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精選 | 香港的 「經濟大佬」史

(香港橙新聞授權轉載,ID:HKOrangeNews,圖:法新社)

最近的 「李嘉誠撤資」討論,弄得香港全城熱哄哄。政治和經濟從來是連體嬰,政治配合經濟,經濟配合政治,不同的政治經濟環境,造就不同的商界巨神,但是當大勢改變,新的巨神出現,舊的後退,成王敗寇,道理如生和死一樣基本。

在香港,過去的遊戲是這樣的:政治的考慮,跟著是經濟的需求,於是政府傾斜的政策出台,造就了商界的神話。在資本主義社會裡,當某些資本家得益,自然帶動經濟,當然,不滿的人會說這是壟斷(Monopoly) 、寡頭經濟(Oligopoly)、唯親主義(Nepotism),甚至有人說是富豪政治(Plutocracy) ,而支持的人會說這是 「官」 「商」 「民」三贏的局面。

身為小市民,我只感受到香港八十年代的經濟 「多元化」(Pluralism)在消失,換來的是今天的 「單一元素」(Singularism) ,我們八十年代出來工作,香港社會百業興旺,生機處處,什麼行業和 「工種」都有,士農工商,皆大歡喜,但今天我們富得只有金融業、地產業和旅遊業,其他貿易、物流、輕工業、農業、娛樂事業等等,消失了或下墮……

香港的 「經濟大佬」歷史粗略可分為: 「前殖民期」、 「後殖民期」和 「前後回歸期」。

「前殖民期」是第二世界大戰前的情況,當時港英政府當然用人唯親,他們在鴉片戰爭後,即1842年的《南京條約》奪搶香港後,要把它成為一個貿易哨站(Trading Outpost) ,英國人在南中國海混飯吃,任人唯親,同聲同氣是必然的,於是造就了一批英國鴉片商人如渣甸(William Jardine) (雄據銅鑼灣一帶) 、顛地(Lancelot Dent) (雄據灣仔一帶) ,及一些英資 「洋行」如太古集團(Swire Group) (雄據鰂魚涌一帶) 、香港黃埔船塢(Hong Kong & Whampoa Dock)(雄據紅磡一帶) 、和記洋行(John D Hutchison & Company) (雄據了中環一帶)和九龍倉(Hong Kong and Kowloon Wharf and Godown)(雄據如尖沙嘴海旁一帶) ,整個維多利亞港,都被英商包圍起來。在當時,一般中國人在香港的經濟地位是不高的,能幹做到大生意的,都是那些懂英語或精於和洋行打交道的 「買辦」(Comprador) (即英國洋行的拍文件、經紀和代理,他們以混血兒居多,因為他們外語能力強,了解英國人的需要,既可作為外國人的生意翻譯,又可以處理他們和中國政府的溝通,地位特殊,自然富起來) 。

當時,有從事航運及地產買賣的荷中混血兒商人何東(Robert Hotung) 、集醫生律師和企業家於一身的何啟和從事地產生意的區德(他們在九龍灣北岸的住宅計劃用地被當時的香港政府回購,發展成為往後香港啟德國際機場) 、和娛樂巨頭的利希慎(在銅鑼灣經營 「利園遊樂場」和 「利舞台」劇院,當時,利園山一帶的土地屬於他們家族,可惜利希慎在1928年被槍殺身亡)。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1945年結束,把香港的經濟歷史改寫的,是大量的內地新移民,當時人口由1947年的180萬,增加至1951年的220萬,往後的三十年大陸偷逃者如洪水入城,香港人口每十年增加一百萬。戰後南來的外省(蘇浙人士居多)移民都是有經濟份量的,例如紡織業的陳廷驊(南豐紡織) 、航運業巨子包玉剛(環球航運)和董浩雲(東方海外)等等。而祖藉廣東省(部分在香港出世)的也出現了一批企業家,如出口貿易業的馮漢柱(利豐集團) 、企業家鄧肇堅(九龍巴士) 、銀行業的周錫年(華人銀行)和恒生銀號何善衡(恒生銀行前身)等等。

在資金、技術、人才、勞動力十分充裕的戰後新環境下,香港新的經濟模式也就漸漸出現。那時候,本地華人的經濟成就和教育水平不斷提升,港英政府不可能只讓 「英資洋行」獨大,否則會產生民怨,而且1949年當中國成為共產國家後,一小群在香港的英國人面對居港華人民族大義,根本不可能極權統治,港英政府必須籠絡一批支持港英政府的商人,實行 「以華制華」,基於上述政治考慮,英國人也要讓這批香港華商在不同領域嘗到經濟甜頭,成全了本地富翁的產生,而且殖民地政府開始委任華人進入權力核心的行政局和立法局, 「政」 「財」集於一身,從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香港也就進入了 「後殖民地」時期。

在 「後殖民地」時代,香港經濟是前所未有的多元化,當時鼎足而立的有四幫人:第一批是舊的英資銀行如滙豐、渣打和剛才所說的英資洋行;第二批是從內地南來香港的工業和航運家;第三批是仍然為英國人賣力的香港本土上流社會的 「貴族」;第四批是戰後和新中國成立後逃難來香港的基層 「新商人」(今天的香港地產富豪家族,多是屬於這一類) 。當然,核心的政治經濟權力仍然在第一批 「殖民幫」的洋資手裡,故此,當時有一個笑話說所有政府公務員要聽命於英國派來的香港總督,但是香港總督卻要聽命於三大英國巨頭: 「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 「滙豐銀行」及英資洋行(如 「怡和」及 「太古」)的 「大班」(英文叫Tai Pan,即掌權人)。

在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把香港問題提上議事日程,1981年中央提出解決香港問題的十二條方針政策,可惜當時中英就香港主權和治權,互相不讓,隔空角力,引發了香港經濟巨變的數十年 「回歸期」的序幕。

在1982年,當時的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訪京,會見國家領導人鄧小平,離開人民大會堂時,她在樓梯摔了一跤,同時傳出中英兩國就香港前途談判破裂,陷入僵局,令港人出現了 「信心危機」。當時,大批英資企業、富豪、商賈急謀後著,有些撤資、遷冊,甚至結束香港業務,骨排效應之下,連市民也爭相移民外國,變賣資產(在1982年,香港地價普遍下跌40%-60%),為求一走了之。當時,英資企業如置地也陷於財困,為減債也要出售非核心業務,例如出售尖沙咀美麗華酒店舊翼、大潭道白筆山地段(現址為紅山半島)售與華懋 「小甜甜」為首的財團。

1984年中英兩國在中國北京簽訂的《中英聯合聲明》,確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於1997年7月1日起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及答應維持香港現況 「五十年不變」。在這回歸期,如以1984年至1997年作為前期,則為時12年;而由1997年至今,另18年作為回歸後期,那麼, 「前後回歸期」為時30年,到了今天依然延續下去,新的回歸政治形勢,產生新的經濟巨浪,導致新的經濟巨人產生,在回歸前後期,產生了一批新的經濟巨神,這批人在六七十年代積聚實力,到了八十年代以地產買賣和發展變成巨富,有些人稱他們為 「地產家族」,如李嘉誠(長江)、郭德勝(新鴻基)、鄭裕彤(新世界)、李兆基(恆基)都是這些 「神級」傳奇人物。

地產商帶動香港經濟的 「前後回歸期」有六個背景成因:在1972年,港督麥理浩宣布香港發展的 「十年建屋計劃」,大面積的新界農地(集中在荃灣、沙田、屯門)會被發展成為 「新市鎮」,這破天荒的構想,意味著數以萬計的住宅和商業大廈會為地產商帶來巨額財富;第二,在當年,人口已達到四百萬,但是人口仍以數十萬計的增長,住屋數量非常缺乏,如要解決這嚴重的社會問題,除了政府的 「公房」外,便是要靠地產商協助建造大量房屋;第三,1984年訂立的《中英聯合聲明》列明香港土地供應每年不得多於50公頃。在土地求過於供的情況下,把原先1981年開始暴跌的樓價,重新推上高位,換言之,高營利的地產市場再次受到照顧,變成了一個 「保護主場」;第四,為了鼓勵新界農民讓出土地來發展,港英政府作出 「超級優惠」的補償,例如在六十至八十年代,政府發出的 「換地權益書」,是為徵收新界土地而發給土地擁有者的補償:Letter A,即每一平方呎建築地可以換取另一幅相同面積的建築用地;Letter B,即每5平方呎農地換取2平方呎建築用地。於是,引來各大小地產家族收集換地權益書,而它變相成為巨利的土地期權證。當時,農地每呎買入價僅約八十元,換算之下,即屋地呎價約二百元。1997年間,將軍澳新港城以呎價五千多元開售,扣除利息和建築費約一千多元,地產商每一呎可以賺到三千多元,試想像一個私人屋苑動輒數百萬呎計的面積,那利潤簡直可怕驚人!!第五,香港發生了 「六七年暴動」 ,許多人看不好香港前景,賤賣土地,相反,當時剛起步的 「地產家族」勇敢地購買大量土地;最後,這些地產巨神亦非常進取,那時正值香港的金融業已進入成熟期,他們通過市場集資、公司收購與合併,把公司的資產再以億計擴大,而且,他們長袖善舞,進一步把業務多元化,收購一些民生有關的如電力、煤氣、交通公具、超市、電訊等等的 「現金流」行業。上述各種原因令到地產巨神的財權基礎牢牢打穩,成為商業的大王國。

如是者,地產推動經濟成為香港政府不變的迷信,政府賣地,地產商建屋,自然是最佳賺錢拍檔。慢慢地,地產商取代殖民地時代英資銀行和洋行,成為同時擁有高度政治經濟 「話事權」的新勢力。

在 「前後回歸期」,香港的大家族佔據全港三分之二的財富,財富的集中和不均的狀況達到嚇人的程度;而且, 「以地產帶動香港經濟」的政策也使到香港迷失方向,不發展科技工業或創意產業。未來只有政府帶動經濟改革,沉悶低迷的香港才有生機,可是改革的最大阻力,目前是來自各方各樣的既有利益者和壟斷集團。經濟學者Jeremy Rifkin指出這些既有利益的大資本家的年代,會逐漸被新出現的 「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而取代,他說: 「資本主義不會消失,但到二十一世紀的下半葉,它可能不再是最具支配力量的經濟基礎,資本主義跟共享經濟最大分別是前者是 「利己」為出發點,受一己利益驅動;而後者則追求協同利益,和市民大眾聯繫合作,造共享經濟成果(如互聯網經濟) 「。我不同意老資本家一定會衰落,只是新的資本家會以新的形式出現吧,而他們的互動網平台更注重和大眾經濟分享。

把香港富豪 「客觀化」 「平常化」 「理性化」 「去神化」是時代政治經濟改變巨浪下的合理髮展,但願香港的經濟重拾正軌:以 「多元化」、 「共享化」、 「創意化」和 「國際化」的四大方向邁進。讓香港踏入政經的新三期: 「新常規」(New Normal Era)。為香港祝福。(完)


推薦閱讀:

香港壹傳媒集團主席辭職 曾被稱佔中幕後黑手|大結局|佔領
萬達撤離港股 香港資本市場被誰拋棄?
如何評價洪金寶?
香港影壇10大才子,撐起香港影壇半壁天空,才華橫溢,頂禮膜拜!
香港影壇代表「霞玉芳紅」 四大美女現狀:一人已逝,兩人單身

TAG:香港 | 經濟 | 大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