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諮詢】液體活檢時代的來臨:循環腫瘤DNA的進展

目前液體活檢主要應用領域是腫瘤的血液檢測,即利用血液提示腫瘤發展進程及耐藥性等信息,指導精準的個性化治療。隨著技術的發展,液體活檢的臨床效應和技術優勢越來越明顯。近期,腫瘤研究領域頂尖綜述雜誌《Nature reviews caner》發表了一篇題為《液體活檢時代的來臨:循環腫瘤DNA的進展》的綜述(Liquid biopsies come of age: towards implementation of circulating tumour DNA)。今天小編為各位童鞋整理了該文章中的主要內容。該綜述通過結合將近250篇已有文獻,討論了ctDNA在腫瘤預測、分子圖譜及動態監測中的應用潛力。儘管關於遊離DNA的生物學還有很多尚未解開的謎團,但是當前是一個十分令人興奮的過渡時期,因為ctDNA正開始應用於臨床。而且當前也是評價ctDNA分析方法的適當時期,是時候考慮將其應用到腫瘤個性化治療及癌症研究中。ctDNA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ctDNA在疾病管理過程中的應用即發現癌症(篩查或早期診斷)、分子分型或預後判斷、殘留病灶檢測、療效監測、克隆進化監測等1. ctDNA與預後或癌症分期相關研究表明,血漿中的ctDNA濃度與腫瘤的大小、分期具有相關性。一項關於640位不同癌症類型的研究表明,IV期癌症患者血液中的ctDNA平均濃度要比I期癌症患者高100倍。檢測發現,I期患者5mL血液中特定的基因突變數量小於10個拷貝,而進展期的前列腺癌、卵巢癌和結直腸癌患者5mL血液中的同一基因突變的數量拷貝數卻在100~100個之間。另外一項近期的研究則表明,ctDNA的水平與複發性高級別的漿液性卵巢癌腫瘤大小密切相關。腫瘤大小每增加1 cm3,血漿中的ctDNA突變頻率增加0.08%。當然,並非所有的癌症或患者的ctDNA與癌症具有相關性。血漿中ctDNA水平與腫瘤分期的相關性表明ctDNA在預後評估中的應用潛力。很多研究表明,存在可檢測水平ctDNA的患者的預後比不能檢測到ctDNA的患者預後差。而且除了ctDNA的含量,ctDNA的突變譜類型也有助於將患者群體依據分子亞型分為不同預後類型。2. 疾病的早期診斷癌症的早期診斷,尤其是在轉移擴散之前,有助於疾病的早期干預從而改善患者的存活情況。目前在癌症的早期診斷方面,ctDNA雖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仍挑戰重重。例如,一項涉及多個癌種的調查顯示,ctDNA在IV期患者中的檢出率是82%,但是在I期患者血液中ctDNA的檢出率僅有47%。在針對非小細胞肺癌I期患者的ctDNA檢測中,四種設計的常見的突變在患者血漿中的檢出率為50%。但是對早期乳腺癌的檢測靈敏度可達93.3%。未來,除了ctDNA的檢測方法需要不斷完善與優化外,在降低背景噪音方面也需要不斷改善。3. 癌症組織的定位液體活檢中對組織起源信息的檢測有助於癌症組織的定位。研究表明,cfDNA中甲基化或核小體的佔位模式可幫助發現特異的組織或細胞信息。一項研究成功運用該技術發現患者患有濾泡性淋巴瘤。4. 全面獲得腫瘤的異質性信息近年來,眾多研究表明腫瘤具有異質性,同一患者的不同患病部位的突變信息不同。基於對眾多患病部位所釋放ctDNA進行檢測的液體活檢技術不僅可以反映腫瘤內部,還可以反映不同患病部位的異質性,從而獲得更全的突變信息。5. 療效監測cfDNA的檢測有助於治療過程中腫瘤負荷的實時監測。研究表明患者體內ctDNA的動態變化與治療效果關係密切,而且檢測到這種變化的時間可能比臨床確診要早。如在乳腺癌患者治療過程中,ctDNA濃度隨化療過程而變化,這種反映療效的變化趨勢比其它其它檢測手段要早,ctDNA對乳腺癌複發的提示時間也要比影像學、血液檢查(如CA15-3)等技術早。在複發性卵巢癌中也存在類似的情況。6. 微小殘留病灶及複發監測術後或者治療後,ctDNA的檢測可以作為發現微小殘留病灶的一個手段,該手段甚至比其它任何臨床證據都早。而且,ctDNA也可以幫助發現具有較高複發風險的患者。通過將患者分為高風險和低風險組,有助於合理地調整不同患者的治療策略。7. 克隆進化及抗藥性研究表明,ctDNA可以用來監測腫瘤克隆進化以及鑒定耐葯機制的產生。如下圖所示,一系列的液體活檢可用於腫瘤的治療過程,一旦發現耐葯突變有助於及時調整治療方式。

本文來自抗癌圈頭條號作者:壹基因


推薦閱讀:

近期癌症免疫療法重磅臨床研究進展解讀
民主因何而衰退:國外民主衰退成因研究的新進展
林金芳教授專訪:我國複發性流產的診治現狀及進展
學車進展緩慢別著急, 做好下面這幾點!
腫瘤標誌物升高擔心複發轉移,看完這幾點清楚判斷癌症病情進展

TAG:基因 | 諮詢 | 循環 | 腫瘤 | 時代 | 液體 | 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