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堯對儒家思想的影響

  

  孔子對堯的讚美,其意義便是以帝堯作為聖王的起點,作為儒家思想的淵源。《中庸》說孔子「祖述堯舜」,朱熹《中庸章句注》就說「祖述者,遠宗其道」,即遠宗堯舜之道。祖述堯舜,昭示了儒家對堯舜時期優秀文化傳統的尊重和傳承。《藝文類聚·人部》四載孔融《聖人優劣篇》曰:「荀愔等以為聖人俱受乾坤之醇靈,稟造化之和氣,該百行之高善,備九德之淑懿,極鴻源之深閭,窮品物之情類,曠盪出於無外,沉微淪於無內,器不是周,不充聖極。荀以為孔子稱『大哉!堯之為君也,唯天為大,唯堯則之』,是為覆蓋眾聖,最優之明文也。孔以堯作天子九十餘年,政化洽於民心,雅頌流於眾聽,是以聲德發聞,遂為稱首。則《易》所謂聖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百年然後勝殘去殺,必世而後仁者也,故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堯之為聖也,明其聖與諸聖同,但以人見稱為君爾。」

  堯舜禹禪讓是儒家為政以德,為國以禮思想的淵源。為政以德要求為政者自身要德行高尚,以自己的德行團結凝聚臣僚和大眾,形成權力核心,而不是憑藉武力強制和陰謀詭計;為國以禮以禮讓為基本精神,而不是爭奪。孔子又大讚泰伯「三以天下讓」,「其可謂至德」(《論語·泰伯》),明確地表現出孔子贊成以「讓」來改朝換代,反對戰爭爭奪、反對以「革命」手段改朝換代的態度。

  禪讓制所體現的尚德授賢,有德者居位觀念,直接啟發了儒家「大德必得其位」(《中庸》)的思想,《郭店楚墓竹簡》中《六德》中提出君、臣、父、子、夫、婦「六位」,而以聖、智、仁、義、忠、信「六德」配「六位」,是德政合一,德位相配的細化。

  禪讓制所體現的天下為公觀念也是儒家大同思想的淵源。儒家大同思想的核心是天下為公。堯在繼承人的問題上開始有所猶豫——是傳位給自己的兒子丹朱還是禪位於舜?最終「堯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於是乃權授舜。授舜,則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則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史記·五帝本紀》)說明堯以公心戰勝了私情,將帝位禪讓給德行、能力出眾的舜,完美地體現了儒家「天下為公」的最高政治理想。所以康有為《論語注》說:「孔子志在大同,天下為公之世,故最尊堯舜。」郭沫若也曾說:「原始公社制的存在,材料不多,但如唐、虞禪讓傳說,正不失為典型的證據。這在儒家經典里是作為中國歷史的開端,而被稱為『大同』之世的。」

  帝堯的中道思想也是儒家中庸思想最早、最直接的淵源。孔子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論語·雍也》)對「中庸之道」推崇備至,所以劉寶楠《論語正義》對《論語》「堯曰」章注說:「中庸之義,自堯發之,其後賢聖論政治學術,咸本此矣。」現代史學家柳詒徵說:「堯舜以來,以中為立國之道,孔子祖述其說,而又加以『時』義。」所謂「時」義即孔子把「時」與「中」結合而成「時中」思想,《中庸》載孔子曰:「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是說只有君子才能遵循中庸之道,能夠與時俱進、切合時宜,在時間維度上把握中庸之道。《中庸》還把中庸之道發展位中和之道,「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就賦予「中和」這個哲學命題以最普遍的意義,把中和之道提高到了宇宙本體論的高度。

  中唐以降韓愈批判道佛,在《原道》中明確指出:「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謂之義,由是而之焉謂之道,足乎已待外之謂德。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位。」韓愈提出「道統說」,開儒學講「道統」之先河。在他看來,儒家的道統雖然是由古代聖王開創的,卻是由孔、孟、荀、揚、韓等師儒所傳授和繼承的。宋明理學更是大倡「道統」之說,帝堯遂成為宋明儒家的精神始祖,價值本源。他們強調「看書須要見二帝三王之道。如二典,即求堯所以治民,舜所以事君。」

  今天我們研究儒家思想,要講清楚其思想的起源與內涵,認識到儒家思想具有深厚久遠的歷史傳統。要走出疑古時代,上溯到堯舜禹等古代聖王那裡,重溫二帝三王的輝煌,重構古聖先賢的歷史,重建中華民族的價值理想,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增強中華文化軟實力。(文章來源:《中原文化研究》;作者:韓星,國際儒聯教育傳播普及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推薦閱讀:

古代儒家堅持夷夏之辨,是對還是錯?
【儒學動態】孔子高徒子貢與馬雲一樣 當年玩轉各諸侯國
劍芒寓言:村裡那個「大傢伙」——從」不恕「說起
《菜根譚》:嘴巴富貴,家庭才能興旺
陳立夫:九思

TAG:思想 | 儒家 | 影響 | 儒家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