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七年級下音樂教案

七年級下冊音樂全冊教案默認分類 2009-02-25 20:09:18 閱讀2695 評論0 字型大小:大中小第一單元 難忘的歲月教學設想:通過對革命歷史題材的音樂作品的片斷欣賞與歌曲教學,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教學過程結合多媒體,採用欣賞、聆聽、歌唱、討論、創編、表演、等不同形式,引發學生的興趣,層層深入地讓學生了解、體驗、感受革命戰爭時期戰士們艱難的戰鬥生活以及他們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英雄形象。使難忘的歷史深深的激起學生身心的共鳴,奮發圖強、展望未來,「家國興亡,匹夫有責」。教學內容:《游擊隊歌》〈〈保衛黃河〉〉 《四渡赤水出奇兵》教學目標:一、能夠對革命歷史題材的音樂感興趣,願意了解與其相關的音樂文化及歷史背景,積极參与歌唱、聆聽、創編、表演等音樂時間活動。二、能夠用輕快有力的聲音和憎恨、蔑視侵略者的感情,演唱《游擊隊歌》。三、聆聽歌曲、鋼琴協奏曲《保衛黃河》,感受、體驗其內容與情緒及不同表演形式的不同效果。四、聆聽《四渡赤水出奇兵》,感受、體驗歌曲的內容與情緒,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教學時間:兩課時教學準備:1、影音資料(歌曲、電視劇〈〈長征〉〉片斷等 ) 2、多媒體設備教學流程:第一課時: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創設課堂氛圍1、課前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地道戰〉〉上課一開始教師再清唱〈〈大刀進行曲〉〉2、小結1、想:這些歌曲反映的是哪個年代的什麼事情?2、說:同時期的歌曲3、唱:同時期、同內容的歌曲等。激發學生學唱革命歌曲的興趣二、聲情並茂感悟新知識三、史讚歌重現難忘歲月音畫結合領略音樂形象1、揭題2、多媒體播放〈〈游擊隊歌〉〉(畫面:戰鬥中八路軍埋伏在青紗帳里伺機襲擊日軍的情景)3、了解詞曲作者——賀綠汀4、再次播放並提問:歌曲刻畫了什麼?反映了什麼?5、師小結1、 首聽歌曲感受歌曲的風格特點2、 再次聆聽並思考問題3、 討論並了解歌曲音樂形象及時代背景讓學生感受、體驗八路軍戰士火熱的戰鬥生活和高昂的戰鬥意志,激發學生學唱歌曲的興趣循序漸進落實知識點1、師彈琴並要求學生用輕快有力富有彈性的」bang」隨琴哼唱歌曲2、實物投儀出示第1-9小節的節奏及曲譜3、講解節奏特點,引導學生練習4、引導學生用移調的方法學唱222 3#4 5唱成555 6711、用「bang 「隨琴哼唱歌曲2、用手擊拍練習節奏3、討論還可以用哪些方法來擊打4、採用討論出來的方式練習節奏5、練唱222 3#4 5採用不同方式解決難點整體把握「激情」演唱1、講解變聲期知識 引導學生用輕柔聲演唱歌曲2、提示學生可以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3、播放合唱曲《游擊隊歌》出示《夜間伏擊》、《奮勇前進》、《歡慶勝利》三副圖畫,要求結合畫面聆聽音樂4、引導討論5、要求有感情的演唱歌曲1、播放電視劇《長征》片斷2、師:漫漫長征路是血與火的征程,而長征組歌《紅軍不怕遠征難》是這一歷史的見證,3、播放《四渡赤水出奇兵》4、指名講述長征5、播放音樂並提問:與《游擊隊歌》有什麼異同?音樂塑造人物形象有何異同?1、了解變聲期知識,輕聲的練唱歌曲2、討論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3、感受體驗合唱曲所刻畫的游擊戰士機智、靈活、勇敢、樂觀的英雄形象4、設計、討論歌曲的演唱速度、力度1、欣賞《長征》片斷2、聽音樂3、講述小故事4、比較兩部作品的異同並明確戰士們的英勇頑強與樂觀精神讓學生了解變聲期的衛生知識,懂得保護嗓音並運用科學的方法演唱歌曲,引發鬚生有感情的演唱讓學生了解長征的艱難,明白勝利之果來之不易激發學生奮發圖強,熱愛新生活四、小結師:自從鐮刀與鐵鎚緊緊交織在一起,九洲茫茫風雨中透出金色的晨曦,游擊戰爭長征鐵流共同鑄成了一首歷史的讚歌。第二課時: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導入1、 播放錄像——《南京大屠殺》2、 提問;看了錄像有何感想3、 師小結4、 播放歌曲《保衛黃河》1、 看錄像了解慘絕人寰的歷史2、 談感想激發學生對侵略者的憎恨之情與熱愛祖國保衛祖國的熱誠。二、展開1、 揭題 師:讓我們來聆聽黃河以及黃河的兒女們發出的保衛黃河的聲音! 播放音樂 2、簡介作品3、 再播放音樂並要求學生跟著哼唱4、 師彈琴要求學生哼唱並找出難唱的樂句,引導解決5、 「激情」學唱歌曲 師: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決不讓任何人來踐踏,我們應該捍衛黃河——母親的尊嚴!那麼應該用怎樣的感情來演唱呢?1、 聆聽歌曲2、 隨音樂用不同形式哼唱歌曲3、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她蘊涵著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因此激發學生從愛母親到愛黃河愛祖國。三、深入1、 再次聆聽歌曲,提示學生注意演唱形式2、 講解演唱形式——輪唱,並指導學生學習輪唱3、 提示學生用不同演唱形式表現歌曲4、 播放鋼琴協奏曲《保衛黃河》1、 學習輪唱歌曲2、 討論輪唱的藝術效果與歌曲還可以採用什麼演唱形式。3、 聆聽鋼琴協奏曲並用自己喜歡的表達方式來表現自己聽到的主題音樂。讓學生了解各種演唱形式,培養學生演唱歌曲的興趣;主題相同的音樂可以採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現,同時帶給人以不同的體驗與感受。四、延伸1、 播放沙塵瀑和黃河下游斷流的錄像片斷2、 播放《新編保衛黃河》1、 討論造成這些災害的原因並引發思考我們該怎麼辦?2、 欣賞《新編保衛黃河》亂砍亂伐引起黃河下游斷流,水土流失,地球只有一個,激發學生保護環境熱愛地球,培養學生的責任感五、創編1、 要求學生分組討論:各組選擇自己喜歡的藝術形式來表現黃河(如:演唱、演奏、繪畫、詩歌等),並分別展示2、 評價1、 分組討論創編2、 表演、展示3、 師生互評發散學生的思維,進一步深化感情六、小結師: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滾滾東去的波濤承載著黃河兒女的激情與戰爭。難忘歲月,歲月難忘,我們要記住歷史,更要珍惜現在展望未來!第二單元 非洲的靈感課題:走近非洲 課型:欣賞教學目標:1、通過欣賞,以積極的態度感受非洲民族民間音樂的風格特點。2、聆聽非洲民間歌曲《阿伊亞——非洲的靈感》和《尋找朋友》,感受、體驗這兩首歌曲的風格特點。3、知道馬林巴、非洲鼓等代表性非洲民間樂器,並能辨認這些樂器的音色。4、能夠在亞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民間音樂中,辨別其中具有非洲風格特點的音樂。教學重點、難點:感受非洲音樂的風格特點,認識非洲的代表性樂器。以積極的態度對待世界多母音樂文化。教具:錄音機、教學磁帶、小黑板。教學過程:(實錄)導語:今天的這節音樂課,我要和同學們去一個非常遙遠、古老而又神奇的地方做一次旅行,為了讓我們的旅行順利和精彩,同學們自由組合成四組,每個組的成員都要互相幫助,共同努力,在合作中體驗這次旅行的快樂!一、 導遊廳:師:今天我們究竟要去哪裡呢?答案就在這裡(出示小黑板,內容為:撒哈拉,黑種人,赤道,熱帶氣候,熱帶大陸,馬達加斯加島,好望角,天然動物園)你能從以上詞語中,找出我們要去的地方嗎?你的根據示什麼?學生甲:我認為是非洲,因為非洲有黑種人,有撒哈拉大沙漠學生乙:是非洲,因為非洲是熱帶氣候丙:非洲,因為非洲的野生動物非常多,被稱為天然動物園……師:剛才同學們說的都非常好,現在旅遊都有導遊,老師為你們做次導遊好不好?生:好(歡迎)師:(帶有表演性的)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你走近非洲。非洲雖然沒有歐洲的先進於發達,也沒有拉丁美洲的浪漫於美麗,但非洲卻以她無以倫比的魅力吸引著我們。(指向小黑板)非洲有著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在非洲七億多人口中,有六億多生活在撒哈拉以南,而在這六億人口中又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黑種人,由於赤道橫穿非洲中部,整個非洲又有「熱帶大陸」之稱。整個非洲的地形以高原為主,因高原逼近海岸,使海岸線平直,海灣,島嶼非常少,離大陸不遠的西南端,有一個突出在海洋上的尖角,它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好望角;在非洲的熱帶草原上乘車旅行,常常可以看到羚羊在狂奔,長頸鹿伸著脖子吃樹梢上的嫩枝綠葉;成群的斑馬向水草地遷移……沒錯,這是非洲的天然動物園,在這天然動物園裡,不許獵人狩獵,只許遊人觀賞,你可以坐在堅固的游車裡,也可以坐上小飛機,還可以住進「樹頂旅館」來盡情觀賞野生動物的自然生活情況!怎麼樣?心動了嗎?心動不如行動,趕快加入到我們的隊伍中來吧,我們的旅行開始了!二、 樂器廳:師:請在我的描述中搶答出這是非洲的什麼樂器:(故作神秘地)這是非洲普遍流行的一種樂器,被稱為非洲傳統音樂之魂,這種樂器除了用於音樂外,有時還是民族、部落或宗教的象徵,或者用來傳遞各種信息,它的形狀有很多……它的演奏方式……甲:鼓乙:手鼓丙:非洲鼓師:(對丙所在小組加分)同學們想不想聽聽非洲鼓的聲音?(錄音播放《戰士的舞蹈》)你也拍著桌子來感受一下吧!學生紛紛拍桌子打鼓。師:既然非洲鼓在非洲人民的生活中如此重要,你可以 想像的出,非洲音樂的主要因素是什麼?(敲擊桌子提示)生:節奏下面讓我們分組來設計一個非洲鼓,並解說一下你們的創意。各小組討論、設計,氣氛熱烈,3分鐘後展示A組:我們設計的鼓是圓形的,上面的圖案是奧運五環和2008年奧運會標誌,五環中有一個是黑顏色,代表的就是黑種人,證明他們平等的與其他民族參加競技;2008年的奧運會在北京召開,期待著與非洲人民在北京相聚。B組:我們設計的非洲鼓有心形的,手形的,月亮形的等等,我們覺得這些形狀的鼓讓人感覺非常愉悅,我們想讓非洲人民看到鼓、打起鼓的時候能夠心情愉快、舒暢……C組:我們設計的鼓是五角星形的,上面繪有黃山和黃河,因為我們的國旗上有一顆非常大的星,再加上黃山和黃河代表我們黃種人,把這些描繪在非洲鼓上,象徵著我們不同民族的團結和融合……D組:我們設計的鼓有三角形、圓柱形、還有錐形的,把他們掛在脖子上來演奏,非常方便實用……師:剛才每個小組展示的作品都非常有創意,而且蘊含的意義深遠,我相信我們當中的一部分同學會成為出色的設計師……在非洲還有兩種樂器也是經常用的,那就是馬林巴和果拉琴,讓我們一起聆聽一下它們的聲音吧!(錄音播放馬林巴和果拉琴的音色)並參看課本第16頁的圖片。三、音樂廳師:來到非洲有一種活動不能錯過,那就是聽音樂,首先我們一起聽一首幾內亞民歌《尋找朋友》,它是用當地語言里進行演唱的,聽的時候同學們考慮以下問題:1、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樣的?2、他們找到朋友了嗎?為什麼?(播放音樂《尋找朋友》,各小組邊聽邊討論)生:演唱形式為男聲領唱和女聲伴唱,我認為他們找到朋友了,因為我們聽到他們聲音和諧,情緒愉悅……師:雖然我們聽不懂他們歌詞的具體內容,但我們仍然能判斷他們互相找到了朋友,因為我們從音樂的情緒中就能判斷出來,這說明音樂師無國界的,音樂使我們心心相同……下面再為大家推薦一首無伴奏合唱曲《阿伊亞——非洲的靈感》,我的問題非常簡單:歌曲是由幾人演唱的?下面讓我們閉眼聆聽,參考答案為:3人,4人,5人(播放錄音《阿伊亞——非洲的靈感》)甲:3人 乙:4人師:在公布正確答案前,我要為大家介紹一下演唱這首歌曲的組合——「黑色之音」,她是英國一個女子無伴奏歌唱團體,成立於1989年,她們本人來自加勒比海地區,但她們的祖先都是非洲西部的黑人,這個「黑色之音」組合究竟是幾個人呢?那就是——5人!雖然大家沒有判斷正確,但我們還是從中學到一點,三重唱是否等於三個人唱?生:不是,三重唱指三個聲部,而不是指三個人。師:歌曲我們已經聽了兩首了,想不想學唱一下非洲歌曲?生:想!師:那就讓我們一起隨錄音哼唱《阿伊亞——非洲的靈感》這首歌曲吧!(播放錄音)學生分別隨唱學生展示後:師:為什麼你們唱的都是旋律相同的幾句?生:歌曲總是在反覆這幾句師:這說明非洲歌曲有什麼特點?生;常作反覆師:樂句長不長?生:不長師:這就是非洲歌曲的特點:常作反覆,樂句短小。四、測試廳:(一)搶答:下列說法是否正確?1、非洲音樂的音域較窄,樂句比較短小,常作反覆。2、非洲音樂具有一種自然多聲性傾向。3、非洲音樂經常可以聽到悠長的旋律線和豐富的裝飾音。4、特殊的節奏是非洲黑人音樂中最重要的因素。(二)聆聽判斷下列三段音樂分別來自哪裡?亞洲?非洲?拉丁美洲?(錄音播放三段音樂)學生甲:第一首為非洲音樂,第二首為亞洲音樂,第三首拉丁美洲音樂師:為什麼?甲:憑感覺乙:聽拉丁美洲的音樂有一種想跳舞的感覺丙:非洲音樂裡面有這節課介紹的馬林巴和果拉琴的聲音,師:同學們判斷的非常正確,特別師丙同學把學過的知識馬上用上了,真不簡單。五:祝福廳:師:從非洲一路走來,我們看到的師美麗的風光,聽到的是動聽的音樂,但我們也應該看到,非洲人民的生活還是落後,生產技術還不發達,人口自然增長率高於糧食的增長,飢餓還是非洲人民心頭的陰影,在我們即將離開那裡的時候,我想建議同學們留下我們心中「五彩」的祝福,比如紅色,我想祝願非洲人民早日擺脫飢餓,早日過上紅紅火火的生活…學生甲:我的祝福是藍色的,我們每個人的愛就像一滴水,匯在一起就是大海,大海是藍色的,我們的愛也是藍色的!乙:我的祝福是綠色的,綠色代表生機勃勃的春天,我希望非洲永遠充滿生命力……師:一節課的時間實在太短暫,所以我給這節課取名為「走近非洲」而非「走進非洲」,因為我們只是對非洲有了一點點的了解,而要「走進」非洲還要大家的努力,希望有一天,你真的「走進」非洲。師:謝謝大家!下課!第三單元第一課 《採茶舞曲》教學目標:1、 通過本課的導入,讓同學們喜歡我國江南地區的民歌和民間音樂,樂於主動了解江南地區的音樂文化。2、 通過傾聽和演唱,了解江南音樂的一些顯著的特徵。3、 能夠用圓潤而有彈性的聲音、輕鬆活潑的情緒演唱《採茶舞曲》。教學內容:1、樂曲欣賞《茉莉花》 2、演唱歌曲《採茶舞曲》教材簡析:《採茶舞曲》作於1958年。音樂中糅進了越劇唱腔的音調,流暢而柔美。歌曲的前四句歌詞以讚美江南的景色及茶鄉西湖的新氣象為主,音樂優美婉轉,細膩中帶有輕巧的色彩。後六句則是表現採茶姑娘的勞動景象和愉快的心情,音樂現用跳動、明快清新的旋律來表現勞動的景象,隨後將樂句拉寬、音調上揚突出地展示出採茶姑娘們的興奮、幸福的心情。《茉莉花》是一首非常著名的江南風格的音樂作品。教學重點:通過導入,讓同學們喜歡我國江南地區的民歌和民間音樂,樂於主動了解江南地區音樂文化的一些顯著的特徵。教學方法:演示法、討論法、情感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講授法、類比法、實踐法教學用具:曲笛 蕭 多媒體設備 鋼琴 鈴鼓 碰鐘 梆子教 學 過 程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1, 樂曲導入及學生欣賞體驗:江南水鄉美景的畫面樂曲《茉莉花》在大屏幕上播放江南水鄉的畫面和蘇州園林的畫面,同時由教師用曲笛、蕭或鋼琴演奏樂曲《茉莉花》作為對畫面的一種音樂上的描述。聽江南風格的樂曲,看江南美景,形成視聽的統一。初步了解江南音樂。發揮音樂課程的特點和魅力,引發學生學習江南音樂的興趣。2、提問與討論設問:1、這首樂曲為我們描繪了什麼樣的畫面?2、這段音樂為我們帶來了什麼樣的音樂感受?3、它和我們聽過的河北民歌《茉莉花》所描繪的內容是一致的,但它們在音樂表現上有什麼不同?圓潤、細膩、婉轉悠揚是江南音樂的普遍特點。4、這種音樂風格是如何形成的呢?………………充分發揮學生們的能動作用,培養他們的探究習慣,培養他們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教師和同學們一起試著說一些北方和南方的方言,共同討論「語言對形成音樂風格所等起到的基礎性作用」。3,認真的聆聽《採茶舞曲》1、教師播放音樂。2、在音樂開始後隨著音樂打一下節拍。學生聆聽並試著打一下節拍。感性體驗!它是理性體驗的基礎。4,師生共同討論《採茶舞曲》的音樂特點1、歌曲的音調流暢而柔美。2、歌曲的前四句歌詞以讚美江南的景色及茶鄉西湖的新氣象為主,音樂優美婉轉,細膩中帶有輕巧的色彩。3、後六句則是表現採茶姑娘的勞動景象和愉快的心情,音樂現用跳動、明快清新的旋律來表現勞動的景象,隨後將樂句拉寬、音調上揚,突出地展示出採茶姑娘們的興奮、幸福的心情。把對歌曲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5,再次認真的聆聽《採茶舞曲》教師播放音樂。再次感受樂曲帶來的那份流暢和柔美。初步掌握作品的節奏和曲調。印證討論的結果。加深理解。6,學唱《採茶舞曲》演奏鋼琴適時地糾正學生們在演唱過程中的一些錯誤,如:第三小節的附點,第十五小節的切分等……在教師的指導和伴奏下演唱樂譜和歌詞由理解轉為實踐。7,討論與演唱請幾位同學根據自己對歌曲的理解,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採茶舞曲》。師生評議、討論如何更好的表現作品中的情感:(1) 以圓潤而有彈性的聲音、輕鬆活潑的情緒作為這首作品的演唱基調。(2) 歌曲的前四句歌詞要唱得輕巧抒情。(3) 後六句則要唱得跳躍活潑、清新明快。培養學生多方面收集資料,進行比較和歸納,得出結論的能力。8,演唱《採茶舞曲》教師分發小打擊樂器演示打擊樂器的固定節奏:鈴鼓:0Ⅹ0Ⅹ碰鐘:Ⅹ梆子:00Ⅹ0教師演奏鋼琴學生們按照討論的結果所設定的演唱要領來演唱《採茶舞曲》個別同學演奏小打擊樂器進行節奏練習和伴奏。對於歌曲較深層次理解的外在表現。由學生們與教師一起展現江南音樂的魅力。9,結課學生複述江南音樂的風格和特點。學生複述《採茶舞曲》的演唱要領。教師布置下節課要帶的服裝和道具,為下節課的啞劇作準備。第二課 《江南音樂之「融入」--------〈龍船調〉〈十送紅軍〉》教學目標: 1、能夠感受《龍船調》、《十送紅軍》的內容及地方風格。2、運用啞劇的形式表演《龍船調》。教學內容: 《龍船調》、《十送紅軍》教材簡析: 1、《十送紅軍》是紅軍長征之前,流傳於江西革命根據地的眾多革命民歌之一,歌詞採用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人感到情真意切,難捨難分。歌曲的旋律中有一個主體(a)和兩個變體(b和c),從而構成ababca的結構形態。在每一段的旋律運行中,多以短句的形態出現,並且在短句的後面予以停頓。雖然在短句間歇時有短小的間奏穿插其中,但從整體來看,它依然給人以抽噎的感覺,在情緒上難脫壓抑、沉重的印象。全歌給人的情感感覺是融留念、期盼、祝福、深情等多種情緒為一體的。2、《龍船調》原是湖北利川花燈中的一首花燈調,是在湖北廣為傳唱的一首民歌。歌曲中蘊涵著豐富的生活內容,給人以戲劇性的美感享受。《龍船調》的開頭帶有明顯的遠距離打招呼似的山歌風味,它明亮而高亢、自由而直暢。隨後的短句既有划船時的節奏感,也有演唱時的舞蹈動作感,令人感到清新活潑、詼諧幽默、有著很濃厚的生活氣息。後面半說半唱似的對白,就更加強化了這種風趣詼諧的生活情調。歌曲最後的一段音樂,既有划船時唱勞動號子的形象,又有重新唱起山歌的形象。教學重點: 運用啞劇的形式表演《龍船調》。教學方法: 引導法 實踐法 懸念法 演示法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手段 戲劇表演手段教學用具: 老師:多媒體設備 鋼琴學生:江南服裝 筷子 飯盆 鉛筆盒 飲水筒等能夠擊打出節奏的物品教 學 過 程引導策略教師的有效指導學生活動設計意圖策略一:複習通過複習歌曲《採茶舞曲》,喚起同學們對江南音樂特點的記憶。為下面的音樂欣賞、分析和表演作好準備。教師伴奏學生演唱「溫故而知新」在演唱中複習《採茶舞曲》的演唱要領,喚起對上節課所講內容的記憶。策略二:聆聽《十送紅軍》(講授法)1、 講解、提問紅軍長征的歷史知識。2、 請同學在未聽之前,結合剛剛了解的江南音樂的特點,試著分析《十送紅軍》的音樂情感基調,和曲調特徵3、 播放《十送紅軍》。4、 講解《十送紅軍》的情感基調和曲調特徵。與老師互動,描述自己對紅軍長征歷史背景的了解。根據自己的音樂知識、和對江南音樂的了解,試著猜測《十送紅軍》的曲調特徵。為學生們提供展現自己知識的平台,調動學生們的興趣和學習動力。培養學生們對知識和信息的綜合分析能力。策略三:欣賞《龍船調》1、 播放《龍船調》。2、 布置任務:用啞劇來表現《龍船調》的內容。傾聽《龍船調》為學生提出任務。策略四:演示法展示潘長江小品《過河》播放潘長江小品《過河》經歷觀看--分析--記憶三個步驟,積累小品中的各種動作為素材,為創作啞劇作準備。本著「模仿是創造的基礎」的原則,為學生們的啞劇動作提供一個範本。策略五:討論法學生們分成小組進行啞劇的創編針對音樂及動作,老師進行個別輔導。同時考察各個小組的排練情況,為同學們的表演作準備。由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進行討論和排練。提高學生們的創作能力。策略六:實踐法表演啞劇《龍船調》1、組織同學們進行啞劇表演。2、協助同學們播放音樂,整理服裝,調整燈光,作好舞美工作。1、各個小組推選小演員穿好服裝進行表演。2、不表演的同學用自帶的打擊樂器隨著音樂為表演的同學擊打節奏。為同學們的表演提供平台,鍛煉同學們的表演能力。教師對參加表演的同學進行表彰,分發小獎品對各個小組表演進行評價並提出修改意見第三課 《江南音樂之「演繹」---------〈歡樂歌〉〈茉莉花〉》教學目標: 1、欣賞江南絲竹名曲《歡樂歌》,感受、體驗江南絲竹的風格,並認識《歡樂歌》創作特點。2、演繹樂曲《茉莉花》教學內容: 1、欣賞江南絲竹名曲《歡樂歌》。2、演繹樂曲《茉莉花》教材簡析: 1、音樂知識:江南絲竹----是指流行於江浙和上海地區的絲竹樂。樂隊以「絲」(二胡、中胡、琵琶、三弦、揚琴、秦琴等)「竹」(笛、蕭、笙)為主,還有板、板鼓、碰鐘等打擊樂器。樂隊的編製相當的靈活。江南絲竹的音樂具有抒情優美、清新流暢、典雅細膩的風格特點。2、《歡樂歌》是江南絲竹的「八大名曲」之一。樂曲的旋律流暢明快、起伏多姿,結構富有層次。表達了人們在節日里無比歡樂的心情。樂曲採用將「母曲」放慢加花變奏的手法發展而成。樂曲採用「倒裝變奏曲式」,結構為a1 a2 a 。a1 樂段給人以優美抒情、典雅明朗的形象。 a2 樂段加入了歡快活潑的因素。 母曲樂段是全曲的高潮,其情緒喜慶熱烈。教學方法: 啟發法、講授法、演示法、情感教學法、類比法、討論法、實踐法、教學手段: 電化教學手段 戲劇表演手段 器樂表演手段教學用具: 多媒體設備 各類民族樂器 多種打擊樂器 電聲樂器教 學 過 程步驟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聽《歡樂歌》「今天請大家聽一首樂曲,請留意一下樂曲的情緒,所用的樂器,並試著隨樂曲打一下節奏」。感受、體驗《歡樂歌》的音樂情緒,試著辨聽樂曲中都出現了那些樂器。聆聽可以培養學生們的音樂記憶力、感受力,為揭示江南絲竹的音樂特點作準備。設問:1、 樂曲的情緒?2、 所用的樂器?………………對比分析討論通過用《歡樂歌》與《小放驢》和《大起板》的片段進行對比,揭示江南絲竹的音樂特點1、 這首樂曲江南絲竹中的名曲,江南絲竹有著那些音樂特徵呢?先不要忙著下結論,讓我們來聽另外兩首樂曲的片段來對比、判斷一下。2、 播放《小放驢》和《大起板》的片段。3、 下面請再聽一下《歡樂歌》的片段進行對比。4、 在鼓勵為主的 氣氛下引導同學們分析和討論江南音樂的特點。5、 揭示和總結:江南絲竹的音樂具有抒情優美、清新流暢、典雅細膩的風格特點。聆聽樂曲分析、對比、判斷三首作品,討論江南音樂的特點。運用類比法,讓學生們比較直觀的進行對比和分析,提高學生們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綜合能力。連接部我們已經聽過、唱過一些江南的歌曲和樂曲,下面讓我們運用學過的知識,試著演奏一首有江南風格的音樂作品《茉莉花》。承上啟下的作用,由欣賞轉入演奏。演奏《茉莉花》引導學生們進行學習,並適時的糾正他們的錯誤。1、 熟悉樂譜。2、 進行演奏。通過學生們的親身演奏,讓他們進一步熟悉江南音樂、感受江南音樂。師生共同演奏樂曲,將氣氛推向高潮。新信息女子十二樂坊演繹的《康定情歌》對「新民樂」進行適當的講解和介紹。收集新信息。為演繹《茉莉花》的手法收集素材。開拓學生的視野。演繹版的《茉莉花》。教師用電子合成器演奏自己演繹版的《茉莉花》。留白運用「懸念法」提出課後問題。1、 可以在課後去討論一下「新民樂」的創作思想在對民樂的發展上是否有積極作用?是否有時代特點?是否是民樂的發展方向?2、 組成創作小組,演繹《茉莉花》。提出有時代感、學生們感興趣的課後問題,拓展音樂課堂。第四單元《樂海泛舟》第一課時[教學目標]一、 實踐本單元《樂海泛舟》的教學構想。以愉悅的心情積极參与歌唱、聆聽活動,對古典主義音樂、浪漫主義音樂感興趣,願意了解相關的音樂文化。二、 能夠熟悉《鱒魚五重奏》的主題旋律,感受、體驗樂曲的音樂情緒及風格特點。三、 結合欣賞音樂作品,初步了解變奏曲式、變奏手法等相關知識,並試著運用相關知識和創作簡單的變奏旋律。四、 能夠用自然甜美的聲音唱出《搖籃曲》的音樂意境。[教學重點]一、賞析《鱒魚五重奏》,學習相關知識。二、學唱《搖籃曲》,體味和表現《搖籃曲》的音樂意境。[教學方法]情感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類比法、滲透法、討論法、實踐法。[教具]  多媒體教學設備、鋼琴等。[教學過程]第1節一、導語:在浩瀚無邊的音樂海洋里,優秀的音樂作品數不勝數,本單元的標題是《樂海泛舟》,讓我們划起小舟,駛進音樂的海洋,共同賞析與演唱西方三位著名音樂家創作的三首雅俗共賞的音樂作品。二、聽賞與簡略分析三首樂曲的音樂片段三、三位音樂家生平簡介(教學軟體)四、三首作品均以不同的內容、形式體現著音樂的情感美、內容美、形示美,以下將做進一步的體驗和賞析。五、賞析《鱒魚鋼琴五重奏第四樂章》1、提問:這首《鱒魚鋼琴五重奏第四樂章》的音樂主題出自哪首藝術歌曲?2、簡介歌曲《鱒魚》:舒伯特為擺脫繁忙的小學教師工作,於1816年辭職,從鄉下移居維也納城內,以便專門從事音樂活動,但幾年來一直處於失業的狀況。這期間他接觸到社會上的一些情況,深切痛恨梅特涅的反動統治,於1817年創作了歌曲《鱒魚》,借對小鱒魚不幸遭遇的同情,抒發他對自由的謳歌與嚮往,也表達了他對迫害者無比憎恨和厭惡的感情,是一首寓意深刻的作品。在當時的反動統治下,只能用這種隱喻的手法去表明自己的觀點。這首歌在德國已像民歌一樣,被廣泛流傳。它那流暢、優美而動聽的曲調膾炙人口。3、教師帶領學生唱一唱這首歌的A段。4、簡介《鱒魚五重奏》:舒伯特完成歌曲《鱒魚》的兩年後(1819年),又將其中第一部分(即分節歌)的旋律為主題寫成變奏曲,並列為他的鋼琴與弦樂五重奏中的第四樂章,遂使此重奏曲得名為《鱒魚五重奏》。在這首變奏曲中,舒伯特運用了器樂的各種特點和手法,將原歌曲中所表達的內容進行了深入地刻畫與描述。此五重奏採用了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各一隻及鋼琴一架的樂器編製,與習慣的五重奏不同,即去掉了第二小提琴,增加了低音大提琴。全曲共五個樂章。第四樂章是最受歡迎者,它由主題和五個變奏及小快板的結束部組成,共分七個段落。5、請同學們集中注意力,看著教材上為《鱒魚五重奏》配的畫面或課件上的畫面的欣賞提示,完整的欣賞一遍《鱒魚五重奏》,並在每一個段落進入時舉手示意。6、出示《鱒魚五重奏》第四樂章結構圖,師生共同分析作品:《鱒魚鋼五重奏第四樂章》曲式圖A:輕快活潑,由以小提琴為主的弦樂器演奏,表現了小鱒魚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形象,弦樂器和諧的伴奏正是祥和的體現。A1:主題移高八度進行。鋼琴明亮的音色,弦樂器六連音的琶音伴奏,表現了小鱒魚在清澈的水中歡快嬉戲,悠然自得的情境。A2: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鋼琴像回聲一樣地與之遙相呼應,小提琴奏出流動的音型,描繪了小鱒魚在水中遊動的另一番情境。A3: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主奏旋律,小提琴和中提琴奏和聲音型,鋼琴作急速變奏。音樂變得激烈,好像隱伏著的危險即將出現。A4:主題由D大調轉為同名小調d小調,節奏上有較大的變動。它一開始就由弦樂和鋼琴一起奏出強力度,音色突然陰暗,以描寫小鱒魚遭到了不幸。A5:由大提琴奏出悲痛凄涼的主題,旋律在大小調之間遊動著,表現了對小鱒魚悲慘遭遇的同情和憂傷。A6:為結束段,主題旋律再現,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上輪流演奏,鋼琴聲部也清晰地再現出歌曲《鱒魚》的伴奏音型,與樂章開頭相呼應,恢復了開始時的明快、清澈、透明的音樂形象,表現了歡暢的情緒。《樂海泛舟》第二課時一、 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各一隻及鋼琴一架的樂器編製將同學分成五組,同時請兩名同學各自扮演小鱒魚和漁夫,在《鱒魚五重奏》的音樂中模擬演奏和表演。二、 聆聽《驚愕交響曲》1、 教師彈奏鋼琴,請同學隨著鋼琴唱《驚愕交響曲》主題,並隨著力度的變化,樂段的結尾突強,唱出驚愕的效果。2、 簡介作品:海頓1791年至1794年曾兩次旅居倫敦。在這一時期,他所創作的12部交響曲一般稱為「倫敦交響曲」。《G大調第九十四交響曲》(簡稱《驚愕交響曲》)就是其中的一首,作於1791年,首演便獲得極大的成功。古典交響曲一般由四個樂章組成,其中第二樂章通常是抒情的慢板樂章。在《驚愕交響曲》這部作品裡,海頓卻出人意料地在第二樂章中用極弱的力度陳述主題後,立即加上樂隊的強奏,使觀眾為之愕然而得此名。像這樣的力度和情緒對比及其所產生的效果,現在看來不足為奇,但在當時來看,卻是一大創舉。據說是當年海頓很討厭那些在音樂會上打盹的女士們,於是就用此辦法使他們驚醒。3、 聆聽《驚愕交響曲》第二樂章4、 提問:《驚愕交響曲》第二樂章也採用了變奏的手法。有的改變了節奏,有的改變了音區,有的改變了音色,有的改變了調式……你能感受到它的變化嗎?這個樂章最有變化的表現手段是什麼?節奏?旋律?還是力度?5、 師生共議6、 音樂變奏小創作《樂海泛舟》第三課時學習勃拉姆斯的《搖籃曲》1、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聆聽勃拉姆斯的《搖籃曲》改編的輕音樂,同時隨著音樂的起伏,用手畫出旋律線。2、 師生共議與歸納:《搖籃曲》最初為母親撫慰孩童入睡時詠唱的歌謠,後來發展成一種音樂體裁。搖籃曲的音樂形象一般具有溫暖、親切、安寧的氣氛。旋律平靜、優美、舒緩,伴奏音型多模仿搖籃擺動的節奏,充滿了母親對孩子深切的愛。由於搖籃曲細膩、柔美、貼近生活的音樂特徵,這一體裁具有很強藝術性和欣賞性,不僅限於催眠和描寫孩童入睡,而更多的是在抒發內心的思想感情,刻畫寧靜而富有詩意的精神境界。3、 同學們隨著教師鋼琴的彈奏,哼鳴《搖籃曲》的旋律。哼鳴時要求氣息深沉、流動、徐緩,雙唇略閉,口腔內有微微含水的感覺,去追求柔美、細膩的音色。4、 展示教學軟體歌單,聆聽童聲合唱《搖籃曲》:5、引導討論與歸納:勃拉姆斯的《搖籃曲》是一首民歌風格的歌曲 ,作於1868年。它通過強弱拍節奏的起伏,來塑造搖籃擺動的形象。曲調優美抒情,語氣安詳平緩,彷彿勾畫出一幅母親對孩子親切祝福的動人畫面。歌曲為大調式,單二段體。每一樂句的起音均從3/4拍的第三拍開始,作曲家巧妙的把節奏作了細緻的改變,將節拍的舞曲性格化作內在的韻律,使音樂更富於徐緩的敘事語氣,而適於詞義。6、演唱《搖籃曲》要求:演唱時注意用輕柔、連貫、圓潤的聲音,隨著旋律的起伏作自然的強弱變化,去體味和表現歌曲的意境。二、 許多著名音樂家都曾寫過搖籃曲,如莫扎特、舒伯特等。教師輕聲演唱一段舒伯特的《搖籃曲》。三、結束語 :搖籃曲是婦孺皆知的音樂體裁,如今作曲家對這一音樂體裁又有新的創意。2003年10月24日,《音樂周報》發表文章《航天之歌聲樂套曲問世》,文章中談到:在《航天之歌》聲樂套曲中有一首《航天搖籃曲》。以《航天之歌》聲樂套曲為藍本的一台大型音樂會即將亮相,《航天之歌》聲樂套曲音像也會儘早和聽眾見面」。請我們關注這部《航天之歌》聲樂套曲,關注這首《航天搖籃曲》,我想它將別有韻味和情懷。第五單元《雷鳴電閃波爾卡》  欣賞教案【教學目標】比較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片段《暴風雨》和施特勞斯的《雷鳴電閃波爾卡》,感受樂曲強烈震撼的音響效果,感受自然界雷霆萬鈞的景象,探究音樂藝術模仿大自然的各種手段方式,領略樂曲時而緊張激烈,時而歡快熱鬧的情緒變化。【教材分析】《雷鳴電閃波爾卡》,奧地利作曲家小約翰施特勞斯的這首速度很快的舞曲,是最著名的波爾卡舞曲之一,作於1868年初狂歡節期間,同年2月16日首演,獻給藝術家協會。在樂曲中,作者採用其一貫的表現手法,在不間斷地重複二拍了波爾卡節奏的基礎上,以「定音鼓震音奏法」使人感到遠處的雷聲響起,利用鈸及其奏法上的音色特點,模仿雷雨和閃電,形象生動地描繪出大自然中的風雨交加、電為雷鳴的場面。全曲為A—B—A 三部曲式,自始至終呈現出熱烈的氣氛。樂曲A段為G大調,有兩個主題:第一主題旋律跳進下行,是暴風雨來臨之前的預示,氣氖生動活潑;第二主題旋律級進下行,從中可以清楚地聽到「雷鳴電閃」的音響,彷彿真的出現了雷電交加、大雨傾盆的景象,這裡是全曲的華彩部分。樂曲B段轉到C大調,主題在歌唱般的旋律中,不時地穿插著「雷鳴電閃」般的場面,色彩交織、生動無比。全曲的總時間並不長,但足以給聽眾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教學重點與難點】1、教學重點:感受音樂形象,從力度、樂器、旋律線等方面著手實踐。2、教學難點:辨別兩首樂曲的不同情緒,領悟不同內涵。【教學設計】兩首樂曲的篇幅都不長,欣賞時可各選片段合在一起對比聽。對於自然界音響的模仿,兩首樂曲部選用了一些西洋打擊樂器,可鼓勵學生自己去觸摸、試奏。樂曲中強弱的明顯變化,可通過畫線條和色塊的方式在仔細聽辨的同時即興表達,再從結果中找規律,引發創作。對於不同情緒的辨別,重在幫助學生找到表達的方式,以及對樂曲產生背景的了解。講述、畫畫、律動、編創等都是很好的手段。在學習樂曲《雷鳴電閃波爾》時,也可以根據學生能力,哼唱主題旋律。學習方法選擇: 方法一:l、聽賞《雷鳴電閃波爾卡》,感受緊張的情緒,想像描繪的情景。2.討論暴風雨來臨時的場面。3、找出樂曲中最強處和最弱處,與自然界中的形象相對應。4、了解演奏樂器,模仿演奏。5、認識作曲家,簡單了解相關背景。方法二:1、分別聽賞兩曲,學生依據各自的感受對號入座,簡單了解作曲家及相關介紹。2、分別找出樂曲中最具藝術形象的地方,從樂器、力度等方面尋求共同點。3、比較兩曲的不同。4、編創不同的故事情節,並表演。方法三:1、認識定音鼓、錢等打擊樂器,模仿演奏出強弱變化。2,以「風雨雷電」為題,選擇對應樂器模仿,分組配合表演。3、分別聽兩曲.聽辨樂曲中的音響效果及變化。4,了解相關背景資料。建議:波爾卡的知識以前已學過,在這裡能跳跳,複習一下嗎?《藍色的探戈》教案教學目標1、聆聽《藍色的探戈》,能夠用積極的態度參與音樂欣賞和音樂實踐活動並對探戈這種舞蹈音樂及相關的音樂文化感興趣。2、感受、體驗樂曲的音樂情緒和音樂風格;用簡潔的詞語說明各主題的音樂情緒;判斷樂曲哪部分是歐洲風格,哪部分是拉丁美洲風格。3、能說出探戈的起源以及舞蹈音樂的節拍、節奏特點;簡要介紹作曲家安德森。教學設想本課時設計時緊扣音樂教學應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這一教學理念,通過拍不同風格的探戈節奏、並感受其不同的風格特點、聽辨樂曲主題並感受樂曲的情緒、視唱樂曲的主題旋律、隨音樂拍探戈的節奏體驗樂曲的不同風格、學走生活中的簡單的探戈舞步等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參與音樂體驗,獲得審美經驗,從而提高審美能力。在方案設計中也特別注意知識、技能的「暗化」,引導學生了解探戈的相關音樂文化,擴大學生音樂文化視野,從而培養學生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價值觀。教具 鋼琴 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 導入新課播放國標舞錄象,分析各種不同舞種主要是根據什麼來區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素有「舞中之王」美稱的探戈的舞曲。二 探戈的起源與發展先讓學生說說他們自己了解的探戈,然後教師簡介:探戈是十九世紀末,發源於阿根廷的一種民間舞蹈,20世紀初,發展為一種社交舞蹈,其舞蹈音樂逐步形成一種音樂體裁。探戈含有混融文化的特色,在其發展過程中既受到拉丁美洲音樂文化的影響,也接受了歐洲、非洲音樂文化的影響並形成不同風格。三 作者簡介 :安德森(1908——1975)美國作曲家、指揮家。畢業於哈拂大學,獲碩士學位。1935年起在波士頓通俗管弦樂團任作曲。由於擅長寫作較嚴肅的輕音樂樂曲,被人們稱為「半古典音樂作曲家」。其代表作品有:《打字機》、《藍色的探戈》、《撥奏爵士樂》等。四 欣賞〈藍色的探戈〉1、聆聽《藍色的探戈》,感受樂曲主題。如果你感受到樂曲中旋律主題發生變化請舉手?(師生討論得出結論:樂曲有三個主題。)聽老師唱三個旋律主題,聽辨是否有相似的主題?(師生討論得出結論:樂曲可分兩段)2、復聽全曲a) 感受樂曲出現幾種探戈節奏?b) 教師總結歐洲即西班牙風格的典型節奏:拉丁美洲即阿根廷風格的典型節奏:c)敲擊這兩種節奏感受其不同風格3、分段欣賞a) 聆聽主題A運用哪種風格節奏?音樂情緒如何?這一主題使用了歐洲風格節奏,這種節奏帶有明顯的推動力量,這段音樂的情緒頗為活潑。b) 復聽主題A,跟音樂打節奏。c)聆聽主題B運用哪種風格節奏?音樂情緒如何? 這一主題使用拉丁美洲風格節奏與主題A形成明顯對比,這個主題的旋律節奏寬廣,因而造成一種飄逸、悠遠、幸福、歡樂的音樂情緒。這一主題包括了兩個頗為近似的旋律,好像後者是前者的變化發展。d) 復聽主題B,跟音樂打節奏。4、總結探戈的音樂特點探戈的旋律多為二拍子或四拍子,中速,其舞蹈節奏以切分節奏為主要特點。歐洲風格的探戈節奏比較輕快、活潑,富有動感;而拉丁美洲風格的探戈節奏則顯得更優雅、舒展。5、同學們知道這首樂曲為什麼叫《「藍色的」探戈》?難道探戈也有色彩嗎?簡介:十九世紀末,在美國南方的黑人中流傳著一種速度緩慢的「哀歌」(也有人稱其為「怨曲」),其音樂的內容主要表達黑人被販賣到美洲後的痛苦、憂鬱、哀傷的心情,人們把這種音樂稱之為「布魯斯」(Blues),意思就是憂鬱的、沮喪的,其音樂的音階是大調性的,但其三級音、七級音都有些偏低(一般都不超過半音);但《藍色的探戈》這首樂曲同學們都聆聽過了,並沒有感受到憂鬱沮喪的音樂情緒,而是因為安德森,在這首樂曲中使用了帶有黑人音樂風格的布魯斯音階,英語中Blues除了有憂鬱的、沮喪的意思之外,還有大家都學過的「藍色的」之意,所以樂曲就叫《藍色的探戈》。6、再次唱A段主題音樂,感受樂曲中關於Blues風格的3、7兩個音五 拓展1、欣賞一段生活中的探戈舞的示範錄像。2、學生跟著老師的講解、示範,學走簡單的探戈舞步。3、跟音樂跳探戈舞步,進一步感受探戈這種音樂體裁。第六單元 《春之聲》《渴望春天》教案一、教學目標:1、 在反覆聆聽、歌唱《渴望春天》的過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緒。2、 培養學生對經典作品的興趣和熱情,喚起學生對音樂、對春天、對生活的樂觀、積極的情感體驗。3、 讓學生初步了解有關作曲家生平等音樂與相關文化4、 能夠從以「春」為主題的古詩和歌曲中感受、體驗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快樂,樂於參與表現創造「春」的音樂活動。二、教學重、難點1、 嘗試用聲音、速度、力度的變化表現讚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2、 認識變音記號,學習臨時變化音的唱法。三、課前準備:欣賞《春天在哪裡》,播放一些以春天為主題的歡快的音樂作品,創設情景,幫助學生從音樂風格上自然地走近春天。學生從無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經意間領略到春天的詩意、暖意和別樣境界。課前創設適當的藝術環境,突出音樂藝術美的氛圍,為音樂課創造一種閑適、鬆弛的心情。四、教學過程:(一)導入(在《春天在哪裡》音樂聲中進入教室)師:剛才播放的這段音樂大家應該非常的熟悉,能告訴我它的歌名嗎?生:《春天在哪裡》。師:這首歌表現了什麼啊?春天的歌。現在春天的腳步也慢慢走近我們的身邊,我想請同學們用自己熟悉的一些詩、歌還有詞來描述一下春天。師:同學們表現的非常的好,在這短短的幾分鐘時間內就說出了這麼多關於春天的詩和歌,說明同學們對美麗的春天是多麼的熱愛。1、 聆聽(渴望春天)師:首先我請同學們來欣賞一首歌曲,聽完之後請你們談談你們在歌聲中感受到了什麼?(運用開門見山的方法,直接讓學生欣賞優秀童聲合唱團的演唱錄音歌曲,使學生熟悉旋律,熟悉音樂,初步體會和感受音樂的意境。體會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緒)生:我感受到了大自然……萬物復甦等。師:剛才個別同學談了自己感受,那麼我想那些沒有舉手的同學一定還在回味當中。你們能不能給這首歌來添一個歌名呢?生:《渴望春天》2、 簡單介紹音樂大師——莫扎特的出生地、出生時間和非凡的音樂天賦師:剛才我們聽到的歌曲《渴望春天》就是由莫扎特創作師:關於他你們了解多少呢,在課前我請同學們去查找了一些關於莫扎特的資料,我們一起來分享。生:他是奧地利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師:同學們找了非常多的資料,現在我們也初步的了解了一些有關莫扎特的東西。讓我們走進他的歌曲中,去領略一番。3、復聽《渴望春天》師:下面請再次欣賞《渴望春天》,邊聽邊思考以下問題:A、歌曲的演唱形式: 1、男聲合唱 2、童聲合唱 3、女聲合唱B、歌曲的情緒: 1、熱烈激動 2、明朗愉快 3、低沉憂鬱C、歌曲的拍號: 1、3/4 2、6/8 3、3/8(六拍子是由兩個三拍子組成的)D、歌曲描述了什麼樣的畫面?(第一遍帶著問題聽音樂,邊聽邊寫下前三題的答案。第二遍跟著錄音小聲哼唱,最後一題同桌互答)4、學唱歌曲師: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出不同的畫面,那麼不知道用歌聲描繪出的畫面是不是也一樣的美呢?先聽老師把這首歌演唱一遍。聽完這後我想你們一定也很想來學唱這首歌。(1) 師邊彈奏歌譜,生輕聲學唱,找出自己認為最難唱的一句。講解升號,裝飾音、休止符、不完全小節、連音線。師:在這首歌曲中出現了很多的休止符,必須要注意休止。(2) 生隨琴輕聲的用「啦」來模唱。(3) 學唱歌詞並且能有感情的演唱。師:這首歌的情緒是怎麼樣的呢?那我們唱的又是怎麼樣呢?跟磁帶中唱的情緒是一樣的嗎?(增強了學生對音樂作品情緒的體驗,並使學生了解到歌曲的詞、曲情緒應一致、和諧。)5、歌曲創編:請你們用自己喜歡的形式給歌曲進行創編。6、課堂總結師:你看今天春光明媚,空氣清新,現在真是個柳綠花紅、鶯歌燕舞的季節,那麼現在就讓我們到大自然中感受一下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的景象吧《春曉》欣賞設計意圖:新程課明確指出音樂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感受能力 鑒賞能力,並通過音樂實踐活動掌握音樂知識和技能,進一步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和創造習慣。筆者認為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應該側重對學生原本智力的一種開發或者說激活,根據現有的條件和水平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本著就地取材,激發興趣為原則,進行實實在在的教學活動,才能使基礎的音樂教學改革健康的發展下去。那麼本節課筆者正是本著以上的教學原則進行教學,試圖在有限的條件下達到培養學生音樂的感知和創造方面做出一些嘗試和突破!望各位專家和同仁批評指導!一、教學目的:欣賞無伴奏合唱《春曉》感受歌曲現代的表現手法並對音樂的主體、結構、色等留有印象能根據個人的認識對作品作出評價(一)能用圖形譜記錄音樂並了解用人聲等各種聲源來模擬、創設音樂場景。(二)嘗試用「春曉」為題進行音樂,創作。二、 教材分析:作者介紹:曲作者陳怡。生於廣州,於中央音樂學院學習獲碩士學位,後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深造並獲博士學位於1986年曾舉辦過「中國第一位女作曲碩士陳怡管弦樂作品音樂會」,她在音樂創作中注重表現民族精神與現代氣息。音樂分析:《春曉》是選自同名古詩譜寫成的一首無伴奏合唱曲,採用現代作曲技法來描繪古詩中的生動意境和場景,並深刻抒發出對人生的感懷,該曲的最大特點是充分發揮人聲的表現力,採用人聲的模擬描繪意境不僅用歌聲而且還用不同的詞,似彈非彈、似唱非唱,在旋律上吸收了吟誦古詩的韻味和我國京劇的音樂素材即深刻的揭示了內容,又有現代音樂風格。全曲可分為三大塊:① 意境和場景的描繪②歌曲主體部分③意境和場景的描繪。教學重點:欣賞無伴奏合唱《春曉》,畫出圖形譜。教學難點:創造出自己的「春曉」音樂教學準備:教具:電子琴 多媒體課件 課本 打擊樂器學具:水彩筆 繪畫紙 課本 各種聲源教學設計思路:本節課以春曉為線,以黎英海的歌曲《春曉》導入,先讓學生獲得傳統的、古典美的藝術感受,並在這種氛圍下引出陳怡的無伴奏合唱《春曉》,特殊的音響效果和獨特表現手法使學生獲得強烈的聽覺衝擊,通過畫圖形譜的方法使學生更專註於聆聽音樂發揮想像力。經過老師的引導,產生對人聲模擬這一創作手法的極大興趣,自然地過渡到實踐創造的環節中,學生積極的參與,除了用人聲模擬還用自己尋找的聲源來表現音樂場景,創作出了自己的音樂作品,學生在活動中積極地探索聲音、體驗音樂,並在相互的合作配合中獲得成功的喜悅。本節課的選材內容難度較大,授課教師詣在引導學生在實踐創作方面,在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方面做一些有益的嘗試和突破。教學過程:一、導入1,老師有感情地自彈自唱黎英海的歌曲《春曉》師:同學們,老師剛學會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很想唱給大家聽,想聽嗎?生:想。師;好,但是我有個要求,以同學們要和我互動,隨著歌曲的韻律搖擺。生配合。2。師生討論歌曲的特點。師提問1~2名學生。生:質樸柔美,清麗典雅。3。歌詞大家一定很熟悉了?是什麼?生:春曉4.找一位同學講解古詩的意境。師鼓勵5.師小結:這首詩優美的意境與歌曲的旋律結合自然,彷彿在我們眼前展現了一幅精妙的水墨畫卷,令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給我們帶來一種古典的音樂美感。二、新課教學(一){出示課題}。過渡語:下面老師要請大家欣賞的是一首無伴奏合唱《春曉》,曲作者是一位女作曲家叫陳怡。{出示課件學生瀏覽}這首歌曲作曲家最大限度地發揮了人聲的表現力,將會給我們帶來強烈的聽覺衝擊,好我們下面就先聽為快!(二)出示課件,欣賞《春曉》。初聽 :提出問題:1,感覺描繪的音樂場景。2,辨別出現的各種聲音,聽到後馬上說出師引導學生用人聲模擬一下鳥鳴聲、匝匝匝匝的鳥飛起來的聲音,並引導學生回答曲中出現的鑼鼓點,加以模仿。聽後師生討論音樂場景:在大自然中,具有熱烈的生活氣息,師小結此曲特點,不僅用歌聲還用似彈非彈、似唱非唱的聲音造成音色的變化,來描繪意境和場景,即有現代風格又有民族特色。復聽:要求學生邊聽邊根據歌曲中的聲音和意境畫出圖形譜。(師作簡單提示)組織方式:①找2個學生上台用彩色粉筆畫其餘的自己用水彩筆畫。②欣賞時教師適時地提示講解:分三塊內容:A意境場景的描繪B主體部分的欣賞強調旋律採用京劇的音樂素材並對高潮處――花落知多少提示強調錶達了對人生的一種深刻的感懷C又回到意境的描繪中但與前不同,結尾處以男低音的哼鳴女聲部的逐漸加入整個聲部的逐漸減少以漸弱結束學生展評圖形譜師生討論點評此曲與剛開始聽到的春曉的不同特點更喜歡哪一首師概括:相同的主體採用不同的創作手法就會有不同的音樂效果和音樂感受三、實踐與創造:1、導入:我們已經接觸了兩種不同風格的《春曉》那麼大家能不能創作出自己的《春曉》音樂2、出示課件:教師進行方法指導第一步以組為單位組長為總策劃第二步確定主旋律(可選用人聲或樂器)A教師提供B即興創作C歌曲填詞改編。第三步加入各種聲源和人聲模擬。3、分組合作進行設計和創作,教師巡迴給予指導4、分組作品展示:相互評價教師肯定鼓勵四、師生互動:師唱歌曲請一名學生電子琴伴奏其餘學生模擬各種聲音加上伴舞集體合作《春曉》。五、師小結:今天大家玩得開心嗎?「開心!」同學們通過了合作、共同努力、集體參與創作出了自己的音樂作品老師為你們感到自豪相信將來一定會成為出色的作曲家最後為我們精彩的表現鼓掌!六、播放兒童歌曲《春曉》師生在音樂聲中互道再見!
推薦閱讀:

自編動畫圖片加浮動字和音樂背景的代碼
《美國恐怖故事》第六季第十集都在講些什麼?
西周早期最大古墓發掘成果或改寫世界音樂史
你在音樂世界裡如何被機器讀懂?5分鐘視頻告訴你答案
?音樂小情緒:有一種偏執叫單曲循環,有一種淡然叫隨機播放

TAG: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