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綜藝回歸心靈探索,《極限挑戰》第三季對「親民暖綜」的創新與發展

傳媒內參導讀:《極限挑戰》雖是一檔戶外挑戰類節目,卻不用純遊戲的方式推進節目,而是沉下來真正將時代、將百姓納入到了綜藝節目的構建之中。

作者:冷凇 張麗平(冷凇系中國社科院新聞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張麗平系中心創研基地特聘研究員)

《極限挑戰》至今已有三季,節目誕生於戶外綜藝的起步階段,多年的創作實踐見證了中國戶外體驗類真人秀節目的成長,也印證了堅守內容創新和主流價值才是綜藝節目長久發展的不二法寶。時至今日,綜藝節目在不斷的探索和磨練之中越來越認清了綜藝節目存在的本質意義,逐漸摒棄了複雜而花哨的形式、淺顯而娛樂的表達,真正走向了向心而為的探索之路。

持回歸之心,

沉下來關照電視的夢想

中國有句熟語「磨刀不誤砍柴工」,它從勞動人民智慧的實踐之中總結而來,僅僅是因為說的太過貼切而往往被人們忽略其中深刻的道理。當中國電視急於奮力奔跑的時候,最需要慢下來想想中國人到底需要什麼樣的綜藝。在這個不再拼投入、拼明星、拼場面的綜藝時代,中國的電視人終於可以停下來等等自己的夢想——屬於中國電視人的夢想。

《極限挑戰》第三季以親民的姿態,將綜藝節目表現的全部內容投放到真實的社會生活之中,雖是一檔戶外挑戰類節目,卻不用純遊戲的方式推進節目,而是沉下來真正將時代、將百姓納入到了綜藝節目的構建之中。中國電視人需在探索的路上不斷沉澱,只有努力的盡其能、沉其心、誠其意,方能圓其夢。

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為社會主義文藝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社會主義文藝是人民的文藝,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在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中進行無愧於時代的文藝創造。」在中國文藝創新發展的轉型期,十九大報告中的這一理念為電視發展找到了正確的方向,也賦予了電視綜藝「反觀」與「回望」的力量。

造星素之形,

穩下來成就非凡的綜藝

中國電視人需秉持回歸之心、親民之心,讓電視綜藝真正成為反映時代發展、引領社會風尚、紮根人民生活的文藝樣式。《極限挑戰3》以星素結合為外在形式,以親和暖為內容核心,以對綜藝表現場景的顛覆和創新為依託,承載了更為厚重也更為溫情的主題。

節目描繪了星素結合最佳的互動方式——互動激發、相伴成長。節目中嘉賓的夢想與普通人的夢想在相同的時空里共生成長,明星們有著和普通人一樣的情懷感悟,普通人也有著和明星一樣的不凡人生。

當明星們化身清潔工、送奶工、早點工、車間工人……他們回歸平凡之後卻更加熠熠生光,當普通人輕描淡寫地用勤勞的實踐講述著自己的生活,他們的日子卻都崇高得令人讚賞。

《極限挑戰3》以沉靜的方式締造了一檔穩穩的綜藝,紮實的情感鋪陳,自然的時空穿梭,節目貫穿著過去、現在與未來,慢慢的講述著光陰的故事。所謂的星素結合、親民暖綜,究竟應是什麼樣子,《極限挑戰3》給出了一個貼切的答案。

聚向心之力,

慢下來體驗平凡的溫暖

《極限挑戰3》在價值觀的構建和傳遞上做到了從普通百姓的視角出發。節目超越了單一的兄弟情,轉而去探討更為宏大、更具普世意義的親情命題、時間命題、生死命題和時代變遷、社會的發展命題,難得的是對這些命題的探討都基於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因此它更具有直指人心的力量。

嘉賓們在哈爾濱街頭化身「心理諮詢師」,素人真誠的向他們講述自己和父親的故事,一場有關父子(女)親情的思考便就此展開。在奔忙的人群中,綜藝節目讓我們慢下來重溫一次親情的溫暖。

當時光重回80年代,那頗具時代感的場景構建,讓我們看到了勤勞堅韌的老百姓對於中國發展的重要意義,綜藝節目從平凡人的視角告訴世界,現代化中國的騰飛離不開每一位有責任、有夢想的中國人的「擼起袖子加油干」。節目傳遞出了中國人的向心力,也再次證明了堅守主流價值才是所有媒體的不能捨棄的王道。

《極限挑戰3》敢於直面綜藝節目顛覆創新的挑戰,以場景顛覆、資源開發、親民回歸和垂直深挖為手段,將電視人之夢、嘉賓之夢和觀眾之夢交織融合,釋放出了節目的感染力、觀念的影響力和百姓的向心力。


推薦閱讀:

跨界快運,阻礙韻達、百世、順豐、中通、圓通發展的攔路虎是……
出生時辰看你命運發展方向
請問體育運動項目中籃球的起源和發展是什麼?
胃炎到胃癌到底要多久?

TAG:電視 | 創新 | 發展 | 綜藝 | 探索 | 極限 | 挑戰 | 心靈 | 回歸 | 極限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