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do 中文入門手冊:增強版 Workflowy,一個無限層級的純文本任務管理工具

什麼是 Moo.do:一個可管理任務的增強版 Workflowy

用純文本來整理自己的一切這個聽上去有點 geek 的話題,但其實這是經過實踐的,比如 Workflowy和國內的幕布。就拿 Workflowy 來說,它不同於其他的文檔工具,Workflowy 用一層一層的樹形結構整理出了關於你生活中的一切資料,這也是它的 slogan:「Organize your Brain」的奧義所在。在長久的資料收集之後,你的大大小小的資料都可以被收納進這一個目錄當中,形式上有些簡潔,內容上卻是無限的。

而 Moo.do 是什麼呢,它的 slogan 仿似 workflowy:「Organize your way.」同樣擁有無限層級的樹形結構,但它也擁有任務管理、多面板查看、日曆等多種增強功能,就像是一個增強版的 Workflowy。

Moo.do 是一款好工具,但在中文圈並不出名。在寫這篇入門手冊之前,我想在網上查找一些關於 Moo.do 的介紹文章,但幾乎一無所獲,為了不讓大家錯過這個好工具,就讓我來充當一下傳教士吧。

快速認識 Moo.do(TL;DR)

  • Moo.do 是一個類似於 workflowy 的無限層級的純文本任務管理工具。它幾乎擁有 Workflowy 的所有功能。
  • 除了類似 Workflowy 的無限層級以外,Moo.do 的多面板、通知、日曆、優先順序等功能讓它也可用於

    任務管理

  • Moo.do 的特點是能夠在主界面中添加多個「Pane」,類似多個平鋪的看板(就像 Trello 那樣)。它們可以是顯示不同的功能,也可以是直接顯示主文檔中的某個節點。
  • Moo.do 還可以接入 Gmail、Google calendar(收費服務)等。同時 Moo.do 可直接從 Workflowy、奇妙清單、Todoist 等服務導入數據。
  • 開始使用 Moo.do:用列表整理你的一切

    我們的人生都只是無限嵌套的列表而已——這樣說起來有點太誇張,但樹形結構確實可以讓你結構分明地整理完你生活的大小事物,這也是為什麼 Workflowy 這樣看上去有點簡陋的文檔工具會如此獲得大家的喜愛。在開始使用 Moo.do 之前,如果你有使用 Workflowy 的基礎,那在你了解 Moo.do 的特點之後便可以很快上手。如果你之前沒有使用過 Workflowy 這樣的工具,那你可能需要開始熟悉一下用樹形結構整理資料的方式了。

    Moo.do 不像 Workflowy 只能擁有一個文檔。在開始的時候,你可以在左上角新建 document,之後你可以在好幾個 document 之間切換,以匹配你的不同項目和不同用途。當你新建好一個新文檔,它將和 Workflowy 一樣只是一張白紙,你可以開始輸入你的第一行列表,比如「待辦事項」。同樣,你也可以用和 Workflowy 一樣的 shift+enter 快捷鍵來對某個條目添加一個長文本的描述。

    巧妙利用無限層級的列表功能,不久之後,你將可以整理出一個你自己的資料庫。

    Zoom in,在一個列表下不受干擾地記錄

    如果你像我一樣,用 Moo.do 來整理了許多資料,那你可能會擁有許多嵌套的列表。它可能是「工作>工作計劃>本月計劃>2017年5月」下的一個列表,當你將它展開,可能列表前前後後還有非常多的其他列表干擾著你的記錄。

    實際上,你可以在你當前要記錄的列表按下 Command+Enter 這個快捷鍵,這讓你可以 Zoom in 到某個子列表中,這個時候界面中只會顯示這個列表下的子列表,此時你就可以專註於這個列表下的記錄啦。

    怎麼返回?注意看界面頂部,將顯示一行列表路徑,你可以點擊具體的名稱來返回到不同的父級列表中,點擊「Outline」則可以直接返回根目錄。

    添加 Pane(窗格),讓多個列表平鋪展示

    雖然你已經知道 Zoom in 功能讓你可以專註於任何子列表下的記錄,但如此反反覆復的操作肯定是很麻煩的,這也是類似的無限層級的整理工具的弱點所在。但 Moo.do 有一個功能讓你可以免去這樣的麻煩。

    Moo.do 區別於 Workflowy 的最大特點,就是在於 Moo.do 擁有添加 Pane 的功能。Pane 是可以手動添加的窗格,你可以讓他們平鋪顯示在你的 Moo.do 視圖中,從而可以一次性看到多個列表。

    要新建一個 Pane,你可以點擊 Moo.do 中右上角的加號,或者是在你想要平鋪展示的子目錄上點擊右鍵,並選擇「Open in New Pane」,Moo.do 就將會以此條子目錄的視圖新建一個 Outline Pane 了。

    添加一個 Outline Pane 並非是創建了一個新的目錄,實際上它只是一個原目錄的第二視圖,你可以在新的視圖裡通過 Zoom in 到不同的子列表,從而實現直接查看多個子列表。就像 Workflowy 的收藏功能可以讓你在不同的子目錄中跳轉一樣,Moo.do 的 Pane 功能讓你不需要跳轉也能查看多個子目錄。你可以添加很多很多個 Pane 平鋪方便查看不同的列表,但同時你對他們的更新也能直接反應到主目錄中。

    平鋪多個列表的另一個好處就是,你可以在不同的列表之間快速拖動條目。比如你有一個待辦工作和已完成工作的列表,你可能常常需要移動它們,但在一個目錄下整理他們可能不太方便,不過如果通過新建 Pane 把他們都平鋪展示出來,要拖動整理他們就變得容易很多了。

    讓 Moo.do 擁有更多用途的功能性 Pane

    除了最常用的 Outline Pane,你還有其他 Pane 可以添加。

    「Calendar Pane」,它可以將你在條目中的時間規劃按時間顯示出來,是一個專用於日程安排的 Pane。除了查看,你也可以將條目直接拖動到 Calendar Pane 中以快速為條目創建日期(這樣創建日期比手動輸入還要方便)。除此之外,「Archived Pane」可以讓你直接看到已經被你歸檔的條目,方面再次做整理。這個功能也是 Moo.do 之所以可以用來整理任務的重要功能。

    除此之外,Moo.do 還支持與 Gmail 的同步,授權 Gmail 後,你可以在視圖中打開「Gmail Pane」,這將會新建一個 Gmail 的窗格,你可以在 Gmail Pane 中查看你自己的郵件,或是把他們拖動到你的列表中,這樣你就可以對郵件進行整理,或者規劃時間了。

    用好「@」和「#」,Moo.do 能真的幫你管理任務

    要更好地控制你的條目,你可能需要在 Moo.do 中用到「@」和「#」這兩個符號。

    與大多數情況類似,「#」可以用來為你的條目添加 tag。擁有相同 tag 的條目可以在你點擊或者搜索的時候被一同呈現,因此你可以按照你自己的方式通過「#」來整理你的條目。例如為任務進行分類,或者是在團隊協作時把任務分配到不同的人身上。對於「#」符號的運用,你也可以討個巧,照搬一些 Workflowy 的技巧。

    「@」符號在 Moo.do 中有點特殊,它被用來快速地為任務分配時間。你只需要在任意需要設置時間的條目下按下「@」鍵就可以了,你將會看到 Moo.do 為你彈出了非常多描寫時間的詞語,你可以快速選擇一個時間來添加,或者你也可以按照一定的格式自行為條目設置時間,例如 @today 2:30 pm 或者是 @5/25 6:00。你還可以用自然語義為條目設定循環時間,例如 @every friday。

    Moo.do 的時間設定相當自由,一旦你為條目設定好了時間,你將可以在「Calendar Pane」中看到帶有時間的條目,以便於方便地查看它們。此外 Moo.do 的手機版帶有通知功能,你將能在條目時間到期的時候在手機上收到通知。這也是 Moo.do 擁有的 Workflowy 所不具備的優點。

    這些小細節讓 Moo.do 比 Workflowy 更好用

    除了上面提到的 Moo.do 的那些關鍵功能,Moo.do 還有很多小細節讓你有理由去選擇它。

    Moo.do 豐富的搜索和篩選功能可以讓你在查找條目時更加迅速。你可以利用每個 Pane 頂部的篩選條來進行搜索,並且篩選出郵件、已完成項目、加星項目,以及不同的優先順序。

    也許你會發現我的 Moo.do 看上去樣式有一點不一樣,你可以在右上角設置中的「Display Setting」來定製你自己的界面風格。「Light」風格是最接近於 Workflowy 的樣式,如果是習慣了 Workflowy 樣式的用戶,相信這個樣式會讓你喜歡。在顯示設置中選擇「Automatically Bold Headers」可以讓大綱的標題加粗,更利於找尋目錄,推薦打開這項設置。

    如果你希望從其他的文檔或任務管理系統轉到 Moo.do,你也可以直接使用導入。Moo.do 可以從 Workflowy、奇妙清單、Google tasks、Trello、Todoist 將以前的數據直接導入到 Moo.do 中。

    用 Moo.do 來做什麼?

    雖然介紹了 Moo.do 的這麼多功能,但如果是從未接觸過 Workflowy 的用戶可能不太能了解到用樹形目錄整理資料的優點。而他真正的好處就是在你想到任何條目都可以在你的目錄中,通過建立子目錄來進行整理,比起文件夾、文檔列表等整理方式,目錄樹是最簡潔、最快速的整理工具。

    我在我的 Moo.do 中建立了「個人」與「工作」兩個主要目錄。由於 Moo.do 可以兼具資料整理和任務管理的功能,所以我的工作目錄讓我可以用來作為工作任務的記錄和回顧。我建立了「待辦工作」和「工作記錄&計劃」的子目錄。在「工作記錄&計劃」的子目錄下,我會按月/周/日來記錄工作計劃和每日完成的工作,這樣也能對自己的工作起到很好的梳理。

    你還可以充分使用 Moo.do 的多窗格功能來建立多個 Pane,讓你可以一次性查看多個子目錄。對於我來說,我在新的兩個 Pane 中打開了工作記錄與待辦工作的目錄,這樣我可以直接看到待辦的工作,當工作完成之後,我也可以直接將對應的完成的條目拖動到當日任務記錄中,這樣一條工作的記錄就完成了。

    除了常規的記錄和整理,利用 Moo.do 的多窗格並列,你甚至可以創造一個類似 Trello 一樣的看板,把不同的 Pane 作為看板,將條目在不同 Pane 之間拖動。當然為了不擾亂你之前的文檔,你可以在左上角新建一個 document,這樣就可以在不同文檔之間切換了。

    小結

    由於篇幅有限,這篇文章首先是為讓大家對 Moo.do 的功能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如果之後有機會希望也可以分享更多 Moo.do 的進階技巧。Moo.do 的功能並不止於此,就像越簡單的工具反而會有更豐富的用法,利用 Moo.do 這些看上去簡單的功能,你完全可以打造你自己個性化的資料庫和工作流。

    如果你之前由於 Workflowy 過於簡陋而沒有選擇使用(更新時間久遠),那相信 Moo.do 應該會讓你重拾熱情。同時,Moo.do 擁有的手機版讓你可以接收通知,而剛剛發布的 Mac 版客戶端和 Windows 客戶端也可以讓你在除了網頁版之外選擇自己喜歡的使用方式。

    你可以在 Moo.do 的官方網站免費使用網頁版 Moo.do 或下載客戶端。


    推薦閱讀:

    還在為配色抓狂?試試這些配色工具,簡單又靈活,已收錄至15個!
    SEO在線工具
    這50個頂級網站,讓你甩別人一萬條街 !
    「男人就是專門用來生兒子的工具。」
    youtube-dl:一個命令行視頻下載利器

    TAG:管理 | 工具 | 理工 | 文本 | 任務管理 | 任務 | 中文 | 無限 | 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