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靠主,永遠前進 ——戴德生的使命意識與宣教神學原則

(請擊點圖片上方藍色的「生命季刊」,選擇「關注」,您就會每天收到生命季刊播發的文章)

全心靠主,永遠前進

——戴德生的使命意識與宣教神學原則

文/姚西伊

《生命季刊》第6期

戴德生(J.HudsonTaylor,1832-1905)是近代西方來華傳福音的巨人。他看到中國巨大的靈性需求,乃於一八六五年創辦中華內地會(ChinaInlandMission)。在戴氏宣教神學的直接影響下,內地會創造了許多有效的宣教方法,很快便發展為規模最大、宣教工地最多的基督新教在華差會。重溫戴氏的異象和思想,對我們的靈修生活與傳福音工作仍然深有啟迪和教益。

一、「大使命」與聖經權威

「大使命」(馬太福音28:18-20)始終在戴德生的神學中佔有核心地位。在他的宣教生涯中,戴氏反覆強調:「主耶穌差遣我們每一個人,」「他的差遣的詞句十分清楚:他要福音向全世界的每一個造物宣講。」戴氏的這些話語有三個著重點。第一,他把基督交給的大使命當作鼓舞信徒傳福音的主要動機,也是每個信徒義不容辭的責任。他常常向信徒發出這樣的挑戰:「當主耶穌交給我們一個明確的使命,我們難道還問要不要服從嗎?」第二,戴氏十分看重「大使命」中向全世界萬民傳福音的要求。所以,他把宣教的重心,放到當時還未被新教差會觸及的中國廣大內陸地區的千百萬群眾。第三,他認為,「大使命」清楚地表明宣教士的首要任務,是儘快地把福音帶給每一個尚未聽過福音的人,使他們有悔改的機會。基於這種認識,以及當時中國內陸大多數民眾文化水平極低的現實,戴氏確認口頭宣講和巡迴佈道是主要宣教方式。他從不否認社會服務與慈善事業在宣教事業中的價值,但主張它們必須從屬於傳福音的大目標。

戴德生對「大使命」的認同與順服,體現了他對聖經所持的態度。他堅信聖經為神所啟示,其經文清晰明確,其真理性簡單明了、無可質疑。因此,信徒必須對聖經經文篤信、服從,不可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加以曲解。他說:「如果聖經有錯誤,我們最好早些發現並把聖經丟掉;如果它是真理,我們應當依據它來生活和行動。」正是本著這種精神,戴氏把聖經中神的差遣和應許,而不是繁複的神學理論,作為內地會的信仰基礎和行動指南。

二、基督再來的企盼與靈魂的拯救

戴德生對「大使命」的滿腔熱忱與他對基督再來的熱切盼望息息相關。他堅信,基督再來的日子越來越近了。在基督來臨以前,福音必須被傳遍地極,所有蒙神揀選的必須被找到,他說:「我們肯定神的選民必在祂來以前被聚集;雖然我們不知這些選民在何處,我們應當儘力為基督贏得靈魂。」但是這個任務還遠遠沒有完成。千百萬靈魂仍在黑暗中掙扎。這使戴德生對完成「大使命」一直懷有極大的負擔和強烈的緊迫感。

這種對基督再來的企盼賦予內地會極大的宣教動力,並且決定了該會早期的性質。當戴德生創立內地會之初,與其說他要建立一個傳統的宣教差會,不如說他要發起一個與時間賽跑,搶救靈魂的傳福音運動。這個運動的目的是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向最多的人傳講基督的道。因此,內地會的宣教士們總是在前進,從一地移到另一地,遠涉邊荒去開闢新的宣教工場。內地會十分注意不讓規模大、費時長、效果淺的社會服務項目拖住手腳,避免因這類項目而導致宣教事工的機構化和地方化。誠如戴德生所言:「神無意讓祂的事工停滯不前,而是要永遠前進。」「永遠前進」的確是內地會宣教事業的一大特色。

這個「永遠前進」的宗旨體現在內地會許多具有創造性的宣教策略之中。首先,內地會宣教士最重要的素質是信仰與屬靈生活的端正。高深的學歷或神學的訓練並非必要條件,宗派背景、國籍、性別亦非決定因素。

其次,為了更快、更有效地深入中國社會,內地會要求其宣教士們必須改穿中國服裝,採用中國的生活習俗。

其三,戴德生一向主張積極吸收中國信徒參加福音佈道工作。他認為,西方宣教士們在華的作用是暫時性的,一旦在他們撒下福音的種子以後,中國信徒應當儘快承擔起建設教會的重任。

其四,戴氏看到,要在中國這樣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度內短期完成「大使命」,各在華差會應放棄宗派的分歧,專心致力於中國的福音化事業。

三、信心宣教

內地會以第一個全面實行「信心宣教」原則的差會而著稱於基督教宣教史。「信心宣教」的大前提是這樣一個信念:上帝是全能全知的,也是絕對信實的。祂既然差遣眾門徒遠赴天涯海角傳福音,祂一定會在靈性和物質上看顧和引領他們。因此,戴德生諄諄告誡內地會宣教士說:「讓我們徹底地信賴祂,每日、每時服事祂,依靠祂的信實。」對一個宣教士來說,只有這神的信實,而不是充足的後勤供應和教會機構的支持,才是最大的保障。一個決志獻身宣教的基督徒不必躊躇於物質準備的缺乏。他(她)所要作的就是服從主的「大使命」而奔赴傳福音的工地,因為他(她)深知神會滿足他(她)的需求。

戴德生把「信心宣教」的原則貫徹於內地會的日常運作之中。例如,為體現對神的全心信靠,內地會從不在任何場所募捐,從不舉債。內地會宣教士無定期、定額的工資,其經濟支持多寡全憑差會所得奉獻多寡。他們仰望和依賴神的途徑是祈禱。另一方面,戴氏也強調,「信心宣教」不等於完全置物質的條件於不顧,乃至淪為「信心醫病」之類的極端行為。他鼓勵宣教士以感謝和喜樂的心接受神所賜的食物、金錢和醫藥等,並用之於神的事業。

結語

戴德生的宣教神學是「尊主為大」的神學。戴德生堅決持守神的話語,服從神的吩咐,篤信神再來的應許,信靠神的大能。所以,他才能以全心靠主的精神,把內地會的福音事工不斷推向前進。

戴氏對中國的負擔與異象,對我們這些生活在北美富裕社會中的華人基督徒是一個極強烈的提醒與鞭策。他的見證再次說明,福音的本質是宣教性的,宣教對每一位基督徒而言是人人有責、刻不容緩的任務。特別對來自中國的基督徒而言,我們切莫忘記戴氏對我們的厚望,以及中國福音化的事業遠未完成的事實。

同時,我們從戴氏的見證中看到,宣教的事工是屬於神的。我們宣教的力量來自神,宣教的目的是榮耀神。這使我們在困難重重、看似無望的條件下得以百折不撓,也使我們在宣教的事工上存著謙卑的心,不居功自傲,不盲目排斥他人的事工,不漠視宣教工地的社會與文化環境,一切以有效、迅速地傳福音為依歸。

最後,戴德生的宣教實踐表明,宣教事工不可偏離傳播福音、勸人悔改的核心。個人的改變是一切社會變革的源頭。在這樣一個紛繁複雜、千變萬化的時代,我們只有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才能不偏離宣教事工的目標,不喪失宣教事工的焦點,才能不斷彰顯神的大能。

姚西伊來自中國大陸,現從事神學教育與研究。

=================

如果您是在朋友圈中看到這篇文章,請點擊手機屏幕的右上角,然後「查看公共帳號」,點擊「關注」即可。

您若有任何問題,可以直接回應或評論。「生命季刊公共微信平台牧師團」將為你解答疑惑。

生命季刊微信:cclife2013gmail

生命季刊網頁:www.cclifefl.org

擊點左下角「閱讀原文」,即可看到生命季刊的視頻短片及文章。


推薦閱讀:

美國的這場暴動,讓人們意識到納粹這個惡靈重返人間了…
活著是為了遺忘,復從死灰中更生.
蘇力:問題意識
黑格爾:自我意識、承認與「主奴關係」
人工意識的閾值感悟

TAG:意識 | 神學 | 原則 | 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