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收藏贗品多 專家支招辨假貨

歡迎您登錄北京東博古玩字畫鑒定中心網站 今天是: 2011年8月12日星期五民間收藏贗品多 專家支招辨假貨江涵之 北京東博古玩字畫鑒定中心網在日前蘭州市舉行的一次民間藝術品鑒定會上,一位收藏者帶來了一隻他花費 20萬元購進的青花瓷器,可是經專家的現場鑒定,這隻他珍藏了多年的「寶貝」竟然是贗品,「李逵」變成了「李鬼」,收藏者的一肚子苦水只能往肚裡咽。目前的文物及藝術品收藏市場上,假貨、贗品隨處可見,涉及到彩陶、錢幣、瓷器、青銅器、玉石、字畫等眾多文物及藝術品收藏領域。同時,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很多贗品已經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這些贗品擾亂了人們的視線,令收藏者吃了不少啞巴虧。同時,贗品橫行的收藏品市場,也導致了許多問題。那麼,作為文物及藝術品收藏愛好者,究竟如何才能盡量少的避免購買贗品呢?記者帶著這個問題,採訪了我市目前在各類文物及藝術品收藏鑒賞上頗有建樹的行家。瓷器 風格磨痕藏玄機據了解,目前收藏品市場上的假瓷器多來自江西景德鎮和河南,這些地區自古盛產瓷器,於是就有一些私人作坊,以傳統的製作工藝製成的瓷器,加上先進的科學技術,生產出來的假瓷器足以以假亂真。因此,瓷器在真偽鑒別上相當困難。那麼,瓷器收藏者們若要鑒定瓷器的真偽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呢?我省收藏協會理事、瓷器收藏 家白建軍 先生介紹,鑒別瓷器的真偽首先應該注意不同年代的瓷器,其風格是不同的。其次,真正的老瓷器,其表面存在自然的磨痕,底面的磨痕也有分段不平的現象;而偽造的老瓷器,其表面的磨痕都是人為打磨的,底面的磨痕也顯得平整而不自然。此外,老瓷器雖然經過了百年,但它的釉質感仍舊要比偽造老瓷器要好,瓷性顯得溫和潤澤,有油脂感。而仿製的新瓷「火」氣未退,有浮滑感。他告誡步入瓷器收藏的人:「現在的收藏品市場假瓷器都成災了,瓷器愛好者要想避免買到假貨,少花冤枉錢,就要增強自身的鑒賞能力,多請教有經驗的同行或者專業人士,在購買瓷器時,也最好有內行人陪同。」彩陶 顏色、水銹有差異近三五年來,收藏品市場上的彩陶贗品越來越多,它們主要來自甘肅、寧夏以及河南等地區。彩陶的仿造較瓷器、字畫等不同,因一些彩陶在出土時,表面的圖案等已經損壞,而坯子完好無損,因此仿造者利用收集的彩陶殘片的圖案在真坯子上作假畫,讓人真假難辨。還有把收集的彩陶殘片碾磨後摻入陶土,經過仿古勾畫燒制而成。造假仿造方法五花八門,不一而足。對於如何鑒別彩陶的真偽,記者採訪了收藏家張興武和王海東,他們認為,鑒別彩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直觀的鑒別即是看彩陶的表面顏色,彩陶多以黑色為主,少有白色,因為白色容易脫落,且出土的彩陶顏色要淡一些,圖案也比較質樸;其次,真正的彩陶長久埋在地下,氧化較為嚴重,一些陶面可見草根的紋路,將其煨在水中,真正的彩陶滲水性好,吸水快,同時還能聞到一股土腥味;還有,真彩陶上會有水銹,複製品上則沒有。總之,真彩陶上記載著幾千年來大地和泥土的最原始的信息。字畫 神韻很難作偽「瓷糊塗,紙老虎。」與瓷器相似的,字畫在收藏品市場上的「李鬼」也不少,且同樣難以「抓獲」。較瓷器而言,字畫的造假因其製作工藝簡單而更為容易。字畫的造假,隨著字畫的誕生便開始存在了,二者可謂是「孿生兄弟」。全國各地都在仿造名人字畫,而一些大師級的書畫作品的仿造則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區,同樣以作坊的形式運作。目前,大師級書畫贗品減少,而二、三流書畫家的字畫仿作越來越多。那麼,真偽字畫之間又存在什麼樣的不同?為此,白建軍也向記者作了介紹,辨別字畫真偽,首先是從畫面效果及落款看「神」。偽造的字畫無法達到真跡的神韻,同時,落款的筆力也欠火候,達不到原作瀟洒流暢的境界,無法偽造書畫家自己獨有的特徵。其次,在裝裱上看「樣」。可以從裱畫的特徵上判斷,真正的古字畫是自然的形成上濃下淡且不均勻的陳舊顏色,而偽造古字畫的陳舊顏色,由於是用茶水、新顏料或者煙熏,使其看起來顯得陳舊,這樣的顏色過於均勻因此不自然。再則從紙張上看「舊」,一些書畫家有自己的專門用紙來進行書畫創作,同時,不同時代的紙張也各有不同。最後在落款欽印上看「偽」,名家的印章多為名家所制,因此在刀法上更為流暢,同時他們對印泥也有講究,優質印泥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變色,而作偽的東西顯得匠氣呆板。白建軍建議廣大字畫收藏愛好者,在收藏字畫的過程中應當循序漸進,從易到難,最好是從本地的名人字畫開始收藏,在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知識之後,再擴大自己的收藏範圍,進行更高檔次的書畫作品收藏。錢幣 文字、銹色自不同錢幣因其種類繁多而容易仿造,在目前的收藏品市場上,仿製戰國時期的錢幣較多,主要因其價格高。而不論是周朝的圓孔圓錢,還是秦方孔圓錢,錢幣的仿品和真品還是存在一些差異的。關於錢幣真偽的鑒別,張興武介紹,可以從四個方面觀察:一是錢幣的銹色。偽造錢幣的銹色不自然,真正錢幣的銹色,金變為紅色、銀變為黑色、銅變為綠色同時泛藍,而鉛則變為灰、白色。二是錢幣上的文字,收藏者可以注意這些文字是否屬於這個錢幣所處朝代的文字;三是出土錢幣會有土香味。此外,可以用舌尖輕嘗,如果有酸味,則證明錢幣還有化學藥劑,是偽造的。四是材質,錢幣有大小厚薄之分,這些差異與錢幣所處時代的國家強盛有關,因此,收藏者可以根據歷史來考證錢幣的真偽。 張興武 先生建議廣大的錢幣收藏愛好者,要多積累一些歷史知識,這對於錢幣的鑒別大有裨益。青銅器 用舌尖可以辨真偽現在,青銅器的收藏在國內古玩收藏界也是五大收藏品之首。目前青銅器的作偽手法較以前更為先進,真偽也較以前難以鑒別。據我省收藏協會副主席李進生介紹,辨別青銅器的真偽,可以從下面的角度入手:首先是看青銅器的圖案和器形,看青銅器的器形和圖案是否對應。其次是看青銅器的銹色和作舊。一般鑒定青銅器以自然有亮色,用手指摳不下來為主。作偽的銹色看上去沒有亮色,用手指摳下來就成粉末,用舌尖舔,舌尖馬上就會發麻,用醋泡一夜銹色就全下來了。李進生告訴記者:「青銅器的作偽方法很多,也很高明,廣大的青銅器收藏者主要還是要靠自己平時學習和掌握的經驗和知識去鑒別,同時要多向行家學者請教。」
推薦閱讀:

教你如何鑒別「海撈瓷」 的真品與贗品
拍賣市場黑幕揭秘:280元贗品起拍價5萬元
王剛狂砸"贗品"被指誤砸珍貴文物 到底該不該砸
婚外情中的真愛,太多贗品
95%的人用95%的錢買了95%的贗品

TAG:收藏 | 假貨 | 專家 | 民間 | 贗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