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法開示——隨觀你的心(二)

觀心——從正念開始

如果你就像那位比庫一樣,覺得佛法是那樣的複雜難學,那就只學這一樣——觀心。佛陀第一次在「四念處」經里教導這一個修行法門。

「諸比庫! 比庫如何於心,隨觀心而住?

於此,諸比庫!比庫心貪慾時,了知:心貪慾;心無貪慾時,了知:心無貪慾;心嗔恨時,了知:心嗔恨;心無嗔恨時,了知:心無嗔恨;心愚痴時,了知:心愚痴;心無愚痴時,了知:心無愚痴;心收縮時,了知:心收縮;心渙散時,了知:心渙散;心專註時,了知:心專註;心不專註時,了知:心不專註;……如是,比庫於內心,隨觀心而住;於外心,隨觀心而住;又於心,隨觀生法而住;於心,隨觀滅法而住;於心,隨觀生滅法而住。他建立唯『有心』之念,直到生起更強的正念與覺照,他無所依而住,不貪著世間之任何事物。」

諸比庫!此即比庫如何於心,隨觀心而住。」

佛陀的指導是如此的簡短和清楚,但是好像在我們的理解能力之外。這簡短指導的對象,是特別對有智慧的聽眾,如佛陀時代的「俱盧」(kuru)人,他們是這經文的聽眾。但我們現代的大多數人都無法識別佛陀的智慧,心裡似乎明白但又不知該如何去實踐它。

讓我們拿其中一個心來探討它的意思。

「心嗔恨時,了知:心嗔恨」,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嗔恨心。當嗔恨在心中生起時,原本應該正念了知嗔恨只是心的一個狀況,但我們卻常常忘記去了知「被嗔恨影響的心只是被嗔恨影響的心」,而在那片刻,我們常執取那嗔恨為『我』的嗔恨,我在生氣。嗔恨是『我』,嗔恨是『我的』,嗔恨是『我的自我』。由於我們沒有跟嗔恨保持防護距離,我們被嗔恨所淹沒了。所以我們執取它和認同它是我們的,我們不明白它只是心中的一個過客,客人總會離去。如果不去執取嗔恨,嗔恨就如樹林中飛過的鳥兒,不留痕迹。

佛陀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包括身、心和所有的心所,如厭惡,貪慾,愚痴等一切,除了涅盤。所以憤怒、厭惡和嗔恨也是無常的,會變易的,會損壞的。但是當我們把嗔恨執取為我、我的和我的自我,我們就會看不到它的變化。所以我們的執取阻止我們看到事情變化的實相。當我們認為嗔恨是我時,我們其實已經把嗔恨「凍結」或「暫停」了起來,它生起和滅去的本質已經被掩蓋了起來。結果呢?因為我們的緊抓不放,嗔恨就看似是永恆的或真實的一樣。

記得有一次我為了出版的事起了惱怒,因為失去正念,心被怒火焚燒著,直到我覺知我應該直觀我的惱怒。當我想要觀照惱怒時,曾幾何時,我的惱怒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了無痕迹。這時也要了知:心無嗔恨。

當我們沒有看到「被嗔恨影響的心只是被嗔恨影響的心」,反而視嗔恨為永恆和有一個自我時,那嗔恨就永遠不會離開我們的心田。因為認為和執取嗔為「我」、「我的」、或恆常的,我們最終將因為嗔恨而受苦。就宛如我們手捧一團火球,那火球眼看就要燃燒到手。那要如何免除自己被燃燒呢?把它扔掉,對嗎?將它放下。每一個人都知道答案。但是當遇到一個實際情況時,憤怒從心中生起,大多數人會選擇抓牢它而不是把它扔掉。

當我們執取憤怒為「我的憤怒」、「我的憤怒」,我們就一直重複地被燃燒,憤怒也一直深藏在心底。我們可能被憤怒之火燒過一百次,可是卻仍然沒有從痛苦的經驗中學習到免受燃燒之法,這是因為我們缺乏適當的方法與智慧來處理它。

我們如何把火球扔掉而不讓自己被燃燒到呢?方法是培育正念——標記「被嗔恨心影響的心為被嗔恨心影響的心」——無數次。記住這個方法,把它印記在你的內心裡;「被嗔恨影響的心只是被嗔恨影響的心」,嗔恨不是「我」,不是「我的」,不是「我的自我」。經過反覆的標記,嗔恨就會與我們產生一定的防護距離,嗔恨也就會難於掌控到我們。當我們明白嗔恨只是心的一種現象時,我們就不會再認同嗔恨就是我們本身了。

當一個人能如此明白時,他也就從嗔恨解放出來。嗔恨只是一個在當下,因為因緣俱足而生起的心所而已。導致嗔恨生起的因緣也是無常變化的。因為這是一切行法的自然法則——無常變易。嗔恨的自然法則是生起後滅去,但是如果我們不停地抓取它,使它成為生命的核心而難於放下它,它又如何消失呢?

有些人把嗔恨牢牢抓住,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把它帶到下一世。這嗔恨就生生世世潛藏在意識流里。在下一世,當你再看到敵人時,那記憶又再衝擊心田,憤怒又再生起。真是往事不堪回首。這是一個沒完沒了的過程,只有愚者才會如此做,不是嗎?

身為一個法的修學者,一直帶著怨恨是一件很沒有智慧的事,因為這樣會讓自己先不開心,而且傷害身體。當嗔恨生起時,要有正念知道嗔恨已經生起,記得「被嗔恨影響的心只是被嗔恨影響的心」。重複再重複的正念,會引生智慧,讓智慧知道嗔恨只是一個心所,它們都是無常和無我,依靠因緣所生的法。嗔恨,包括所有的情緒如空中浮雲,當它們生起時,只是單純地觀察它們,不做任何反應,它們即會消失。

如果這方法行不通,還有五個克制的方法,哪五個?即在任何嗔念生起時,他應培育慈愛心;培育悲憫心;培育舍心(捨棄一切而無所執著的心);在任何嗔念生起時,他應轉移注意力,將它忘卻。在任何嗔念生起,他應當思維業是自己的主人,他如此想:「業是自己的主人,業是自己的親屬,業是自己的依歸。一個人造了業,善業或惡業都會成為那善業或惡業的繼承人。」

應用這五個方法。就可以將嗔念去除。


推薦閱讀:

六種衰敗之門
我師父說丨生活中,我們最需要關注的是生命本質
根宋上師:怎麼去修行佛法 怎樣才能抓住精髓
祈竹仁波切 | 佛法入門導引 淨土及其殊勝之處(2)
覺知的兩種方式

TAG: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