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不抵抗 中國首座汽車廠拱手日本

[導讀]1931年5月,張學良主導試製成功我國第一輛汽車,命名為「民生」。九一八事變後,張學良採取不抵抗策略,拱手將中國第一個汽車廠給了日本人。

從迫擊炮廠開出的民生載重汽車

1928年底,東北易幟。內戰一停,武器需求量隨之減少,奉天迫擊炮廠(後改遼寧迫擊炮廠,1949年後改名瀋陽五三工廠)廠長李宜春進言張學良:「應國內需要,宜首先製造載重汽車」。

隨後,張學良決定從遼寧迫擊炮廠拔賬面4萬元試驗研發汽車所需材料,後又增拔70萬元,作為整車的小試和產業化啟動資金。同時,外聘美籍技師麥爾斯擔任總工程師。工廠在籍職工207人,其中技術和管理人員約30人,後來發展到300多人。

據有關史料稱,1931年5月31日,遼寧迫擊炮廠試製成功民生牌75型載重汽車。這輛車除少數部件(如發動機曲軸等)是委託國外廠家依照本廠圖樣代制外,其餘部件均由本廠自製。這是我國試製的第一輛國產汽車,品牌取意於三民主義之「民生」。

在民生牌載重汽車的666種零件中,有464種是自製的,「國產化」率高達70%,它完全按照中國當時道路的實際狀況量身定做。自行設計的緩衝式後軸也有自己的特點,水箱分為四部,即使一部損壞,汽車仍然照常行駛。

1931年9月19日奉天《盛京日報》記載,「民生工廠自製國產汽車40輛工程將告竣……樣式精美,輕便異常。」

據稱,這輛車研製歷時兩年。在試製過程中,遼寧迫擊炮廠還同福特、通用、萬國、斯蒂貝克等汽車公司交換信息。1929年8月,遼寧迫擊炮廠從美國購進瑞雷號載貨汽車散件,運回廠內自行組裝整車。通過對汽車大量的拆裝測繪和試驗,技術人員設計出兩種型號的載貨汽車:一種為100型,載重量為3噸,適合道路條件較差的地區;另一種為75型,載重量兩噸,適合路況較好的城鎮。

1931年9月12日,一輛棕色的民生牌汽車開進大上海,參加在法租界貝當路(今衡山路)新建會場舉行的中國首次路市展覽會。其實,這是中國首次舉辦汽車展,佔地面積達30餘畝,設有48個陳列室,陳列的各種展品達上萬件。會上展出的不僅有世界各國汽車製造商生產的早期汽車,如福特、別克、奧茲莫比爾、雷諾等,還有築路車和運輸機械。

民生牌汽車被放在展廳中央,前保險杠上用中、英兩種文字寫著:「載重後行駛粗劣之路能力極強,駛平坦之途速率增大」,並附帶主要零部件的挂圖,以及自製與外購零部件一覽表。蔣介石派張群作為代表參加展覽會,時任外文部長的王正延、實業部長孔祥熙也都親自到會祝賀。

然而,在本次展覽開幕的第6天,「九一八」事變爆發,遼寧迫擊炮廠落入侵華日軍手中。

可以說,張學良的判斷失誤將中國第一個汽車廠拱手讓給了日本人。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張學良並非不具備抵抗實力。張學良接受了國民政府裁軍的決定後,雖然大量壓縮軍費開支,對軍隊進行全面整編,由原來的50萬精簡至30萬,但東北軍武器最為先進,衛隊使用的是清一色的手提機關槍,普通戰鬥部隊士兵則一律為歐戰後德國造新式79步槍。東北軍每個旅由3個團組成,旅直轄騎兵、衛隊、通信、重迫擊炮等4個連,每團3500人,每旅1萬數千人。而關內各軍每旅的人數大都只相當於東北軍的一個團。

其次,一個突發事件卻把他鎖在了華北,直到「九一八」事變爆發,一次也沒回東北。1931年4月1日,張學良坐鎮北平,主持陸海空軍副司令行營,統轄河北、山西、察哈爾、綏遠、遼、黑、吉、熱八省和北平、天津、青島特別市。當然,張學良並不放心東北。他原想用2/3時間駐瀋陽,其餘1/3時間駐平津。但是石友三壞了張學良的施政計劃。1931年7月,日本高級特務土肥原賢二親自策劃,派人用30根金條買通了石友三,使石友三叛離張學良,轉投閻錫山。(「倒戈將軍」石友三自1926年至1931年止,前後5年時間6次倒戈,倒馮投閻、倒閻投馮、倒馮投蔣、倒蔣投馮、倒馮投張、倒張投閻。石友三擁兵6萬,編為6個師,踞平漢路中段,橫跨冀豫兩省,駐地為順德、沙河、邯鄲、磁縣、彰德一帶。)

此時,張學良在京津地區駐軍只有一萬多人,張學良不得不調大批東北軍入關平叛。這也是日本人的調虎離山之計。

果然,年輕氣盛的張學良從1931年7月10日至7月22日,從東北調進11.5萬人進駐平津,但日本人在東北有陸軍14760人,鐵道守備隊5400人,憲兵分遣隊2561人,飛機52架、人員1110人,鐵道界內警察1483人,連同領事館所屬警察共3051人。全部軍事人員共26,882人。東北軍留在關外的包括非戰鬥人員只剩下19萬人,其中遼寧省駐軍6萬人,吉林省駐軍8萬人,黑龍江省駐軍5萬人。而且這些部隊控制在張作霖拜把兄弟手中。東北首府瀋陽只駐軍有15000人,與朝鮮接壤的國境線上只有6000人。主帥不在,主力不在,後方空虛,日軍乘虛而入。

1931年初,日本滿鐵公司與東北當局談判交涉鐵路問題,時任國民政府鐵道部長的孫科對日方的貪婪舉動甚為擔心,提請張學良注意。國民政府情報機構幾乎每周都向張學良提供關於駐東北日軍在大規模進行模擬進攻遼寧和吉林的演習情報,還有日本軍艦向旅順、大連秘密運送士兵和輜重的詳細情報。在九一八事變發生前半天,有兩個日本士兵剪斷了瀋陽北大營的電話線都沒有引起張學良的重視。

此外,張學良判斷失誤導致應對失誤——採取不抵抗策略。張學良晚年多次談及九一八事變的不抵抗責任問題。他反覆說明,九一八事變時下令不抵抗者,是他自己,而不是國民政府中央。他在獲得自由的情況下談這一問題,應該可信。1990年,日本廣播協會採訪張學良時,張學良說:九一八事變時,「我認為日本利用軍事行動向我們挑釁,所以我下令不抵抗命令。我希望這個事件能和平解決。……我對『九一八事變』判斷錯了。」「是我自己不想擴大事件,採取了不抵抗政策。」「當時沒想到日本人會大規模地進攻,所以判斷,不可乘日本軍部的挑釁而擴大事件。」「到現在有很多學者認為是中央政府下達過不抵抗指示。」「中央不負責任。所以,我不能把『九一八事變』中不抵抗的責任推卸給中央政府。」

1991年5月28日,張學良在紐約曼哈頓中城貝公館接受紐約東北同鄉會會長徐松林偕老報人李勇等8人訪談時,有人提問:「大陸拍攝的電影《西安事變》說:蔣介石下手諭,令你對日本侵略採取不抵抗政策。究竟有沒有這道手諭呢?」張學良立即回答:「是我們東北軍自己選擇不抵抗的。我當時判斷日本人不會佔領全中國,我沒認清他們的侵略意圖,所以盡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給他們擴大戰事的藉口。『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是我下的指令,與蔣介石無關。」

張學良與唐德剛談「不抵抗命令」:「我要鄭重地聲明,就是關於不抵抗的事情,九一八事變不抵抗,不但書里這樣說,現在很多人都在說,這是中央的命令,來替我洗刷。不是這樣的。那個不抵抗的命令是我下的。說不抵抗是中央的命令,絕對不是的。」張學良說:「那個不抵抗命令是我下的。我下的所謂不抵抗命令,是指你不要跟他衝突,他來挑釁,你離開他,躲開他。」他解釋當時他為什麼下令不抵抗:因為過去對日本的挑釁,一直「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當時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東北那麼大的事情,我沒把日本人的情形看明白,……我就沒想到日本敢那麼樣來(指用武力侵佔整個東北——引者注),我對這件事情,事前未料到,情報也不夠,我作為一個封疆大吏,我要負這個責任。」張學良說明:「這就是我給你的解釋。不抵抗,不能把這個諉過於中央。」……唐德剛教授笑著感慨道:「我們聽了五十多年了,都是這個說法呢,都說是蔣公給你的指令呢?」「……都說蔣公打電報給你,說吾兄萬勿逞一時之憤,置民族國家於不顧。又說你拿著個皮包,把電報稿隨時放在身上。」唐教授探詢地問張學良。張學良回答說:「瞎說,瞎說,沒有這事情。我這個人說話,咱得正經說話。這種事情,我不能諉過於他人。這是事實,我要聲明的。最要緊的就是這一點。這個事不是人家的事情,是我自個兒的事情,是我的責任。」

九一八事變消息傳到上海,展會群情激奮,當即舉行了汽車大遊行,300多輛汽車浩浩蕩蕩,行進在上海的大街上,抗議日本侵佔我國東北。遼寧代表們悲憤地給民生汽車披上了黑紗,車頭上用電燈泡拼出四個大字:「國產汽車!」「中國造」民生牌汽車作為前導車走在最前列。此後,這輛民生汽車便歸中華全國道路建設協會所有,長期落籍於上海,1936年被改裝為「民生號」遊覽車。

張學良計劃每年量產75型汽車100輛,100型汽車50輛。就在第一輛汽車試製成功時,工廠已經準備好了50輛左右的零部件。可工廠被侵佔後,即將完成的首批汽車及零件被日軍全部拖走。

1934年3月,偽滿實業部按照日本關東軍的旨意,在原遼寧迫擊炮廠舊址上成立了同和自動車工業株式會社(中文意為同和汽車股份公司),主業為汽車組裝和維修,四年後形成4100輛產能(其中,轎車3600輛、卡車480輛),繼而在長春、哈爾濱建立卡車廠。同時,日本在東北的私營汽車工廠產能也有1800輛。1939年,日本在東北成立滿洲自動車製造株式會社,擁有底盤、車體、底盤配件等三家工廠,並設有技工學校。這些日資汽車工業完全是為日本長期佔領中國服務的。1940年,日本在東北汽車的總產能為7000輛左右,汽車產業初具規模。1945年8月,日軍從東北敗退,東北的汽車設施在一夜之間被拆走、毀光。

張學良造的民生車

民生牌載重車相關參數

下線時間:1931年5月31日

型號:75型

外型特徵:長頭

車身顏色:棕色

軸距:4700毫米

承載質量:1820公斤

發動機類型:6缸水冷

發動機功率:48.5千瓦/65馬力

燃油種類:汽油

車速:25km/h


推薦閱讀:

中國最牛B的音樂,飛上天和太陽肩並肩
關於中國未來的30個預言(上)
中國古代10大名槍,項羽霸王槍排第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核心要義
禪的歧途 中國佛教禪宗網

TAG:日本 | 中國 | 汽車 | 張學良 | 車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