觀點

銷售

案例

洞察

本文有銷售與管理合作夥伴竹石文化授權發布

如需轉載請標明作者、來源和ID

要想獲得溝通上的成功,就要準確把握他人的觀點。別人說完話後,不妨問一下自己:「他為什麼要這麼說?他的目的是什麼?」只有準確了解他人的目的,才能知道怎樣和對方交流。

美國心理學家P.F.古德曾經提出,人際交往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可以準確地把握他人的觀點,也就是有的放矢。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古德定律。

與人溝通,一定要有一個清晰明確的目的,這是取得成功的首要條件。只有明確溝通的目的,才能在與人溝通時取得良好的效果。

小郭是一名業務員,負責的工作是給陌生人打電話預約見面,可是他總被對方掛斷電話。一天,他打給一位陌生人:「您好,請問是張先生嗎?我姓郭,是藍天裝飾公司的業務代表,您叫我小郭就好了。您是一名成功人士,我這次打電話的目的是想向您介紹一下我們公司的產品……」

聽到這裡,電話那端的張先生直截了當地說:「小郭,不好意思,我對你們的產品不感興趣,而且我現在正在忙,不方便接電話,就這樣吧!」說完,張先生就掛斷了電話。

小郭無奈地嘆了口氣,對同事老吳說:「您看,吳叔,又一個掛斷我電話的。已經打了一個多小時了,每次和客戶說兩三句,客戶就會把我的電話掛斷。」

老吳問他:「小郭,你知道為什麼客戶不願意和你見面嗎?因為你沒有告訴客戶你的目的只是想和他見一次面,也沒有準確把握客戶的意思。你的捧場話說得太誇張了,開口就給對方扣了一個『成功人士』的高帽子,會嚇著對方的。你這樣的表述太露骨了,會給對方一種你在刻意推銷的感覺。」

小郭問:「那我該怎麼說呢?」

老吳回答說:「你別忘了你的目的是什麼,是通過電話約見客戶,而不是在電話中把產品賣給客戶。畢竟在電話中,很多事情是沒法說明白的。退一萬步講,就算客戶相信你這個從未謀面的陌生人,難道還能在電話中完成一筆交易?你要明白客戶是怎麼想的。」說完,老吳拿過電話,對小吳說:「你看我怎麼做的。」

老吳撥通了陌生人的電話號碼:「您好,請問是周先生吧?我姓吳,叫我老吳就行。咱們從來沒有見過面,不過我想和您聊1分鐘,可以嗎?」

周先生回答說:「不好意思,我正在開會!」

老吳立即說:「非常抱歉,周先生,打擾您了,請問我半個小時後打給您可以嗎?」

周先生回答說:「好吧!」

半個小時後,老吳再次接通電話說:「周先生,您好!我是半個小時前給您打電話的老吳,您叫我現在給您打過來,請問現在方便接電話嗎?」

周先生好奇地問:「你是做什麼的?為什麼給我打電話?」

老吳回答說:「我是藍天裝飾公司的業務代表,專門為中小型公司做一些辦公室的設計和安裝工作。」

周先生回答說:「可是我對你們公司不熟悉,不敢直接和你們做生意啊!」

老吳回答說:「周先生,這一點您不用顧慮,因為我給您打電話的目的是給您帶去一些資料,肯定不會立即做成生意的。您即便暫時不需要也沒關係,可以先看一下資料,今後有需要時想到我就行了。」

周先生笑了笑,說:「沒想到你對我還挺放心的呀!」

老吳笑著說:「即便做不成生意,也可以交個朋友嘛!我這幾天剛好在您公司附近跑業務,您看明天給您送去還是後天給您送去?」

周先生回答說:「那就明天上午9點給我送來吧!」

老吳說:「好的,那就明天上午9點見!再見,周先生!」

老吳放下電話後,小郭佩服得連聲叫好。

與他人溝通,能否準確地把握對方的觀點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直接決定了溝通的效率和成敗。如果你對他人的想法不夠明確,不妨先探明後再進行溝通。

許多人常忽略他人的意見,總是覺得自己說出的話,只要聽者沒有異議,就等於默認了,其實這只是主觀感覺。「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實際上,人們存在各種溝通偏差,對同一件事的理解不可能完全相同。

實際上,想要準確把握他人的觀點並非易事,否則也不會出現那麼多溝通失敗的案例。不能準確把握他人的觀點,說出的話就不能直抵對方的心靈,溝通失敗也就在所難免了。

古德定律無疑是在提醒人們:要想完成一次完美對話,就要事先摸准他人的觀點,就要學會善解人意。別人說完話後,不妨問一下自己:「他為什麼要這麼說?他的目的是什麼?」只有充分了解他人的目的,才能知道怎樣和對方交流。


推薦閱讀:

銷售談判技巧--建立談判優勢
LED銷售(項目型銷售)九招致勝
做好邀約前準備,提高客戶到店率80%
授權銷售、經銷商和黃牛

TAG:銷售 | 溝通 | 客戶溝通 | 客戶 | 成交 | 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