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可早期發現淋巴癌 「情緒管理」有助於治療

「李開復患淋巴癌」的消息一公開,世人皆惋惜:好好的,怎麼就患上癌症了呢?美國一位病理和免疫學教授發現:如果一些不良生活習慣維持10年,那你就會成為「癌癥候選人」,因為在這10年中,癌細胞不僅產生,而且會發展壯大,最終攻城略地,侵犯身體其他器官!A 胸悶咳嗽也可能是淋巴癌信號李開復患淋巴癌,事先有沒有徵兆呢?網上沒有披露,但肯定會有早期信號的,而淋巴癌若早發現早治療,治癒率可達80%!淋巴癌的早期信號有哪些?接受治療,病情卻越來越嚴重。轉到省城大醫院求治,醫生有經驗,立即讓其做病理檢測,結果發現,老人患的是淋巴癌,已到中晚期了。淋巴癌,即惡性淋巴瘤,是淋巴細胞惡性癌變了。很多人都知道脖子上如果有「無痛感的淋巴結腫大」,很危險,可能是淋巴癌。原因是,淋巴癌起源於淋巴結,早期癥狀是淋巴結腫大,如頸部、鎖骨或腋下的淋巴結逐漸腫大,且不覺得痛。那為什麼這位老爺子胸悶、咳嗽,竟患的也是淋巴癌?原因是,淋巴癌同時還起源於淋巴結外的其他淋巴組織,而淋巴組織遍布全身,因此淋巴癌會發生於身體任何部位,會引起全身性的各種癥狀。若發生在咽部,會吞咽困難、鼻塞、鼻出血,頜下的淋巴結腫大;發生在胃腸道,會腹痛、腹瀉,感受到腹部有腫塊;若發生在胸部,就如個案中老爺子的感覺,胸痛、胸悶、氣促等。全身性癥狀,還有不明原因的發燒,盜汗、瘙癢、消瘦等。淋巴癌的發熱程度有所不同,可呈持續高熱,也可間歇低熱,一個月內如果出現兩次以上發燒、出汗、咳嗽等類似感冒的癥狀,而且發燒時測體溫多在38℃以上,首先就應考慮排查淋巴癌了。有部分患者飲酒後,局部淋巴結或骨骼疼痛,請趕快就醫,因「酒精性疼痛」早於淋巴癌其他癥狀及X線表現!B 體檢可以早期發現淋巴癌李開復患淋巴癌,是怎樣查出來的呢?網上沒有披露。據介紹,自從蘋果創始人喬布斯2011年因胰腺癌去世後,李開復近兩年開始關注癌症檢測和防治信息。今年3月他分享了美國發明的一種廉價精準檢測胰腺癌的納米試紙,4月還轉發過一條中國癌症寧養院提供免費杜冷丁的微博。他是不是關注健康,經常體檢,查出來的呢?現在醫學進步,體檢已能做到癌症早發現。個案2:今年,某單位體檢,省人民醫院醫生髮現一位年輕人鎖骨附近有陰影,進一步檢查,確診為早期淋巴癌!為了確保癌症的儘早發現,現在很多單位已將體檢時間,由原來的兩年一次改為一年一次。現在很多人不參加體檢。他們說:80%的癌症是被嚇死的,不查出來還能多活兩年,這是「鴕鳥心理」啊!C 李開復常和年輕人比賽熬夜李開復患淋巴癌的原因是什麼?目前尚未發現淋巴瘤的明確病因,某些感染因素、機體免疫功能異常、環境污染等,很可能是近年來淋巴瘤發病率明顯增加的重要原因。就李開復而言,網上披露:「他經常和年輕人比賽熬夜,半夜回郵件。跟他工作的人不少都有這樣的經歷,下半夜兩三點給他發郵件,他很快就會回復,他的睡眠質量很差。」免疫力和睡眠有何關係?科學家們對此做過研究。1994年Irwin等對23名健康成年男性進行了後半夜(3點-7點)的「睡眠剝奪」,發現受試者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的活性下降了;後來又有學者對前半夜(23點-3點)進行了「睡眠剝奪」,結果與Irwin類似。與此同時,白細胞介素2及其誘導的淋巴因子活化殺傷細胞(LAK細胞)的活性在睡眠剝奪後也下降了。NK細胞等在體內主要參與抗腫瘤、抗病毒等過程。結論:長期缺乏足夠睡眠,的確可能導致人體免疫功能下降。因為睡眠和癌症密切相關,所以《淋巴瘤治療指南》要求:適時午休,能睡就睡,睡不著打盹也好。這樣可增加免疫力;晚上9~10點是淋巴排毒的時間,建議早休,切勿熬夜,以免複發。我們健康人防病,是否也要遵此作息時間表?!D 李開復 遇到壓力獨自扛李開復患淋巴癌,可能還和「承受壓力太大」有關。網上說:「他對工作、對家人一直都是溫和理性的狀態,遇到壓力的時候,也會自己扛,默默消化掉,醫生說這樣對身體不好。」為什麼不好?適度壓力可提高免疫力,但持續的過度壓力,腎上腺素會分泌過多,會壓抑免疫系統運作。即使只是20分鐘的過度壓力,導致身體分泌的腎上腺素,就可以壓抑免疫系統長達3天;即使只是一直想著有壓力的事情,光是這些念頭,就可以激發腎上腺素,引起機體不良反應。再則,負性情緒會造成免疫系統紊亂。因為,不安、焦急等心理勞累會給植物神經造成不良影響,而植物神經和內分泌系統及免疫系統有著緊密的聯繫。最近幾年,淋巴癌發病的重心在向年輕人轉移,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精神壓力過大。E 環境污染直接傷害淋巴細胞李開復患淋巴癌,與環境污染有無關係?網上沒有披露。但淋巴癌發病率平均每年增加6.5%,成為增長最迅速的惡性腫瘤之一,其中有個原因,就是環境污染。淋巴細胞是人體健康衛士,它們抵抗外來細菌、病毒等的入侵,清除機體內衰老壞死的細胞,維護著機體內環境的「整潔有序」。環境污染物侵入體內,淋巴細胞首當其衝受到挑戰。《淋巴瘤治療指南》中關於環境的要求:「陽光充足、注意通風······垃圾桶要加蓋,存放不能超過2小時;馬桶要清潔乾淨;盡量少到公共場合,若要去,要戴口罩;患者可以養花種草,但絕不可將花草放置之於室內······」為何要求如此苛刻?就是不希望加重患者的免疫負擔!F 李開復告訴網友不要壓抑情緒李開復宣布自己患有癌症的一條微博,就是告訴網友「不要壓抑情緒,需要發泄、傾訴或哭都不要強制」。李開復還給出六點建議,告訴網友情緒發泄完後如何梳理,成為情緒的主人。原來是「遇到壓力自己扛」,現在是「哭都不要強制」,病後的李開復學會「情緒管理」了。《淋巴瘤治療指南》指出:「自我管理」,是獲得治癒的有效方式。而要「自我管理」,就須「情緒管理」。個案3:有位經過有效治療已痊癒的病人,不相信自己的病已經好了,總覺得渾身無力,體質很虛,不肯聽從醫囑,進行運動康復。「情緒管理」可以減輕癥狀、樹立信心、調解免疫。而這位病人沒有學會「情緒管理」。「情緒管理」的最好方法是什麼?一是「學會宣洩」:如李開復在微博中所說,「需要發泄、傾訴或哭都不要強制」。恐懼、焦慮、抑鬱等負性情緒,會極大地削弱其免疫功能,促進癌症的發生、發展。為什麼呢?因為負性情緒積於心中太久,產生的「心理意象」長時間地滯留在人的心中,會與人的自我意識產生固著性連結,從而使人陷入到某種情緒之中不能自拔,進而演變成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而癌症已被確認為是一種心身性疾病。個案4:一位病人說:我好像日夜坐在火山口上,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好像感覺到癌細胞在體內遊走、聚集,在手術過的地方重新安家落戶。這位病人對癌症複發的恐懼,就是負性情緒,他要康復,必須將這恐懼情緒宣洩出去。再則,「學會求助」,有需要不要壓抑,說出來,尋求幫助。病人要積極與醫務人員溝通,了解病程病情相關知識,理性的知識可以減輕心理負擔,有助心理康復。李開復病前「遇到壓力自己扛,默默消化掉」,就是不會「求助」,而現在在微博上公布自己的患病信息,一則是通過「訴說」,宣洩癌症給自己造成的負性情緒,聚集戰勝病魔的心理能量;二則,潛意識裡,是在「尋求幫助」,而「社會支持」是治病的「好方式」,希望李開復儘早掙脫癌症的魔掌!採訪專家:江蘇省人民醫院淋巴瘤病區 博導 徐衛;碩導 范磊;護士長 濮益琴 采寫:李蘭陵責任編輯:徐愛芳
推薦閱讀:

華人回國驚人發現:一百個放心的禮物-【驚人】
數學是發明還是發現的?
美研究發現:多運動少猝死
生活感悟:所有的經歷,都是一種修鍊,等走遠了再回首,會發現,這一切會讓我們變得堅強和清醒。緣合則聚,緣滅則散,不執於苦,不執於樂,不悲過去,不貪未來,懷平和之心,恬淡的活在每一個當下。
口述:訂婚後,才發現老公是有婦之夫

TAG:情緒 | 管理 | 情緒管理 | 淋巴 | 體檢 | 治療 | 發現 | 淋巴癌 | 早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