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的秘密》第9課丨原來我們所做的這一切,佛菩薩都是知道的!

丨今日共讀內容丨

《金剛經的秘密》 第9課

丨注意事項丨

請在文章末尾點擊「閱讀原文」打卡,並留言分享今日學習感悟

您也可將留言分享到共讀群中,與師兄們交流

還未加入共讀群的師兄,可掃描文章底部二維碼加入共讀群

▲ 看視頻,學習更有效

《金剛經的秘密》第9課 來自那一座廟 20:24

▲沒WIFI?聽音頻,省流量~

《金剛經的秘密》第9課

昌樂法師·講述

- 原來我們所做的這一切,佛菩薩都是知道的! -

金剛經第六品 正信希有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凈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一、如來悉知悉見

《金剛經》第六品的內容是關於佛法與善法的區別。首先,我讀《金剛經》,對我來講,最讓我感覺到涕淚悲泣的地方,是後面須菩提聽到佛說《金剛經》以後,眼淚嘩嘩地流,他激動啊,說:「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今者得聞,心開意解。」

而對我來講,當年我讀《金剛經》的時候,讀到這一品,有讓我心裡感到最自在,最歡喜,也有心裡那塊石頭總算落地了一種感覺。在沒有讀懂這一品之前,我的學佛心是提到嗓子骨的,大家丈二的和尚摸不到頭腦了,是什麼樣的情形下使我有這樣大的轉變呢?

昨天我們講到,每個學佛的人心中都有一個願望,我們想見佛,各位想不想見佛啊?(想)對呀,見得到嗎?很難,很難得在夢中一見。在生活當中見到的菩薩,如果他說自己是菩薩的話,十有八九是假的。那默默無聞的看上去像菩薩的人,他反而會說:「哎呀,我乃是個凡夫。」

可是菩薩見不到,怎麼辦呢?對一個信仰者來講,心中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夠見到我們的偶像,能夠見到我們的導師,能夠見到我們至親的這個人。我們學佛的人事實上有兩個父母,一個是生我們、養我們的父母,他賜給我們肉身,還有一個,是賜給我們法身慧命的佛菩薩,他是我們的父母。可是我們見不到,我們像流浪的孤兒一樣在四處漂泊,想見他但很難見,基本上見不到。但是讀到這篇經文,我從此放下了想見佛一眼的這個念頭。

經文是這麼說的:「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就這段話。如果這段話再長一點,是說:「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凈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

這段話什麼意思?就是你不管在哪裡修行,不管你念了多少佛,你用功也好,偷懶也好,如來悉知悉見,菩薩都知道我們的。一聽到這個話,我這個心裡就通透了,噢,原來我是什麼樣的人,原來我修行怎麼樣,原來我自己在修行,菩薩是知道的。

我們要銘記這句話,中國的古人也常講,舉頭三尺有神明。佛菩薩有五眼六通,我們做的事情他們都知道的,我們不是一個人在修行,而是大眾一心在修行,所有我們的修行菩薩都知道的。關鍵的是,菩薩知道我們在修行的時候,他為什麼沒來幫助我們?時機沒到,需要磨練,我們自己功力不夠。但是,不管是時機沒到,功力不夠,修行不夠,還是要努力。可是我們解決了一個大的前提,我們所做的這一切,佛菩薩都是知道的。

這句話再回過頭來,修行,佛菩薩知道,你偷懶,佛菩薩知不知道?哈哈,也知道。能這話說起來意味深長。修行是自己的事情,所以佛菩薩不干擾我們,他只不過是到時候派善知識來磨練我們,來幫助我們。磨練我們,看上去是遇到了敵人,實際上是佛菩薩來幫助我們;看上去是恩人,實際上是佛菩薩。

但是,不管是磨練我們還是幫助我們,佛菩薩都知道我們在修行的。這不是一般的世俗宗教當中打的一個強心針,跟大家說:你們信不信佛?你們要不要修行?要不要去極樂世界?我們不是喊口號,《金剛經》當中,這一句話把我們的心放到肚子里了,「是人種諸善根,聞是言說章句,乃至一念生凈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

我每當念到這段經文的時候,特別的舒心。如果大家對佛法沒有信心,就把這段話每天拿起來念三遍,什麼信心都有了。就是你做什麼菩薩都知道的,你要不要用功啊?你偷懶的時候佛菩薩也知道的,你要不要偷懶?因為我們終將會跟佛菩薩約定在蓮池海會見面,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每天我們會念的,我們會在極樂世界的海會蓮池當中,共享盛會。

今天早晨,師父說,厲母山寺要建一個居士林安養院,希望年紀大的人都能有地方修行。師父還帶我去看山下那片地,那塊地很好。然後回來的時候,師父跟我講:我們這個厲母山,據他們說,龍華三會願相逢。龍華三會的時候,我們厲母山是將來的分會場,是成佛的地方。所以我們大家有這樣大的福報,在這麼清凈的道場修行,是不是要珍惜啊?對呀,還會不會沒有信心啊?佛菩薩都看著我們啊,在極樂世界等著我們來,在厲母山等著我們成佛呀。

龍華三會是娑婆世界彌勒菩薩出世的時候,所有的眾生都會成佛的。那成佛是別人幫你成,還是你自己成啊?自己成佛。人一輩子就怕做一件自己不願意做還在做的事情。人一輩子最歡喜,因緣最殊勝,就是做一件事情自己喜歡,並且能夠成就自己、成就眾生的事情,而成佛就是這樣一件事情。

所以,這段經文,是告訴我們,不要沒有信心,不要懈怠,要精進,願我們龍華三會願相逢。

二、佛法與世間的善法的區別

在這一品當中,還有一個問題也很有意思。在我們生活當中,比如說,你是信道教還是信佛教呢?你是信神教,據說我們這個地區也有一些信神教的很多,還是信佛教呢?對我們佛弟子來說,當然是信佛,對吧?但對很多腦子比較糊塗的人來說,他常常會說這樣一句話:唉呀,只要信就好了,都是教人做好事嘛,信什麼都一樣的,只要做好事就好了。《金剛經》當中,一語道破天機。不是信什麼就好了,信什麼,完全不一樣。

因為不同的信仰,彰顯著不同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不同的信仰,它的修行是不一樣的,到達的目的也不一樣,這是第一大前提。不同的信仰所解決的問題是不一樣的。很簡單,巫術,我們東北的仙兒,是解決你身上有病的問題,你遇到疑難雜症的問題,找仙兒看看。道教的起點是解決你長生不老的問題。道教為什麼不興盛,因為沒有看到過一個人長生不老,一個個都死翹翹了,所以道教不夠興盛,最主要原因在這裡。儒教解決修身立命的問題,它解決人是怎麼活著的問題。

我們剛才說的仙兒、說的道、說的儒教,都是解決我們當生的問題。可是人活著不是就這一輩子,我們生生世世在輪迴,就這一輩子能好,能得人身,但下輩子不能保證繼續為人。就這一輩子修行很好,但下輩子不能保證自己會繼續修行,所以,一定要超脫輪迴,這才是最究竟。

佛法最究竟的地方是,從淺表層來看,世間的法,都是解決就事論事的人生問題。佛法是解決徹底跳出輪迴之外,不在五行當中的大解脫、大圓滿、大究竟的問題。這可不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確實圓滿,這是淺表層。

深層次來講,世間所有的學術、所有的文化,都是在解決人如何活得更好的問題。而活得更好的一個命題,都是讓人逃避死亡,讓人相信自己,永恆不死。所有的文化,除了佛教之外,都是在追求永恆,所以我們喜歡健康,喜歡莊嚴,喜歡不朽,喜歡永恆。但是唯有佛菩薩、唯有釋迦牟尼佛的教導,他說:世間沒有永恆,只有無常。人,沒有一個是永恆在這個世間,人生而向死而生,需要面對的一個重大課題就是死亡,只有面對了死亡這個課題,不逃避它,勇於面對它,人生才會有真正的出路。所有的逃避都不能解決問題,因為夢終將是會醒的。這是佛法當中最精妙的地方。

所以學佛的人,首先要面對人生的無常。最大的無常,就是會死亡。所以如果這個問題沒想明白,你的生活的感覺就如同滿漢全席,不可謂不精美,不可謂不美味,可是每個菜裡面有兩隻蒼蠅,你看著它就不舒服。完美的人生當中,人或多或少會想到死,會想到人會離開這個世間,就是這個蒼蠅。只有面對它,人生才有出路。

所以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這是經文後面當中說的。經文當中說,佛法的特色是在於,「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這段經文,是世間的超越之超越之超越之超越。世界上沒有人說過這個話,釋迦牟尼佛說,我說的法,只是你們有病的時候應該吃的葯,你們的病好了,葯就不再需要了。我所說的法,是你們解脫的方便,而不是究竟。我說的法,對你們來說只是階段性幫助,真正成佛這件事情,靠你們自己。

世間所有的宗教,都是神改變我們,神主宰我們,神改變我們的人生。佛不是神,這是佛教最為殊勝的地方。佛是幫助我們成佛的人,是指路人,路是他指的,但是路是要我們自己走的。

佛對我們的解脫和人生來講,他是一個客體,而不是主體,所有的神都宣告,他對人生,他對生命,他對這個宇宙有主宰能力,而佛看清了這一點說,所有的神都是人的幻想和妄想。所以,這才是佛教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他看到了自身對於眾生,只有幫助的義務,沒有改變的責任,而責任在我們自己。這句話用我們世俗的話來講,是自作自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修行各人了,關鍵你是否真的為自己的人生找一條出路。你真的想解脫嗎?想解脫,努力修行。如果你不想解脫,你的因果,唯獨你自己承擔,與別人無關。這是佛教最為殊勝的地方。

所以,主動權交給你們。儘管在信仰之初,我們仰仗佛菩薩的力量,學習佛陀的智慧,但是在真正修行起點入門解脫這個問題上,需要我們自己各人努力。這是佛法,與世間的善法的區別。佛法通達究竟,善法只是為了解決人活得更好的問題。善法是有益於一部分人,為家庭、為個人、為事業,都是為一部分人,而佛法是為所有眾生。善法當中是以自我為中心,而佛法是以眾生為中心,是幫助眾生。

推薦閱讀:

星雲大師講金剛經:正信希有分第六
《金剛經》到底說些什麼
《金剛經·一體同觀》白話文
金剛經疏(大正藏2737部)
夢參老和尚:金剛經解讀10-02

TAG:金剛經 | 菩薩 | 秘密 | 金剛 | 知道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