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溪詩卷》-閑暇喝茶,從亂紙堆中被楊仁愷鑒別出的傳世書法珍寶

  《苕溪詩卷》,米芾書,紙本,行書,縱30.3厘米,橫189.5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宋代的書法,是在魏晉王羲之、王獻之的基礎上的筆法繼承,是延續唐代之後的五代書風的關鍵時期,從宋太宗趙光義(939—997年)開始就十分的注重書法的經典作品的收集,對於古代的帝王以及經典的書法作品就開始爭相購買收藏,著名的學習書法的資料《淳化閣帖》和《大觀帖》就是在宋代的時候彙集而成,是當時學習書法的最好的資料。

  淳化閣帖  為什麼說《淳化閣帖》和《大觀帖》是當時最好的書法學習的資料呢?這要先從《淳化閣帖》和《大觀帖》的創建說起。《淳化閣帖》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彙集之前各個時代的書法墨跡的一本法帖,他最大的貢獻就是將歷代的(宋代之前)的書法作品通過鉤摹的方式刻在石頭上並錘拓而裝訂成的一本歷代法帖的集大成。

  大觀帖  這本《淳化閣帖》想法的提出就是宋太宗趙光義,他命翰林侍書王著編次摹勒上石于禁內,刻這個碑帖的時間是宋淳化三年(992年),所以這個碑帖被命名《淳化閣帖》。在《淳化閣帖》誕生之前,大家只能參考歷代的書法真跡來學習,但是哪裡優惠有這樣的真跡隨意可見,隨便的一件書法作品的原作都可以當成自己家的傳家寶了,也都不會輕易的拿出來給別人看,自從有了《淳化閣帖》之後,這種現象完全的被打破,更多的人能夠感受到歷代書法家作品的氣息,這種貢獻是史無前例的。

  蘇軾 李白仙詩卷  帝王對於書法的喜愛,到了宋徽宗趙佶的時期更是發展到了極致,《大觀帖》的刻成是在宋徽宗大觀三年,由龍大淵主持刻帖工,蔡京奉旨書寫帖內的款識標題。刻成之後置於太清樓下,又稱《太清樓帖》。《大觀帖》的刊刻要晚於《淳化閣帖》,所以在選擇碑帖上又有了很大的進步。但《大觀帖》刻成之後並不是為了讓大家學習所用,而是皇帝為了嘉獎大臣所用,代表的是一種誤傷的榮耀,所以《大觀帖》傳世的拓本很少,更顯得十分的難得。

  康有為《行書語摘軸》紙本行書 151×40cm 山西省博物館藏  其實在《淳化閣帖》和《大觀帖》出現之後,才在書法史上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帖」,後世對於這些「帖」的學習和傳承變成了所謂的「帖學」,這也就是後來清代的阮元、包世臣、康有為等人的極力反對,一直提倡的「碑學」的對立面。

  米芾 苕溪詩卷 局部

  米芾 苕溪詩卷 局部  且不管後世的發展如何,有了這些官方所監督的「帖」,為宋代的行書的發展掃清了很大的障礙(這句好有官方說法的趕腳。。。。。),宋代的書法十分的注重意趣,強調主觀表現,從而開闢了新的道路(又開始官方了。。。。)。

  米芾 苕溪詩卷 局部

  米芾 苕溪詩卷 局部  在宋代的書法成就中,如果只說四個人那就是「宋四家」蘇軾、米芾、黃庭堅和蔡襄了,要是再篩選一下的話,蘇軾和米芾的書法絕對是可以代表整個宋代的書法成就的。由於宋代的書法十分崇尚意趣,所以後世的人就將宋代的書法統稱為「尚意」的書風,但其實宋代的書法並不是對於魏晉的行書的一種傳承是在強調意趣的前提下,宋代書法家重視自身的修養,加上對於禪宗的借鑒,使得宋代書法有了自己獨特的魅力。

  米芾 苕溪詩卷 局部

  米芾 苕溪詩卷 局部  與蘇軾相比,米芾在書法上的用功絕對是史無前例,為什麼這麼說呢?同為朝廷命官的蘇軾、黃庭堅、蔡襄等人都是通過各種的考試上來的,而米芾則是因為母親是皇帝的奶媽而走後門來的,學問不如人家當然得有個一技之長了,那就寫書法。對於書法的熱愛,米芾是幾近痴迷的一種狀態,孔子說,「四是不惑」,對於只活了五十多歲的米芾來說,四十歲左右絕對是他創作的高峰期,無論是在體力還是精力上都絕對是藝術家最好的時間,今天書揚文化就帶大家來欣賞下米芾38歲所作的傳世經典行書作品《苕溪詩帖》。

  米芾 苕溪詩卷 局部

  米芾 苕溪詩卷 局部  《苕溪詩》是米芾38歲時所書,縱30.3厘米 橫189.5厘米,全卷35行,共394字。此卷原為清代的內府藏品,溥儀出宮時帶到了長春,後失散流落民間。《苕溪詩帖》的散落到民間之後,一直下落不明。它的重現與著名的文物鑒定家楊仁愷有著難解的情緣。

  米芾 苕溪詩卷 局部

  米芾 苕溪詩卷 局部  一天,文物鑒定專家楊仁愷在北京琉璃廠的榮寶齋喝茶休息,這個時候有一個小伙拿來了一個包袱,裡面各種的書法作品,榮寶齋的夥計一看,知道裡面肯定有不少著名的作品,自己又不太確定,便找到了正在休息的楊仁愷。在楊仁愷的鑒定下,消失許久的《苕溪帖》就在其中,但這時的《苕溪帖》已經是支離破碎,還好基本的字都存了下來,在楊仁愷的識讀下,建議榮寶齋買下,榮寶齋二話不說就買下了當時的所有作品,之後經過故宮專家的修復,才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苕溪詩帖》。

  楊仁愷書法  米芾在書寫《苕溪詩帖》時他在遊歷蘇州、無錫,此卷是他出發造訪無錫之前的手筆。雖中年已到,但字中卻不乏天真之氣,以胸中之美,貫注全篇,整個書風令人驚嘆不已。

  曹寶麟教學視頻截圖  其實,每件書法作品的流傳都有著豐富的故事,《苕溪詩帖》的後面有米芾的兒子米友仁的題跋,從中我們可以知道此帖曾藏入南宋紹興內府,明楊士奇、陸水村、項元汴諸家,後入清乾隆內府,並刻入《三希堂法帖》。

  曹寶麟臨《苕溪詩帖》  對於米芾《苕溪詩帖》的學習,在當代最著名的應該是被稱為「書法神探」的曹寶麟先生了,曹寶麟一生對米芾有著很深的研究,在書法上對米芾《苕溪詩帖》的體會更是十分的深刻。在網上流傳的很火的臨寫《苕溪詩帖》的視頻就是出自曹寶麟先生之手,也正因如此,哪怕是曹寶麟臨摹的《苕溪詩帖》甚至比他自己創作的作品還要貴上許多,喜歡《苕溪詩帖》的小夥伴,可以將曹寶麟臨寫的視頻找出來參考學習。

  曹寶麟出版的苕溪詩帖的批註字帖  最後,書揚文化找到一些有關《苕溪詩帖》的單字的高清圖片,大家可以從中看到許多米芾用筆的細節,這些都是古人前所未見的,但書揚文化一直有個困惑,為什麼隨著現在技術的越來越發達,卻怎麼也不會再出現之前那樣偉大的書法大師呢》歡迎小夥伴們留言討論下。。。。。

  米芾 苕溪詩帖 單字高清欣賞

  米芾 苕溪詩帖 單字高清欣賞

  米芾 苕溪詩帖 單字高清欣賞

  米芾 苕溪詩帖 單字高清欣賞

  米芾 苕溪詩帖 單字高清欣賞

  米芾 苕溪詩帖 單字高清欣賞

  米芾 苕溪詩帖 單字高清欣賞

  米芾 苕溪詩帖 單字高清欣賞

  米芾 苕溪詩帖 單字高清欣賞

  米芾 苕溪詩帖 單字高清欣賞
推薦閱讀:

石英石品種及鑒別
綠寶石的鑒別方法圖解
打卡90天|方劑學28 附錄 方劑間的鑒別
教你如何鑒別春、夏、秋茶
智慧媽媽:洋奶粉選購策略 教你如何鑒別進口奶粉

TAG:書法 | 鑒別 | 傳世 | 閑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