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配合中藥熏洗治療膝關節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觀察

針灸配合中藥熏洗治療膝關節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觀察

風濕性關節炎,特點是四肢大關節遊走性腫痛,很少出現關節畸形,其中膝關節受累者最多。自2005年以來,採用中藥和針灸配合治療急性風濕性的膝關節炎,療效確切,現報道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39例患者中,男22例,女17例;年齡最小l5歲,最大36歲,平均30歲;其中10例有輕度膝關節周圍肌肉萎縮,1例輕度膝關節外翻畸形;其中15例累及雙側膝關節,24例只累及一側膝關節;以上病例,均符合1992年修訂的急性風濕熱Jones標準,未累及心臟,以膝關節紅腫熱痛為主要表現。

1.2治療方法

中藥熏洗方:紅花309,當歸209,乳香209,沒藥209,羌活209,獨活309,防風209,大黃209,黃柏159,川芎209,秦艽209,牛膝159,以上諸藥用3000mL水煎至沸騰後15min,倒出藥液,趁熱用藥液蒸發的水汽熏蒸膝關節,以患者耐受為度,待其溫度降低至50。C左右時,用毛巾在藥液中浸濕後用力擦洗膝關節,範圍包括膝關節上下20cm。如此反覆擦洗直至藥液低於30℃,把藥液再次加熱後,重複熏洗,每次熏洗30min。針灸:內外膝眼,直刺0.7寸;鶴頂,直刺0.8寸;足三里,直刺1.5寸;梁丘,直刺1寸;膝陽關,直刺1寸;陰市,直刺0.5寸;伏兔,直刺1寸;陽陵泉,直刺1寸;血海,直刺1寸;大椎、曲池,點刺出血。若有固定痛點,以阿是穴刺之。阿是穴用瀉法捻轉,其他穴位平補平瀉,捻轉後留針30min。

療程:局部中藥熏洗每天1次,2周為1個療程。針灸每天1次,2周為1個療程。一般治療1~2個療程。

2.結果

2.1療效判定標準①治癒:經6~12周以上抗風濕治療,風濕活動的I臨床表現完全消失已達2周;②好轉:經6~12周抗風濕治療後,體溫、m象及血沉基本恢復正常,而風濕活動的臨床癥狀尚未完全消失,尚須繼續治療者;③無效:癥狀和體征及各項原診斷指標變化;④惡化:癥狀加重,體征和各項指標進展。

2.2結果39例中,治癒30例,好轉例,治癒率為76.9%,有效率為100%。本組病例輕3~12個月的隨訪,複發3例,複發率7.6%。

3.討論

風濕性關節炎屬於中醫學的「痹病」範疇。基本治法是祛邪活絡,緩急止痛。故風濕疾病的治療方法是:祛風、除濕、清熱、活血、通絡、止痛。中藥熏洗療法,藉助藥力和熱力,通過皮膚、粘嘲作用於機體,促使腠理疏通、脈絡調和、氣血流暢,從而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而藥物本身又具碉活血祛風、通絡止痛、清熱除濕的功效,使得藥力、熱力相得益彰,共奏除痹之功。熏洗配合針灸,使療效更加可靠。局部取穴與循經取穴相結合,可行氣活血通經,使營衛調和而風寒濕熱等邪無所依附,痹痛遂解。綜上所述,中藥熏洗配合針灸治療膝關節風濕性關節炎,療效確切、安全可靠、複發率較低,是治療膝關節風濕性關節炎較好的方法之一。

推薦閱讀:

風濕性關節炎的原因及中醫辨證食療
風濕性疾病總論、類風濕性關節炎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掌握好以下方法才是關鍵!
預防慢性頸肩腰腿痛
風濕性關節炎拔罐治療

TAG:中藥 | 關節炎 | 針灸 | 治療 | 關節 | 風濕 | 風濕性關節炎 | 膝關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