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走訪60市調查炒房:已成擊鼓傳花遊戲

學者走訪60市調查炒房:已成擊鼓傳花遊戲2010年04月26日01:47新京報我要評論(63) 字型大小:T|T

賴偉民,教授,今年40歲,是北京一所高校的經濟管理研究學者。從2009年開始,他實地走訪了全國60多個城市的150多個樓盤。在與這些樓盤的「對話」中,他試圖解開樓市「火爆」背後的謎團。

發現:不少企業主拿貸款炒房

「別看我廠里的機器在轉、工人在忙,可那是虧本的,但我得做給銀行看,這樣才能拿到貸款,才能去炒樓。」當聽到有企業主這樣描述自己的「生財之道」時,賴偉民大吃一驚。

2009年初,賴偉民在各地講課時發現,來自不同行業的企業家都對樓市表現出異乎尋常的興趣,而對企業經營反應冷淡。問題究竟出在哪兒?帶著疑問,他開始了調查走訪。

有北京購房者稱,政府政策每次出台,對投資者來說確實會增加成本,可成本一增加,銷售價格也會隨之更高。

賴偉民與數百名售樓小姐、購房者的對話顯示,有相當部分購房者以投資甚至投機為目的。「樓市新政出台後,二手房中介出現大量剛買不久的房子、沒有裝修的房子,以及同一個賣家的多套房子。」賴偉民說,這都說明樓市的投資氣氛相當濃。

探因:炒房已成擊鼓傳花遊戲

房價高企不下,為何還受到追捧?投資客、企業經營者向賴偉民給出一種答案:「人民幣升值預期、勞動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稅減少、原材料上漲,加上金融危機的衝擊,許多企業便頂不住了。」一些曾經是企業主的「炒房者」告訴賴偉民。

由於國際國內的形勢變化,一些傳統出口型製造業陷入困境之後,停產觀望,但他們又有強烈的投資衝動,樓市成了自然選擇。「炒房已經成為擊鼓傳花的遊戲,只是誰也不信自己會接到『最後一棒』。」賴偉民說。

建議:要引導資金進入實體經濟

「需要正視和尊重資金的投資需求,抑制炒房的根本是要讓這些資金有良好的投資渠道。」賴偉民說,「此次樓市新政有力地打擊了『炒房者』,但要讓資金有效撤離樓市,還必須為它創造健康的投資渠道,特別是要引導資金進入實體經濟,變堵為疏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揭秘

炒房「四攻略」

經過對60多個城市150多個樓盤的調查,賴偉民教授發現了更多的炒房「秘密」:

●同時下單 當「炒房者」要購買多套房產時,他便會面臨較高的首付比例和房貸利率。因此,「炒房者」一旦決定買下多套房產就要同一天下單,由於銀行的徵信系統無法實時更新,「炒房者」所購的每一套房產都被當作「第一套房產」。

●無本炒房 開發商賣房時並不收取房款,只是掛個名,說明某套房產已經售出,等房價上漲後,買家便將房產拋售,賺取差價。這類買家常常是與開發商有利益關係的人員。

●自賣自買 開發商發動員工和朋友以按揭方式買房,一旦銀行把房貸發放給開發商,由開發商控制的買家便把房產以二手房的形式出售。這不僅可以幫助開發商回籠資金,還有助於把房價維持在較高的水平上。

●陰陽合同 在二手房交易中,如購房合同的真正價款為100萬元,假合同做成150萬元,三成首付,原本可從銀行貸70萬元,現在則變成105萬元。

據新華社「新華視點」

我要評論(63)相關閱讀:

·二套房將按家庭房屋數認定 全民炒房或成歷史 2010.04.23·溫州炒房團變身房托 與開發商大演雙簧 2010.04.23·北京將限定商品房套數 炒房情況將受抑制 2010.04.22·台灣官員坦承存在不當炒房 稱將遏制炒作行為 2010.04.22·銀監會:嚴格限制各種名目炒房和投機性購房 2010.04.20·銀監會:嚴控房地產開發貸款風險 嚴限炒房 2010.04.20·視頻:大蒜半年暴漲60倍 「炒蒜團」香過炒房團 2010.04.20·視頻:房價過高地區難界定 遏制炒房政策待細化 2010.04.19

推薦閱讀:

調查證實癌症發病與飲食有直接關係 如何吃才健康?
國人飲酒調查出爐 女人比男人更能喝酒被證實(圖)
「飛越瘋人院」調查:出逃首領講述幕後隱情
調查
山西乳業調查一份協議引發震蕩

TAG:遊戲 | 學者 | 調查 | 炒房 |