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緬甸佛教

相傳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仰光附近有一個商人,他有二個兒子,一個叫帝利富婆,一個叫跋梨迦,因聽説印度發生饑荒,於是二人運了一船大米到印度賑災。

去到印度時,適值佛陀成道後遊行説法,二人將帶來的食物供養佛陀,並接受佛陀的教法,二人聞法歡喜解悟。臨回國時,求得了八根佛陀的頭髮帶回仰光,建寶塔供奉。

寶塔用金鑄造,外加銀、錫、銅、鉛塔,最外為石塔。此後歷代王朝加以修建,1453年登位的女王信修浮於七年任滿後退位,修建瑞大光塔虔誠奉佛,1774年雍藉牙王朝第三世王孟駁,將塔身增高至99米,並用了與自己身體同等重量的171磅黃金塗飾塔身,以後亦陸續有人以黃金塗飾修建,成現在70噸黃金造成,聞名世界的仰光大金塔。

塔的構造分為塔基、壇台、鐘座、覆鉢、蓮座、蕉苞、寶傘、風標、鑽球等九個部份,頂部鑲有數千顆寶石,塔尖上環繫銅鈴,隨風飄送鏗鏘悠揚的鈴聲。民間流傳佛陀亦曾親自來緬甸,因而有三個地方留下了佛陀的一雙足印和二座為佛陀而建的寶塔,而這三個地方亦因此而繁榮了起來。

公元前250年間阿育王在位時曾派遣幾批長老到印度四周傳佛法,其中有須那迦和鬱多羅二位大德到了金地國傳法,就是緬甸南部現在叫打 端的地方。傳說當時有六萬多人皈依佛法,而二位大德還剃度了三千五百位比丘和一千五百位女尼。

然後公元400多年時印度出生的覺音論師到了錫蘭整理及註釋三藏後,亦曾由錫蘭攜帶全部巴利三藏來到緬甸各地弘法。

此後到公元11世紀時,緬甸南部流傳著幾個不同的部派佛教。當時緬甸北部蒲甘王朝,社會上有一批由藏緬地區巫教蛻變的邪教組織叫阿梨教,裝備刀槍、馬匹的六萬僧兵,由約三十位阿梨僧首領,否定釋尊的教義,盛行祭龍、祀帝釋諸妻,教徒長鬚長髮,穿靛青袍,酗酒善鬥,並規定教徒的女兒在新婚之夜必須先向教主獻身,違抗者將受到國王的處罰。

直至1044年由阿諾羅多王登位,整軍經武,修明內政,重拾民心;尊奉由南緬打端而來的辛阿羅漢為國師,改革社會上各種宗教勢力,然後統一國家,鞏固王權。

阿諾羅多王聽從辛阿羅漢的指示,重新建立佛陀的正法,從打端地方請來全部能背誦三藏經典的僧眾,並建造大藏經樓珍藏從那裏迎來的南傳上座部巴利文三藏。

佛陀的正法在社會上得到了人民的信受崇奉,這是緬甸歷史上有名興盛的蒲甘王朝佛教。

阿諾羅多王之後的江喜多王、那羅波帝悉都王皆在蒲甘一帶大量興建塔、寺,還遣送大量珍寶為資往印度修建佛陀伽耶大寺和阿育王大殿。

12世紀時的國師烏多羅耆婆於1180年帶領眾多弟子前往錫蘭求法,後來從錫蘭請來精通三藏的大寺派比丘僧,建立了新的派系僧團。到了13世紀時蒲甘王朝的另一派森林僧院的比丘開始不尊守嚴格的戒律,更多地參與社會上各種經濟活動。

1287年蒲甘王朝被元軍攻滅,緬甸又分裂成數個王朝及部落分治,這種情形持續到16世紀。

其間僧伽也分裂成幾個宗派,各自以不同方式授戒,亦不嚴格遵守戒律。至1472年,勃固王朝女王引退,讓位給一位比丘叫達磨悉提為王。達磨悉提馬上整頓僧團,於1475年派遣22位長老比丘到錫蘭學習大寺派的正統授戒儀式,回國後創立了正統的卡路亞尼結界,結束了長達三百年的教團分裂並統一了授戒方式。

16世紀以後緬甸復歸全國統一,至18世紀期間,各王朝皆尊崇佛教,由國王任命法主,以管理全國所有宗派;國王亦極力以各種方式來維護及推廣佛教,甚至中國清朝的乾隆皇帝也送了一顆佛舍利給緬甸,現在仍被供奉在叫敏貢的佛塔中。僧伽中亦人才輩出,研究三藏的論師寫出了許多有名的著作。

19世紀初期緬王孟明頓建都緬甸中部的曼德里城,仿照中國式建築宮殿,華麗軒昻,又在城東南的曼德里山建造許多塔、寺。

1871年在皇宮裏召集緬、錫比丘二千四百多人舉行南傳佛教史上的第五次結集。

19世紀末緬甸淪為英屬殖民地,至20世紀中獨立後又由軍事獨裁執政,由軍政府掌管一切宗教事務。

佛教基於種種政治原因遂逐漸失去了在社會上尊崇的地位。但在這段期間內,佛教徒及佛教僧侶則積極參與了社會上種種的政治活動,發動了許多反抗對佛教徒的迫害,乃至抗英的民族獨立運動,許多傑出的比丘犧牲了寶貴的生命,但成為緬甸人民崇拜的爭取自由民族英雄。

緬甸現在正式的英文國名是 Union of Myanmar 英文舊稱 Burma 是英國殖民統治的英語訛譯。緬甸在

1885 年被併為英屬印度的一省;1937 年自治,1948年獨立。1989 6 18 日緬甸將英文國名 Burma 改為原音

Myanmar,以示擺脫殖民餘緒並耳目一新。中文國名"緬甸"係依據 Myanmar 原音,最遲在明末清初

的譯名(估計可能更早、 印象所及至少是吳三桂追桂王時已使用"緬甸"之稱)。 緬甸並非從英文舊稱Burma譯成中文的。

圖文/網路轉載


推薦閱讀:

在緬甸錦利國際的海上航行
讓5萬中國遠征軍餓死在野人山,亞歷山大事後是否覺得愧疚?
緬甸聖貓居然長了個包公臉?
葉孝忠:這裡才是你所沒見過的緬甸
緬甸藍珀

TAG:緬甸 | 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