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忽登舉 彷彿見眾仙——道教與佛教關於死亡的別稱(三)

二、佛教

佛教的生死觀既不同於道教,也不同於儒家。它反對長生不死的道教觀念,也反對儒家的積極入世的人生哲學。佛教的生死觀是建立在「空」與「苦」的基石之上的。

佛教認為人的本質就是「空」。佛教一個主要教義叫「人空」。這個「人空」不是說空無一人,而是說人是由「五蘊」在一定的條件下暫時和合而成。並且在一定的因緣關係中輪轉不息,沒有永恆常在的自體,所以說人是空。「蘊」是「聚集」、「類別」的意思。「五蘊」指構成現實人的五種事物和現象,即色、受、想、行、識。「色蘊」指構成身體和世界的物質,與我們平常指的顏色等不是一回事。「受蘊」指由人的感覺器官所生出的苦、樂、不苦、不樂等感受。「想蘊」是認識直接反映的影像及形成的感覺、表象、概念等。「行蘊」指一切精神現象的生起和變化活動,如計劃、目的、判斷等。「識蘊」指統一前幾種活動的意識。「五蘊」是佛教研究的重點。派別不一,識見不同,解釋也有所差異。

五蘊中,色蘊屬於物質現象,其餘四蘊則屬精神現象。五蘊和合則成人,但這種和合是暫時的,時刻變化的,不能自我決定的,失去了五蘊和合,即不能成為人,還是「空」。色是物質現象,佛教講世上萬物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組成的。就像中國古代五行說構成世界的物質是金、木、水、火、土一樣。「四大」也叫「四大種」或「四界」。「四大」的屬性和作用:地大以堅為性,能載萬物;水大以濕為性,能包容物;火大以暖為性,能成熟物;風大以動為性,能生長物。人以皮肉筋骨為地大,血液唾精為水大,體溫暖氣為火大,吸氣呼氣為風大。人死了骨肉歸地,濕氣歸水,暖氣歸火,呼吸歸風,是「四大皆空」。即使人活著,「四大」也不斷變化,地大不調則肌體筋骨出毛病;水大不調則畏寒;火大不調則發燒,風大不調則氣喘。輕則傷身,重則死亡,也是「四大皆空」。所以佛教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說。

在受、想、行、識等精神方面也是如此。人生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滄海桑田,不斷變換,沒有一種永恆的東西,人的需要和慾望也永無滿足之時,只能永遠陷於不滿足的痛苦之中。其實人們追求的幸福也是虛幻不實、變化無常並且是短暫的,因而也是空。人對此認識不清,招致煩惱痛苦,所以空是人生必須求得解脫的根本原因。人也只有認識了人的本質是空,才能脫離苦海,達到永恆的涅槃境界。

佛教還認為人生就是苦,可以說苦海無邊,釋迦牟尼初傳道時所傳播的「四諦說」也是佛教生死面的基礎。「四諦」的「諦」是真理的意思。四諦即苦諦、苦集諦、苦滅諦、證苦滅道諦,可簡稱為苦、集、滅、道四諦。苦諦說人生一切皆苦,從肉體到精神都是如此,而且過去、現在、未來也是苦。集諦的「集」是「因」的意思,即招致這些苦果的業因,業因的「業」意為造作,是佛教的用詞,「業」包括一切身心活動,佛教認為業發生後不會消除,它將引起善惡報應。滅諦講要脫離苦海,只有除去煩惱業因而達「寂滅」為樂的「涅槃」境界,所以叫滅諦。道諦講要達到涅槃境界必須修道,所以叫道諦。上述四諦,苦、集二諦為人世間的因與果,集諦為因,苦諦為果;滅、道二諦為出世間的因與果,道諦為因,滅諦為果。

在苦諦中,佛教把人生之苦概括為八苦,這八苦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生、老、病、死四種生理上的痛苦,老、病、死為苦較易理解。所謂「生苦」,佛教說人在母腹之中時暗無天日,如蹲監獄,出生時又驟然受冷寒襲擊,並進入人生痛苦的歷程,所以生是人生痛苦之始。第二類是「愛別離」、「怨憎會」和「求不得」三種心理和感情上的苦。「從來難剪是離愁」,「愛別離」就是指相愛的親屬好友、恩愛夫妻等之間「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的愁苦。「恨結愁縈,風刀難剪幾千縷」,怨恨已深,相互怨恨憎惡的人偏偏狹路相逢,這就是「怨恨會」。「人生萬事無緣足,待足是何時」,「蚊蚋睫中爭小利,蝸牛角上竊虛名,一點氣難平」,這就是「求不得」。佛教認為人的慾望永無滿足之時,總有求之不得之事。這也是人生一苦。第三類叫「五盛陰苦」,也叫「五陰盛苦」。「五陰」就是五蘊。「五陰盛苦」指人由五蘊組成,生滅變化無常,盛滿各種身心痛苦,所以人就是諸苦的綜合體。《大涅槃經》第十二:「何等為五陰盛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恨會苦、求不得苦。」

佛教說苦,不僅指今生,而且是永遠的,只要不能成佛,人是生生世世輪迴轉生的,還要痛苦。「輪迴」也叫「淪回」、「生死輪迴」、「輪迴轉生」、「流轉」、「輪轉」等,就是說人根據他生前的善行惡行,在五道中輪迴轉生。「五道」也稱「五趣」,即轉生的五種趨向,這五趣為:地獄、餓鬼、畜生(也稱傍生)、人、天。也可加上「阿婆羅」稱為「六道」或「六趣」。

有了以上空、苦二論和因果報應之說,佛教順理成章地指出了人生的唯一正確目標--涅槃。「涅槃」是由梵文翻譯過來的名詞,音譯為「涅槃」、「泥洹」、「泥亘」、「般涅槃」等,意譯為「滅」、「滅度」、「寂滅」、「圓寂」等。什麼叫「涅槃」呢?就是佛教修習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一般指徹底熄滅了無明、貪慾、煩惱和痛苦,從而從生死輪迴中永遠解脫出來的一種精神境界。在佛教中「涅槃」就是死亡和成佛。佛教修行的最高目標是「灰身滅智」、「捐形絕慮」、證得「阿羅漢」。「阿羅漢」也叫「羅漢」,而羅漢就是佛。據《大毗婆沙論》解釋,達到此目標有三個要義,而最後一義即達到涅槃境界,不再進入生死輪迴。他們認為人生是苦海無邊,而死亡則是極樂。人應該早早結束生命,最好是焚骨揚灰(即灰身)絕滅思維和煩惱、痛苦,從而證得「羅漢果」,進入極樂世界。所以說,生不可滅,死不可怖,肉體雖滅,而靈魂猶在,其生死觀可稱之為「靈魂不滅」的生死觀。法國哲學家蒙田說:「哲學就是學死。」真可以搬過來說「佛學即是學死」。

縱觀佛教的生死觀,可以說充滿了唯心主義的神秘色彩,所以歷代統治者都特別信奉與推崇佛教,也是由於它能起到精神麻醉的作用。但其學說中,也有勸善去惡的思想傾向,以及事物不斷變化的辯證思想等。

佛教中對死亡的稱呼,與佛教教義緊密相連,不了解佛教教義,就很難理解佛教眾多的死亡別稱。這一類中有很多別稱是音譯詞,但在長期地與中國文化交融過程中,已經表現出中國佛學所特有的特色來。前人也有總結,如《釋氏要覽?送終?初亡》:「釋氏死謂涅槃、圓寂、歸真、歸寂、滅度、遷化、順世,皆一義也。」但總不完善,現蒐集如下。

涅槃  「涅槃」是梵語nirv na的音譯,指佛教修習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成佛。但對「涅槃」的解釋由於派別的不同也不盡相同。小乘佛教,即以釋迦為教主的原始佛教,以「灰身滅智、捐形絕慮」為涅槃,即徹底的死亡的代稱。而大乘佛教主張「二空」即不僅「人空」,而且「法空」,「法」是指一切事物和現象,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未來的、過去的和現在的。既然人和一切事物都是空的,因而涅槃與「生死」世間沒有區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樣佛教就更適應人們的心理需求,把成佛的希望放在今世,而不寄託於渺茫的死後。雖然如此,大乘教仍把涅槃當作成佛的標準,在佛教的史籍中,通常也作為死亡的代稱,佛家外世人也可用作死亡的美稱。宋代王安石《請秀長老疏》:「巠開方便之多門,同趣涅槃之一路。」「趣」通「趨」。徐遲《火中的鳳凰》:「這是一隻火中的鳳凰,一隻新生的鳳凰,它在大火中涅槃,卻從灰燼里新生。」「泥洹」、「泥亘」、「泥丸」等都是涅槃的不同音譯。「泥」(niè,音涅),通「涅」。晉代無名氏《正誣論》:「善入泥洹,不始不終,永存綿綿。」《古謠諺?時人為龐世謠》:「泥丸之日無弔賓。」

以下死亡別稱,均是佛教徒(和尚尼姑)死亡的專稱,少有指普通人死亡的。

般涅槃  「般」(bō,音波),「般涅槃」是梵語parinirvana的音譯,也譯作「般泥洹」,省稱為「涅槃」。《魏書?釋老志》:「釋迦三十成佛,異化眾生,四十九載,乃於拘尼那城婆羅雙樹間,以二月十五日而入般涅槃。」《世說新語?言語》:「於時張(玄之)年九歲,顧(敷)年七歲,和與俱至寺中,見佛般泥洹像,弟子有泣者,有不泣者。」

滅  「滅」的意思是指佛教徒熄滅了生死、煩惱、貪慾、無明等的意思。《大乘義章》卷十八:「滅諸煩惱故,滅生死故,名之為滅。」「滅」是「涅槃」的意譯。《六乘義章》卷二:「涅槃無為恬泊為滅。」「恬泊」意為安靜淡泊。

滅度  南朝?梁?慧皎《高僧傳六?釋僧肇〈涅槃無名論〉》:「滅度者,言乎大患永滅,超度四流。」「超度」指佛、道所謂使死者靈魂脫離地獄等苦難。《大涅槃經?獅子吼菩薩品》:「滅生死故,名為滅度。」《高僧傳?釋道法》:「元徽二年,(道法)於定中滅度,平坐繩床,貌如恆目。」吳晗《朱元璋傳》第一章二:「釋迦牟尼佛滅度(死)後五十六億七千萬歲,彌勒下降人世而成佛。」

滅化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九章:「(達摩)常以四卷(楞枷)授學者,以天平年(公元534年至537年)前滅化洛濱。」

寂滅  「寂滅」意謂超脫一切境界入於不生不死之門。明代劉元卿《賢奕編?仙釋》:「清靜無為者,老氏(道家)之說也。佛氏(佛教)以為不足為,而主於寂滅。善清靜者,求以超出乎仁義禮法;而寂滅者,又求以超出乎清靜無為者也。」郭沫若《創造十年續篇》四:「像佛教的以有生為苦諦,導人歸於寂滅的那種消極的辦法,二千年來已證明是不全實用的。」「寂滅」用於死亡的別稱,多用於信佛的人,猶其是僧人尼姑。宋代王禹偁《黃州齊安永興禪院院記》:「智雨者,漣水人,世姓朱氏,以至道三年十月一日寂滅。俗壽五十一。」

入滅  《壇經?付囑品》:「法海上座再拜問曰:「和尚入滅之後,衣法當付何人。」

冥滅  唐代孟浩然《還山貽湛法師》詩:「欲知冥滅意,朝夕海鷗訓。」「訓」即解說。整句詩意為:真想明白寂滅涅槃的真正含義,且聽海鷗日復一日的解說吧。大有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思。

示滅  唐代李華《東都聖善寺無畏三藏碑》:「山王高妙,海月圓深,因於示滅,空悲鶴林。」「鶴林」指佛陀入滅之處。佛教傳說:釋迦牟尼在拘屍那城河邊娑羅樹下涅槃。娑羅樹四方各生二株,所以稱「娑羅林」或「娑羅雙樹」。據說佛陀涅槃時,樹一時開花,樹色變白,像群鶴棲息樹頭,故稱「鶴林」。


推薦閱讀:

對死亡現象的宗教學思考
八字斷死亡abc
人死之後到底是灰飛煙滅還是生存在另一個空間?
世界十二種最毒毒蛇 頃刻間致人死亡(圖)
你一巴掌就能拍死的動物,每年殺死72.5萬人

TAG:死亡 | 佛教 | 道教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