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為你的「無效社交」浪費時間!

李敏是一個交際廣泛的年輕人,他身邊的同事經常會聽到他對於人際關係的高談闊論,對於維繫人脈的重要性,黎敏的觀點是只要能幫上的忙,就絕對義不容辭。

「中國是個人脈社會,不認識人肯定會寸步難行!」李敏話音剛落,他的某個老同學在QQ上管他借錢,他當著大家的面,迅速的給對方打過去1000塊錢。

「朋友之間就不應該有那麼多講究,我們不應該把什麼事情都變得功利化!」李敏的豪爽並沒有在辦公室里獲得更多的好評,只有跟他一期進公司的徐強會提點他要注意借錢有度:「李哥,你借出去錢,每次都能收回來么?」

這樣的疑問,李敏心裡也是有桿秤:大多數借出去的錢,要麼隔了好久才還上,或者還了一半就算是不錯了。

不光是借錢,只要是他的哥們有求與他,什麼借住,幫忙搬東西,他都是帶著義不容辭的態度很積極的響應他們的求助,甚至有的時候自己也不方便,但是他總是先答應下來再說。

「李哥,我知道你在朋友面前是個熱心腸,但是也得分情況吧,」飯桌上,徐強給李敏倒上一杯熱酒,他只有在李敏酒過三巡的時候會把心裡的疑問說出來:「你自己也得悠著點啊。」

「哎呀,你小子別瞎操心!」李敏加了一口菜,惡狠狠的嚼了起來:「這個社會太功利了,太功利了你知道嗎?沒有真感情,活著累!」

「其實有些人未必對你是真的....」話還沒說完,李敏又要給自己倒酒,徐強見狀趕忙攔了下來,李敏把對方的手打到一邊:「別攔我,我跟你說啊,這人活著就得是有口氣才行!」

要結賬的時候,李敏執意埋單:「這頓飯我請!咱們哥們一場我不能讓你掏錢!」但是他摸了摸兜,似乎有些囊中羞澀,李敏抬頭看了一眼徐強,有些為難的說道:「兄弟,要不你借我點錢,整頓算我的,我以後把錢還你!」

徐強笑著把帳結了,他攙扶著「李哥」回家,路上二人只是默默的走著路,誰也沒在說些什麼。徐強心裡明白,他並不是為了這頓飯埋單,而是為了李敏心中的人脈「埋單」。

我們在探討社交的有效性時,無可避免的會考慮到「友情」這一特殊情感的含義,如同上面的小故事中李敏的感受那樣,大多數人希望自己友情保持純潔的狀態,摻雜那些帶有功利成分的東西會毀掉那些在我們內心深處的美好。因此,分清社交的有效性,對於無效社交的處理就成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不要成為他人的「情緒垃圾桶」:與朋友之間情緒上的交流,傾訴和傾聽同樣重要,聚在一起,談一些跟別人談不了的事情,既能夠增進信任,也是舒緩自身情緒的良方。但是如果有你的某個朋友不分場合,也不考慮你是否願意接受,總是向你傾瀉自己的不良情緒,發泄自己的不滿,甚至不聽你善意的疏導,只是一味的發泄自己的情緒,這樣的朋友可能是出於一種特殊的信任才會在你的面前展現自己最真實的一面,但是久而久之你的情緒也會遭受相應的負面影響,甚至還會影響你的工作和生活,社會上的一些心理服務機構往往承載了相應的需求,但是畢竟你不屬於提供這樣服務的人員。雖然對方與你並無惡意,但是你也應該講自己的真實想法告知對方,如果對方仍舊一意孤行,那麼為了你自己的身心健康,和這樣的朋友適度接觸是最好的選擇。

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借錢這件事,任何時候都不是一件小事,無論你這個朋友跟你的關係如何,在借錢的時候都應該留存相應的憑據。大多數時候借錢給對方是出於信任,而借據是對這份信任的保障。雖然我們不能把社交行為看作是一種以絕對利益為導向的個人行為,但是既然產生了這種借貸情況,那麼至少要保證自己的利益不能被隨意侵害,有時候我們能通過借錢這件事看明白一個人的品性如何,但是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才能看明白,這是我們一定要先考慮清楚的。

任何以友情作為武器的人,我們都應該敬而遠之:你不做他要求你做的事情,你不陪他他想做的事情,你不能無時無刻陪著他度過寂寞,走過悲傷,以上的事在你身邊不方便的時候對方卻要求你去做,那麼這樣的人往往會過度依賴友情,以友誼為武器,逼迫你「珍惜」你們的感情,這樣的人其實從心裡並不清楚友情的真正含義,他們只是認為,友情是工具,不明白友情是一種尊重彼此需要的詮釋,是相信與相知的完美融合,而只是單純的認為友情就是付出,是一種奉獻精神。用一種「誰佔便宜誰吃虧」的態度去駕馭這種情感,這樣的人不適合跟他人建立感情,那麼遠離他們,也許能更好的讓他們看清自己。

區分社交的有效和無效,功利性是一方面,但是感情才是「重頭戲」。無效社交的最大特點,其實是在於對方看待你存在的意義:有些人是尊你為至交好友,有些人可能只是拿你當個傻活動不斷,福利不斷!

推薦閱讀:

我不想再在你身上浪費時間了
如果女人有這5種表現, 那麼男人就請別再浪費時間了
真正厲害的人,都很會浪費時間
孩子浪費時間一般表現在哪些方面

TAG:浪費 | 浪費時間 | 時間 | 社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