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百姓深陷樓市10大忽悠無法自拔

中國百姓深陷樓市10大忽悠無法自拔 2016-07-06 10:32

雖有「整人有理、愚人無罪」之說,但有時候一些看似以假亂真的話也會叫聽者一頭霧水,半信半疑。經常回蕩著一些「假作真來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亦真」的流言蜚語,如果這些不能以假亂真,他們也不會輕易亂說,所以購房者更應該金睛火眼,必要時還真需要借一雙慧眼把這紛紛擾擾的樓市看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現在安家新媒體總結樓市上忽悠百姓、愚弄百姓的買房誤區大致有以下10大常見謬論,這些謬論進而形成了「市面」上常常被引用的流言,曬出來供大家分享消化。如果不被其忽悠,那就請自己掂量著買房吧。

流言一、房價不可能下跌

這句話是經常被某些大腕甚至專家掛在嘴邊上,不過鑒於當前形勢,他們的嘴也有點軟了。現在沒有普遍上漲的說法了,一些三四線城市哪怕房價下跌都不一定賣得出去。他們曾認為經濟發展不可能離開房地產,地方正fu也不可能允許房價下跌。

雖然樓市與股市不同,但是我也曾記得也不希望股市下跌,可結果呢?

流言二、百姓買漲不買跌

恐怕這句話不是出自百姓之口,而是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強加到他們頭上的吧!我不敢說這句話毫無道理,但是在當前經濟面臨很大不確定性的背景下,市場上則呈現自住需求者居多狀態,房地產市場也有過去投資和消費雙重功能蛻變成以居住消費為主。既然如此,我想問問,想自住的購房者你難道天天盼望房價大漲?不漲就不買?有人說,漲就是跌的開始,而跌就是漲的先兆。

當然現在,任何一個百姓都愛引用這句話,說明被洗腦了,很可怕。

流言三、要死也是銀行先死

以任為首的許多開發商認為現金問題不會讓地產商死掉,要死也是銀行先死。房產商之所以拋出這一謬論,其目的不外乎向正fu施壓,向銀行施壓,正fu可以不救房產商,難道能不救銀行嗎?就表面上看,在過去的房地產市場中,開發商的資金、消費者的按揭、承建商的流動資金都有相當部分來自銀行,一個項目中的資金很大比例都來自於銀行,如果市場不好,銀行自然最怕。但是房產貸款並非銀行貸款業務全部,況且開發商或購房者出現資金問題銀行也可以收回房子。雖然這些話道出了一些潛規則,但是貿然用話威脅銀行未免有點不明智。

流言四、救樓市就是救中國經濟

如今房地產市場時過境遷,有些人為了得到救助,不厭其煩的將樓市跟中國經濟緊密相連,認為如果不救樓市則嚴重危害到中國的經濟。其實不然,救樓市跟救中國經濟本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與其說拯救樓市就是拯救中國經濟,還不如說成是,拯救樓市就是在中國經濟的緊要關頭保護少數人的利益。

這一點在新一屆zhengfu一定會給我們一個交代。

流言五、房價下跌百姓最受傷害

開發商認為房屋降價受影響最大的不是開發商而是普通老百姓,賈kang近日也說房價下跌一半最受傷的是百姓,真是這樣嗎?如果說老百姓都是以炒房為生,那麼無疑房價的下跌必然給老百姓帶來無窮的災難。如果連住房資格都沒有的購房者,他們哪裡來的炒房心態,也自然就不會擔心房價下跌了,而且這種苦於房價過高而不能實現住房夢的占絕大多數。所以不僅房價應該下跌,而且下跌對實體經濟、對絕大多數民眾有百利而無一害,受到損害的只是那些希望借房地產來掠奪他人財富的人。只要房價不暴跌,就不會影響整個社會。

流言六、窮人不應關注高房價

任和賈都說過,即使房價降一半你也買不起,就不該討論它,就像我們買汽車的時候討論勞斯萊斯,他和汽車降價有什麼關係,你本來也不是坐勞斯萊斯的人。這話聽起來放之四海而皆準,但事實上卻漏洞百出。看起來很有道理,可是高房價也讓部分稍富的人也降低了購買標準,因而富人降低了消費層次卻擠壓了稍窮人的消費能力,最終導致本該買得起的品質差點的房子也被富人買走了,窮人還是買不起。究其根本原因還是房價普遍過高,所以高房價不但是富人的問題,也是窮人關注的問題。房價上漲,匹夫有責。

流言七、啥都可無不可無房

美國老太太按揭買房的故事讓許多中國人一窩蜂的跟進,殊不知我們畢竟是中國人。單純的為了買一套房子,傾其所有,失去了學生年代的理想和夢想,把買房當作人生的第一理想,生活的第一追求,奮鬥的第一目標,成功的第一標誌。

首先有房的願望可以理解,但要結合實際,先不說租房比買房有什麼優勢,單從買房本身來講,你認為你的實力配買房嗎?當然這不是對你的侮辱,而是整個房地產形勢逼迫我們不可能急於要求自己提前享受住房的快樂,否則沉重的代價不允許你後悔。

流言八、買房就等於愛國

為支持樓市和拉動內需,不止一個人高喊「買房就是愛國」的口號,由此引發公眾的熱議。

至於將「買房」與「愛國」牽扯到一起,雖然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聯想並找到註腳,但突兀地直接提出也顯然不妥:哦,買房就是愛國,不買房就是叛國、不愛國?顯然是謬論!

流言九、去庫存等於房價要漲

去庫存確實讓一線城市房價上漲了,但是去庫存主要針對的是三四線城市,實際上一些高庫存的三四線城市非但漲價不可,即使降價都不一定賣得出去。

流言十、一線大城市房價並不高

北京上海房價貴不貴,如果按照需求來說永遠不貴。因為再貴的房子在北京上海都會賣得出去,都會有人買,要按均價更會體現不出貴來。但房價應該與居民的普遍收入掛鉤。

劉光宇,安家雜誌新聞評論部主任,安家新媒體主編,資深房地產評論人。(微信號:liuguangyu1982)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樓市與人口】90後返鄉小故事,你可能沒想到的「逆城市化」原因
曾蔭權樓市新政或收效不大
中美貿易戰,這回特朗普的賭注大嗎?
樓市又雙叒叕調控!盤點近十年樓市調控政策及房價走勢
社科院內部人士自批樓市藍皮書:分析預測都錯(圖)

TAG:中國 | 樓市 | 忽悠 | 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