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輻鰭魚類浪潮般的進化

鱘魚

  輻鰭魚類是所有脊椎動物中最成功的水生類群,它們幾乎佔領了地球上水域中的所有生態位。它們種類繁多,大小千差萬別,適應性更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它們的進化史波瀾壯闊,各個時代的各群「明星」紛紜登場,將一部魚類進化史詩「表演」得像漲潮的大海,一浪高過一浪。

  輻鰭魚類在地球上的進化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相應的可以由輻鰭魚類所包括的三大類群(次亞綱)所代表,它們是原始的軟骨硬鱗魚類(軟骨硬鱗魚次亞綱)、中間的全骨魚類(全骨魚次亞綱)和進步的真骨魚類(真骨魚次亞綱)。

鯉魚

  軟骨硬鱗魚類是最早發展出來的硬骨魚類,它們在泥盆紀出現,在古生代晚期的二疊紀佔有優勢。然後,在中生代的早期和中期,全骨魚類發展起來並取代了軟骨硬鱗魚類在水域里的地位。到現代,軟骨硬鱗魚類中只有鱘形目一個目還生存著,由分布很廣的鱘魚以及分布在北美洲和我國的白鱘為代表。  全骨魚類在三疊紀出現,在侏羅紀和白堊紀早期達到了進化的全盛時期,此後它們走向衰落,只有雀鱔和弓鰭魚兩個屬生存到了現代。

  造成全骨魚類衰退的原因是真骨魚類的興起。最早的真骨魚類出現於侏羅紀,從白堊紀開始直到現在,它們的家族不斷地發展壯大,成為江河湖海里真正的「主人」。我們現在最經常接觸到的青魚、草魚、鰱魚、鯉魚、鯽魚、鯰魚、鱸魚、帶魚、黃花魚、比目魚、海馬、沙丁魚等等幾乎所有的硬骨魚類都屬於真骨魚類。

  在輻鰭魚類的進化發展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明顯的平行進化的例子,隨著時間的發展有許多「情節」一再地重複出現了。例如,軟骨硬鱗魚類在二疊紀時發展出了一些體型又短又高的類型;然後在侏羅紀時,從全骨魚類中又發展出了一些與之非常相似的種類;最後在新生代,真骨魚類這種進化的相同模式又被重複了。這樣的例子在其它方面也是不勝枚舉。

  為什麼會這樣呢?答案可能很複雜,但是生存競爭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從過去到現在,魚類之間的競爭始終是非常激烈的。由於遺傳過程中產生的變異和自然選擇的結果,新的類型不斷出現,新類型中總有一些在應付環境,以及與其它魚類競爭方面更有優勢,這樣就使得整個硬骨魚類家族呈現出不斷產生出「更高級」類型的趨向。但是適應於水生生活的條件限制是非常嚴格的。例如,流線型的體形是快速游泳的魚類必不可少的,而高體形以及與之相關的一些身體結構對於那些在珊瑚礁叢中生活的魚類又特別重要。同樣,巨大的嘴對於大多數肉食性魚類來說是有優勢的。因此,當更進步的魚類替代他們那些效力較差的前輩的同時,它也面臨著與前輩相同的適應問題,而這些問題又都是需要以相似的方式去解決。這正是硬骨魚類浪潮式進化模式的最根本的原因所在。

來源「中國科普博覽

本站編輯:劉玞珪


推薦閱讀:

西藏一個湖泊里,魚類蘊藏量可達8億多公斤,為什麼沒人敢去釣?
有毒魚類匯總
xwl340xwl的文件夾【釣魚類】
一例由指環蟲引起的草魚爛鰓病的防治
卵生魚類的繁殖

TAG:魚類 | 進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