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軍事變革的歷史思考:保守思想打著愛國幌子

晚清軍事變革的歷史思考:保守思想打著愛國幌子

2011年04月08日 14:29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舒健

字型大小:T|T
0人參與0條評論列印轉發

1906年新軍河南彰德秋操時,外國軍官在品評中國軍官的新型歐式軍禮服。(澳大利亞 莫理循攝)

晚清是指從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到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約72年的時間。晚清時期的社會轉型,對於歷史悠久的中華民族來說,為千年來未有之巨變。在那個日新月異的年代裡,各種新事物、新現象層出不窮。其中,軍事變革是萌發最早的一個領域,是中國人邁出古代傳統、走向世界的一份記錄。

筆者認為,晚清這場軍事變革共經歷了三個時期:變革萌芽時期(19世紀40年代初至50年代末),局部變革時期(19世紀6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全面變革時期(19世紀90年代中期至清王朝滅亡)。這場軍事變革雖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卻未能完成其「自強禦侮」、「救亡圖存」的歷史使命,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教訓也是多方面的。但無論是成功的經驗,還是失敗的教訓,都是一份值得珍視、可供借鑒的歷史遺產。

缺乏憂患意識致使清王朝錯失兩次戰略機遇期

天朝大國從上到下毫無憂患意識,臨近歷史岔路口而不覺

鴉片戰爭以前,中國至少在表面上是世界上最令人敬畏的帝國。據英國的安格斯·麥迪森統計,清王朝的GDP約佔世界的三分之一。因此,當時的中國,無論是統治階級還是普通民眾,都以生存於天朝大國而自豪,從上到下都毫無憂患意識可言。魏源在《聖武記》所描述的天朝大國「一喜而四海春,一怒而四海秋」,正是當時統治階級的傲慢心態。

然而,當中國處於康乾盛世之時,東西方正進入歷史的岔路口。

中英軍事官員合影於保定府。(澳大利亞莫理循攝)

從17世紀中葉開始,歐洲一些國家開始資產階級革命。在民主政治和科學技術的推動下,這些國家開始了近代軍事發展史上的狂飆突進時代。尤其是到了18世紀中葉,歐洲開始掀起工業革命浪潮。

工業革命作用于軍事領域的直接成果,便是先進武器的大量生產與不斷改進。為與此相適應,軍隊建設和作戰理論也出現了革命性的發展。依靠逐漸近代化的軍隊,歐洲列強掀起了掠奪世界的戰爭狂潮。

鴉片戰爭前夕,歐洲列強從南北兩個方向,逐漸形成了對中國的戰略包圍。在中國以南,英國越過南亞挺進到東南亞,並開始窺視中國。1808年,英國軍艦攻打澳門炮台;1824年,英國的船隻在台灣沿海游弋、測繪。在中國以北,沙俄越過烏拉爾山,擴佔西伯利亞,並逐漸向太平洋挺進。

1793年,英國特使馬戛爾尼率領龐大的英國使團,帶著歐洲最新的科技、軍事成果來到中國。馬戛爾尼前後送給乾隆皇帝的禮物中,有蒸汽機、地球儀、英國最先進的「君主」號戰艦的模型、榴彈炮、迫擊炮、卡賓槍、步槍、連發手槍、赫歇爾望遠鏡、秒錶等幾百件先進的科技或軍事成果。

當時,雖然中國在國防和軍隊建設上與西方相差兩百年左右的歷史時代,但經濟上比較繁榮、政治上相對穩定,正是應該接納西方先進文明並著手進行變革的最佳歷史時期。

但是,清廷對這些禮物不屑一顧,或者僅僅作為珍品、玩具收藏,根本沒有想到其中的科技含義及軍事價值,從而失去了儘早進入軍事近代化歷程的絕好機遇期。就像馬克思後來所評價的那樣:「一個人口佔世界三分之一的幅員遼闊的帝國,不顧時勢,仍然安於現狀……極力以天朝盡善盡美的幻想來欺騙自己,這樣一個帝國,最終要在一場殊死搏鬥中死去。」

鴉片戰爭的失敗沒有喚醒昏昏沉睡的清王朝,使中國早期軍事近代化再被延誤了整整20年

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東西兩個帝國發生正面大碰撞,揭開了中國社會大轉型的序幕。

清末「海圻」艦訪問美國,艦上水兵前往格蘭特將軍陵墓敬獻花圈途中。(資料照片)

這場戰爭打了兩年多,英國遠征軍前後有兩萬人左右參戰,清王朝卻先後調集十萬左右的軍隊參戰。清軍幾乎每戰必潰,先後有一名總督、兩名提督、7名總兵以及數千名士兵死於戰爭。而英國遠征軍在鴉片戰爭中的死亡人數卻只有約500人,其中真正陣亡人數還不足百人。

面對中英雙方的巨大差距,鴉片戰爭對中國起到了一定的震撼作用。對於中國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它標誌著在英國大炮的逼迫下,古老的中國社會蹣跚地走入了近代。

然而,儘管歷史給了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個機會,但鴉片戰爭結束之後的清王朝統治階級並沒有真正覺醒。他們認為戰爭起因是外交處置不當引起的偶然事件,沒有認識到這是西方列強向東方擴張的必然趨勢,也沒有認識到戰爭的失敗是由雙方全方位的差距造成的,而是把戰爭失敗原因歸結為「前線將領指揮不力」。

戰爭結束後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本來極為喪權辱國,但清王朝統治階級竟然稱之為「萬年和約」:一方面天真地以為簽了和約就太平無事了,一方面竟然希望屈辱的條約保持萬年不變。

因此,鴉片戰爭結束後,除了極少數人之外,清王朝自上而下繼續在麻木與愚昧中昏昏沉睡,以至於晚清軍事領域的真正變革,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才真正開始,使中國早期軍事近代化再被延誤了整整20年。

近代歷史學家蔣廷黻曾說:「從民族的歷史看,鴉片戰爭的軍事失敗還不是民族的致命傷。失敗以後,還不明了失敗的理由努力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傷。」

軍事變革從萌芽到發展均受制於「例」

「祖宗之法不可變」,守舊的中國人認為沒有變革的必要

鴉片戰爭的失敗促使一些中國愛國知識分子在比較中思考。當時,以林則徐、魏源等人為代表的晚清軍事變革先行者,通過對西方的了解和對中國軍事落後的反思,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軍事變革思想和「器良、技熟、膽壯、心齊」的建軍思想,這標誌晚清開始了近代軍事變革的艱苦跋涉。

但是,近代中國是被大炮轟出古代社會,很不情願地踏上近代化歷程的。晚清軍事變革在早期很難發育起來,此中原因非常複雜。但是有一點值得注意,那就是要讓守舊的中國人承認有變革的必要,那是非常不容易的。

一件事情是否可以做,對於西方來說,近代方法論早已發展起來,其中之一便是看能否與客觀實際想吻合。而中國的方法論是「祖宗之法不可變」,到聖人經典中去尋找依據。因此,在最初「妄自尊大、因循守舊、盲目排外」的社會裡,林則徐和魏源等人的軍事變革思想很難得到社會的認同。「師夷長技以制夷」被認為是「用夷變夏」或「以夷變夏」,威脅了中國的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遭到士大夫階層的強烈抨擊。

在後來的洋務運動期間,主張學習西方的總理大臣奕(訁+斤)被稱為「鬼子六」;總督丁日昌被稱為「丁鬼奴」;中國第一位駐外外交官「郭嵩燾」,由於他極力倡導全面向西方學習,遭到全國上下的聲討。他是湖南人,但「湖南人至恥於為伍」。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保守思想往往打著民族主義、愛國主義或捍衛華夏傳統的「高尚」幌子,讓改革派在政治上、道德上處於孤立或劣勢的地位。

守舊思想頑固束縛,重武器裝備和軍事技術發展,編製體制、作戰方式等卻無進步

軍事變革怎麼變,有一個隨著戰敗實踐的發展、認識不斷深化的過程。但只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清政府才開始真正進行軍事變革,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不到黃河心不死。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當英法聯軍從東南沿海一直打到天津、北京時,清王朝統治者才意識到,帝國面臨的威脅不僅僅來自亞洲內陸,「重陸輕海」的戰略思想遭受猛烈衝擊;當僧格林沁的三千蒙古鐵騎,對數百英法聯軍發起幾個衝鋒,只剩下幾個人回來後,「弓馬定天下」的理念被徹底粉碎;而沙俄趁火打劫侵佔100多萬平方公里,圓明園被英法聯軍劫掠一空,更是以血與火的形式告訴中國人當時的使命:中國必須近代化,特別是軍事上的近代化。

面對當時險惡的形勢,李鴻章發出了兩個著名的慨嘆:「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數千年來未有之強敵」——高度概括了國家安全的空前嚴峻性。

因此,晚清軍事變革之所以於第二次鴉片戰爭後真正啟動,思想觀念發生重大轉變是重要原因之一。這種轉變打開了晚清軍事近代化的閘門,開始了以軍事近代化為中心的洋務運動。

此後,晚清國防和軍隊建設經過30年左右的發展,在陸軍火器化、建立近代海軍、創辦近代軍事工業、革新軍事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比較大的成就,並在某些領域呈現出「徹底性、開拓性、先進性」等特點。特別是海防建設,代表了洋務運動期間軍事變革的最高成就。從1874年日本侵略台灣引發清廷第一次海防大討論,到1888年北洋艦隊正式成軍,清王朝建立一支規模宏大的海軍只用了十幾年的時間。

但是,統治階級依然抱著舊傳統不放,特別是士大夫階層,他們真誠地相信中國傳統的文武制度具有戰無不勝的力量。即使作為洋務派領軍人物的李鴻章,去過歐洲、美國考察、參觀,也照樣認為:「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於西人之上,獨火器不能及。」

因此,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儘管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但改革派在舊觀念和舊勢力的束縛下,雖然敢於部分破除舊傳統,卻又不敢觸動封建舊根基,致使武器裝備和軍事技術的發展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在編製體制、作戰方式等方面卻少有進步和創新。

為什麼解放思想如此難?美國漢學家蘭比爾·沃拉曾說:「只有牢記偉大的中國傳統,我們才能理解中國變革的時間進程。」因為中國悠久的文化傳統既是民族的驕傲和崛起的基礎,同時也是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才能超越的歷史惰性。

後來清廷推行「新政」時,慈禧太后也承認:「誤國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例」指的就是因循守舊。

清王朝統治階級是直到遭受甲午戰爭的慘敗後,才痛下決心全面變革整個軍事體制的。但如果從第一次鴉片戰爭算起,歷史已經前進了半個多世紀。

塑造軍民尚武氣質推動晚清軍事變革

甲午戰爭使晚清軍事變革由「師夷」走向「變器」,由「變器」走向「變道」

「尚武」是當時人們一種很朦朧和模糊的認識和提法,實際上它的含義並不僅僅局限於崇尚武力,還包含了國防意識、英雄主義以及民族精神,等等。

「尚武」在各國的軍事變革中本不是一個問題,但對於傳統上「重文輕武」的中國來說,卻是當時軍事變革中不得不正視的一個問題。

甲午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影響極為深遠的一場戰爭。戰前,很少有人會預料到,堂堂天朝大國經過幾十年軍事變革後,會輸給「蕞爾島夷」。

但是,過去被中國看不起的學生日本,在經過一代人的努力之後,卻無情地擊敗了自己的老師。因此,甲午戰爭對中國的刺激相當大,幾乎所有人都覺得「敗得不甘心,敗得不光彩」。

悲痛之餘,人們開始全面、長久的反省與思考,內容涉及裝備技術、軍事體制、戰略戰術、官僚體制、偶然因素、地理環境等許多方面。從此,晚清軍事變革開始超越物質層面,進而從政治文化層面來探索中國軍事落後、戰爭失敗的根源,由「師夷」走向「變器」,由「變器」走向「變道」。所謂「變道」,主要包括政治軍事制度、文化傳統等方面,政治上的主題是「變法」,文化上的主題是「尚武」。

甲午戰爭慘敗之後,很多中國人奔赴日本學習、考察,探求中國失敗之因或進步之路。1906年,留日學生已達到一萬人左右,其中軍事留學生約佔20%左右。這批學生到日本之後,感覺到了中日文化的強烈反差。他們認為中國失敗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種,但國民國防意識淡漠、軍人戰鬥精神缺乏、長期「重文輕武」文化傳統是其中重要原因。

當年,梁啟超看見日本軍營新兵入伍、老兵退役交替之際,場面非常熱烈。而最震撼其心魄的,還是其中為新兵題寫的標語——「祈戰死」。梁啟超感慨道:「中國歷代詩歌皆言從軍苦,日本之詩歌無不言從軍樂」,「何相反之甚耶!」

自鴉片戰爭以後,面對帝國主義的侵略,當時的中國存在兩種根本對立的觀點。「主戰」觀點認為,帝國主義非常強大,反抗極其艱難。但是,為了國家獨立、民族生存,只應該誓死抵抗,不應該苟且偷生。中國雖落後,但地廣人多,只要前仆後繼,堅持到底,最後必然能夠取得勝利。既走一條「抗擊—堅持—勝利」的道路。「和戎」觀點則認為,中國遠遠落後於西方,以武力反抗必遭失敗,求和是實事求是的負責態度,是真正「愛國」,而主張抵抗則是不負責任的「蠻幹」。因此,最為明智的策略是放棄武力抵抗,儘早與侵略者簽訂和約,然後集中全力搞軍事近代化,等趕上西方以後再跟他們較量。即走一條「和局—自強—禦侮」的道路。

但是,通過對鴉片戰爭以來反侵略戰爭史的考察,很多人意識到,以「和」為主的策略根本不能保證民族的和平與安全。因為「和戎」道路首先需要解決一個問題:積貧積弱的中國,靠什麼來爭取和局?

最初,晚清統治者採取簽訂「和約」的方式,希望通過有限度地犧牲一定的國家利益來換取和平。但這完全是一廂情願。每次大量主權或經濟利益的損失,換來的是帝國主義更大的貪婪、更大的侵略。最初僅僅只有英國侵略中國,後來沙俄、法國、美國、日本等國家接踵而至,最後迎來八國聯軍入侵北京。

歷史的沉痛教訓告訴人們,雖然輕易動武是不明智的選擇,但等到發展起來再進行反擊是根本行不通的。

尚武強軍大興,軍人和軍人文化從社會的邊緣,逐漸進入社會變革的中心

如何才能提高軍人甚至全民的尚武意識?

當時有識之士的做法是,一是鼓吹戰爭意識。藍天蔚認為:「畏戰之國,其國必受戰禍。戒殺人者,人攘奪其國。」壯遊認為:「聞戰則喜,戰死而相與賀,國未有不雄者。」

藍天蔚和壯遊都曾經留學東瀛,對日本尚武文化的感受非常深刻。他們認為戰爭是文明的階梯,沒有如火如荼的戰爭,也就沒有社會和文明的進步。這種對戰爭的崇拜固然很偏激,但從結果上看,實際是對中國傳統戰略文化的矯枉過正,其目的則是為了民族的救亡圖存。

二是極力謳歌軍人。國家處於危難之境,軍人的擔當精神尤其重要。蔡鍔所著《軍國民篇》影響極大,其中談道:「兵者,國家之干城,國民之犧牲,天下之可尊、可敬、可馨香而祝者,莫兵若也。」

美國學者鮑威爾曾說,晚清時期中國軍事近代化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軍人地位低下,軍事職業缺乏吸引力,軍隊難以吸收優秀人才。而軍人素質的低下,又是軍隊戰鬥力衰落的根本因素。因此,提高軍人地位,塑造一個掌握近代軍事知識體系的、新的社會精英階層,成為當時大多數人的共識,也為軍事近代化注入了生機和動力。

三是倡導兵魂國魂。1899年12月23日,梁啟超在《清議報》上發表題為《中國魂安在乎》一文說:「今日所最要者,則製造中國魂是也。中國魂者何?兵魂是也。有有魂之兵,斯為有魂之國。」當變革社會需要一種震撼國民心靈以激發民族奮進的力量時,尚武愛國的軍人精神與軍人形象往往成為合適的選擇。當時的有識之士試圖以尚武愛國的「兵魂」作為陶鑄國魂的基石,再通過全民尚武的環境來進一步塑造兵魂,從而使兵魂國魂相互激蕩、互相促進,形成朝氣蓬勃的國民性格。

四是加強國民教育。一些知識分子把「尚武」精神遺失歸為教育問題。蔡鍔曾翻閱日本小學生課本,發現其中有很多關於愛國尊皇、海陸戰事、軍艦炮彈等方面內容,其用意在於「養成其(指學生)軍人性質於不知不覺之中耳」。反觀中國,當學生正處於「體魄與腦筋發達之時代」,卻天天「授以仁義禮智、三綱五常之高義」,「或讀以靡靡無謂之辭章,不數年遂使英穎之青年化為八十老翁,形同槁木,心如死灰。受病最深者,愈為世所推崇,乃復將其類我之技,遺毒來者,代帶相承,無有已時。」

在愛國尚武思潮的影響下,中國的國民教育有了很大變化。1906年3月,清王朝學部在《奏請宣示教育宗旨折》中提出:「凡中小學堂各種教科書,必寓軍國民主義,俾兒童熟見而習聞之。國文、歷史、地理等科,宜淺述海陸戰爭之事迹,繪畫炮台、兵艦、旗幟之圖形,敘列戎窮邊、出使絕域之勛業;於音樂一科,則恭輯國朝之武功戰事,演為詩歌,其後先死綏諸臣,尤宜鼓吹扢揚,以勵其百折不回視死如歸之志;體操一科,幼稚者以遊戲體操發育其身體,稍長者以兵式體操嚴格其紀律,而尤時時勗(同「勖」)以守秩序、養成重,以造成完全之人格。」學生要求著制服,其式樣系仿軍服而成,軍事訓練甚至包括進行步槍實彈射擊等課程。

當時全國上下如火如荼的尚武強軍思潮,對晚清軍事變革產生了很大影響。以尚武為核心的軍事精神,諸如勇敢善戰、誠實無欺、守紀服從、民族主義、愛國主義等逐漸蓬勃發展起來,一些軍人開始擺脫自卑,軍人這個職業得到廣泛的社會尊重。

這個階段,軍人和軍人文化從社會的邊緣,逐漸進入社會變革的中心。尤其是一代青年知識分子參與軍事的熱情迅速高漲,軍事職業在人們心目中的價值判斷逐漸提高,為軍事近代化變革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也對爾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中國軍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但是,大多數軍人包括普通國民,由於受日本軍國主義思想的影響,過於強化軍隊和武力的地位與作用,缺乏進步的民主、共和思想作為基礎,也沒有先進的理想和信仰作為引導,從而導致這場軍事文化的變革未能全面、徹底、健康發展,對後來的歷史產生了一些消極影響。後來出現的軍事強人擁兵自重、軍閥混戰現象與此也有一定關係。

各方利益處理不妥導致軍事變革效果受損

保守派改革派為各自利益相互掣肘,清廷不排解反利用矛盾進行牽制

美國史學家杜普伊曾說:「上次戰爭中的一代軍人,他們習慣於那些陳舊的武器裝備,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過了時的軍事思想,他們正是靠著這些裝備和思想飛黃騰達的。」

晚清軍事變革反對派的思想之所以保守,固然是由於其觀念落後,同時也在於他們是舊體制的受益者。當時,傳統的正規軍八旗和綠營早已習慣弓馬騎射,按照近代化的標準,首先需要整頓的就是他們。

洋務運動期間的軍隊編製體制變革之難,就因為要打破大大小小舊軍人的鐵飯碗。洋務派每有一項新的舉措,保守派總要跳出來設置障礙,導致一些改革進行不下去。

同樣,軍事改革派的思想之所以先進,固然因為思想觀念超前,或者有理想和信仰,具有愛國愛軍情懷,但部分原因也在於他們是新體制或新舊體制轉換中的受益者。像李鴻章、左宗棠等洋務派人物,通過訓練軍隊、購買武器、開辦軍事工業,使自己的勢力得到極大擴張。這些內在的利益矛盾和衝突,決定了晚清軍事變革的規模、速度甚至整個面貌。

由於新舊軍事體制的轉換,必然導致一部分人的利益暫時受到損失。如果沒有給這些人找到合適的出路,尤其是沒有安置好那些根本利益受到損害的群體,改革也不可能順利向前推進。在清朝兵制由古代向近代轉化的過程中,大量湘軍、綠營士兵因被裁減後缺乏相應安置措施而流入社會,後來引發了嚴重的社會問題。

對此,近代軍事家蔣百里曾說:「無勇決之志者,不能開裁兵之先;無精密之智者,不能善裁兵之後也。」兩者比較起來,有時後者更為重要。

同時,如果改革者得不到軍事體制轉型帶來的實惠,軍事變革也很難持續向前推進。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沒有利益驅使,就沒有持久的改革動力。

但是,一旦軍事變革成為一個利益大蛋糕時,軍事變革局面往往會產生嚴重的分散性。

在晚清,由於改革派從本利益集團出發,相互拆台,各領域很難形成聯合。無論是訓練新式軍隊、創辦陸海軍學校,還是開辦近代軍事工業,都是各自為政。更為重要的是,清王朝最高統治者不但不努力消除這些問題,有些時候還故意製造矛盾,以便於自己扶植一派牽制一派。

當年,曾國藩湘系集團勢力過於強大,清廷就放任李鴻章淮系集團,使之與湘系集團抗衡;曾國藩去世後,清廷又支持左宗棠集團,使之與迅速發展起來的淮系集團抗衡;左宗棠去世後,清廷又扶植張之洞與李鴻章分庭抗禮。清廷採用的這種「平衡」,嚴重影響了軍事變革的順利發展。

波及全國的洋務運動雖然聲勢浩大,但由於政治鬥爭的影響,在中央沒有形成一個強有力的領導,始終沒有一個統一的規劃、全盤的安排,致使晚清軍事變革未能統籌規劃、協調發展,取得應有的系統效應。

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沒有得到平衡兼顧,晚清軍事變革未能突破「瓶頸」

在晚清,無論是洋務運動期間還是「新政」階段,軍事改革的參與者往往又是被改革的對象。在軍事變革過程中,從慈禧太后到許多封疆大吏,都「恨不得一夜之間打造出一直新式的八旗部隊」。但是,當軍事變革的方案涉及到自己時,這些人往往變得猶豫不決,甚至轉化為變革的否定者。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在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是任何一場軍事變革需要突破的「瓶頸」問題。

馬克思關於利益問題的完整表述是這樣:「有一種心理學專門用細小的理由來解釋大事情。它正確地猜測到了人們為之奮鬥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但是它由此得出了不正確的結論,只有『細小的』利益,只有不變的利己的利益。」

現在很多人引用馬克思這段話的時候,斷章取義,只引用前半部分,不引用後半部分。馬克思的本意是:一個人為利益而奮鬥是沒有錯的,但關鍵在於利益不僅有個人利益,還應有集體利益,應該把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一致起來。

因此,一場軍事變革的興衰成敗,不僅在於軍事變革的參與者是否有魄力挑戰保守派的利益,有智慧處理複雜的利益關係,還在於他們是否能夠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係,進而營造出一種個人利益服從軍隊利益、國家利益的時代氛圍。

總之,軍事變革中存在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格局不足為奇,古今中外都存在這個「瓶頸」問題。關鍵在於,如何才能既能打破舊體制,又能避免社會震蕩;既能防止利益不均衡,又能防止改革不集中;既能維護國家利益、軍隊利益,又能照顧到個人利益,等等。只有突破這些困局,軍事變革才能進一步深化和發展。

(作者單位:國防大學)

1 2 3 ... 7 8

相關新聞:·晚清軍事變革的歷史思考·國防部網「軍事歷史」·晚清七十年 革命的前奏馬鼎盛:美台軍售「汰舊換新說」是幌子毛峰:日美軍事加強一體化聯合指揮情報共享
推薦閱讀:

中國歷史賦
【華夏粟糧】吃這麼多年的小米 知道你吃的是哪個谷種么
歷史No.22要聽話[26P]
盤點:歷史上3位最具慧眼的女人,不服都不行
新發現的泰坦巨龍「曼蘇拉龍」有助研究非洲恐龍史

TAG:歷史 | 軍事 | 思考 | 思想 | 愛國 | 變革 | 晚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