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工業革命與中國製造強國戰略

新一輪工業革命與中國製造強國戰略 作者:黃群慧 論壇特邀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 時間:2017-05-18 閱讀:1603次

今天很高興有機會來到中國經濟50人論壇《長安講壇》和大家交流,我今天講的題目是「新一輪工業革命和中國製造強國戰略」。今天談這個題目比較應景,明天正好是《中國製造2025》頒布兩周年。2015年5月19號頒布《中國製造2025》,意味著中國開始全面部署實施製造強國戰略。兩年來,國家圍繞《中國製造2025》又頒布了一系列相關政策,從部署轉入到全面實施的新階段。

《中國製造2025》的提出,是基於中國的製造業發展的現狀,同時也是應對新一輪工業革命制定的一個工業強國戰略。今天談三個問題:第一是新工業革命的背景。第二是新工業革命對我國的影響。第三是製造強國戰略與《中國製造2025》的實施。

第一個問題,新工業革命提出的背景

新工業革命的提出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後,英美一些學者發表了一批文獻,研究總結世界技術變革趨勢、製造業發展和國家競爭力等問題。2011年前後,有三篇文獻對我國影響巨大,使得「第三次工業革命」在我國成為一個流行詞。一是2012年《華盛頓郵報》發表的瓦德沃(Wadhwa)的「為什麼中國開始擔心自己的製造業了?」;二是2012年4月21日出版的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專題論述了全球範圍內正在經歷的「第三次工業革命」。「為什麼中國開始擔心自己的製造業了」一文的核心觀點是,這些年中國依靠低成本的製造業發展很快,世界各地充斥著中國製造的產品。為什麼現在中國開始擔心自己的製造業?原因是世界將面臨新一輪的工業革命,包括人工智慧、機器人、數字製造這些技術發展,這將使中國原有的低成本勞動力競爭優勢弱化。

如表1所示,為三次工業革命的劃分。第一次工業革命是以傳統的蒸汽機主導的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是電動機主導的電氣時代,以石油、電力等為能源,以鋼鐵作為主要原材料,從製造範式來說就是大批量製造。第三次工業革命,是計算機主導的信息時代。這信息時代並不是今天才出現的,它已經經歷了50、60年的發展,慢慢的智能化成為了主導,新能源、新材料、互聯網等技術成為主流。現在已經有人提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概念了。但是,工業革命階段現在是第三次還是第四次並不重要,總體上概括為 「新一輪」可能更為合適。

當前最有影響的是德國提出的工業4.0,其對應了四次工業革命的劃分。第一次工業革命是以水利和蒸汽驅動機器設備為主導的時代;第二次是基於勞動分工大規模的電氣化生產;第三次強調的是自動化;第四次的核心是智能化,包括無人駕駛等等,它是基於信息物理系統叫CPS為基礎的智能製造時代。當然這僅僅是工業的演進,而工業演進必然帶來整個社會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革。日本人提出所謂日本社會5.0。它的劃分是,最初的狩獵社會,然後是農耕社會、工業社會,接下來是信息化社會,最後是超智能的社會。無論是工業4.0,還是社會5.0,無論是第三次工業革命,還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總體上都是新一輪工業革命。它的產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而是有很複雜的長期的背景。

第一個背景是發達國家的「再工業化」戰略,這是一個現實背景。所謂工業化本身就是指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結構,由農業占統治地位向工業占統治地位轉變的過程,也被認為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現代化的過程。到現在為止,已經實現工業化的國家和地區大概有30多個經濟體,人口佔到世界人口20%多。

按照我們黨的十八大報告,到2020年中國要基本實現工業化,這對世界實現工業化進程具有顛覆性的意義。這是因為中國擁有十幾億人口,如果我們能夠成為工業化國家,世界工業化國家的人口將再增加一倍。已經實現工業化的國家,隨著經濟服務化的趨勢,往往對製造業並不是很重視。金融危機之後,他們重新認識到以製造業為主體的實體經濟的戰略意義,紛紛開始搞「再工業化」。也就是中國提出的製造業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和強國之基。「再工業化」戰略,目的是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爭取在國際競爭戰略中佔領一些制高點。他們推進「再工業化」戰略振興製造業,和我們作為工業化進程中國家想要強調的還不太一樣。他們不僅要強調製造業產值的比例,而且主要強調製造業的信息化和製造業的服務化,通過製造業和服務業的融合、製造業與信息技術的融合來提升自己複雜產品的製造能力,快速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這是所謂當今世界工業化進程的兩大重要趨勢。美國特朗普上任以後,也在反覆強調振興製造業,希望把製造業吸收回美國本土。

除了「再工業化」戰略的現實背景外,新工業革命還有其理論背景,也就是說還有一些學術研究上的支撐。比較重要的是哈佛大學和MIT等機構的一項研究,研究表明,在過去60多年間,由生產性部門產品複雜性所反映的一國生產性能力是所有預測性經濟指標中能夠最好地解釋國家長期增長前景的指標,國家間的生產性能力差異能夠解釋國家間收入差異的至少70%,而製造業中的專用設備、儀器儀錶、醫療器械、化學工業和數控機床等製造業是生產性部門中產品複雜度最高的行業。這意味著,雖然製造業在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經濟總量中的比重不斷下降,但製造業本身所蘊含的生產能力和知識積累卻是關係一國經濟長期發展績效的關鍵。因此,製造業對於國民經濟的意義,不僅僅在於該部門直接創造了多少經濟價值,更體現在它對於國民經濟長期增長的驅動作用。當今發達工業國家的製造業比例相對只有20%左右,比例並不高,但是卻對整個國家經濟長期穩定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關鍵在於它所蘊含的生產能力和知識積累,是一個國家長期經濟發展的關鍵。它主要的功能定位就在於創新。製造業既是創新的來源,也是創新的使用者,兩方面都離不開製造業。正因為有這種理論和現實背景的支撐,美國、日本、德國等國家紛紛開始搞自己的振興製造業的發展規劃。美國提出了製造業復興計劃,德國提出了工業4.0。如下表所示為這些國家的製造業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美國製造業復興戰略的核心可概括為「一體兩翼」,它通過先進位造技術突破,以及把先進的科研能力和自己的產業優勢再匹配這兩個方面,最後推動全球的工業生產體系向美國技術稟賦優勢的智能製造方向去轉變。現在看來,未來智能製造絕對是製造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中國製造2025》提出的也是主攻方向是智能製造。圍繞這種一體兩翼的戰略,美國先後公布了國家製造中心創新網路,包括一系列圍繞著這個項目的基金和一些相應的開放性的平台,鼓勵製造業向智能製造去轉變。國家也設立了很多組織機構,甚至設立部級的國家新型製造業辦公室等等。所以在現實背景和理論背景下,新一輪工業革命轟轟烈烈地提出來了。

那麼如何理解新工業革命,我們認為,新工業革命本身可以理解為一個內涵豐富、多層次、已經發生突破但現在還正在演進中的整個工業系統變革。如下圖所示,把工業革命的技術變革劃分為了四個層次。最基層的叫共性技術,或者叫使能技術,包括高效能預算、超級寬頻、激光粘結和新材料等,屬於當代科技創新和技術變革所需要的共性基礎技術。

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包括大數據、數字製造、3D列印等具體的單項技術;這些具體的設備、技術的系統組合變成生產線,成為柔性製造系統或者可重構生產系統;技術層次中最高端的智能製造系統的核心信息物理系統(CPS),也就是就是德國工業4.0的核心。這些技術雖然總體已經取得突破,但還是在演進中。目前我們還沒有感覺它帶來的天翻地覆的變化,它還沒有實實在在轉換到經濟增長中。但是,在現在的新一輪的產業革命,已經使我們的製造成本大幅度降低了,尤其是信息化的成本已經大幅度降低了。科學技術無論怎麼突破,最後一定要落到降低經濟成本才能普及使用。當前上述這些基礎技術的技術成熟度和經濟成本已經達到了使其在製造領域進行較大規模應用和推廣的水平。例如,1992年,1M數據的平均傳輸成本為222美元、存儲的成本569美元,2010年,相應成本分別為0.13美元和0.06美元。信息技術的發展已經催生了新製造產業的發展,帶動信息產業、新材料產業等新的產業門類的出現和增長。如下表所示,肯錫全球研究機構(2013)預測,諸如移動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先進技術人包括3D列印新型材料等等,這些顛覆性的技術的出現,預計到2025年帶來的潛在影響大概有50萬億美元的規模。

我國也高度重視這種顛覆性的技術。去年《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規劃綱要》專門提到顛覆性技術,提出要高度關注那些可能會引起投資、人才、技術、產業、規則、歸零的顛覆性技術。什麼才能叫做顛覆性技術,規劃中羅列了移動互聯技術、量子信息技術、空天技術、增材製造裝備、智能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基因組、幹細胞、合成生物、再生醫學、氫能、燃料電池、納米、石墨烯等。

在新一輪科技和工業革命的技術突破中,應該說,人工智慧最具有顛覆性和最具影響力。人工智慧也稱機器智能,最初在1956年美國達特茅斯學院學會上提出的,人工智慧已成為一個包括分散式人工智慧與多智能主體系統、人工思維模型、知識系統、知識發現與數據挖掘、遺傳與演化計算、深度學習、人工智慧應用等在內的龐雜知識和技術體系。該技術正被不斷應用於生產製造行業,成為實現生產製造知識化、自動化、柔性化和對市場快速反應的關鍵技術,使傳統製造轉型升級為「智能製造」。它的優勢是自行決策、自行維護、自行學習和自行組織。人工智慧如果要分類,可以分成弱人工、強人工、超人工,我們目前還處在弱人工智慧階段。所謂弱人工智慧,就是只擅長某一方面,比如蘋果手機裡面的人機對話軟體。強人工智慧是指技術上可做到和人類智力基本比肩。而超人工智慧是則是在所有領域都能超過人類智力的智能機器系統。

近幾年全世界人工智慧發展非常快。2012年11月14日,在美國猶他州鹽湖城的2012超級計算大會上,IBM的計算機專家提交了一份標題是「1014」的報告。報告所描述的研究被媒體稱為「認知計算的里程碑」。該研究使用了世界上運算速度最快的96台計算機,製造出了包含5300億個神經元(接受信號並處理信息)和100萬億個突觸(學習和記憶)的人造「大腦」;有研究稱到2029計算機通過圖靈測試,而到2014年就有報告稱計算機專家已經做出一個類似於19歲烏克蘭男孩的智力,已經通過了圖靈測試。圖靈測試通俗地說就是一個人分別和一台機器以及另外一個人去對話,單是通過對話判斷,這個人已經區分不出來和與他對話的是人還是機器。當然,去年最有影響的是圍棋的人機大戰,AlphaGo總比分4:1勝李世石。

人工智慧運用到機器工業生產領域是工業機器人,工業機器人是集機械、電子、控制、計算機、感測器、人工智慧等多學科先進技術於一體的現代製造業重要的自動化裝備。

1962年美國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台工業機器人以來,機器人技術及其產品已成為柔性製造系統(FMS)、自動化工廠(FA)、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的自動化工具。工業機器人已經廣泛應用於汽車及汽車零部件製造業、機械加工行業、電子電氣行業、橡膠及塑料工業、食品工業、物流等諸多領域中,它能提高生產效率,改善勞動條件,具有自適應和感知能力。工業機器人包括三個部分,機械系統部分、控制系統部分和感測監測系統部分,中國現在在機械系統部分技術還都可以,但是機器人智能控制技術上還比較落後,最大的問題是工業軟體,我們真正自主的工業軟體基本上沒有。

人工智慧一定是和大數據、互聯網相關,而大數據和互聯網有一個進化的過程。互聯網發展的第一階段是傳播的互聯網化,這階段是搜索獲取信息的門戶網站主導,第二階段是銷售的互聯網化,這階段是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電子商務主導,第三階段是製造互聯網化,整個供應鏈和互聯網連在一起,實現所謂的定製化生產;第四階段是整個企業、社會互聯網化。現在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迅速,但是它已經是明日黃花。像阿里巴巴已經著力開拓農村市場了,經驗告訴我們,當任何企業著力開拓農村市場的時候,一般就意味著它的業務已屬於紅海了,市場已經飽和了。而互聯網的真正未來是工業互聯網。

所謂工業互聯網和德國工業4.0是一樣的,德國人叫工業4.0,而美國振興製造計劃里提的是工業物聯網。中國製造2025提的是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融合的方向是智能製造。所有的發達國家提出的再工業化戰略,以及中國所提出的製造強國戰略,主攻方向都是智能製造,而智能製造的核心就是工業互聯網,或者是工業物理信息系統(CPS)。智能製造還會進一步發展,使整個製造業發生一個天翻地覆的變化。將來我們所希望的工業製造,都是個性化定製、智能化生產,研發是網路化的協同,最後製造企業需要向服務化轉型,這是製造業發展的方向,也就是說,在智能製造驅動下,未來的製造業是能夠滿足高質量、多品種、效益高、綠色、創新要求的製造業。

那麼,CPS是一個什麼系統呢?CPS是一個可以將工業實體世界中的機器、物料、工藝、人等通過互聯網與虛擬世界中的各類信息系統有效連接的網路空間系統,該系統通過對實體世界工業數據的全面深度感知、實時動態傳輸與高級建模分析,實現網路信息系統和實體空間的深度融合、實時交互、互相耦合、互相更新,從而形成智能決策與控制,最終驅動整個製造業的智能化發展。這個系統在德國工業4.0中被稱為CPS,而在美國的產業界則被稱為工業互聯網。通俗一點講,CPS就是把物理世界和互聯網世界後面的大數據兩個空間深度融合,時時交互,最後實現智能控制,進而推動整個製造業智能化的發展。比如無人駕駛汽車,這個物理系統的背後是一個大數據支撐的信息系統。沒有這種CPS系統推進的物理信息融合,所謂的智能製造、網路消費包括無人駕駛汽車等等都是無法實現的。

由新一輪工業革命帶動的變革影響很廣泛。2016年在中國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施瓦布教授專門羅列了第四次工業革命未來的21個引爆點:(1)10%的人穿戴接入互聯網的服飾;(2)90%的人享受免費的(廣告商贊助的)無限存儲空間;(3)1萬億感測器將接入互聯網;(4)美國出現首個機器人藥劑師;(5)10%的閱讀眼鏡接入互聯網; (6)80%的人在互聯網上擁有了數字身份;(7)首輛3D列印汽車投產;(8)政府首次用大數據源取代人口普查;(9)首款植入式手機將商業化;(10)5%的消費品都是3D列印而成; (11)90%的人使用智能手機;(12)90%的人可經常接入互聯網;(13)無人駕駛汽車佔到美國道路行駛車輛的10%;(14)首例3D列印肝臟實現移植;(15)30%的企業審計由人工智慧執行; (16)政府首次採用區塊鏈技術收稅;(17)家用電器和設備佔到一半以上的互聯網流量;(18)全球拼車出行、出遊的數量超過私家車;(19)出現首座人口超過5萬但沒有紅綠燈的城市;(20)全球10%的GDP以區塊鏈技術進行存儲;(21)第一個人工智慧機器將加入公司董事會。這些正在逐漸變成現實。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新一輪工業革命產生的背景及其內涵。那麼新工業革命會對中國產生什麼影響呢?

我們進入第二個問題:新工業革命對我國的影響。

這裡我們首先引入新經濟的概念。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已經專門提出新經濟的概念。「新經濟」本質是由於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帶動新的生產、交換、消費、分配活動,這些活動表現為人類生產方式進步、經濟結構變遷、新經濟模式對舊經濟模式的替代和經濟增長。新經濟既表現為基於這些新技術產生的各類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還表現為傳統產業與新技術融合發展。新經濟的基本邏輯就是,由於技術突破會帶來創新,創新會帶動先導產業的發展,先導產業的發揮會有一些核心的投入,包括基礎設施,包括相應的組織管理變革,最後先導產業通過相應的通用技術,示範效應,使整個產業體系發生變革,然後實現整個產業範式進行變化。

未來的工業社會,會從單件小批生產範式向大規模生產範式,進一步向大規模定製範式,再進一步向個性化製造範式變化。我們歸納工業社會大概有四種範式,第一個是單件小批生產,其最關鍵的特點就是靠個人技術和小規模作坊。第二個是大規模流水生產,這個範式現在還是我國整個工業生產的主導,最大的優勢是低成本、高質量,可互換的零配件等等,而且產業向大企業高度集中,但問題是品種不夠豐富。第三種範式是近年來出現的大規模定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品種變化需要,同時兼顧了大規模生產的要求。其生產組織基本上是一個產業鏈在逆向分解,主要依靠模塊化生產來組織。第四種範式應該是全球個性化定製,其基於模塊的開放架構,利用人工智慧、數字製造、工業機器人、添加製造技術等,實現對多樣化、多變市場需求的快速反應,在產業組織上呈現向網路化和生態化發展,研發、設計的社會化參與特徵明顯。

「新經濟」這個詞本身並不新。在20世紀90年代末至本世紀初美國出現「新經濟」,被認為是具有在信息技術和全球化驅動下呈現高增長、低通脹、低失業率、低財政赤字等特徵的經濟。2000年下半年以後,美國以互聯網技術和金融主導的「新經濟」泡沫最終破滅。離開製造業,僅僅停留在科技發明和金融追逐而衍生出來的經濟大多都會成為泡沫。現在,由於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使得信息技術成本大幅度降低、信息技術已與製造業深度融合併廣泛地應用改變著社會經濟生活,「新經濟」已是「水到渠成」。

新經濟能不能帶動新的經濟增長?取決於它有幾個方面的動力源泉,我們叫新的動力轉換。傳統的經濟增長動力已經弱化,需要新的增長動能。新經濟確確實實會帶來一些新動能,至少有三個方面可能。一是新要素。經濟學裡有很多要素,比如勞動力、資本、創新,但是現在數據也可以單獨成為一種要素。當然這個還可以進一步去考證,但是現在看這個趨勢很明確。二是大量投資。因為新經濟的基礎設施與以前不同,需要建立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智能終端和手機上的APP,都需要大量的投資,這些投資也會帶來經濟增長。三是產生新的分工協作方式。比如共享經濟、網路協同、眾籌眾包等等。

數據為什麼能成為一個新的生產要素呢?以前也有數據和信息,但這些數據和信息只存在於人力資本中或者說是融在物質資本中。現數據和信息可獲得性和流動性的增強,它逐漸獨立出來了。信息(數據)獨立流動性日益增強,不僅逐步成為社會生產活動的獨立投入產出要素,而且還可以藉助信息物理系統(CPS)等大幅度提升邊際效率貢獻,成為社會經濟運行效率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決定因素,信息(數據)被認為將會成為決定未來現代化水平的最稀缺的要素,而「雲網端」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價值也將更為凸顯。

數據能否作為一個獨立的生產要素並驅動經濟增長,現在看來還不能夠確認。為什麼呢?在以前的歷次工業革命,新一輪的科技和產業革命都會帶來經濟高速增長,但是近些年世界經濟增長基本上保持在2%、3%的樣子,現在經濟學家給了一個詞叫「新平庸」。實際上是你找不到亮點,這意味著信息技術驅動的新一輪工業革命還沒有真正帶動經濟大規模的增長,因為數據上還沒有體現出來。企業家看未來,去判斷發展趨勢。而經濟學家往往看過去,因為他們要做實證分析,想歸納總結出一些規律。關於大數據驅動經濟增長雖然現在數據上還看不出來,但並不妨礙經濟學家提出假設。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按照經濟學的基本框架,無非是資本、勞動力和創新三個要素驅動,其中創新就是我們的全要素生產率了。

那麼除了資本、勞動力和創新驅動的經濟增長模式,會不會有另外一種新的經濟增長模式?可以稱之為人工智慧驅動的經濟增長。現在看,這種可能是存在的,一方面,人工智慧可以幫助原有的資本、勞動力和創新更好地發揮作用、提高效率,例如,可以實現新的分工效率,使人類專註於能發揮自身優勢的工作,還可以為人類提供新的能力加強,包括智力和體力。我上個月我去芬蘭訪問,那裡的大學正在研究人工智慧如何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個人的能力。還可以有效提高資本效率、消除更多的資本沉沒成本, 這意味著人工智慧可以實現「資本+」、「勞動力+」和「創新+」;另一方面,人工智慧能夠自動執行實體環境中需要適應性和敏捷性的複雜任務(人類無法從事的工作),還可以自動解決涉及各類管理職能和行業問題,以及基於大規模的重複性工作開始自我學習,這實質上就是一個獨立的「虛擬勞動力」。因此,人工智慧驅動的經濟增長方式是包括「資本+」、「勞動力+」、「創新+」和「虛擬勞動力」四個生產要素,應該能夠實現更高的增長。也正是因為看到這一點,一些諮詢公司預測到2035年,人工智慧就會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增長。有些經濟學家預測(Purdy & Daugherty,2017) ,到2035年美國如果沒有人工智慧的話,它的增長只有2.6%,而如果有的話就是提升到4.6%,這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

除了數據和人工智慧這個獨立要素驅動增長外,剛才提到的另一個是新的分工方式。因為,不斷創新的企業生產組織方式、社會分工形態和商業模式更適應了消費者個性化需求,進一步拓展了範圍經濟的優勢,進而成為新經濟的效率源泉。 新經濟下,生產組織和社會分工方式更傾向於社會化、網路化、平台化、扁平化、小微化,大規模定製生產和個性化定製生產將成為主流製造範式,更加適應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商業模式,企業組織邊界日益模糊,基於平台的共享經濟和個體創新創業獲得巨大的發展空間。

那麼,新工業革命及其驅動的這種新經濟,會對我們國家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第一個影響,最直接最簡單的就是會不會弱化我們以前的勞動力成本的優勢。這是因為,直接從事生產製造的人數的將減少,少量 「現代機械和知識型員工」對大量「傳統機械和簡單勞動力」逐步進行替代,勞動成本在整個生產成本中的比例也將隨之下降。對於我國的競爭而言,可能會進一步弱化我國的要素成本優勢。剛才我提到機器人包括人工智慧對現有職業的替代,這是當今大家都在研究的一個問題。

究竟什麼樣的工作容易被替代?如果程序化的工作,包括記錄、抄寫、會計,雖然這是認知型的,以及像搬運物體、操作機器這些體力型的,這些多數是可以被替代的。而非程序化的,比如搞研發、搞諮詢,甚至搞護理、美容美髮,是難以被替代的。數字技術對勞動職業的影響十分複雜,在替代一些職業的同時,也創造了一些新職業,如下表所示,比如在企業內部車間生產環節,從質量管理來看,質量管理人員肯定會減少,但是負責大數據分析的人肯定會增加;生產環節,直接從事生產的工人會減少,但監督機器人工作的協調人員則會增加。

第二個影響,未來競爭的關鍵是企業具有快速響應市場個性化需求的品種適應能力,而大規模定製和全球個性化製造範式的優勢體現在對市場需求的快速反應和提供個性化產品。由於為更貼近市場,更快響應市場需求,企業會更多選擇在消費地進行本地化製造。對我國而言,許多產業大量進口原材料和關鍵零部件進行加工組裝生產最終消費品,其受影響的範圍和深度要大於其它國家。近年來,以福特、GE為代表的美國製造業企業明顯加大了在本土的投資規模。在這種情況下,會有一些以前跑到國外生產的製造業,有可能會返回本國去。特朗普新政也在大規模地吸引自己的製造業回到美國本土。中國製造業正處在轉型升級階段,需要有大量投資。現在中國的製造業空心化問題非常值得警惕。

第三點影響,製造業的數字化、智能化的趨勢加快了製造業和服務業深度融合的趨勢,不僅使得製造業和服務業空間上更為集中,而且二、三產業的界線模糊化。以3D印表機為代表的個性化製造和網路開放社區的發展將大大促進以個人和家庭為單位的「微製造」和「個人創業」等極端分散組織方式的發展,研發、設計的社會化參與,「創客」 (hacker)時代到來了。設計、開發、製造和使用的「線性過程」將發展成「一體化並行」過程「第三次工業革命」加快了製造業服務化趨勢。由於現代製造系統與服務業的深度融合,發達國家在高端服務業形成的領先優勢也可能被進一步強化。

在對於我國而言,我們必須認識到我國產業結構升級的方向要從單純提升服務業比例向促進位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相互增強發展轉變。 過去有關我國產業結構問題的政策辯論,常常圍繞「工業比重是否太高、服務業比重是否太低」展開。由工業產品複雜性所反映的一國製造業能力是一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關鍵,產業結構調整方向不能一味地強調提升服務業所佔比例,單純從統計意義上的產業比重的角度來判斷產業結構的合理性是不合適的。製造業服務化的發展趨勢不僅指出了這種非此即彼式思路的狹隘性,而且現實地指示出產業結構從製造業為主向服務業為主轉換的核心是製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的相互促進發展。我國未來的工業化將在相當長時期內保持這種製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相互增強發展的局面。

製造業服務化是一個什麼概念?以前製造業是單獨的,製造商是製造商,製造完了之後經過批發零售最後到顧客,這是一個長的產業鏈條。後來慢慢演進,製造商直接對一個服務中介,比如說4S店,消費者到4S店買汽車,批發、零售包括維修都找它,製造部門和服務部門交叉在一起,甚至兩者完全融合成一個共同的實體,顧客直接面對的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的企業,這個企業既是製造業又是服務業。現在製造業服務化類型已經越來越多,模式也很多。比如,個性化的產品設計、實時化的在線支持、動態化的個性體驗、多元化的融資租賃、精準化的供應鏈管理、便捷化的電子商務、一體化的成套安裝、集成化的專業運營維護、基於動態需求的一體化解決方案,等等。

第四點影響,在產業價值鏈上製造的戰略地位將變得與研發和營銷同等重要,甚至超越其他的價值創造環節,「微笑曲線」有可能變成「沉默曲線」、甚至「悲傷曲線」。傳統「雁陣理論」所預言後發國家產業趕超路徑可能被封堵。這些年我們一直受一個理論的影響,就是所謂「微笑曲線」,但是這個微笑曲線是不是永遠正確?至少從兩個方面看已經不再正確了。一是如果智能製造環節發展的越來越快,產業鏈條可能是製造環節比研發、銷售環節更關鍵,微笑曲線就會變為「悲傷曲線」,或者變為體現為同等重要的「沉默曲線」。另一方面是忽視了產品質量,不利於工匠精神的弘揚。對於一個高質量、工藝很精的產品而言,其製造環節的附加值會較高,其微笑曲線是和一般質量的產品是不一樣的。如果微笑曲線不成立的話,我們的雁陣理論可能會改變。

以前加工製造環節成本低,於是把加工製造環節從發達國家轉移到發展中國家,但是如果加工製造這個環節很關鍵,人家就不會把這個環節給你。原來給我們加工製造,我們可以從中學習,實現趕超。如果不給我們了,可能連最初學習的機會都沒有了,後發國家趕超路徑有可能被封路。現在我們已經過了這個階段,我們可以轉給工業化水平比我們更低的國家。

第五點影響,企業管理的各個專業領域面臨的巨大的創新機會,以隱性數據的顯性化逐步實現了隱形知識的顯性化,管理理念、方法、技術都會發生巨大變化,對我國企業管理創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具體而言,對於生產管理而言,從低成本、大批量向快速響應消費者的需求轉變;生產管理最關鍵還是智能製造。智能製造是基於人工智慧技術和製造技術集成而形成的滿足優化目標的製造系統和模式。製造需要什麼樣的優化目標?一般來說生產的時間越短越好,質量越高越好,而且品種要多,靈活性強,還要環境友好,綠色化,這都可以通過智能製造來實現;對於人力資源管理,以前是針對傳統的勞動者的科學管理,現在是知識型員工的人本管理;對於營銷管理,以前是以生產者中心,我生產什麼就賣什麼給你。

未來銷售環節和生產環節一體化,轉向以消費者為中心的一體化。我們學過營銷管理的印象很深就是4PS。把營銷分為產品、定價、分銷和推銷等環節,現在看來這種分類已經沒有太大意義了,因為製造業、服務業融合在一起了,包括售後服務就是一個整體,所以說關鍵是怎麼能夠提供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對戰略管理而言,現在流行的戰略管理理論最多的核心能力戰略,就是掌握價值鏈里最關鍵環節的能力,核心能力是不可複製的。這個理論現在看也對,但是問題已經不是價值鏈,而是說需要一個平台。在所有的價值鏈里,研發、原材料、供應商,到生產製造到最終的消費者,都用這個平台。以前的價值鏈,現在形成了平台的生態圈。所以平台戰略要比以前的價值鏈更關鍵。對於組織管理,以前是層級的,金字塔型的,現在是網路。網路化管理起來就相當於扁平化,要強調合作,強調共享,強調互動,不是從上到下。有很多企業包括海爾他們都在倡導,從金字塔結構轉到網路結構。

以上我講到的五個方面,對我們確確實實有很大的影響。我們到底能不能迎接這種挑戰呢?除了影響和挑戰以外,新工業革命對我國也是一種機遇,這種機遇不是簡單納入全球分工體系、擴大出口的傳統機遇,而是倒逼我國工業轉型升級的新機遇。

這首先是迫使我國製造業總體發展戰略必須從基於要素的低成本戰略轉向基於創新的差異化戰略。一直以來,我國製造業的發展得益於勞動力、資金和環境等要素的低成本的比較優勢,但這種發展戰略是不可持續的,導致了我國產能過剩以及要素市場的扭曲,已經嚴重阻礙了我國產業的轉型升級和製造業的創新發展。「第三次工業革命」加劇了這種低成本的工業化道路的不可持續性,迫使我國的工業發展戰略必須轉向基於創新的差異化戰略,努力通過創新來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從而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其次,新工業革命催生新的製造系統和生產設備產業的發展,而這些產業的發展又會帶動信息產業、新材料產業等新的產業門類的出現和增長,從而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和發展創造很好的機會。我國具備完全的工業體系和強大的產業基礎,尤其是這些年來在新型工業化戰略指導下,我國一直堅持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在製造業信息化方面掌握了一定的核心關鍵技術,中國製造業已經具備了抓住機會的良好條件。

三是我們已經具備迎接新一輪產業革命的條件,因為我們已經成為一個工業大國,是全世界工業門類最全的國家。全世界上大概有五百多種產品,只有中國全部都能生產,而且其中有220種產品產量是全世界最大的,雖然我們面臨著產能過剩的困擾,但是這至少證明我們配套能力很強,整個產業基礎很好,只要方法正確,我國會逐步實現技術趕超的。

最典型的例子是高鐵。我國從2003年開始向國外學習引進高鐵,到2007年引進第一代,2008年自主研發第二代,2016年我們生產的標準高速動車組商業化運行時速達到350公里,已經到了第三代了,基本上和世界最先進的水平同步了。

中國對世界高鐵技術貢獻有四大貢獻,第一是終結了動力分散的爭論,現在我們做到了。二是時速350公里的運營經驗,三是系統集成,四是路內路外的技術聯合。這些都是我們高鐵對世界的貢獻。中國的高鐵非常特殊,整個行業一體化,都歸一個公司,一個部門。從最初的研發,包括鐵路所屬的院校,到最後鐵路運行全是一個部門來管。這樣的一體化有它的好處,有利於技術從引進、消化、吸收到最後商業化。但是我們的汽車行業,想拿市場換技術,結果市場丟了技術沒有換來。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太分散,市場自己競爭的很厲害。直到現在汽車有些核心部件,我們自己生產不了。各地的企業都需要去國外買,否則生產能力滿足不了。由於汽車行業過於分散,沒有實現創新型的快速消化吸收引進再創新。

第三,產業轉型,未來製造業發展往哪發展,不要單純講提高製造業的比例,應該需要製造業和服務業的深度融合。

2011年-2015年,三次產業結構產值佔比,每年服務業都提高1到2個百分點,而製造業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左右。這雖然總體上看是一個所謂經濟現代化的發展趨勢,這個趨勢是對的,但是其中確實隱含著製造業空心化的問題。不是說服務業提高的太快,而是製造業下降的太快了。這種經濟服務化速度太快是有風險的,為什麼我們的經濟增速大幅度降下來了,原因在於結構型的轉換。製造業的效率是高的,而服務業的效率是低的,而高效率的製造業在三個產業中的佔比逐漸下降,而低效率的服務業佔比逐漸上升,整個經濟增長的總體速度下降是必然。

下面我談第三個問題,製造強國戰略與《中國製造2025》實施。

2015年5月19日,中國正式發布《中國製造2025》,這是一個製造強國建設的10年行動綱領,也意味中中國開始全面部署實施製造強國戰略。中國提出製造強國戰略是基於中國的工業大國國情、世界工業化趨勢和中國的工業化發展階段提出的重大發展戰略,對中國的現代進程具有重大戰略意義。2011年我們就提出一個觀點,認為中國基本國情已經從農業大國轉向了工業大國,但我們還不是一個工業強國,下一步戰略應該是實施工業強國戰略。

但是,這幾年的經濟運行表明,實施工業強國戰略首先面臨的挑戰就是我國經濟的「脫實向虛」難題。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專門提到經濟運行工作的突出矛盾,根源是結構性失衡,其中一個結構失衡就是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結構失衡。

數據表明,我們的實體經濟規模佔GDP的比例,已經從2011年的70.5%下降到2016年的64.7%,而金融業佔GDP的比例越來越高。美國是金融帝國,它在金融危機前夕金融業佔GDP的比例也只有7.6%,而我們2016年金融業佔GDP的比例已經達到8.4%。這幾年我們發行貨幣M2每年都在增加,2011年M2是GDP的1.74,2015已經到了2.03。雖然錢越發越多,但是卻沒有流到實體經濟那麼多,它主要在虛擬經濟里自我循環,導致房地產價格大幅度上升。在上市公司里,金融板塊的企業利潤超過了其它所有的利潤,一個諮詢公司研究表明中國經濟利潤80%是金融企業拿走了。而且製造業空心化的風險確實在加大。2016年國內投資增加8.1%,而對外直接投資增加了44.1%。這樣的增長從現階段走出去的角度講也是對的。但是製造業對外投資增長了116.7%,而我們吸引製造業的投資卻是負的6.1%增長,數據表明製造業空心化的風險確實存在。

我們是工業大國,要推進工業強國戰略,但是我們的製造業投資空心化問題比較嚴重,接下來真正的經濟現代化戰略是要深化工業化進程。為什麼製造業沒有人投資呢?除了金融本身很賺錢,房地產體制機制等原因,包括實體經濟成本太高等等,還有一個更為關鍵的原因,就是我們的製造業該轉型升級卻沒有實現轉型升級,實體經濟質量不高,金融投進去不能掙錢。金融喜歡追逐短期利潤,因此都不想把錢投到製造業來。

這要求深化工業化進程,提高製造業供給質量。這要有幾個方面的關係,一要處理好城市化與工業化的關係,避免城市化與實體經濟脫節,不能讓房地產僅成為炒作對象,要讓城市化進程真正發揮對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需求引導作用;二是要處理好信息化與工業化的關係,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深化工業化進程的重點是以智能製造為主導推進工業互聯網發展,要注意盡量減少由於電子商務大發展而產生的對高質量產品「擠出效應」以及對低成本實體經濟需求的「擴張效應」; 三是要處理好國際化與工業化的關係,要堅持技術引進與消化吸收再創新、原始創新相結合,在擴大開放基礎上交流融合創新,推進中國實體經濟沿著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方向轉型升級。

在這種大背景下,兩年前的2015年5月19日提出了《中國製造2025》。《中國製造2025》是一個具有全局性、系統性、長期性、國際競爭性的戰略規劃文本,是著眼於國內國際經濟社會發展、產業變革的大趨勢制定的一個長期的戰略性規劃和高端產業、技術進步的路線圖。該規劃以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為重點,以促進位造業創新發展為主題,以提質增效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為主線,以推進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對重大技術裝備需求為目標,通過實施國家製造業創新建設、智能製造、工業強基、綠色發展、高端裝備五大工程,明確未來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天航空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農業機械裝備等十大重點領域,從而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我國從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的轉變。《中國製造2025》提出了中國實現製造強國戰略分「三步走」的戰略目標,第一步,到2025年,力爭用十年的時間邁入製造強國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國製造業整體達到世界製造強國陣營的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周年時,製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製造強國前列。

製造強國建設,關鍵還是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第一是修補製造業創新鏈,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一般工業發達國家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可達30-40%,而我國僅達10%左右。美國構造國家製造創新網路(NNMI)將製造技術基礎研究到商業化生產之間劃分為製造基礎研究、概念驗證研究、實驗室試製、原型製造、生產條件能力培育、生產效率提升六個環節,實驗室試製、原型製造能力這兩個環節就會缺失或者被重視不夠,構造國家製造創新網路(NNMI)旨在填補這兩個環節的缺失。 二是構建製造業創新網路,提高創新生態系統開放協同性。因此,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時要深化行政、事業和國有企業的體制機制改革,按照市場化原則,強化政府、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等各方面創新主體充分互動,促進信息、人才和資金在各類組織之間有效流動,形成開放合作的創新網路和形式多樣的創新共同體

三是改善中小企業創新的「生態位」,提高中小企業製造創新能力。中小企業在製造創新生態系統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不僅是科研成果轉化的主力,而且大多數顛覆性技術創新都是中小企業實現的。在製造業信息化成為製造業技術創新的主導趨勢下,中小企業創新作用更為突出。但是,我國的中小企業創新「生態位」的位勢比較低。

四是加強各層次工程技術人員培養,提高技術工人的創新能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時要重點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改變「工科院校理科化」和單純重視精英型的培育引進的教育模式,轉向同時關注工程師、高技能工人和一般產業工人通用技能提升的政策導向,重點是構建由企業、大學、技工學校和改革服務機構共同組成的終身學習體系,從而動態地保持創新生態系統的基礎創新能力。

除了創新能力外,製造強國建設關鍵還要強化工業基礎能力。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和產業技術基礎(以下統稱「四基」)等工業基礎能力薄弱,是制約我國製造業創新發展和質量提升的癥結所在 。要建立基礎工藝創新體系,利用現有資源建立關鍵共性基礎工藝研究機構,開展先進成型、加工等關鍵製造工藝聯合攻關。建立國家工業基礎資料庫,加強企業試驗檢測數據和計量數據的採集、管理、應用和積累。

還有一點是強調質量品牌。《中國製造2025》和德國工業4.0的區別,除了我國工業發展階段差異外,還有一個重大區別,人家的質量基本上過關,我們的質量還沒有過關。所以加強質量品牌建設。《中國製造2025》中提出要普及卓越績效、六西格瑪、精益生產、質量診斷、質量持續改進等先進生產管理模式和方法;建立消費品生產經營企業產品事故強制報告制度;健全質量信用信息收集和發布制度;建立質量黑名單制度;夯實質量發展基礎,加強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構建國家計量科技創新體系。

除此之外,《中國製造2025》還強調綠色製造,這裡我不多談了。當然,《中國製造2025》的主攻方向是智能製造,現在做了很多專項的行動。昨天國務院常務會,專門談到中國製造2025,而且專門提到除了智能製造以外,還要在各個地區搞智能製造的試點。我們工經研究人員曾提出一個推進智能製造的政策建議,就是加強建設智能製造「母工廠」 。智能製造「母工廠」是支撐智能製造系統優化的載體,是一批能夠明確提出智能製造系統技術條件和工藝需求、具備與智能製造技術相適應的現代生產管理方法和勞動技能的「現代核心工廠」,也就是日本的「母工廠」,這些工廠不是僅僅從事生產的普通工廠,而是承擔著開發試製、技術支援、先進位造技術應用和滿足高端市場需求功能的戰略單元。 我們要認識到,制約我國先進裝備和先進生產製造技術在應用過程中不斷完善、改進的短板,在於缺乏先進生產製造工藝「在系統層面」進行應用和持續改善的平台。因此,「母工廠」建設十分重要。

另外,《中國製造2025》還提出深入製造業的結構調整、發揮中小企業的作用、提高國際化水平、積極發展服務型製造等等方面的要求,因時間關係我就不一一講解了。

以上我用一小時三十五分鐘向大家介紹了新一輪工業革命及其對中國大而不強的製造業提出的挑戰,以及《中國製造2025》的內容。《中國製造2025》在推行過程中也會有這樣那樣的爭議,因為是國家制定的戰略規劃,所以有人質疑是由國家主導不是由市場競爭引導。實際上,《中國製造2025》明確提出市場主導和政府引導的原則,無論是政府制定的「1+X」規劃體系,還是十大重點領域技術線圖,政府都發揮的是引導的作用,這些規劃文本更強調的是指南意義。但是在具體執行中,我們一定要避免用很強的產業政策去推進《中國製造2025》。關於產業政策去年曾經有一場爭議,我認為雙方觀點都是有點極端。沒有一個國家沒有產業政策,但是產業政策並不是那麼簡單。產業政策是一個複雜的動態的政策組合。應該隨時隨地根據國家所處的階段,根據產業的特性,針對不同的產業需要有個動態的調整和組合。競爭性政策是主導,是基礎,產業政策要用但不能有強選擇性。世界上所有的國家對中小企業,對創新都是有補貼的,這個沒有問題,不要質疑。

以上不當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推薦閱讀:

星巴克啟動餐品革命:一口氣推出38款餐食,其中包括義大利面!
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之下,無產階級有革命成功的可能嗎?
梁山好漢革命的背後:他們為何要上梁山
有哪些典型的「扛著紅旗反紅旗」的事例?
評「工農同盟」政綱

TAG:中國 | 工業 | 中國製造 | 戰略 | 工業革命 | 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