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詳解七大黑茶and特點(談資必備)

黑茶,因成品茶的外觀呈黑色,故得名。六大茶類之一,屬後發酵茶,主產區為四川、雲南、湖北、湖南、陝西、安徽等地。黑茶採用的原料較粗老,是壓制緊壓4茶的主要原料。制茶工藝一般包括殺青、揉捻、渥堆和乾燥四道工序。黑茶按地域分布,主要分類為湖南黑茶(茯茶)、四川藏茶(邊茶)、雲南黑茶(普洱茶)、廣西六堡茶、湖北老黑茶及陝西黑茶(茯茶)、安徽古黟黑茶。

湖南黑茶

產地:原產於安化,最早產於資江邊上的苞芷園,後轉至資江沿岸的雅雀坪、黃沙坪、硒州、江南、小淹等地,以江南為集中地,品質則以高家溪和馬家溪為最著名。

製作工藝:毛茶經殺青、初揉、渥堆、復揉、乾燥等五道工序而製造成。湖南黑茶成品有"三尖"、"四磚"、"花捲"系列與之稱。"四磚"即:黑磚、花磚、青磚和茯磚。"三尖"指"天尖"、"貢尖"、"生尖"。"花捲"系列包括"千兩茶"、"百兩茶"、"十兩茶"。

特點:條索緊卷、圓直、葉質較嫩、黑潤。湖南黑茶要求 香味醇厚,帶松煙香,無粗澀味,湯色橙黃,葉底黃褐。

功效:湖南黑茶以保健功效著稱,具有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調理腸胃消炎、防輻射等功效,在邊疆地區流傳著「喝酒要喝伊利特,喝茶要喝湖南黑茶」之風。

儲存:陰涼忌日晒,日晒會使茶品極速氧化,產生一些不愉快的化學成分,如日晒味,長時間不得消失,在通風乾燥無雜味異味的環境儲存,通風有助於茶品的自然氧化。切忌使用塑料袋密封,可使用牛皮紙、皮紙等通透性較好的包裝材料進行包裝儲存。

四川藏茶(邊茶)

產地:四川雅安

製造流程(老工藝):刀子茶→下紅鍋→和茶→做莊茶→買手→渥堆→翻堆→出倉→曬茶→雨城→上倉→揀茶→ 清茶 → 鍘梗→配倉 →打吊 →走帕 →蒸茶 → 舂(chōng)包→出包 → 揀刷→裹紙 →捆包→編蔸 (dōu)→編包 → 打號→入倉

特點:①:康磚茶外形呈圓角長方形,表面平整、緊實,灑面明顯,色澤棕褐。內質香氣純正,湯色紅褐、尚明,滋味純尚濃,葉底棕褐較老。②:金尖茶外形呈圓角長方形,稍緊實,無脫層,色澤棕褐。內質香氣純正,湯色黃紅、尚明,滋味醇和,葉底暗褐老。康尖茶:外形呈圓角方形,表面平整、緊實,色澤棕褐,內質香氣濃郁純正,湯色紅而透亮,滋味醇和甘爽,葉底棕褐稍老。

原料特點:其為生長期為6個月以上的成熟鮮茶葉為原料。

功效:抗氧化、降低三高、抑制動脈硬化、抗輻射、抗突變、抗病毒調理胃腸和改善代謝功效、解毒和優化水質功效、補充微量元素和維生素。

儲存:通風和乾燥 無雜味異味是藏茶收藏的基本要求。

區別:安化黑茶前期發酵較淺,又有松柴明火烘焙工藝,故略帶松煙香,有酵香或甜酒味,茯茶有菌花香,花捲茶有葯香,新茶湯色略淡而霸氣,老茶琥珀透亮,醇和厚重,陳香突出,回味悠長。老茶比較新茶在湯色、口感和功效上有質的飛躍,越陳越香而四川藏茶為反覆發酵而來,熟味較明顯,湯色紅亮清透,口感醇和但回味偏薄,老茶轉化不明顯。

雲南黑茶(普洱茶)

產地:雲南

定義:以雲南省一定區域內的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採用傳統工藝與現代工藝相結合,在雲南省地域範圍內加工而成的,具有特定品質的茶葉。

製作工藝流程:(生茶)採摘茶青→攤涼→殺青→揉捻→晒乾→撿梗→蒸壓→乾燥,(熟茶):生茶毛茶→濕水→反覆翻堆→出堆→解塊→乾燥→分級→蒸壓(類似生茶蒸制過程)→乾燥攤涼。

特點:生茶茶性比熟茶烈、刺激, 新制或陳放不久的生茶有苦澀味,湯色較淺或黃綠。長久儲藏,香味越來越醇厚。熟茶葉外形特點:色澤褐紅或深栗色,俗稱「豬肝紅」,茶湯顏色、滋味: 湯色紅濃透明,滋味陳香醇厚,順滑、回甘,無霉味或其他異味。

功效:生茶主要可以清理腸道,有降脂,提神,降壓和減肥功效,適合年輕人群 ,不過生茶的活性成份較多,因此易失眠者、感冒發熱者、胃潰瘍患者、孕婦不宜飲用。普洱熟茶茶性溫和,有養胃,護胃,暖胃,降血脂、減肥等保健功能。

儲存:通風,自然,無異味不受潮

區別:普洱熟茶為重發酵而來,渥堆味偏重,經干倉陳化後帶有陳香,湯色濃重,口感粘稠或滑爽,老茶轉化不明顯。

廣西黑茶(六堡茶)

產地::在梧州市行政轄區範圍內,選用蒼梧縣群體種、廣西大中葉種及其分離、選育的品種、品系茶樹的鮮葉為原料,按特定的工藝進行加工,具有獨特品質特徵的黑茶。

製作工藝流程:;(初制)殺青→揉捻→漚堆→復揉→乾燥。(複製)過篩整形→揀梗揀→拼堆→冷發酵→烘乾→上蒸→踩簍→涼置陳化。

特點:以特殊的檳榔味而入中國名茶之列, 六堡茶屬山茶科常綠灌木,葉呈長橢圓披針形,葉色褐黑光潤,間有黃花點,葉底紅褐,六堡茶素以「紅、濃、陳、醇」四絕著稱。

功效:六堡茶屬於溫性茶,除了具有其它茶類所共有的保健作用外,更具有消暑祛濕、明目清心、幫助消化的功效。既可飽食之後飲之助消化,亦可以空腹飲之清腸胃。在悶熱的天氣里,飲用六堡茶清涼祛暑、倍感舒暢。

儲存: 儲存不宜密閉,散倉味以每年十、十一月吹北風時,讓自然風吹最佳,另外在非下雨天時用電風扇微風吹亦可,注意勿受太陽光直射,如不立即品飲時,應保留其外紙及竹殼,以護其氣,品飲前再將外紙去除,剝開"回潤",經常品飲,即可漸入佳境,「回潤」至適當時,即可用紙包裹儲存,清理乾淨,適度透氣後再儲存,整筒竹殼茶餅若無倉味,可用外紙包裹存放,紙有調節作用可擋過度濕氣。

區別:與普洱茶的區別

湖北黑茶(老青)

產地:老青茶主產於湖北省咸寧地區的蒲圻、咸寧、通山、崇陽、通城等縣,湖南省臨湘縣也生產老青茶。

製作工藝流程:殺青→初揉→初曬→復炒→復揉→渥堆→乾燥

特點:一級茶(灑面)條索較緊,稍帶白梗,色澤烏綠。二級茶(二面)葉子成條,紅梗為主,葉色烏綠微黃。三級茶(里茶)葉面卷皺,紅梗,葉色烏綠帶花,茶梗以當年新梢為度。

功效:清心提神,生津止渴,暖入禦寒,化滯利胃,殺菌收斂,治療腹瀉等多種功效,陳磚茶效果更好。

儲存:通風,自然,無異味不受潮

區別:老青分灑面、二面和里茶三個部分。面上的一層叫灑面,質量最好;底面的一層叫二面,質量次之;中間的主體部分叫里茶,又稱包心,質量較差。麵茶初制分殺青、初揉、初曬、復炒、復揉、渥堆、晒乾等七道工序。里茶分殺青、揉捻、渥堆、晒乾四道工序。

陝西黑茶(茯茶)

產地:出自於陝西咸陽市涇陽縣

製作工藝流程:選購原料→篩茶→原料處理→第二次篩茶→第三次篩茶→稱茶→炒茶→築茶成封→存入庫房發花→乾燥

特點:原料來自陝西涇陽一帶的黑毛茶,茶體緊結,色澤黑褐油潤,金花茂盛,菌香四溢,茶湯橙紅透亮,滋味醇厚悠長。

功效:有促進調節人體新陳代謝,對人體起著保健和病理預防作用。茯磚茶具有獨特的品質和口味,化膩健胃、禦寒提神的飲用功效為其它茶類所不及。

儲存:放在通風、乾燥、無異味的地方。

區別:陝西茯茶和安化黑茶加工工藝上區別不大,核心工藝相同,並且使用相同的原料(黑毛茶)。二者的不同之處在於原料的產地,涇陽茯茶的毛料可能來自於陝南,湖南,四川等地。而安化黑茶大多數來源於安化周邊。

安徽古黟(yī)黑茶

產地:創製於明末清初產於祁門縣西南蘆溪、溶口一帶安茶為歷史名茶,屬黑茶類。

製作工藝流程:初制分殺青→捻揉→發酵→烘乾;精製經篩分→風選→揀剔→拼配→露茶→蒸置→裝簍→復烘而成。

特點:安茶成品色澤烏黑,湯濃微紅,味香而澀。內銷兩廣香港,外銷東南亞諸國,被譽為「聖茶」。

功效:現代藥理分析發現「安茶」可清熱止血,解毒消腫,殺菌,解渴生津,消瘴避邪功效顯著,食之益壽提神。

儲存:乾燥、通風、無雜味異味

區別:安化黑茶採用喬木大葉種鮮葉製作的黑毛茶,選料老、嫩均有,允許有一定的含梗量,用不同工藝來製作不同風味產品。普洱茶採用雲南大葉種喬木茶葉製作的曬青毛茶、選料成熟,少梗少莖。藏茶採用四川小葉種灌木茶葉製作的蒸青毛茶,用料成熟,部分含莖,少梗以及工藝區別。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推薦閱讀:

黑茶的外形那麼多:「三尖四磚一花捲」
黑茶
安化黑茶怎麼泡,為什麼說是第4泡、第5泡最好喝?
黑茶品種與沖泡

TAG:黑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