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伴隨寶寶長牙期出現的問題

  問題伴隨「小可愛」

  一起萌出

  長牙時間:寶寶出生以後6到7個月就開始長牙了。由於個體差異,寶寶受營養、遺傳等因素的影響,有的會在3-4個月時開始長牙,有的則會遲到1歲以後。

  長牙順序:萌出的人生第一顆牙齒,通常是下頜小門牙。然後依次萌出上頜的小門牙和上下兩側的牙齒。最後一顆姍姍來遲的牙齒是大牙,醫學上稱第二乳磨牙。當然出牙順序也會有個體差異,有的寶寶會有所不同,但也算正常現象。

  長牙時,寶寶可能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

  牙癢當牙胚萌出時,局部可能會受到刺激,會有牙癢的感覺。為了達到止癢效果,小寶寶可能會很自然地拿起東西往嘴裡放、不停地咬。如果媽媽不注意,孩子可能會將臟物放入嘴裡咀嚼,給身體健康帶來危害。

  醫生建議:

  ●這個時期,媽媽要確保寶寶拿在手裡的東西是乾淨的,甚至經過消毒的。

  ●可以給寶寶買一些小餅乾、地瓜干,讓他隨意咀嚼。一來可以鍛煉咀嚼功能,二來可以達到止癢目的。

  萌出性齦炎乳牙在萌出過程中,口腔衛生搞得不好,就會引發牙齦炎。常表現為寶寶牙齦紅腫、哭鬧(疼痛引起)、流口水、不願吃東西,甚至有發燒癥狀。

  醫生建議:

  預防牙齦炎還得從寶寶出牙前進行,也就是說從小就得給寶寶做好口腔衛生——媽媽可以去藥店買一些消毒紗布回來,每次剪下一塊纏在食指上,再在上面浸點淡淡的溫的鹽開水,給寶寶輕輕擦洗口腔。當然,寶寶每天的進食次數很多,如果每次吃完東西就這樣擦,寶寶肯定受不了。所以,最好在寶寶吃了粘稠的食品後、睡覺前進行。如果吃的是清稀的食品,給寶寶喝點水就可以了。對了,這樣清潔口腔還可以起到按摩牙齦的作用呢。

  出牙晚一般情況下,寶寶在1歲以內開始長牙,都算正常情況。如果1歲半牙齒還沒開始長,或者前面牙齒沒有發出來,後面牙齒倒長了幾顆,就說明寶寶可能患了「先天性缺牙」。

  醫生建議:

  最好帶寶寶去醫院做個檢查。通常情況下,醫生會了解家族史情況,並視年齡給寶寶拍X光片。如果孩子過於小,要等稍稍長大一些後再來檢查。因為,如果是先天性缺牙,可以等孩子稍大一些,懂事了以後再治療。

  牙多、牙少大概在2歲半到3歲時,寶寶的乳牙會完全出齊,出齊後的乳牙應該是20顆。所以孩子3歲左右時,媽媽要檢查一下孩子的乳牙有沒有長到20顆。

  醫生建議:

  如果乳牙不到20顆,孩子可能有先天性缺牙的情況;如果牙齒多了,就有「多生牙」的情況。發生這樣的情況都要去就醫。

  換牙

  避免不良習慣

  六七歲的孩子就要開始換牙了,這表明他要進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了。牙齒的生生落落,勢必會影響寶寶的心態。為了保證孩子脫換一口漂亮健康的牙齒,媽媽不僅要仔細觀察孩子牙齒的動向,還要對孩子出現的一些不良習慣好好引導——

  舌舔牙在乳牙鬆動期,有的孩子喜歡用舌尖去舔,養成習慣後又去舔剛萌出的恆牙。被舔的牙齒受到向外推力,時間久了牙冠向前方傾斜,呈扇面狀張開,上下嘴唇不易閉攏,呈現「開唇露齒」畸形。媽媽看到這種現象,可以設法轉移他的注意力,或正面告訴孩子不要舔牙。

  孩子舔牙不好,但是有時不舔也不好。比如換牙時,原來的乳牙沒有脫落,但是恆牙已經長出來了,尤其是發生在下頜的乳牙列上。這樣醫生會把乳牙拔掉,讓恆牙沒有阻力地出來。但是由於恆牙在裡面,醫生會建議媽媽讓孩子自己舔這顆沒有長出來的牙齒,直到把恆牙舔出來為止。這種情況媽媽就不必擔心寶寶舔牙了。

  咬指頭有些孩子喜歡咬手指,或將鉛筆伸入上下牙之間,結果使上門牙前突,下門牙後移,牙齒變短,上下牙接觸不上,牙齒擁擠不齊。這是很不好的習慣,不僅牙齒咬得變了形,而且也不衛生,媽媽必須及時給予糾正。

  不愛刷牙按說乳牙長齊後,媽媽就應督促孩子開始刷牙了。到了換牙期間,媽媽更要注意孩子的口腔衛生。換牙時,由於牙齒之間的排列不像原來那樣整齊,牙齦也跟著牙齒凹凹凸凸,排列不齊,可能會導致牙齦局部充血、紅腫。這時如果再加上口腔衛生不良,牙齦就更會發炎。而牙齦疼痛和出血反過來又會促使孩子不願意刷牙,牙齦炎就會越嚴重。所以為了避免這種痛苦局面的發生,媽媽一定認真督促孩子搞好口腔衛生。

  美牙

  常見問題指導

  牙齒排列不齊、畸形,不僅影響美觀,也最容易導致牙病的發生。所以孩子牙齒不整齊,要及時給予矯正,不要抱僥倖心理。比如——

  排列不齊如果乳牙期,寶寶的牙齒有輕度擁擠,可不用矯正。隨著牙齒的生長發育、頜骨的逐漸張開(可以讓寶寶咬一些硬的東西,促進骨頭張開),牙齒就可以正常排列了。但是如果前面的6顆牙都換完了,牙齒還是排列不齊,那就需要做早期矯正了。

  地包天「地包天」有的是家族遺傳引起的,有的是寶寶使用奶瓶吃奶時間過長、喜歡把下巴往前伸等不良習慣引起的。出現這種情況,越早矯正越好。如果矯正晚了,骨頭已經發育成熟了,就算牙齒矯正過來,下巴還是會呈凸出狀,會影響容貌。所以最好在孩子4歲左右,懂事、能配合醫生時進行矯正。

  齲齒「孩子牙齒生病了,不用看醫生,反正早晚要換掉的。」這是不負責任媽媽說的話。孩子牙齒被蛀了,一定要治療,而且越早治療越好。由於乳牙的牙釉質比較薄弱,很容易受到口腔環境的影響而發生脫鈣,所以孩子的齲齒髮展速度很快。兩三周後,可能就會變成大洞,進而整個牙齒會變黑,脫落。所以發現寶寶牙齒有小黑點,應及早就醫。早期治療不僅可以減輕孩子疼痛,還能減少就醫時間和次數。

  建議容易患齲齒的寶寶,每3個月檢查一次口腔,一般孩子可以每半年檢查一次,做到發現小洞及時補。

  辨識缺鈣牙

  正常的牙齒顏色是透明、帶有光澤的,會微微有點偏黃。缺鈣的牙齒上有白斑,白斑局部不透明,這個白斑區就是缺鈣區。缺鈣區最容易發生齲齒。所以從孕期到寶寶長牙換牙期,都要保證寶寶的鈣源充足。


推薦閱讀:

寶寶一咳嗽就止咳、一發燒就退熱、一生病就輸液,真的好嗎?寶寶一咳嗽就止咳、一發燒就退熱、一生病就輸液...
給女寶寶起哪些名字,會顯得既優雅又好聽
主人幫狗狗洗澡,它做出這種動作,比寶寶還可愛!
寶寶唐裝套裝
夏天到了寶寶好熱,傳統解暑方法不能用?那該怎樣科學的給寶寶解暑呢?

TAG:寶寶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