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談】「一國兩制」,前無古人的事業需要全新視野

香港(資料圖)

  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前夕,特區現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在官邸接受了中央媒體的集體採訪。「『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是成功的。」在被問及如何評價回歸20年來「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時,梁振英肯定地回答道。

  「『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是成功的。」作為香港特區現任行政長官,且早在1988年即被選為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秘書長,梁振英見證了香港回歸20年的風風雨雨,更親歷了「一國兩制」在香港實踐的全歷程,是有資格說出這話的。

  衡量「一國兩制」在港實踐是否成功,標準很多,比如「一國兩制」是否受到香港同胞擁戴,是否為香港帶來巨大發展成效。——根據專業機構不久前的評估顯示,香港連續第二年被評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另外據統計,到2017年,香港已連續23年被美國傳統基金會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持允而論,二十年來,香港能夠始終風采俊逸,美名遠揚,與「一國兩制」的偉大實踐息息相關。

  日前,前香港特首董建華在演講中援引2016年10月世界銀行《全球治理指數》報告,有一些數據令人欣喜。二十年來,香港法治從第60位上升到第12位,政府效率從第28位上升到第3位,腐敗控制從第20位上升到第17位,規管質量從第4位上升到第2位。由此得出結論:香港實施「一國兩制」的成功是人人看得到的。

  「一國兩制」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香港既可享受到「一國」的全方位支撐,又可享受到「兩制」帶來的獨特路徑,在這種雙重優勢支配下,香港不應該拋棄「一國兩制」。

  進而言之,「一國兩制」在實踐中已經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具有強大生命力。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必須全力推進「一國兩制」,否則一切都是虛妄之談。

  「一國兩制」是前無古人的事業,需要我們以全新的視野看待它。「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成功實踐表明,惟有繼續堅持下去,香港才能不斷劈風斬浪,勇立潮頭。但是,在當前,「一國兩制」存在被雙重誤讀的尷尬。一個是,只提兩制,不提一國,另一個是,只講一國,不提兩制。

  習近平總書記曾明確強調,中央貫徹「一國兩制」堅持兩點,一是堅定不移,不會變不動搖、二是全面準確,確保「一國兩制」的實踐不走樣、不變形。習近平總書記還曾指出,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和挑戰,我們對「一國兩制」的信心和決心都絕不會動搖。我們將全面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嚴格按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別行政區政府依法施政、履行職責,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進民主、促進和諧。

  眾所周知,鄧小平也曾就「一國兩制」多次表態:「『一個國家、兩種制度』,我們已經講了很多次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已經通過了這個政策。有人擔心這個政策會不會變,我說不會變。」「『五十年不變』不是隨隨便便、感情衝動而講的,是考慮到中國的現實和發展的需要。」全國人大通過的「一國兩制」政策具有法律效力,怎麼可能說變就變?從1997年到現在才20年,怎麼可能提前結束?

  「既是同舟,在獅子山下且共濟,拋棄區分求共對,還有天地能前往,還有生命發光……」歌曲《獅子山下》感染了無數港人。今天,在香港回歸20周年之際,同歌《獅子山下》,是勵志更是共勉。20歲,古稱弱冠之年,正式施行20年的「一國兩制」也將日趨茁壯。「一國兩制」,全新事業需要全新視野,我們越發意識到,「一國兩制」是對國家和香港最有利的安排,繼續發揮「一國」和「兩制」的雙重優勢,就能迎接更明亮的未來。(文/王石川)

推薦閱讀:

假從旺格,財運事業跌宕起伏
網信事業的發展和治理不斷開創新局面,網路空間日漸晴朗、信息化成果惠及億萬群眾簡潔便利才是真
書桌擺放有原則 正確擺放有助事業高升
忙起來多好, 因為閑下來更累
步入33歲,到底做了些什麼?

TAG:古人 | 事業 | 一國兩制 | 視野 | 大家 | 大家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