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太極會館 ---陳式太極拳精簡五路序

認識傅君兄還是在孩提時,我從小經常去姥姥家,他和姥姥家緊挨著門,是多年的好鄰居,我們每次見面就分不開,玩起來就忘了吃飯,他從小就喜愛看書和武槍弄棒,對拳術喜愛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他少年時就拜我們家鄉兗州査拳名師劉賢德,季良先生習武。年輕時到北京李天驥先生門下修習八卦掌、形意拳、太極拳,八十年代初又到陳家溝,拜入陳式太極四大金剛王西安先生門裡修習陳式太極拳,春夏秋冬,嚴寒酷暑,幾十年如一日,潛心研究刻苦演練,,傅君兄遍走大江南北,奔波於祖國各地;投名師,訪高友,蒼天不負有心人,終有小獲,曾多次榮獲北京國際武術比賽的太極拳、械和推手金牌·······。

隨著歲月的的流逝,我們漸漸長大,由於各自工作的緣故,雖然不能常在一起,但經常聯繫,無論是電話,見面,朋友聚會,傅君兄的話題幾乎都是太極拳,他對太極拳的興趣愈來愈濃,到了「寧可食無肉,不可無太極」的地步。特別是能在人心浮躁的時代,花幾十年的功夫只做一件事——潛心研究習練太極拳,實乃不易。在他的啟迪和影響下,我也逐漸愛上了太極拳,並通過他有幸結識了揚譽中外的陳式太極拳大師王西安,還有竇漢東等先生。

在這些老師們的精心栽培下,在眾多太極高手師兄弟和朋友的支持幫助下,他終於得到了太極拳的真諦,功夫日益大增,在迎接奧運會前夕他又自籌資金二十餘萬建立了濟寧太極會館、王西安拳法研究會濟寧分會非營利性學術機構,在他的帶領傳授下,每天有幾十人學練太極拳,他從上世紀九十年代義務教拳至今,為全民健身運動、傳播太極文化,做出了很大貢獻,受到了當地體育局、武術界、電視台等方面的支持和肯定,受到了廣大太極拳同仁和朋友們的好評。

傅君兄文武雙修,淡泊名利。也常常涉獵於篆刻、書法、詩文的創作以陶冶自己的情操。簡短精鍊的太極拳教學簡訊和深情的太極拳感悟詩詠,也都成了拳友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他在修鍊太極拳方面更是刻苦鑽研,寒暑不輟,每年都提升自己,反省自己,正如他自己編撰的太極會館對聯那樣:「太極拳法柔可濟剛煉虛合道,內家功夫動能融靜修身守仁。返璞歸真」。告訴了我們一個習武者的質樸情懷和文化修養。

在教大家練拳的同時,傅君兄總結出一套切實可行的經驗方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太極拳教拳體系和獨特的教學風格。為了普及陳式太極拳,為了讓更多的太極拳愛好者簡單明了、易學易練,把幾十年練拳的心得體會,博採眾家之長,繼承傳統武學文化的基礎上,深入淺出地創編了陳氏太極王西安拳法《陳式太極拳精簡五路》和《陳式太極短拳三十九式》套路教材和書籍。

《陳式精簡五路》 通俗易懂,圖文並茂,受到王西安等前輩的肯定、並被眾多專業人士和太極拳愛好者認可,喜愛。通過此套路的鍛煉可以為學好陳式太極拳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也為初學者找到了一把太極拳入門的金鑰匙。

在《陳式精簡五路》即將出版之際,預祝廣大太極拳愛好者身體健康,祝傅君兄大鵬展翅,百尺桿頭更進一步。受傅君兄之託作序,在此我不揣冒昧寫下幾句,供朋友們特別是太極同仁茶餘之樂。

摯友趙明20104月於北京

陳式太極拳精簡套路簡介

陳式太極拳精簡套路,是筆者在長期的太極拳教學實踐中,總結編撰的陳式太極拳入門精簡組合。其特點是「結構簡短、運動量小、易學易練、順序合理、趣味性高」。每練一套約四至六分鐘的演練時間,適合個人、多人共同修鍊和方隊配樂表演。是根據陳式太極拳、王西安拳法教材經典拳式,精心研究組合創編而成。方便初學者在增強體質的基礎上、能在較短的時間裡掌握陳式太極拳的動作規範,進而理解和運用「八門五步」的功理技法。八門五步:掤、捋、擠、按、采、、肘、靠、進、退、顧、盼、定。亦稱太極十三勢。

精簡套路的訓練時間每天應堅持至半至一小時,每周三至五天,也可每天抽出十多分鐘重點練習其中一套或單式。大約一至三個月就能初步掌握王西安拳法的基本知識和拳架(青少年朋友約一月左右)。中老年朋友以祛病療疾增強體質為目的,時間應更長些,因為身體體能特別是身體柔韌度,不是短時間內能改變和提高的,過急容易會造成身體運動傷害,特別是膝關節損傷。應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凡事欲速則不達,最忌急於求成,學拳練拳也是如此。請大家謹記:太極拳功夫=時間+汗水+科學的訓練方法。還有精確的領悟、細膩的體認和能夠常年的堅持。

初學的朋友應首先並明確和遵循該套路入門的方法:拳架動作姿勢要做到準確和規範:一、要大不要小,二、要慢不要快,三、要松不要僵,四、要輕不要重,五、要柔不要硬,六、要工不要巧。

「大」:拳架姿勢要舒展、肢體放開。中老年朋友初學一般不提倡下勢太低,應以中高架為主,以免造成膝關節疼痛或永久性損傷。初學塑形階段以「記憶準確」為重點。忌囫圇吞棗求進度,外求舒展內求呼吸自然,謂之「大」。

「慢」:練拳時不慢心難以心靜、精力集中,由慢而緩、節節放開、細心體會身體上中下三節的節節貫穿,「慢」是太極拳區別它武術拳種一大特點,「慢」也是太極拳練意練氣的關鍵所在。但具體操作時能慢下來也是有個過程的。

「松」:是指全身心的舒松,只有心情放鬆肢體才能放鬆,以練功狀態的意念代替其他雜念,呼吸要自然深長才能引導全身放鬆,拳勢動要用意不用力,松不是懈,不是軟塌塌的,「松」應是一種心靈的靜謐與身法的和諧。

「輕」:物輕拿輕放不易有損,拳輕靈地操練就不會獃滯、遲重。小心而又心境開闊地操練動作就會洒脫飄逸、舒適靈敏。拳論曰:「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

「柔:學拳練拳過程中只有慢松輕靈,才能產生柔勁,逐漸去掉後天在生活、工作、和習慣中形成的僵力、拙力、蠻力。常求柔軟之於外的盤架子,久之自得堅剛之於內的身心俱修,是太極拳陰陽平衡的體現。由松入柔,運柔成剛,剛柔相濟。繼而才能產生長期乃至終生的練拳志趣。並會樂此不疲。

「工」:工整,勢正招圓,點、(起點、落點)線、弧、圓運行清晰。明確身法要求:虛領頂勁,松肩墜肘,涵胸拔背、塌腰坐胯,斂臀、氣沉丹田、開合虛實等。初學者不可只關注老師和熟練拳手演練中的細節靈巧處,首先應注意自己拳架的規範與工整,掌握身法各部位內外的配合。「巧」「靈」不是短時間內能掌握的,熟才能生巧,不能為巧而巧,否則會弄巧成拙。

「入門領路須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修」。太極拳和其他優秀拳種的修鍊,可得其完整技藝並能傳承者,實踐證明:須重道心誠,學拳先學做人,做人先要修德,明德知禮者自會技高一籌。否則,惘得一誤己、誤人之虛名。

該套路也是廣大中小學生學習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之一。陳式太極拳獨有的風格特點是:「動中求靜、快慢相間、剛柔相濟、松活彈抖,滔滔不絕如長江大河。完全適合廣大少年朋友的性格特點。該套路在節奏的編排處理上:鬆緩和緊湊相結合。輕靈與堅剛共存在,在動中求靜的同時又有精神的興奮點。太極拳的演練特點是:要求習練者精力必須集中、以意識為先導,平心靜氣地演練,特別適合青少年思維有序化的培養,繼而可以開慧增智,有利於開發學生的智力潛能用於學業,提高學習成績的同時,又能培養處理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太極拳的盤架是由內到外、由外到內的身體感知、認知的過程。太極拳的推手是聽勁化勁、蓄髮相變的技擊實戰的模擬演練功夫。太極拳運動過程中:「靜如山嶽、動若江河、內氣鼓盪、小溪潺潺、行雲流水、無人若有人」等多層次的動作語言與內在情感的完美結合,亦可培養和樹造青少年的高雅細膩、寬厚仁德、謹慎沉穩、開朗豁達等優秀的性格品質。

師承、訓練、思索是初學者的入門三要素,一、要求太極拳教練須有教學資質和教學能力,二、學員要有一定的學練時間,和規範的、科學的訓練程序,三、要求學練者善於學習、多讀書勤于思考,提高悟性。在太極拳經典理論和老師指導下、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訓練中,我們就能步入這座傳統武術文化神奇的智慧殿堂。否則,盲練躁練會對身心健康不利,差之毫厘、謬之千里。甚至給初學的朋友們的心理上、身體上帶來某種程度上的誤導和損傷。

「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綜上所述,太極拳這一傳統武術中的優秀拳種,極富文化內涵,其中融涵了:哲學、兵法學、醫學、倫理學、心理學、養生學、技擊學、美學等多門學科。我們從中可以得到多方面的學養和陶冶,以達到強身、美體、養性、開慧、御辱、抗暴、聯誼交友之目的。從而使我們更加熱愛生活和更好的享受生活。通過太極拳修鍊會深深地領略到傳統武術文化,在當今文明時代煥發出來的耀眼光彩和迷人魅力。

《太極拳短歌》

我練拳藝,拳練我心,健體養性,技高防身

樂懷惟學,太極理真,神形俱修,萬象日欣。

如夢令《太極拳好》

太極拳法真好 , 輕柔緩急趣高,

松靜求自然 , 耄耋猶如年少。

每天, 每天,

心中陽光照耀。

(一)太極八方掌

預備式

1. 太極起勢

2. 金剛搗碓

3. 懶扎衣

4. 六封四閉

5. 單鞭

6. 金剛搗碓

7. 懶扎衣

8. 六封四閉

9. 單鞭

10. 金剛搗碓

11. 懶扎衣

12. 六封四閉

13. 單鞭

14. 金剛搗碓

15. 懶扎衣

16. 六封四閉

17. 單鞭

18. 金剛搗碓

收勢

(二)太極八方捶

預備式

1. 太極起勢

2. 金剛搗碓

3. 撇身捶

4. 青龍出水

5. 六封四閉

6. 單鞭

7. 金剛搗碓

8. 撇身捶

9. 青龍出水

10. 六封四閉

11. 單鞭

12. 金剛搗碓

13. 撇身捶

14. 青龍出水

15. 六封四閉

16. 單鞭

17. 金剛搗碓

18. 撇身捶

19. 青龍出水

20. 六封四閉

21. 單鞭

22. 金剛搗碓收勢

收勢

(三)太極通背掌

預備式

1. 太極起勢

2. 金剛搗碓

3. 白鶴亮翅

4. 斜行

5. 閃通背

6. 掩手肱拳

7. 六封四閉

8. 單鞭

9. 震腳下勢

10. 左右金雞獨立

11. 白鶴亮翅

12. 斜行

13. 閃通背

14. 掩手肱拳

15. 六封四閉

16. 單鞭

17. 震腳下勢

18. 左右金雞獨立

19. 懶扎衣

20. 六封四閉

21. 單鞭

22. 金剛搗碓

收勢

(四)太極穿梭掌

預備式

1. 太極起勢

2. 金剛搗碓

3. 懶扎衣

4. 六封四閉

5. 單鞭

6. 金剛搗碓

7. 白鶴亮翅

8. 斜形

9. 摟膝

10. 拗步(上三步)

11. 斜形

12. 摟膝(上三步)

13. 掩手肱捶

14. 金剛搗碓

15. 撇身捶

16. 青龍出水

17、六封四閉

18、單鞭

19、雙震腳

20、玉女穿梭

21、懶扎衣

22、六封四閉

23、單鞭

24、金剛搗碓

收勢

五)太

預備式

1 太極起勢 13、指襠捶

2 金剛搗碓 14、猿猴探果

3 白鶴亮翅 15、單鞭

4 右擦腳 17、雀地龍

5 左擦腳 18、上步七星

6 左蹬一根 19、下步跨虎

7 前趟拗步 20、轉身擺蓮

8 擊地捶 21、當門炮

9 踢二起 22、金剛搗碓

10、護心拳 收勢

11、旋風腳

12、右蹬一根

傅君20122月定稿於濟寧琴心齋

太 極 拳 << 拍 手 歌 >>

傅君創作編輯

Nipaiyi,wopaiyi,taijiquanjianshenshudiyi.

你拍一,我拍一, 太極拳健身屬第一。

Nipaier,wopaier,taijiquanqingqinghuaquaner.

你拍二,我拍二, 太極拳輕輕劃圈兒。

Nipaisan,wopaisan,shangxiaxiangsuijinmosan.

你拍三,我拍三, 上下相隨勁莫散。

Nipaishi, wopaisi ,xingyunliushuiruchousi.

你拍四,我拍四, 行雲流水如抽絲。

Nipaiwu,wopaiwu,jingshishanyuedongruhu.

你拍五,我拍五, 靜似山嶽動如虎。

Nipailiu,wopailiu,taijiquanqubingnengyishou.

你拍六,我拍六, 太極拳祛病能益壽。

Nipaiqi,wopaiqi,taijiquanfangshenmiaoyouqi.

你拍七,我拍七, 太極拳防身妙又奇。

Nipaiba,wopaiba,taijiquanshiwulinyiqipa.

你拍八,我拍八, 太極拳是武林一奇葩。

Nipaijiu,wopaijiu,taijiquanwenhuayuquanqiu.

你拍九,我拍九, 太極拳文化譽全球。

Nipaishi,wopaishi,taijiquanxiulianguijianchi.

你拍十,我拍十, 太極拳修鍊貴堅持。

Yirilian,yirigong . yiibulian shirikong .

一日練,一日功, 一日不練十日空(1)。

Chunhuaqiushishijiehao ,qinxueqinlianmodiusong

春華秋實時節好, 勤學勤練莫丟松。

lianbasanjiuliansanfu, shenkangtijianxianqigong

煉罷三九煉三伏, 身康體鍵顯奇功(2)。

【注釋】

1)十日空:空乏,比喻感覺身體空蕩蕩的、乏力、沒精神。提醒習拳者如經常間斷鍛煉,太極拳運動健身的效果也會隨之消失了。

2)奇功:指太極拳運動健身的奇妙功效,示太極拳為神奇武功。

太極拳《拍手歌》創作絲雨

傅 君

譽滿全球的太極拳,這一中華武術健身運動,今天普遍被人們所認識和接受。世界上約兩億人習練太極拳,被稱為世界第一健身品牌。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黨和政府,為了使擺脫貧困的全國人民健康幸福地生活和工作,在周總理的倡導下,由新中國武術工作的開拓者李天驥先生的具體組織策劃,和李經梧、顧留馨等著名武術家一起,創編了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等套路,為全民健身乃至全世界太極拳運動的推廣,起到了弘揚中國傳統武術健身文化,增強人民體質的積極作用。

由於太極拳的迅速傳播和普及,現在全世界幾乎是凡有人居住的地方,就能看到人們習練太極拳的身影,全國無論在城市、農村、綠地、公園,清晨和傍晚,太極拳的演練群體和個人隨處可見。然而,太極拳雖然得到了廣泛普及,很多有識之士也看到,太極拳的科學傳播和提高工作,不盡人意地有些缺失和滯後,似乎應該引起武術家,特別是太極拳專家的關注。我們常常聽到有些外國的太極同仁無不驕傲地發出:「中國的太極拳牆裡開花牆外香,太極拳發源在中國,現在是發展發揚在某某國」的論調,看到的是他們的太極拳選手、特別是青少年選手的太極拳演練水平和推手功夫的迅速提升。不能不讓我們震驚和刮目相看,不能不讓那些把太極拳看作是老人拳,病號拳、純屬健身拳的國人們的猛然醒悟吧!

太極拳是一門精深奧妙的武術學術流派、優秀拳種。它的普及性就在於其男女、老少、弱患人群的皆宜,但這並不能說其易學、易練、好成手,健身就一定有效果。很多習者單純多學套路,把什麼流派都懂的人當成了高手,不求練拳質量的,不顧自己年齡體質和基礎「刻苦」地練,結果把「練中養」變成了「勞中傷」。再加上不辨傳授者資質、還有些「光碟書籍學者」的好為人師,在許多地方,太極拳的傳統優秀練法就逐漸地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因此,筆者認為,太極拳——這一國之瑰寶,在普及的同時,更應科學地探索、研究,科學地教學和訓練,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內涵,目的是使其更加健康地發展,以此振興國人的民族自信力、凝聚力,復興祖國優秀的傳統武學文化,惠澤於全人類。

所以,我就創作編輯了太極拳「拍手歌」。(下簡稱「拍手歌」)

首先,關於「拍手歌」的形式,大家就發生了一番有趣的爭論,這麼高雅甚至神奇的太極拳,怎麼會以兒歌的面目出現?讓有些關心我支持我的朋友大跌眼鏡,特別是在大庭廣眾之前,如同孩童般地呀呀學語,高聲唱誦,太有傷斯文了!

然而,作為太極拳教與學的一種互動與親和,乃至太極拳文化的啟蒙,「拍手歌」正是筆者在多年的太極拳教學的實踐感悟。太極拳的武術實質,還有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往往被其緩慢和輕柔的外形所掩蓋,也被某些太極拳愛好者不規範的空比劃所惑,歌詞「靜似山嶽動如虎」就是生動地告知了太極拳初學者、太極拳修鍊時的心理軌跡和氣勢大象,使我們能夠真正地理解和領會太極拳的拳理拳法,認識它在發展過程中的「原生態、衍生態」,心中有情有景地、輕鬆愉快地、意氣明了地修鍊太極拳,汲取太極拳文化中的哲學、倫理學、兵法學、技擊學、養生學、藝術美學等學養,從而達到「強身健體、抗暴御辱、修身養性、祛病益壽」之目的。

上述就是筆者創作「拍手歌「的心路絲雨,歌中如,「上下相隨,行雲流水,如抽絲」等詞句,無不是太極拳名家高手演練時的神情描述和內景寫照,也是太極拳經典拳論中的精華採擷。筆者不才,但也頗費心力、參考文獻、反覆推敲、多次修改,領受和集先賢大家的智慧編輯而成。

拍手歌」經組織討論,廣泛試聽試唱,受到了廣大太極拳愛好者的好評,在一定程度和方面起到了太極拳文化的啟蒙和傳播作用。

「拍手歌」作為一種教學模式的出現,寓教於樂,是筆者在常年太極拳教學的實踐中的摸索、探求和嘗試,不盡人意之處在所難免。在此,懇請廣大太極拳愛好者和武林前輩、同仁們,提出寶貴的批評意見,目的使太極拳文化和健身運動更加健康地發展和弘揚。

練 拳 須 知

陳鑫(18491929

學太極拳不可不敬。不敬則外慢師友,內慢身體,心不斂束,何能學拳。

學太極拳不可狂,狂則生事。不但手不能狂,言亦不可狂。外面行跡必帶儒雅風氣,不然狂於外,必失於中。

學太極拳不可滿,滿則招損。俗語云:「天外還有天」。能謙,則虛心受教人,誰不以告知以善哉?積眾善以為善,善斯大矣。

學太極拳著著(同招,下同)當細心揣摩。一著不揣摩,則此勢機致情理終於茫然。既承上起下處尤當留心,此處不留心則來脈不真,轉關亦不靈動。一著自為一著,(能)不能自始自終一氣貫通矣?不能一氣貫通,則於太和元氣終難問津。

學太極拳先學讀書,書理明白,學拳自然容易。

學太極拳學陰陽開合而已。吾身中自有本然之陰陽開合,非教者所能增損也。復其本然,教者既止。(教者教規矩,既大中至正之理)

學太極拳不可藉以盜竊搶奪之資。如藉以搶奪,是天奪之魄,神鬼弗佑,而況人乎!?天下孰能容之?

學太極拳不可陵厲欺壓人。一陵厲欺壓既犯眾怒,罪之魁也。

——摘自《陳式太極拳圖說》

陳 式 太 極 拳 門 規 師 訓

(王西安拳法研究會)

凡吾門弟子必須遵循如下師訓:

一、忠於祖國,熱愛人民。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乃中華兒女,炎黃子孫,做人之本。吾門弟子應以古今忠良為楷模,忠於祖國,熱愛人民,視祖國為自家,視人民為父母,任何時侯都不能置祖國安危,人民痛苦於不顧,否則,乃師門不忠之人也。

二、孝敬父母,尊敬老師

生養我者父母,教化我者老師,無父母難生於世,無師教難以成人。父母之養育,師之教誨,恩重如山,終生難報。吾門弟子應以古今賢孝為榜樣,孝敬父母,尊敬老師,否則,乃師門不孝之人也。

三、勤學苦練,不圖虛名

「入門引路徐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修」,「久練自化,熟極自神」。這些至理名言,應為吾門弟子之座右銘,為練好武藝,應勤奮學習,刻苦修鍊,寒暑不停,風雨不輟,不能淺嘗 ,一曝十寒,應堅韌不拔,努力攀登武學高峰,不能徒有虛名,無所作為。否則,乃師門有名無實之人。

四、博採眾長,融會貫通

中華武術,博大精深,各門各派均有所長,吾門弟子欲求精進,必須在精研、深悟本門技藝的基礎上,博採眾家之長,將兄弟門派拳理拳法之精華與本門拳藝融會貫通。同時,還要努力學習其它的自然科學知識,觸類旁通,努力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光大門戶。否則,乃師門平庸之人也。

五、文明禮貌、誠懇待人

文明、坦誠、乃古之所倡,今之所求,是社會發展進步之標誌。吾門弟子必須文明禮貌,誠懇待人,做到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不損人利己,不狡猾奸詐,不傷風敗俗,不逞強好勝。要坦誠和善,謙恭禮讓,善納忠言,遵守社會公德,團結友愛,助人為樂。否則,乃師門不肖之人也。

六、遵紀守法、見義勇為

習武宗旨,乃為健身抗暴,維護正義。吾門弟子要自覺遵紀守法,以自己良好的武德技藝,做安定團結的模範,同時還應弘揚正氣見義勇為,積極維護國家人民利益,勇於同壞人壞事作鬥爭。否則,乃師門不仁不義之人也。

以上乃吾門規師訓,望弟子恪守。

歡 迎 您 修鍊 太 極 拳

「健康」是富人的幸福,窮人的財富,往往人們失去健康的時候才知道它的珍貴。太極拳是人們健身的天使,願您與美麗的天使比翼雙飛吧!它帶給您的不僅僅是健康的體魄,還有健康的心態,「太極」文化蘊含著大而闊的胸懷和高亦遠的境界,「」則是一種藝術的享受和情致的表達,「太極拳」引導著我們感悟心靈的「寧靜」,體認著幸福的「致遠」。蓬勃開展的全民健身運動中不能少了您、我、他,修鍊太極拳或許是您健身的最佳選擇。

健 康 年 齡 的 概 念

生活質量才是人生健康的關鍵,不是單純的長壽,健康年齡的概念就是「生的好,活的好,病的晚,死的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健康長壽的概念)

健康比長壽重要,快樂比健康重要。

太極拳修鍊帶給我們的是健康和開心

國家傳統武術高級教練

國家傳統武術一級裁判

王西安拳法第二代傳人

中國陳家溝武術院教練

河南溫縣太極武館教練

國家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

陳式太極拳第十二代傳人

王西安拳法研究會副會長

中國民間武術家聯誼會會員

山東兗州武術協會高級顧問

陳春愛太極拳研究會名譽會長

山東電力老體協原太極拳總教練

南京陳式太極拳研究會副秘書長

香港王西安拳法研究會名譽會長

山東兗州一中特聘太極拳總教練

法國巴德納市太極拳協會終身教練

浙江溫州徐勝陳式太極拳協會名譽會長

山東華能濟寧發電廠太極拳協會名譽會長

浙江麗水市陳式太極拳協會永久名譽會長

山東電力線路器材廠太極拳協會特聘總教練

傅 君 濟寧太極會館館長兼總教練

王功華 濟寧太極會館副館長兼輔導員

201231

濟寧太極會館琴心齋


推薦閱讀:

懂勁與太極內勁
三圓律太極推手秘笈
陳氏太極拳入門說要
太極圖說註解序
三種太極步的練習要領

TAG:太極拳 | 濟寧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