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新型水面艦艇江凱級

90年代中後期中國開始批量建造江衛級護衛艦,其性能比江湖級更加全面。  全新的外形設計從「江凱」級型護衛艦的外形設計上看,該艦在很大程度上借鑒了外銷的F一16U輕型護衛艦。是2000年後服役的中國海軍大型水面艦艇中,外形最漂亮隱身性能最好的一型。它相較於中國前一種自製的「江衛」I和「江衛」II型護衛艦,「江凱」級護衛艦的進步只能用「脫胎換骨」來形容了,該艦的外形設計簡潔而前衛,完全擺脫了「江湖」系列護衛艦為方便主甲板布置的船首部兩肋強制性外飄的做法。乍看之下很難相信它是國內建造的艦艇,倒像是歐洲先進國家的設計。為了適應遠洋作戰的需要,該艦採用了短粗肥胖的線型,滿載排水量達到了3900噸。這一指標要遠大於先前2250噸的「江衛」級。上層建築的設計融為一體,這主要是得益於噸位加大而拉開的空間距離,艦艇的上層建築低矮緊湊,不像「江湖」改型上層建築顯得那麼擁擠不堪。艦艇的艏樓、主桅、複合式的後桅以及煙囪的結構都採用了明顯的傾斜造型,就連軍艦上的救生艇起重機也被舷牆擋住了。不過與像法國「拉斐特」級這樣的國外同類產品相比,「江凱」級的設計還有一定的缺陷,例如:在艦體的上層結構使用了大量的欄杆,而且HQ-7的發射裝置也沒有採用必要的隱身設計,這些都不可避免地會對該艦的隱身性能造成影響。

江凱級導彈護衛艦具有良好的隱身性能  動力系統在動力方面,「江凱」級護衛艦的動力系統比較有爭議,第一種說法採用的是柴一燃動力組合(CODOG)。根據目前所掌握的情況來看,燃氣渦輪機是選型為QD-168,該型燃氣輪機的原型是俄羅斯的AL一31F,單台功率為22530馬力,其整體指標要超過英國羅一羅公司的SM一1C型燃氣輪機;柴油機則採用的是國產化的MTU一20 V956TB92。第二種說法是採用了4台法國皮爾斯蒂公司的16PA6STC型柴油機,其主機的配置和法國「拉斐特」級基本相當,目前該型發動機國內已經有仿製產品了。因此在後續的「江凱」級護衛艦很可能採用本國製造的16PA6STC型柴油機。此外,有消息稱國內從法國引進了相關的減振降噪技術,通過吸收和消化也被用在了「江凱」級護衛艦上。以上兩種推測均來自外界,根據筆者的經驗來看,該級艦的煙囪並沒有燃氣輪機所需的大型進氣口,所以該級艦採用全柴推進方式的可能性比較大。保守估計「江凱」級護衛艦的最大航速27節,18節航速下續航力為3800海里。

新型護衛艦火控雷達特寫  武器系統與革命性艦體的研製速度相比,「江凱」級上配備的武器系統的研製進度要慢得多,因此在「江凱」級只能沿用「江衛」級的一些武器系統。總的來說「江凱」級上配備的武器基本上和「旅海」級相當,除了在近防武器系統上使用了4座外形經過隱身設計的AK-630以外。在其它方面並無新奇之處。  在「江凱」級開始棲裝的時候國內很多人認為其會裝備垂直發射系統,但是當工程進行到了最後階段的時候,吊裝上去的HQ一7發射裝置擊碎了國內和眾多軍迷對垂髮的夢想。不過在「江凱」級上安裝HQ-7實屬無奈之舉,其原因主要是HQ一16防空導彈的研製速度緩慢,沒有能夠跟上護衛艦整體的研製進度。此外,基於成本和艦艇配重的需要,「江凱」級並沒有採用和「廣州」級以及「蘭州」級上相同的730近防武器系統,而是採用了4座AK一630M30毫米近防武器系統。而且這4門炮的布置並不理想,4門炮全部被布置在了艦艇後部,其中兩門分別位於直升機庫兩側,另兩門則安裝於煙囪兩側,這就在艦首方向形成了射擊死角。在艏樓的後面還布置有2座4聯裝「鷹擊」系列反艦導彈發射裝置,由於「江凱」級在功能上更加側重於反潛,所以其上配備的反艦導彈發射裝置應該也可以使用發射混裝的形式攜帶足夠數量的CY-1/1A/2系列反潛導彈。此外,在「江凱」級艦炮前方配備有兩具六聯裝反潛火箭發射裝置,其配置方式與「江衛「系列護衛艦相似;由於被艦首擋浪板擋住,所以從側面很難被發現。而「江凱」級護衛艦上唯一的新式艦載武器系統,只有艦首安裝的一座100毫米單管艦炮,該炮是仿製的法國100毫米緊湊型艦炮,這款艦炮曾經被裝在了江湖IV上,與之前裝備的型號相比「江凱」級上配備的100緊湊型艦炮在外形上採用了一定的隱身設計,除此以外沒有其他變化。

正在舾裝的國產新型遠洋護衛艦  電子設備「江凱」級護衛艦大量沿用與「旅海」級驅逐艦相同的雷達系統。主桅頂端有一具363S型E/F波段對空/海搜索雷達。後桅頂端的球形護罩內應為與「廣州」級和「蘭州」級相同的346型X波段對空/對海搜索雷達。在主桅杆前方設有一個平台,上面設置兩具火控雷達,其中位於前方的是一具用來控制艦炮的344型(MR一34)火控雷達系統。其後為一具用於導引HQ一7防空導彈的345(MR-35)型照射雷達;此外,直升機庫上方也設有一個平台,安裝了一台負責導控AK-630M近防炮的347GI/K波段火控雷達。此外,主桅杆上設有兩台I波段導航雷達。從「江凱」級護衛艦火控雷達系統的配置上看,可以顯示該艦的近程防空能量仍然有限,僅有的一具345型照射雷達每次只能導引一枚HQ-7防空導彈打擊對方的來襲目標。而4座AK一630M也只有區區一座347G負責指揮。所以「江凱」級在抗飽和打擊方面的能力還有待加強。  電子戰方面,「江凱」級擁有922-1型電子支援系統、Hz一100電子反制系統以及ELINT電子情報系統,後桅兩側各有一具與「蘭州」級相同的多用途火箭發射器,能發射干擾彈和小型反潛火箭這個多用途火箭發射器裝在了船體中部,布局教為合理,控制區域較大,但是體形巨大且外露,會破壞該艦整體的隱身效果。

俯視中國海軍525號新型護衛艦反潛方面,艦尾設有一座直升機庫和飛行甲板,機庫內可以容納一架卡-28反潛直升機;此外,艦上還有兩具三聯裝324毫米魚雷發射器,用於發射魚7輕型反潛魚雷,出於隱身目的的需要,該發射器被隱藏在了兩舷的艙門內。此外,在艦艇的後方還預留出了拖曳線陣列聲吶的投放口,裝備拖曳線陣列聲吶將使得「江凱」級對水下目標的探測能力較「江衛」系列有質的飛躍。  作戰系統方面,根據目前公開的資料看,「江凱」級使用了國內最新開發的JRSCCS作戰系統,採用開放式以及全分散架構,與全艦各次系統的整合程度非常高,系統使用了商規的Pentium處理器,艦上並配備以雙重Ethernet架構的艦內網路系統;此外,「江凱」級還將裝備類似HN一900的作戰數據鏈系統,以與友軍艦艇、飛行器進行數據傳輸。  「江凱」級建成服役後在部署方面出乎原先許多人的推測,「江凱」級護衛艦優先部署在了東海艦隊,而非原先預期的南海艦隊。首艦「馬鞍山」號於2005年2月18日成軍正式加入了人民海軍戰鬥序列,二號艦「溫州」號則在2005年9月27日服役,兩艦均屬於東海艦隊。「江凱」級服役證明目前國內的造艦技術可能已經與西方一流水平相差無幾了。不過在「江凱」級護衛艦的研製過程中也發了很多問題,例如:武器系統嚴重製約了艦艇的研製進度,新型的HQ一16防空導彈系統最終未能和「江凱」級相匹配。不過畢竟艦體設計是全新的,在未來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換裝相應的裝備,在目前網上公開的新型護衛艦的建造中已經證實了筆者關於這一點的推測。綜上所述,作為21世紀初葉中國海軍的主力艦艇之一,「江凱」級在整體性能上已經達到了法國「拉斐特」的水平,在反艦能力上還超過了對手。而與印度的「塔爾瓦爾」IV級護衛艦和日本「高波」級比起來,「江凱」級在隱身能力和適航能力上又要強很多,但在防空性能方面「江凱」級不如以上兩艦。不過以上這些問題已經在最新建造的大型多用途護衛艦上得到了解決。可以說,「江凱」級護衛艦的出現只不過是中國海軍雄心勃勃的發展計劃中冰山一角罷了,之所以性能平平,這是由於一些客觀因素造成的。我們有理由相信下一代的大型多用途隱身護衛艦會在不遠的將來出現在人們的視線當中,成為21世紀前期中國海軍的主打力量,屆時它將與已經服役的「廣州」級和「蘭州」級大型導彈驅逐艦組成中國第一支具備遠洋作戰能力的艦隊。

中國出口泰國的納萊頌恩級護衛艦使用了許多全新的設計。
推薦閱讀:

【軍事科普】蘇俄各型潛艇解析(上)
巴基斯坦海軍建設得到了哪些中國武器裝備支持?
【Infographic】2018美國海軍全部作戰艦艇一覽(含完整艦名)
我國海軍為什麼護航亞丁灣?
甘比爾灣號戰記(上)

TAG:海軍 | 水面艦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