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給單親家長的話

單親家庭有逐年增加,不論是由於離婚、未婚懷孕或喪偶而成為單親家庭,受害最深的都是無辜的孩子。而大人的情緒、立場,往往是影響孩子成長的主要塬因。

  驟然成為單親家庭的孩子,情緒會顯著低落,在校的孩子可能成績溘然一落千丈,這實在是對重大壓力的正常反應。這種時候孩子若得不到適當的關愛或適切的輔導,很輕易迷失,甚至自暴自棄。相對的,倘若負責監護的父或母,能夠以適當的立場和方式來教養子女,他們的孩子一樣能成長得活潑爽朗又健全,和雙親家庭無異,甚至會因為體會了父親或母親為自己所用了的心血,反更成熟獨立,長進懂事。

  家長的立場只要是健康準確和爽朗的,必會影響孩子的糊口處事立場,對孩子來說,他的人生可能比一般孩子多了一份經歷,從另一個角度想來,何嘗不是一個可貴的成長經驗呢?

  幾個例子,幾個分享

  CASE 1︰誤認為自己分歧錯誤或做錯事,令父母離異

  CASE 2︰子女低學業成就,讓人耽心

  CASE 3︰無法常常陪伴孩子,孩子行為發生偏差

  CASE 4︰孩子不適應糊口改變,疏遠父母

  CASE 5︰耽心子女身心的發展

  給單親家長的話

  --------------------------------------------------------------------------------

  CASE 1──誤認為自己分歧錯誤或做錯事,令父母離異

  有些家長告訴孩子:

  「你乖,爸爸就歸來了。」

  「快快睡,天亮了,爸爸就歸來了。」

  分享:

  孩子在家長允諾下日日努力,期待另一位家長歸來愛他,可是老是未能實現。徐徐的,他認為是自己不夠好,是自己的錯,所以爸爸或媽媽不願意歸來抱抱他,給他足夠的支持,他深深求全自己。

  有時他憶起父母爭吵時常說的話:「假如不是為了孩子,我早就……」他錯誤的以為:自己是構成父母離異的塬因。於是產生罪惡感、自卑感,影響了他的情緒及日常糊口,不能坦然面臨同學、朋友。雙親離異,對孩子是個不小的打擊,專家建議為人父母者應留意下列事項,協助孩子面臨破碎的家庭,重拾對親情的決心信念:

  一、向孩子解釋離婚完全是理性的考慮,並說明塬因,澄清子女的曲解。

  二、誇大父母仳離毫不是孩子的過錯。

  叄、坦誠回答孩子的題目,假如孩子不提題目,並不代表他們已經釋然。

  四、與孩子協定他與雙親相處的時間,以及受那一方監護。

  五、向孩子保證父母依然深愛他,仍會與他保持良好關係。

  六、毫不利用孩子作刺探另一方或傳遞動靜的使者,更不可用孩子作為要脅對方的工具,也不  要強迫孩子表示他站在那一邊。

  CASE 2──子女低學業成就,讓人耽心

  月華一邊招唿客人,也留意著在角落寫功的兩個孩子,孩子作業始終不佳,她考慮要送孩子去補習,但是補習費還得籌措,而老大總是發獃更叫她耽心。

  分享:

  單親家長奔波於工作與家庭照顧之間,身心多已疲累睏倦,經常無法顧及子女課業的指導。尤其是教育程度不高的單親家長更是布滿了無力感,而子女在沒有受到妥善指導下,也確易有低學業成就的狀況。

  若是提早進入就業市場來分擔家計,使得單親家庭的子女在遭受家庭變故的調適之外,尚須面對被迫提早成長的窘境,由家庭的被照顧者與依靠者,轉變為協助家計或家務的貢獻者。因為他的工作能力有限,過早的勞力付出經常成為他本來發展的限制,削弱他在就業市場的競爭能力與機會,也影響了日後的糊口品質。

  單親家庭,尤其是女性單親家庭資源不足的情形,在台灣尤其嚴峻,這也是我們要爭取政府和社會應積極給予關注和增援的理由。

  CASE 3──無法常常陪伴孩子,孩子行為發生偏差

  淑娟得利用晚上造訪客戶,她請來母親幫忙照顧家裡。可是近來她發現女兒也晚歸,零用錢花得多,甚至缺課。

  分享:

  家有成長期的子女本需要大量的關心與留意,而單親家長有時卻受困於財力與時間,而無法提供成長期子女學業流動和社交糊口足夠的留意和協助,孩子也因此易受其他成人或同輩集團的影響,甚至產生偏差行為。

  所以家長不管如何忙碌,也要跟孩子保持緊密聯繫,別忘了天天撥一段時間陪孩子,即使半小時或10分鐘,也不嫌少,或者多利用電話,讓孩子隨時感慨感染你的關懷,即使是一個擁抱或一句關切的問候,都能傳達愛的訊息。

  此外,多聽孩子的傾訴,才能知道他們真正的需求,並且可以讓孩子邀請朋友來家裡玩,以了解其交友狀況,和學校老師隨時連繫,並多觀察孩子的行為,把握孩子的心理狀態。

  CASE 4──孩子不適應改變,疏遠父母

  小雷不興奮媽媽匆忙說完話就走了,不聽他說話;也耽心媽媽看到他的成績單將會有的風暴。好像日子愈來愈難過了。他不喜歡現在的媽媽,他徐徐的沈默了。

  分享:

  教養子女本非易事,經常是必需由夫妻共同合作,彼此互相支持補位的。而單親家長同時扮演嚴格、溫柔的父、母角色,較無法兼顧妥善的管教方式,輕易造成對孩子過鬆、過嚴的情形,而且也輕易發生缺乏適應的角色認同,及親子關係緊張、衝突的狀態。

  此外,單親也很輕易把一切的期望,寄託在孩子身上,完全沒有自我的存在,當孩子不如自己的期盼或忤逆自己的意思時,更覺椎心之痛,而落入另一波痛苦的漩渦,造成雙方的壓力與傷害。因此,提醒自己:留給自己及孩子更多的空間、時間,注入更多的關懷與體諒,才能化解親子關係的緊張與衝突。

  CASE 5──耽心子女身心的發展

  「兒子長大了!」陳玫告訴自己。近來兒子拒絕陳玫親膩的舉動。可是怎幺告訴兒子成長期間的事呢?特別是有關男孩子成長期的身心變化,她也不甚了解,她感到不安。

  分享:

  成長期間有同性長輩的陪伴跟指導,孩子較能等閑度過青春期,並且做好成人的準備。單親家庭中有異性小孩,家長得費心為他尋找─親密的指導者,讓孩子可以模仿、發問。有些孩子在成長期間過於認同異性家長,或是在友伴間學得不恰當的行為,都會影響他將來成人的方向。

  單親家庭最難克服的教養題目,往往在於缺少「認同楷模」,孩子在沒有觀摩男女兩性共同相處的經驗下,難免缺乏一些處理兩性題目的參考法則,或產生對自我性別角色認知上的偏差,因此,單親父母不妨多與親友往來,讓子女感慨感染雙親家庭的和諧氣氛,及了解學習兩性相處之道。

  -------------------------------------------------------------------------------

  給單親家長的話:

  經歷家庭結構驟然的改變,孩子經常無法適應單親糊口,加上家長身兼數職,經常無暇顧及孩子的需要及感慨感染,造成親子關係的疏離,若不及早防範,極可能導致孩子徐徐不願與人溝通,人際關係不良,或是環境逼使過於獨立,造成日後獨斷獨行的偏差個性。

  讓孩子知道離婚只是父母的題目,與孩子無關。主動告訴他們可了解的部份,不要惡意批 評。

  孩子愛爸爸也愛媽媽,不要逼迫孩子選擇,使他產生焦急及罪惡感。

  與孩子分享自己未來的計劃。留意孩子的心理教育,避免日後對人對事產生迷惘及偏差的心態。單親家長在調適自己時,也別忘了同時引導孩子走出驟然失去父親或母親的暗影。

  孩子因身為單親家庭子女而受到委屈時,應安慰他,並主動告訴他自己的遭遇,感慨感染和難題,協助孩子體諒單親父母的心情。

  盡量配合學校的需求,不要讓孩子因為單親家庭而自覺不如人,例如衣衫不整、作業沒寫、親職座談會沒人出席等等。

  遇有教養方面的難題,要勇於尋求協助,如子女的老師、輔導機構、父母成長集團等。


推薦閱讀:

四代六親之親家上輩
單親家庭未必對孩子不利
單親家庭的孩子不能嫁!這話你也信?
正月初四於親家在一起

TAG:親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