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就是家風熏陶

――訪趙忠心教授

本刊記者 弓立新採訪

《少年兒童研究》雜誌(北京)2005年第一期記者的話

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長中起著特殊的重要作用。隨著中國社會的開放和發展,介紹外國家庭教育思想的書籍越來越多。很多父母也願意借鑒國外的教子之道。但是,作為有著悠久文化傳統的中國,我們的前人總結了許多寶貴的經驗,這些對父母在新形勢下如何教育子女有很重要的啟迪。那麼,如何從傳統教育中汲取營養呢?為此,我們走訪了我國當代家庭教育理論研究的開拓者——趙忠心教授。

每個家庭都有特定的家風,古代的家訓是用來訓誡全家人的

記者:我們中華民族素有重視家庭教育的優良傳統,在長期的教育子孫後代的實踐中,總結、積累了十分豐富的家庭教育經驗。其中有一些涉及家規、家訓的著作,記載了中國傳統的家庭教育經驗。今天,我們該怎麼理解家規、家訓和家風的確切含義,以及它們之間的內在關係呢?

趙教授:家庭對於未成年人來講,就像物理學上的「磁場」。孩子在這個環境中生存和生活,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不知不覺地受到家庭的影響,孩子就會不由自主地按照家庭的期望去行動和發展。用現代教育學的觀念理解,家庭教育就是一種「家風熏陶」。家庭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是一代代延續下來的。在多年的生活當中,必然會形成特定的生活習慣、生活方式、價值取向等相對穩定的東西。這一切的總和,就叫「家風」。家風是可以「遺傳」的。無論有文化,還是沒文化,當老百姓,還是當官,每個家庭都有著各自不同的家風。不過,有文化的人能用文字表達出來,就形成了我們後人看到的「家訓」、「家規」、「家誡」等。

在春秋戰國時期,家庭教育的經驗常常反映在一些名人學者的哲學、政治學、倫理學著作之中。比如,《管子》、《孟子》、《韓詩外傳》、《韓非子》等專著中,都有一些古人家庭教育經驗的描述性的記載和理論性的論述。但還沒有家庭教育方面的專著。到三國時期,便出現了集中記載家庭教育經驗的讀本――「家訓」。據《三國志.魏.邴原傳》註記載:「三國杜恕著家誡。」遺憾的是,此著作已遺失。儘管如此,它的出現在家庭教育思想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家庭教育專著,充分體現現我國的家庭教育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傳統。 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北齊思想家顏之推在總結前人家庭教育經驗的基礎上,撰寫了著名的《顏氏家訓》一書。「古今家訓,以此為祖。」該書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家庭教育專著。自此以後,至民國初年,歷朝歷代幾乎都有「家訓」問世。據《中國叢書綜錄》所列書目記載,我國古代公開出版的「家訓」總共有一百二十多種,是我們中華民主傳統文化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值得我們自豪。

記者:現在有些父母聽到談論家規、家訓之類的話題,容易誤解為那是以前的陳規舊習,和現在的社會格格不入,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趙教授:中國古代的家訓,從內容上來說,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家庭教育的通俗讀本,主要是記載對家人進行什麼內容的家庭教育,也就是祖輩人總結出來的「居家」、「處世」、「修身」的經驗,不涉及教育方式方法、原則等。此類佔大多數。比如,宋朝陸遊的《放翁家訓》、明朝吳麟征的《家誡要言》、清朝朱柏廬的《治家格言》等。另外一類是有一定的理論深度的家庭教育專著,除了記述具體的教育內容外,同時還探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原則、教育方式方法等帶有規律性的東西。如顏之推的《顏氏家訓》、宋朝司馬光的《溫公家范》、被稱為「顏氏家訓之亞」的袁採的《袁氏世范》等。這些著作已經初步形成了獨立的家庭教育理論體系,像《顏氏家訓》一書,甚至可以稱之為中國古代的「家庭教育學」。 家庭教育具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繼承性。我們中國現代的家庭教育,就是從傳統的家庭教育基礎上延續、發展過來的。中國古代的「家訓」,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記載了我國源遠流長的家庭教育文化傳統,給我們後人展示了前人教育子女的情況和經驗,內容非常豐富。從總體上看,中國古人在家庭教育當中,特別重視思想道德教育,其中主要是進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教育,諸如勤勞節儉、誠實守信、忠貞愛國等等。這些都是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至今仍然具有現實意義,我們應當繼承、發揚。當然,由於歷史的局限性,有的家訓中的一些內容已經過時,失去了繼承、發揚的價值,我們後人應當有所取捨,不能全般照搬。

記者:今天的父母借鑒古代有益的家庭教育經驗,不僅可以發揚我國家庭教育優良傳統;而且,還可以從更為廣泛的視角了解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進一步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我想這本身就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趙教授: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家庭教育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過去的家風有的是用文字表現出來,諸如「家訓」、文章、詩詞、家書等,我的學術著作《中外家庭教育薈萃》(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中國家教之道》(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年)、《中國家庭教育叢書》六冊(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和《中國家庭教育五千年》(中國法制出版社2003年)等,介紹的就是這方面的內容。

但絕大多數家訓是通過口耳相傳,一代代流傳下來的,沒有文字記載。還有一種用「牌匾」的形式記載下來,這是很普遍的。比如,有的家庭的牌匾寫著「勤儉」二字,說明是這家的持家之道。「勤」就是勞動態度,「儉」就是生活態度。曾經有這樣的一個故事:爸爸領著兩個兒子生活。他體會到如果要想過好日子應該「勤」和「儉」。於是,就請人寫了一幅牌匾,上寫「勤儉」二字,掛在自家的大門上。孩子長大後,各自成家。爸爸死後,兩個兒子分家,除了分財產,就連牌匾也要分。一個兒子分了個「勤」字,一個兒子分了個「儉」字。分到「勤」字的兒子只知道「勤」,但不知道「節儉」。分到「儉」字的兒子只知道按「節儉」的規矩持家,卻是不勤,特別的懶惰。結果,兩家的日子都沒過好。他們感到很困惑:我們都是按父親的教導呀?怎麼……於是他們請教當年給他們父親書寫牌匾的那個老秀才。老秀才對他們哥倆說:持家光「勤」不「儉」,就是只「開源」不「節流」,不行;光「儉」不「勤」,就像河流,沒有充足的水源,就會幹涸,也不行。必須兩者結合,也就是既「開源」又「節流」,這才行。以後兩個兒子把匾又合到一起,按「勤儉」的家訓過日子,生活就都好起來了。

記者:在中國傳統封建家族社會中,家庭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家訓的主要對象是未成年人嗎?

趙教授:古代中國,是典型的封建家族社,家庭在社會生活中地位十分重要。家庭不僅是生產單位,也是教育單位,對中國的絕大多數人來說,家庭是一生中唯一接受教育的場所。中國人通過家訓的形式,記錄人們在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實踐當中所總結出來的經驗。過去,一般人們統稱為「家訓」,也有其他的名稱,比如「家誡」、「家教」,還有叫「家法」。「法」在這裡不是法律的意思而是「方法」、「規矩」的意思,表示用什麼樣的管理方法。「家訓」是古代家庭教育讀本的統稱。不同的人撰寫的家訓,有不同的名稱。有的叫「家訓」,也有的叫「家誡」、「家規」、「家教」、「家范」、「宗范」、「世范」等等,很多名稱,不一而足。

過去,家庭教育的對象與今天有所區別。今天,人們所說的家庭教育,教育對象一般是指家庭中的未成年人,也就是兒童青少年。古代社會家庭教育這個概念的「外延」和教育的對象要比今天廣泛得多,它是指除長輩以外的所有家庭成員,是訓誡全家人的。只有一個人是教育者,就是家庭中輩分最高的男子,他是「一家之主」或叫「一家之長」,統管全家的大權,他有權管教家庭中所有人,包括他的妻子和他的弟弟妹妹、兒女。當然,主要的教育對象還是晚輩、未成年人。因此,古代的「家訓」,也往往叫「訓家」、「教家」、「治家」、「齊家」等。

我國傳統的家庭教育思想中有許多值得借鑒

的內容,盲目照搬國外的教育觀念是不切合中國實際的

記者:古代的家訓中,由於歷史和階級的局限,可能有些不適合今天的社會現實。您覺得有哪些到今天依然還有生命力,值得繼承發揚?

趙教授:中國的家訓是中國文化寶庫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國外的學者也十分重視和關注中國家庭教育文化傳統的探討,我經常接待外國留學生訪學,也常有外國學者要購買我這方面的著作,我的中國家庭教育思想史方面的著作傳到了許多國家。古代家訓中有些內容是過時了的,有的內容還是有生命力的,至今都能適用。特別是現在我們重視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很多內容國外沒有,而我們古代都有寶貴的成熟的經驗。

中國家訓的主要內容是道德教育,過去講「居家」、「處世」。「居家」即是家庭倫理道德,「處世」就是講究社會公德。過去人們講孩子的學習,叫「勉學」、「勸學」。用「勸」和「勉」的方式促使孩子學習文化。對道德教育則講「種德」和「樹德」,耕種的「種」,樹立的「樹」。這和「勸」和「勉」在重視程度上有明顯的差別。由此可見,古代人把道德教育當成青少年成長的一種根基。

中國的家庭教育歷來把道德教育作為第一課,放在第一位,把知識學習放在第二位。《宋史》中曾有這樣的話:「幼則束以禮讓,長則教以詩書。」意思是:對年幼的孩子著重教給他倫理道德和行為規範,年齡大一些再給他傳授知識。我們現在則不是這樣,經常有廣告說「0歲識字,3歲掃盲」。嬰幼兒的父母都願意把識字、背書放在第一位,選擇幼兒園的依據就是能夠識字和學外語。這完全不符合未成年人成長的規律。

其實中國傳統道德教育的經驗非常好,比如:「富者之教子須是重道,貧者之教子須是守節。」意思是:有錢的人要教孩子講仁義,不能為富不仁;窮人教育孩子要注重有氣節,不能因為貧窮而沒有尊嚴。這些經驗都是非常有針對性的,因為不同的家庭的教育重點是不一樣的。我們現在的家庭教育太一般化,恰恰缺乏這種因材施教的針對性。

記者:現在有一種觀點認為,經過長期封閉後,中國的社會發展就不太注重總結傳統思想,把傳統思想看作是「包袱」,沒有生命力。甚至有人認為一切都是外國的好。現在教育界對國外思想的介紹似乎也多於對自己的傳統文化的了解,您覺得是這樣的嗎?

趙教授:是這樣的。長期以來,我們國家處於一種自我封閉狀態,坐井觀天,夜郎自大,自以為我們國家的一切都高於四鄰,很盲目。改革開放以後,打開了國門,人們開闊了眼界,一看外國竟然是那麼好,那麼發達、先進。於是,又產生了民族自卑、民族虛無的思想,認為我們國家事事都不如外國,覺得沒有什麼可繼承、發揚的東西,甚至認為傳統思想都是「包袱」,會拖我們的後退。因此,不大重視總結、繼承傳統文化。這是一種很典型的心態。歷史往往是特別的相象。當年日本「明治維新」前後,日本國民也是這種心態,從一個極端走向另外一個極端。

我們應當認真總結、大力發揚優秀的文化傳統,與此同時,也不要拒絕接受外國的先進經驗。這些年來,我們一直提倡「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從鴉片戰爭開始,西方的文化就傳入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與外國的文化交流就更加廣泛,西方的文化思想在中國得到了很廣泛的傳播。對西方的文化,我們要大膽借鑒、吸收,以豐富、充實我們自己的文化。

但是人們要有一個正確的心態,不能持有一種民族虛無主義的態度,籠統地說外國一切都都比我們好,我們一切都不行,這是不符合實際的。其實,每個民族都是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抱著民族虛無、崇洋媚外的態度,盲目照搬外國的做法,那不是科學的態度,我是不同意的。雖然現在新的發明創造層出不窮,但是很多規律性的東西,基本原理,是永遠都不會改變的。其實,現在好多發明創造,只不過是對基本規律的實際應用,很少有打破過去已經揭示並得到證明的基本規律。比如,時至今日,也沒有人打破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只不過是根據某些原理搞了一些應用發明,如此而已。

我曾經和一些到國外留學的學者談論過美國教育,也看過一些中國人寫的介紹美國教育的書。雖然他們對美國的素質教育和家庭教育比一般中國人了解得多,但我認為他們的介紹都有意無意地有美化美國教育之嫌。看了他們的書後,似乎使人感覺美國的教育是「完美無缺」、「十全十美」的。這不是一種實事求是的態度,這太絕對化了。因為如果教育是完美的,它就不需要改革,也不可能向前發展。就連美國人自己都認為基礎教育有不足,要向中國學習。據了解,美國幾乎歷任總統都不斷地對教育進行改革。如果像某些所說的那樣是完美無缺、十全十美,那還改革什麼?

評價一種觀點和做法,要客觀分析是否符合現存的政治經濟文化的背景,適合才是好的,不適合就不宜照搬。而有的人總是用美國做標準,和人家一樣就是好,和人家不一樣就是不好。這種態度是不科學的,不能真正做到「洋為中用」。外國好的東西,不是我們不想學,有些東西是我們學不了的。比如減輕學生負擔,我們年年都在說,但總也不見成效。這不是思想觀念問題,也不是老師、父母願意增加孩子負擔問題,是因為我們的國情和美國不一樣。美國人口只有3億多,卻有3600多所大學;而我們有13億人口,才只有1200所大學,遠遠滿足不了人們日益增長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美國人只要想上大學就都有機會,所以美國孩子沒有過重的學習負擔,美國的大學實行「寬進嚴出」的政策。我們沒有那種經濟實力和教育資源,不能「寬進嚴出」,只能「嚴進」。所以,高考競爭激烈,壓力大,學生負擔重。不是美國人比中國人更明白要注重發展孩子個性,而是他們有那個經濟基礎和社會環境。我們沒有,很難學習人家。

培養全家人共同遵守家風是教育好孩子的關鍵

記者:父母要繼承中國的文化傳統,教育好孩子,必須形成良好的家風。您認為可以從那些方面入手呢?

趙教授:父母不要總指望別人教自己幾個培養教育孩子的「絕招」,不要把家庭教育簡單化、庸俗化。急功近利的思想要不得,一定要重視家風建設。「家風」看起來很抽象,實際也很具體。家風是全家人共同創建的,應該是全家人共同遵守。列寧的夫人克魯普斯卡婭曾說,家庭教育實際就是教育父母。所以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要教育好父母。大人如果在家庭中有良好行為,逐步形成良好家風,孩子會不知不覺地按父母的願望去規範自己的行為。有時孩子可能還不太理解,但是他能模仿。因為孩子都願意用自己的行為取悅父母,使父母滿意,這是孩子們的心理。這是一種感化,孩子做好了,父母非常高興。可見,父母的情緒能夠影響、支配孩子的行為。

如何培養良好的家風呢?

第一,父母要立足家庭,面向社會。這不是口號,是行動指南。我們過去的家風比較狹窄,都是照搬老祖宗是做法,有些父母認為不能違背長輩的規矩,不然就是不孝。現在,每個家庭在繼承已有家風的同時,更要了解社會對未來成員的具體要求,因為我們培養子女的最終目的是要把他們輸送到社會上去。這樣建立起來的家風才能既有優秀傳統,又能適應社會需要,才能立足於社會。

第二,父母要加強自身修養。父母是家風的決定者,要想讓孩子按照父母所期望的方向發展,父母必須先成為這樣的人。這不僅是以身作則的問題,而是父母的人格決定家風的方向,也決定孩子發展的方向。父母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因素,不僅影響家風的建立,也直接影響子女,在家庭教育中起決定因素。

過去有「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的故事。竇燕山有5個兒子,都當了大官,其中有好幾個當了宰相。據史書記載,竇燕山出身在一個富有的家庭,他心術不正,常常欺負窮人,因此父親對他很不滿意。竇燕山30歲時還沒有生子。古時人們常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竇燕山自己也很著急,心想這輩子恐怕都過不好了。日有所思,夢有所想。他有一天夢見自己已去世的父親,父親對他說:「你從小不學好,心術不正。如果不改邪歸正,不僅終生無子,而且還要短命!」竇燕山嚇壞了,心想老人都託夢了。從此以後,他改邪歸正,重做新人,大行善事,助人為樂。沒想到,這樣一來,他先後生育了5個兒子,個個成材。古人都相信好人有好報。其實,這不是報應,是家風變了,對孩子的教育和影響好了,自然就會成材。

從這個故事看,家庭教育沒有什麼「絕招」;要說有的話,這「絕招」就是家長自己先做好人,提升家長自身的素質,孩子才會成好人,才會有出息。只教給家長一些「絕招」,那是變魔術,是騙人的,家長不要上當。

家風建設的第三條是:利用家庭集體教育教育和影響孩子。所有家庭成員要統一思想、行動一致,誰也不能遷就孩子。也就是說,教育孩子不能只靠某一個人,而是一個教育的整體。

總之,培養有時代特點的家風,一定要研究社會,了解社會。因為父母的教育觀念,培養方式等都會受到社會的影響。父母的教育思想是社會生活在頭腦中的反映。同時,父母還要提高自己分辨、識別、篩選能力,對待社會上出現的各種教育觀念,父母應該有所選擇,不能籠統地把社會上宣揚的一切都搬到家庭教育中來。

比如對於道德教育,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選擇。雖然社會上有許多坑蒙拐騙、偽劣假冒的現象,多數父母還是堅定不移地認為誠實是做人之本,要求孩子誠實。有的則認為誠實是迂腐,要吃虧,便教孩子學得世故、圓滑一些。同樣的社會現實,反映在父母的教育思想上就不一樣。因此,面對開放的社會,父母必須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道德和文化修養,學會選擇,選擇主流的思想道德觀念。

父母應學會思考,避免教育中的簡單化和模式化

記者:現在的父母重視家庭教育。但是,由於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學習更多的教育理論。他們總希望從別人那裡找到一付「靈丹妙方」,使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作為家庭教育方面的專家,您怎麼看待這種現象?

趙教授:這種想法很偏激,似乎只有讀各種教育書才能養好孩子。農民沒有時間讀書,也沒錢買書,難道就不能教育好孩子嗎?事實上,許多博士、碩士的父母,都根本不識字。我有時在給家長學校講課時對北京的父母們說:你們的孩子上高檔幼兒園和重點小學、中學,他們不一定能讀碩士、博士。家長沒有必要讀那麼多家庭教育的書,只要是個「明白人」就可以了。況且,目前家庭教育的書良莠不齊,魚龍混雜,偽劣假冒的屢見不鮮。家長要慎重選擇。

有的父母常常抱怨孩子的教育投資太多。在我來看,父母花的100元錢中有90元是盲目的,多餘的。其實,學校正規的收費並不太多,父母花錢主要是在各種輔導班、特長班、興趣班上。比如,有的父母過早地讓孩子學外語。我對他們說:母語還沒學好,學外語著什麼急呀?孩子在幼兒園能學幾句外語?你算一算,一句外語得值好幾百塊錢。而到小學、中學,花一百塊錢就能學好幾十句、幾百句。何必那麼著急呢?難道這個帳,還算不過來嗎?所以,家長還要研究點教育投資學。

記者:現在社會環境複雜,影響孩子成長的變數越來越多。父母很困惑,於是希望找一個最簡單的辦法。

趙教授:我不贊成這樣把複雜問題簡單化。不動腦筋,拿來就用,一學就會的辦法是根本不存在的。比如有的父母和孩子簽訂一份「父子雙向自立協議」,似乎這樣一來孩子就能自立了。於是,一些媒體就大力提倡父母和孩子定合同。這完全是為了迎合父母不正常的心態。我認為這是不科學的,似乎「一紙合同」就能解決一切教育問題。而且這種合同常常是不切合實際的。

比如,最近那對父子簽定的「父子合同」中提到:作為兒子要自己籌措學費,自己找工作,自己攢錢結婚,自己養孩子。這些兒子可以做到,因為這家的兒子已經成年。而父親的責任是:養老金自備,自娛自樂,有病自理,甚至「回歸」也自理。前兩條,父母可以做到。我覺得就值得懷疑了:父母得了大病不讓孩子管,孩子袖手旁觀?這簡直就是把孩子推向一個不孝的境地,倫理道德上不能接受。至於「回歸自理」,這就很難做到。難道死人也能自己到派出所註銷戶口,自己上「八寶山」?真是「子不子,父不父」,這簡直是「顛覆父慈子孝」的傳統家庭倫理!自立哪能這麼培養!這樣培養孩子「自立」,孩子對父母是「活不養,死不葬」,以犧牲父母子女親情、放棄贍養父母的責任為代價,這樣培養的自立能接受嗎?孩子不能自立是父母教育得不好,不是因為他太孝敬了而耽誤了自立。這完全是一個笑話。可一些電視台還把它當成正面典型,翻來覆去地炒作,去迎合那種急功近利的心態。父母子女之間是什麼關係,首先是「血緣關係」、「親情關係」,怎麼能完全變成「契約關係」?這還叫父母子女嗎?與家庭倫理、家庭和諧完全相反悖,是要不得的!

前一段媒體上曾廣泛宣傳的「為父母洗腳」問題,說這樣是培養孩子孝敬父母的品德。我認為這也是一種形式主義的做法。我不反對子女給父母洗腳,父母若是需要的話,孩子可以做這樣的事情。我就曾為我年近八十的母親洗過腳。錯不是錯在洗腳本身,而是錯在我們的道德教育「模式化」已經到了極點。子女「孝敬」父母,難到都要做同樣一件事嗎?做別的,比如小孩子給媽媽捶背、揉揉腰,就不算孝敬了?有的學校甚至規定沒有給父母洗腳,就算孩子沒完成作業。「一洗即孝,不洗不孝」,這也太絕對化、庸俗化了。有的孩子說,給媽媽洗腳時,摸著媽媽的腳才知道媽媽有多辛苦。媽媽辛苦不辛苦,孩子難道平時都看不到,只有脫了襪子摸摸腳才知道媽媽有多辛苦?這也太做作了,真可笑!這不是說實話。

特別是中小學生的父母,一般年齡也就是三四十歲,正值青壯年,年富力強,能有幾個非得要孩子給他們洗腳?就是大學生的父母也不過四五十歲,自己不能動手洗腳的那是極個別的。家長根本不需要孩子洗,叫學生回家給父母洗的是那門子的腳啊!這不是「沒事找事,多此一舉」嗎?記得新華社曾發了一幅照片,一位不過四十歲的燙著發的年輕漂亮的母親,伸著大腿讓一個十六七歲的大兒子洗腳,說這是「孝敬」,我看著很彆扭!

孝敬本來是發自子女肺腑的一種敬仰、愛戴的情感。對於未成年人來說,能做到「心中有父母,眼裡有活兒」就不錯了。至於孝敬的形式和方法,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和父母的需要自行選擇。把道德教育都當成像布置算術、語文作業一樣,要求整齊化一,統一行動,是教孩子「作秀」,不宜提倡。

家庭教育是一門非常複雜的學問,不能人為地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自己孩子出現了問題,就套用其他家庭的經驗,這種方法未必就管用,弄不好還會造成「邯鄲學步」的尷尬。

把個體經驗當成普遍真理推而廣之,是一種「炒作」,是一種誤導。作為父母,重要的是學會動腦筋,掌握思路,「用教育頭腦思考問題」,這樣才能靈活地、創造性地運用各種方法,而不是生搬硬套。


推薦閱讀:

如果在你家,孩子與他的小夥伴發生了矛盾
為什麼要急著讓小孩子「懂事」?
從輸不起到輸得起 | 抗壓與韌性訓練
第24節:家庭教育與家庭經濟(2)
芬蘭父母的教養目標是?20000名芬蘭爸媽這樣回答

TAG:教育 | 家庭教育 | 家庭 | 家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