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學習背景知識?

殺托之路要翻過三座大山:語言,邏輯,背景知識。前面兩座大山是硬指標,單個句子能讀懂能聽懂,串起來更要能懂!語言和邏輯可以通過上課學習練習提高,而第三座大山卻是猶如珠峰一樣的存在。

這是因為,每個單項都會涉及到藝術類,生命科學類,自然科學類,社會科學類這四大類下面的諸多小學科的一些專業知識。平時對這些知識的積累在做題的時候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全文,就好像遊戲中開了外掛,如虎添翼,如有神助!(好好學習,拒絕遊戲!)

天文類

自然科學類是一類常考學科,其中所涉及到天文、地質、氣象、環境科學等學科更是熱門學科。天文類常考題目中包括太陽系、太陽系外的宜居星球和天文類中應用到的技術。今天主要講天文類中常考的話題之一——太陽系。太陽系中常考的話題有星體和天文現象。

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所有收到太陽的引力約束的天體的集合體

位置:位於銀河系4條懸臂的獵戶臂(Orion Arm)上

太陽系構成:太陽系主要包括1顆恆星,也就是太陽;8大行星,行星又分為類地行星和類木行星;173顆目前已知的衛星;5顆已經辨認的矮行星;以及數百萬個太陽系小天體,分為小行星,彗星和流星體。

相對應的英文見下圖:

太陽系的所有星體如下圖所示。以太陽為中心,由內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小行星帶,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以及彗星,流行和隕石。這裡冥王星是比較特殊的一個行星,因為它的軌道不和8大行星在同一平面上,而是與這個平面呈一定的夾角。

上文說過太陽系除了恆星太陽,還有行星,矮行星,衛星和小天體。這些天體之間有怎樣的關係呢?首先行星和衛星:行星,國際天文聯合會給出的作為行星必須滿足4個條件:

(1). 圍繞恆星運轉;

(2). 質量足夠大,能保持球體;

(3). 清除臨近其軌道的其他天體;

(4). 不發生核聚變,也就是自身不發光發熱;衛星,顧名思義就是保衛,是行星的護衛,英文名是moon,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月亮,所以月亮其實是地球的衛星,幫助地球擋住了很多來自太空的隕石,當然月亮和地球之間的引力還能夠保持地球在軌道上穩定的公轉和自轉;矮行星,也可以從名字上理解,比行星矮一個級別的星體,定義上來說,他和行星的區別就是,不能清除軌道上的其他天體。而且矮行星的體積也很小,比如冥王星就是我們太陽系中的一個矮行星,提及甚至比月亮還要小一些。太陽系的小星體,就是更小的隕石,流星體和彗星,關於他們的特點和區分,可以在學習完本篇之後嘗試做一下TPO13 lecture4。

行星:太陽系有8大行星。但是在12年前太陽系是有9大行星。

2006年8月24日,國際天文聯合會重新定義行星,首次將冥王星踢出太陽系行星行列。這是因為,如上文所述,冥王星的軌道和行星軌道平面呈現夾角,而這個它的軌道和行星軌道平面相交的地方就在海王星的軌道上,所以並不滿足清除自身軌道其他星體的條件,而且因為冥王星體積太小,所以被從太陽系行星中除名,降級為矮行星。

行星英文名:水星 Mercury;金星 Venus;地球 Earth;火星 Mars;木星 Jupiter;土星 Saturn;天王星 Uranus;海王星 Neptune;冥王星 Pluto

一句話記住行星順序和首字母:My Very Excellent Mother Sent Us Nine Pizzas

上文講過,行星分為類地行星和類木行星。類地行星,顧名思義是類似地球的行星,包括水金地火這四顆行星;同理,類木行星就是類似木星的行星,包括木土天海這四顆行星。

類地行星:1. 主要組成物質:岩石和金屬;2. 質量小,體積小,密度相對較大;3. 離太陽近,稱為「內行星」

類木行星:1. 主要組成物質:氣體;2. 質量大,體積很大,密度相對較小;3. 離太陽遠,成為「外行星」

關於行星的知識點可以在學習完本篇之後做一下TPO16 第3篇閱讀。

行星中我們介紹一下金星。為什麼要介紹它呢?因為在TPO 24,TPO40,TPO41,3月24日考試均有涉及到金星,在天文類考題中出鏡率已經很高了!

金星是離太陽第二近的行星,以希臘神話中的愛神Venus 命名;中國古人稱「太白」;日出前東方最亮的星,此時喚作「啟明」;傍晚位於天空西側,此時喚作「長庚」。

金星是地球的姐妹星:體積是地球的0.88倍,質量是地球的0.8倍,平均密度略小於地球,所以是繼火星之後,人類宜居星球中另一大熱門星球,這也是為什麼常考的原因之一;但是,金星表面溫度高,壓強大,不存在水,嚴重缺氧,地表多火山。關於金星的特點在TPO40的綜合寫作中有所涉及,可以嘗試寫一下這篇綜合寫作。

介紹完天體,來介紹一下天文現象。因為太陽是萬物之源,太陽有什麼活動,地球肯定會感覺到,所以這類題目也是常考的。先了解一下太陽的結構。最裡面是核心core(發生熱核反應的地區),由內向外是輻射層radiation zone,對流層convection zone(就是最接近底面的空氣層),往外是光球層photosphere(光球之下稱為太陽內部,光球之上稱為太陽大氣),色球層chromosphere,再往外就是日冕corona。

太陽現象主要介紹下面這兩個,太陽黑子和耀斑。特點概括如下:

太陽活動的知識點可以在TPO18 Lecture1 中應用。

今天的天文背景知識就先介紹到這裡。任何一門學科都是需要長期持之以恆的學習和探索,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祝各位殺托之士能早日取得理想成績!


推薦閱讀:

客廳沙發背景牆掛畫怎麼選
張藝謀《長城》的歷史背景,我們可以挖出多少雷?
傅謹:京劇崛起與中國文化傳統的近代轉型——以崑曲的文化角色為背景
乳腺癌21基因檢測的背景與應用
《晝顏》這部劇的創作背景是什麼?

TAG:學習 | 知識 | 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